苍龙的汉语大词典是:(1).古代二十八宿中东方七宿的总称。《国语·周语中》“夫辰角见而雨毕,天根见而水涸”三国吴韦昭注:“辰角,大辰苍龙之角。角,星名也。”《史记·天官书》:“东宫苍龙,房、心。”宋苏轼《夜泛西湖》诗之三:“苍龙已没牛斗横,东方芒角升长庚。”清冯桂芬《释鹑》:“以鹑火为凤,方与苍龙、白虎、元武相称。”(2).指太岁星。古代术数家以太岁所在为凶方,故亦指凶恶的人。《后汉书·张纯传》“今摄提之岁,仓龙甲寅”唐李贤注引《前书音义》:“苍龙,太岁也。”《清平乐·六盘山》词:“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3).传说中的青龙。古传青龙为祥瑞之物。《楚辞·九辩》:“左朱雀之茇茇兮,右苍龙之躣躣。”京剧《白蛇传》第六场:“你不知苍龙保平安,你不知家有苍龙最吉祥。”(4).青色骏马。《吕氏春秋·孟春》:“天子居青阳左个,乘鸾辂,驾苍龙,载青旂,衣青衣,服青玉。”高诱注:“《周礼》,马八尺以上为龙,七尺以上为騋,六尺以上为马也。”(5).汉代宫阙名。《文选·陆倕〈石阙铭〉》:“苍龙玄武之制,铜雀铁凤之工。”李善注:“《三辅旧事》曰:未央宫东有苍龙阙,北有玄武阙。”(6).泛指宫阙。唐王勃《上刘右相书》:“风雨称臣,奔走苍龙之阙。”明顾大典《青衫记·元白对策》:“阊阖初开瑞霭中,丹霞晓日上苍龙。”(7).即奢龙。相传黄帝时六相之一。《太平御览》卷七九引《管子》:“黄帝得苍龙,而辨乎东方。”。
苍龙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苍龙详细内容】
苍龙cānglóng。1.?二十八宿中东方七宿,即角、亢、氐、房、心、尾、箕的合称。2.?太岁星,古时以为凶神,今比喻极其凶恶的人。苍龙[cānglóng]⒈二十八宿中东方七宿,即角、亢、氐、房、心、尾、箕的合称。英BlackDragon;⒉太岁星,古时以为凶神,今比喻极其凶恶的人。例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清平乐·六盘山》
二、网络解释
苍龙(游戏《约瑟传说》中的精灵)苍龙是网页游戏《约瑟传说》中的精灵。
三、国语辞典
青色的龙。苍龙[cānglóng]⒈青色的龙。引《楚辞·贾谊·惜誓》:「苍龙蚴虬于左骖兮,白虎骋而为右騑。」⒉青色的马。引《吕氏春秋·孟春纪·孟春》:「乘鸾辂,驾苍龙。」⒊太岁。引《后汉书·卷三五·张纯传》:「今摄提之岁,苍龙甲寅,德在东宫。」⒋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的总称。引《三国演义·第四九回》:「东方七面青旗,按角、亢、氐、房、心、尾、箕,布苍龙之形。」⒌形容山岭或树木的青苍和起伏不定。引唐·李山甫〈松〉诗:「地耸苍龙势抱云,天教青共众材分。」宋·苏轼〈登玲珑山〉诗:「何年僵立两苍龙,瘦脊盘盘尚倚空。」
四、辞典修订版
青色的龙。《楚辞.贾谊.惜誓》:「苍龙蚴虬于左骖兮,白虎骋而为右騑。」青色的马。《吕氏春秋.孟春纪.孟春》:「乘鸾辂,驾苍龙。」太岁。《后汉书.卷三五.张纯传》:「今摄提之岁,苍龙甲寅,德在东宫。」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的总称。《三国演义.第四九回》:「东方七面青旗,按角、亢、氐、房、心、尾、箕,布苍龙之形。」形容山岭或树木的青苍和起伏不定。唐.李山甫〈松〉诗:「地耸苍龙势抱云,天教青 共众材分。」宋.苏轼〈登玲珑山〉诗:「何年僵立两苍龙,瘦脊盘盘尚倚空。」
五、关于苍龙的成语
六、关于苍龙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