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玛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虞美人·春愁朝代

虞美人·春愁朝代

来源:宝玛科技网


《虞美人·春愁》陈亮朝代:宋代

《虞美人·春愁》年代:宋代。作者:陈亮。别称:陈汝能(原名)、龙川先生。字号:字同甫号龙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婺州永康(今属浙江)。出生时间:1143年10月16日。去世时间:1194年。主要作品:《秋兰香》《汉宫春》《桂枝香》《水龙吟》《临江仙》等。主要成就:创立“永康学派”。

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虞美人·春愁的详细介绍:

一、《虞美人·春愁》的全文 点此查看《虞美人·春愁》的详细内容

东风荡飏轻云缕,时送萧萧雨。

水边台榭燕新归,一点香泥,

湿带落花飞。海棠糁径铺香绣,

依旧成春瘦。黄昏庭院柳啼鸦,

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二、注解

荡飏:飘扬,飘荡。

缕:一条一条地。

萧萧雨:形容雨声萧萧。谓新归双燕衔泥筑巢。台榭,建筑在高台上临水的四面敞开的楼阁。

糁:掺和。

香绣:这里指海棠花瓣。

成春瘦:花落则春光减色,有如人之消瘦,此言春亦兼及人。

柳啼鸦:归鸦啼于柳上。

那人:指所思女子。极言人与境界之实。

三、译文

东风荡飏轻云缕,时送萧萧雨。水边台榭燕新归,一点香泥,湿带落花飞。

东风轻轻地吹拂,云儿缕缕随风飘过。萧萧春雨时紧时缓不停歇。茫茫水边的小楼阁,新归的燕子忙筑窝。口衔香泥穿烟雨,落花粘身频飞过。

海棠糁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小径上落满了海棠花,缤纷斑斓花香四发。绿肥红瘦人愁煞。更哪堪,黄昏时节,庭院里柳树落啼鸦。还记得吗,朗月如辉的月光下,那人带着素洁的月色,轻轻地摘下如雪的梨花。

四、《虞美人·春愁》陈亮其他诗词

《一丛花溪堂玩月作》《水龙吟春恨》《三部乐》《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桂枝香观木樨有感,寄吕郎中》

五、赏析

词的上片开篇两句没有写“红杏枝头春意闹”的芳菲春景,而是直说“风”、“雨”。东风轻拂着大地,几缕淡淡的云彩在天空飘荡。这两句里的“风”和“雨”,是全词的词眼,大好的春光就是在风雨中消逝的,领起了全篇词意。“水边台榭燕新归,一口香泥、湿带落花飞。”两句化用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谁家新燕啄春泥”的诗意。燕子才刚刚归来,还未来得及观赏芳菲春色,满树花朵却已经凋零,如此景象,词人不由产生满腔感慨、满腹愁绪。这里的“泥”承第二句“萧萧雨”,“落花”承第一句“东风荡飏”而来。燕子新归,而落红已经成阵,目睹这种景色,词人的感慨之情油然而生。 词的下片首句承上片“落花”,开始描写凋零的海棠。“海棠糁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在此词人虽然只取了海棠一种花来进行描写,但是读者从中仿佛还可以看到桃花、杏花、梨花……落红一地。当所有春花凋零并被泥土掩埋,也就没有什么春色可言。用“春瘦”来形容春色渐失十分形象传神,也是全词的主旨所在。春也如人一般,在万花凋零的满腹愁绪中逐渐消瘦,逐渐疲惫不堪。结尾两句“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开始出现人的形象,画面也顿时变得更加丰富。 全词无一字说愁,却处处都透着愁绪。春天本是百花竞放、喧闹芳菲的季节,可是经历一场风雨后,凋零的花朵,衔泥的春燕,对月啼叫的乌鸦却让人顿感凄凉。花开花落虽是自然之理,却引发了敏感词人心中的无限愁绪,凄凉的其实不只是春色,也是词人因年华渐逝、壮志未酬而生的悲哀。词中的抑郁哀婉之气令读者读之不禁为作者坎坷的生平而动容。

相同朝代的诗歌

《曹将军》《下瞿塘》《滕王阁》《儿馁嗔郎罢妻寒怨藁砧唐眉山诗也戏为笺之》《题艾溪》《废贡院为米廪过之值盘厫》《送客至灵谷》《叹屩词》《题陈朝玉爱竹轩》《酬春湖史履庸惠四皓图》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虞美人·春愁的详细信息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