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可以,体检过了,还有政审。只有政审也过了,发了应征通知单,才必需去当兵。发了通知单,拒绝服兵役的,会被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第五十七条 有服兵役义务的公民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县级强制其履行兵役义务,并处以罚款:(一)拒绝、逃避兵役登记的;(二)应征公民拒绝、逃避征集服现役的;(三)预备役人员拒绝、逃避参加军事训练、担负战备勤务、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和征召的。有前款第二项行为,拒不改正的,不得录用为公务员或者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不得招录、聘用为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两年内不准出境或者升学复学,纳入履行国防义务严重失信主体名单实施联合惩戒。
第3种观点: 新兵体检复查结果影响退兵与否,除严重疾病外,身高、体重、视力等不会过份计较。态度和热情也是是否退兵的重要因素。兵役制度包括义务兵役和志愿兵役,义务兵享受供给制生活待遇和保险待遇,但没有探亲假。法律分析新兵到十五日内要组织一次体检复查,检查的内容与征兵体检完全一样。但是,对于复查中检查出体检不合格的,除了血尿化验、皮肤病、传染病、心脏病等容易形成传染影响别人或者在训练中出现意外容易危及生命的疾病,以及体检严重不合格的从严掌握外,那些影响不大,不会产生严重后果的,如身高、体重、视力等。只要不属于严重不合格的,一般能过就让过,不会过份计较。就视力方面而言,一般只有低于合格标准0.2以下的才考虑退兵。但前提是你自己要表现出当兵的热情较高,态度比较坚决。对于多数来说,只要差得不多,新兵个人的态度也是决定是否退兵的一个重要因素。兵役制度是国家关于公民参加和其他武装组织、承担军事任务或在外接受军事训练的一项重要的军事制度。它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产生,又随着国家的经济情况、政治制度和军事需要而变化。兵役制度的种类很多,就其性质而言,基本上分为两种:一种是义务兵役制,又称征兵制。这种制度是国家利用法律形式规定公民在一定的年龄内必须服一定期限的兵役,带有强制性。另一种是志愿兵役制,又称募兵制。这种制度是公民凭自愿应招到服兵役,并与军方签定服役合同。而服义务兵役的士兵,称为义务兵。义务兵服现役期间享受供给制生活待遇,并按和服现役年限发给津贴,享受国家和规定的保险待遇,享受公费医疗待遇。义务兵服役期间没有探亲假。如因家中遇有特殊情况需请事假探亲的(通常为直系亲属病危或死亡的),但要经团以上单位领导批准才行。义务兵第一年为列兵,第二年为上等兵结语兵役制度是国家的重要军事制度,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态度决定是否退兵。体检复查中,只有严重影响他人安全或生命的疾病才会被严格掌握,其他影响不大的因素一般会被宽容对待。新兵的态度也是决定是否退兵的重要因素之一。兵役制度分为义务兵役制和志愿兵役制,义务兵享受供给制生活待遇和保险医疗待遇。在服役期间,通常没有探亲假,但有特殊情况需事假探亲时需获得上级批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役军官法(2000修正):第六章 军官的待遇 第三十 军官享受公费医疗待遇。有关部门应当做好军官的医疗保健工作,妥善安排军官的治病和疗养。军官按照国家和的有关规定享受军人保险待遇。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2021修正):第二章 兵役登记 第十五条 每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以前年满十八周岁的男性公民,都应当按照兵役机关的安排在当年进行初次兵役登记。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乡、民族乡、镇的,应当根据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兵役机关的安排,负责组织本单位和本行政区域的适龄男性公民进行初次兵役登记。初次兵役登记可以采取网络登记的方式进行,也可以到兵役登记站(点)现场登记。进行兵役登记,应当如实填写个人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第七章 褒扬激励 第六十条 国家、地方和举行重大庆典活动时,应当邀请退役军人代表参加。被邀请的退役军人参加重大庆典活动时,可以穿着退役时的制式服装,佩戴服现役期间和退役后荣获的勋章、奖章、纪念章等徽章。
第1种观点: 法律分析:兵体检合格不一定要去当兵的,但是收到《入伍通知书》后一定要去当兵的。当兵体检合格是应征入伍必须条件之一,在体检合格后,还有应征公民要经过以下三个流程后才能给应征和征兵办定兵,发放《入伍通知书》:1、政审合格要求:应征公民的年龄、户籍、职业、政治面貌、宗教信仰、文化程度、现实表现以及家庭主要成员和主要社会关系成员的政治情况等。征集服现役的公民必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决心为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而英勇奋斗。2、面试应征公民自己对于应征入伍的意愿和其家庭客观条件(依据《兵役法》规定,是否属于免于征集的公民之一)等。3、因征地兵源情况以及相应的择优选兵的流程。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第十二条 每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以前年满十八周岁的男性公民,应当被征集服现役。当年未被征集的,在二十二周岁以前仍可以被征集服现役,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征集年龄可以放宽至二十四周岁。根据需要,可以按照前款规定征集女性公民服现役。根据需要和本人自愿,可以征集当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以前年满十七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服现役。
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征兵体检是必须参加的,如果收到体检通知就必须参加应征体检。有服兵役义务的公民拒绝、逃避兵役登记和体格检查的,由县级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县级强制其履行兵役义务,并可以处以罚款。法律依据:《征兵政治审查工作规定》 第二十条 县(市、区)征兵办公室应当将联合考核和体检合格的人员名单,及时通报所属基层单位。基层单位应当会同辖区派出所,组织村(居)委会、学校、村(社区)警务室或者片区民警等有关人员组成若干走访调查组,对联合考核和体检合格的人员进行走访调查,由走访调查组成员在走访对象《应征公民政治考核表》“走访调查情况”栏签署意见。辖区派出所根据走访调查情况以及掌握的其他有关情况,作进一步考核后签署意见并加盖单位公章,报送县(市、区)征兵办公室。走访调查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
第3种观点: 法律分析:当兵体检过了可以不去。当兵体检通过只是说明有参军的资格,但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去参军。报名体检征兵是强制性的,如果收到武装部的征兵请求,直接拒绝,那就是违法。接受体检就是尽义务,体检过关与不过关都无所谓。在入伍通知书下发以后,还有两次问答。一次是镇派出所问是否自愿,回答自愿或否,看个人的意愿。第二次就是出发前准备,去镇武装部还有反悔机会,这次是签家长名字和自己名字。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第六十六条 有服兵役义务的公民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县级强制其履行兵役义务,并可以处以罚款: (一)拒绝、逃避兵役登记和体格检查的; (二)应征公民拒绝、逃避征集的; (三)预备役人员拒绝、逃避参加军事训练、执行军事勤务和征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