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实际是指劳务派遣工,由工人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公司作为实际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合同,约定双方权利义务,不直接与工人签订劳动合同,规避用人单位依法应承担的“五险一金”、经济补偿金、工伤待遇等义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七条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依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设立,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五十万元。第五十 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除应当载明本法第十七条规定的事项外,还应当载明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第五十九条 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劳动者应当与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单位(以下称用工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劳务派遣协议应当约定派遣岗位和人员数量、派遣期限、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的数额与支付方式以及违反协议的责任。用工单位应当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与劳务派遣单位确定派遣期限,不得将连续用工期限分割订立数个短期劳务派遣协议。第六十条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将劳务派遣协议的内容告知被派遣劳动者。劳务派遣单位不得克扣用工单位按照劳务派遣协议支付给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不得向被派遣劳动者收取费用。第六十一条 劳务派遣单位跨地区派遣劳动者的,被派遣劳动者享有的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按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的标准执行。
第1种观点: 法律分析:正规合法的外包合同可以签。但要注意,外包合同与劳动合同存在差别,外包合同属于派遣合同,是你和派遣公司签订,给实际用人单位工作。另外外包合同通常用于辅助性岗位,劳动合同则适用所有用人单位的岗位。经济合同发生纠纷时,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或者调解解决。当事人不愿通过协商、调解解决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依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或者事后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当事人没有在经济合同中订立仲裁条款,事后又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可以向人民起诉。”仲裁作出裁决,由仲裁机构制作仲裁裁决书。对仲裁机构的仲裁裁决,当事人应当履行。当事人一方在规定的期限内不履行仲裁机构的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可以申请人民强制执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六十五条 被派遣劳动者可以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的规定与劳务派遣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被派遣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情形的,用工单位可以将劳动者退回劳务派遣单位,劳务派遣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衍生问题:外包合同被解雇有赔偿金吗?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外包员工被用工单位辞退的,没有补偿。外包员工与用工单位不是劳动关系,所以辞退之后,用工单位不需要承担经济赔偿的责任,但是被辞退外包员工应由劳动派遣公司重新安排工作。
第2种观点: 根据法律的相关的规定,合同给外包要看具体的情况了,对于一些可以外包的业务是可以进行外包的,如果是不可以进行外包的是不可以外包的,只要没给你自己带来损失。外包转外包只要合同跟之前一样没有变更属于合法的。要是正式工转外包就不合法了。一、外包合同合法吗不合法。如果是外包或外派合同,不能少于两。《劳动法》第五章中将劳务派遣列为特别规定的用工方式之一,因此,这是合法的,实际上也是对员工有利的。特别派遣工除了依法享受直接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的一切待遇外,还有必须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等特殊的待遇。二、合同外包犯法么应当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判定是否合法。公司具有经营劳务派遣业务的资质,依法经过行政许可,并且办理相应的公司登记之后,依法与员工签订外包合同的行为不违法。
第3种观点: 法律分析:大公司签第三方劳动合同是为了节省成本,以及减少风险。签第三方合同是一种劳务外包的形式,工资和福利都是通过公司先给第三方,再由第三方公司抽成再发给你。这样可以帮助大公司节省人工成本,还能避免一些公司与员工纠纷。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