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玛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侮辱与诬告的区别及司法解释

侮辱与诬告的区别及司法解释

来源:宝玛科技网


侮辱和诬告的区别在于行为方式、主观方面和所捏造的事实内容不同。诬告是向机关告发,意图使他人受刑事处分,捏造的是犯罪事实;而侮辱是当众或向第三者散布,意图损害他人人格名誉,捏造的是足以损害人格名誉的事实。诬告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主体可以是普通公民或国家工作人员,主观方面是故意且具有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目的。两者在法律规定和处罚上也有所不同。

法律分析

一、侮辱和诬告的区别是什么?

诬告和侮辱的区别如下:

1、行为方式不同。诬告是向机关和有关部门告发,侮辱则是当众或者向第三者散布。

2、主观方面不同。诬告的意图是使他人受刑事处分,侮辱则是意图损害他人的人格、名誉。

3、所捏造的事实内容不同。诬告捏造的是犯罪的事实,侮辱捏造的是足以损害他人人格、名誉的事实。

二、诬告法律特征是什么?

1、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也侵犯了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2、客观方面表现为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实,并且向司法机关或有关机关告发。构成本罪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捏造的事实必须是他人的犯罪事实,如果捏造的事实不是以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则不构成本罪;

(2)不仅捏造了他人的犯罪事实,而且将捏造的犯罪事实向有关机关进行了告发;

(3)诬告陷害的行为必须是明确的对象;

(4)诬告陷害情节严重的,这里所规定的情节严重,主要是指捏造的犯罪事实情节严重,诬陷手段恶劣,或者社会影响恶劣等。只要诬告陷害的行为符合以上条件,不论被诬陷人是否受到刑事处罚,都不影响本罪成立。

3、主体是一般客体.既可以是普通公民,也可以是国家工作人员。

4、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具有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的目的,至于出于什么动机,不影响定罪。诬告捏造的是犯罪的事实,侮辱捏造的是足以损害他人人格、名誉的事实。

日常生活当中,目前我们国家对于侮辱诽谤还有诬告陷害都是有非常明确的法律规定的,但是两者之间实际上也是比较容易混淆的,在这里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两者之间的区别从主观方面以及捏造的事实方面来确定的,所以两者的处罚也是不一样的。

结语

侮辱和诬告在行为方式、主观方面和所捏造的事实内容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侵犯的客体和主体也有所不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明确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以避免混淆和误解。同时,根据法律规定,对于这两种罪行的处罚也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应当遵守法律,尊重他人的人格和名誉,避免从事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犯罪 第一节 犯罪和刑事责任 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