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把天然气“武器化”,美中意外得利,液化气船送趟欧洲,一船能赚上亿美元。近期,欧美媒体开始大肆批评俄罗斯将天然气作为武器,威胁欧洲的能源安全,不仅导致欧洲能源价格暴涨,民众压力增加,并且还会对欧洲冬季取暖造成隐患。俄罗斯方面当然不会理会西方媒体的自说自唱,依旧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安排。客观来说,欧洲方面非常反感俄罗斯以天然气为要挟,这很正常,毕竟他们就缺天然气。而俄罗斯方面的表现也很正常,他们不拿天然气做武器,还能拿什么?其实这个账很好算,只是欧盟从一开始就没有弄清楚,他们才是这场战争的真正主角,是俄美双方共同算计的对象,而算计欧洲的武器都是天然气。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欧洲本身没有太多的天然气储量,但是俄罗斯有,美国也有。俄罗斯算准了欧洲根本找不到理想的替代供应商,所以才敢打这场仗。美国也看中了欧洲天然气这块蛋糕,俄乌战争开打之后,他们就开始大量向欧洲出口液化天然气。欧洲本以为和美国是盟友,自己帮助美国对付俄罗斯,美国人自然应该大力支持自己,廉价向自己出售天然气,逼迫俄罗斯屈服。但是美国人做事不讲武德,卖给欧洲天然气,不但不降价反而还涨价了。据统计,美国自今年以来已经向欧洲出口了39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并且利润丰厚。根据德国《柏林日报》的计算,美国一船液化天然气运到欧洲,净利润至少在一亿美金以上。这也导致美国资金大量涌入天然气开采加工行业。
但是欧盟又不得不高价购买这些天然气,因为他们已经得罪了俄罗斯,如果此时向普京低头,将来就会完全被俄罗斯捏在手里。欧盟目前最紧要的任务就是要把天然气储备提高到80%,因为冬天即将来临,在寒冷的冬天里,欧洲各国的民众是离不开天然气的。他们也已经预料到,俄罗斯在冬季肯定会用天然气来要挟自己,所以只能尽可能地做好准备。只是,他们的天然气储藏量,根本无法满足整个冬天的需求量。俄罗斯方面在8月31日至9月2日这三天里将关闭北溪1号输气管道进行检修,很显然这是普京的警告,欧盟将深刻感受到天然气作为武器的威力。这三天里,他们将只能动用自己那点可怜的天然气储备。
除了美国,欧盟还在北非、中东等地进口天然气,但是那里的产量并不大。一个好消息是,中国最近也开始向欧洲出口天然气,只不过这些天然气并不是产自中国,而是来自俄罗斯。由于中国近期有了部分“剩余”,而欧盟正四处求购,所以这部分剩余便卖给了欧盟,自然价格也不会太便宜。欧洲媒体表示,来自中国的天然气将帮助欧盟完成储备80%的目标,他们对新增的这个供应商感到乐观。
但是我们认为这种乐观有些盲目,因为中国这些天然气的剩余只是暂时的,目前中国经济韧性十足,使得对天然气的需求量会进一步上升。此外,中国的冬天也需要大量的天然气,到时候估计就没有剩余了。此外,更重要的一点是,俄罗斯通往亚洲的新输气管道进展顺利,一旦通气,俄气对欧洲的依赖就没有那么强了,那时候才是欧洲真正的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