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玛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锦鲤身上有白色霜状怎么治疗,如何预防水霉病

锦鲤身上有白色霜状怎么治疗,如何预防水霉病

来源:宝玛科技网


锦鲤身上有白色霜状说明得了水霉病,需要适当换水,同时提高水温,或者用聚维酮碘浸泡。水霉病是观赏鱼的常见病之一,致病原有很多种,常见的是水霉和绵霉,通常在鱼儿受伤后,病菌会从伤口处入侵,然后从里面长出菌丝,看上去就像是白霜一样。由于这种病多在低温时节患上,所以升温有很不错的预防功效。一、锦鲤身上有白色霜状怎么治疗

锦鲤身上有白色霜状说明得了水霉病,需要适当换水,同时提高水温,或者用聚维酮碘浸泡。水霉病是观赏鱼的常见病之一,致病原有很多种,常见的是水霉和绵霉,通常在鱼儿受伤后,病菌会从伤口处入侵,然后从里面长出菌丝,看上去就像是白霜一样。由于这种病多在低温时节患上,所以升温有很不错的预防功效。

二、如何预防锦鲤水霉病

1、提高水温:水霉病最容易在水温较低的时候发病,所以提高水温可以起到预防的效果。可以用加热棒让水保持恒温,温度控制在25℃左右,如果是一些耐热性比较强的鱼,甚至可以将温度升到28-30℃。

2、避免受伤:水霉病的致病原因是水霉菌,这种菌的种类很多,但一般只有在鱼儿受伤后,才会侵入伤口导致其患病。因此平时搬运、换水和投喂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不要碰伤它,缸里也不要放太尖锐的石头。

3、灯光杀菌:紫外线具有杀菌的功效,而鱼养在水缸中,玻璃本身会格局阳光中的紫外线,所以需要在缸内装一个专门的灯,这样既可以杀灭缸内的菌类,这样一来也能起到预防的效果。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锦鲤鱼身上有白霜怎么处理 为什么会得水霉病

锦鲤鱼身上有白霜需要将病鱼捞出,放到其他容器中单独饲养,平时注意换水,同时适当升温,还可以用一些杀菌药物浸洗治疗。有白霜通常是得了水霉病,这是一种鱼类疾病,致病菌有很多,常见的是水霉和绵霉,患病后体表会有白色的絮状物,同时精神不振,食欲不佳,需要及时治疗。

一、锦鲤鱼身上有白霜怎么处理

锦鲤鱼身上有白霜需要将病鱼捞出,放到其他容器中单独饲养,平时注意换水,同时适当升温,还可以用一些杀菌药物浸洗治疗。有白霜通常是得了水霉病,这是一种鱼类疾病,致病菌有很多,常见的是水霉和绵霉,患病后体表会有白色的絮状物,同时精神不振,食欲不佳,需要及时治疗。

二、锦鲤为什么会得水霉病

1、温度太低:水霉病是由水霉菌感染引起的,这种病在温度较低的时候容易患上,因此日常想要预防的话,一定要提高水温,水温高不仅不容易生病,而且对鱼儿的生长还有帮助,可以加速新陈代谢。

2、水质不好:会得水霉病也说明水质不太好,平时换水不勤,或者没有及时加水。换水一般每7-10天一次,如果换水太少的话,对水质维持没有效果,换太多则可能刺激到鱼儿,所以水量控制在四分之一左右。

3、鱼儿受伤:鱼儿会得水霉病,多半是因为受伤了,霉菌会从它的伤口侵入并寄生,之后才会长出白色的菌丝。因此在日常饲养过程中,一定要避免鱼儿受伤,发现打架的赶紧隔离,也不要在它活动的区域放太尖锐的石头。

 

总结,通过以上关于锦鲤鱼身上有白霜怎么处理 为什么会得水霉病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会对锦鲤鱼身上有白霜怎么处理 为什么会得水霉病有个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锦鲤身上起白霜是什么毛病,水霉病怎么治疗

锦鲤身上起白霜是得了水霉病。这是一种对多种鱼类都有危害的疾病,致病菌有很多,通常是水霉或绵霉。当鱼儿受伤后,病菌会从伤口处侵入体内,并生出很多菌丝包裹鱼体,让它看上去像是有一层白霜一样。平时要注意预防,由于这种病多在低温时节患上,所以提升水温是很重要的。

一、锦鲤身上起白霜是什么毛病

锦鲤身上起白霜是得了水霉病。这是一种对多种鱼类都有危害的疾病,致病菌有很多,通常是水霉或绵霉。当鱼儿受伤后,病菌会从伤口处侵入体内,并生出很多菌丝包裹鱼体,让它看上去像是有一层白霜一样。平时要注意预防,由于这种病多在低温时节患上,所以提升水温是很重要的。

二、锦鲤水霉病怎么治疗

1、换水:治疗水霉病首先要做的就是换水,换水的目的是将降低水中真菌的含量,而且还能改善水质,对于后续的康复很有帮助。和平时换水不同,患病期间换水基本上要隔一天换一次,每次换五分之一左右。

2、升温:换完水之后,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升温了,通过升温可以加速鱼儿的新陈代谢,从而也能提高它的抵抗力。不过升温也有一定的坏处,温度一升高,真菌的繁殖速度也会加快,所以需要给它下盐。

3、下盐:下盐可以改变水体的渗透压,这样可以减少水分渗入鱼体,减轻了鱼儿的肾脏负担,而且也能预防一些菌类的侵害。下盐一定要控制好浓度,一般为千分之三到千分之五,再高就不行了。

4、药浴:水霉病情况比较严重的话,靠换水、升温和下盐是治不好的,必须要进行药浴。常用的药浴有孔雀石绿、甲基蓝、黄粉等,不同药物要选择不同的浓度,一旦用量太多,也会造成药害。

锦鲤身上有白霜是什么原因,怎么治疗

锦鲤身上有白霜可能是感染水霉病导致的。此时,需要将病鱼放到低浓度的孔雀绿溶液中,药浴治疗。也可能是感染穿孔病导致的。此时,需要使用三氯醋酸钠溶液对锦鲤进行浸泡。还有可能是水质偏酸导致的。此时,只需要将锦鲤放入偏碱性的水中,慢慢养护一段时间,它们就能恢复过来。

一、治疗水霉病

1、原因:如果锦鲤身上有伤口,水霉病病菌就会通过伤口进入锦鲤的身体。锦鲤感染以后,身体上会出现如同白雾一样的物质。

2、处理方法:此时需要使用孔雀绿对锦鲤进行治疗。每吨水0.2克的孔雀绿,将锦鲤放入浸泡,浸泡时间为48小时。需要注意的是,浸泡期间锦鲤容易出现缺氧的状态,需要一直使用氧气泵进行打氧。

二、治疗穿孔病

1、原因:锦鲤感染穿孔病以后,身体表面会出现棉毛状物,如同白色的霜一样。

2、处理方法:在水中加入三滤醋酸钠与食盐,对锦鲤进行浸泡。药物的使用量为,一吨水加入1克三滤醋酸钠与5公斤食盐的比例进行混合。一般一周左右就可以痊愈。

三、换成碱性水

1、原因:锦鲤适合生长在水质偏酸的水中,如果水质偏碱性,锦鲤就会出现长白霜的情况。

2、处理方法:这种情况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只需要将水质调整成碱性就可以了。如果水质偏酸,可以使用小苏打粉调节酸碱度。

锦鲤鱼身上长一层白色东西该怎么办?

那是水霉病  又叫白毛病,是较常见的鱼病。

治疗方法:

1、用食盐250克加小苏打250克混合液泼洒于100厘米x55厘米x45厘米的鱼缸,坚持数次,效果显著。 

2、在100千克水中溶解孔雀石绿0.3克或次甲基蓝,浸洗鱼体10~20分钟,数日后可见菌丝脱落。        2%-3%的盐水浸洗,每天一次,每次5-10分钟。  

3、特效药百万分之一至二(1-2ppm)的孔雀石绿溶液每天浸洗20-30分钟。  

4、百万分之二(2ppm)的高锰酸钾加上1%的盐水混合后将病鱼浸泡20-30分钟。

5、提高水温以抑制水霉的生长。并且可用一盏15瓦的紫外线灯每日照射数小时可有效的抑制和消灭水霉菌。

1、水霉病(Saprolegniasis)常感染体表受伤组织及死卵,形成灰白色如棉絮状的覆盖物,又称覆棉病或水棉病。又称肤霉病或白毛病,是水生鱼类的真菌病之一,引起这种病的病原体在到目前已经发现有十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水霉和绵霉。该病是由真菌寄生鱼体表引起,主要是真菌门鞭毛菌亚门藻状菌纲水霉目水霉科的水霉属和绵霉属。本病主要在水温较低的时候易发病,所以提高水的温度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2、水霉菌广存于世界各地的淡水或半咸水水域及潮湿土壤中,于死亡的有机物上腐生,为一种常在的霉菌,主要有水霉目(Saprolegniales)、霜霉目(peronosporales)及水节霉目(Leptomitales)等,又以水霉菌(Saprolegnia)最为常见,于10~15℃时最适合生长,25℃以上时各中的游孢子(zoospore)繁殖力减弱,较不易感染,于鳟鱼几乎全年皆可发生。

水霉病的发生主要因为紧迫造成的二次染,鱼只因拥挤、移动或其他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体表组织受伤,水中的水霉病游孢子即伺机附着,于坏死组织上开始发芽形成菌丝,菌丝除寄生于坏死组织外,尚可漫延侵入附近的正常组织,分泌消化酵素分解周围组织,更而贯穿真皮深入肌肉,使皮肤与肌肉坏死崩解。

表层的菌丝则向外延伸,形成如棉絮状的覆盖物,并于末端形成孢子囊,放出游孢子到水中,经由水而传播各处  。

3、但是这种病是可以预防的,春季阶段的水温较为适合病原菌繁殖生长,因此,尤其要做好预防工作。一是冬季清塘时可以除去池底过多的淤泥,用200mg/L的生石灰或20mg/L的漂白粉消毒;二是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鱼体抗病力。尽量避免高密度条件暂养时造成鱼类挤压碰撞掉鳞,或在捕捞、运输过程中尽可能避免鱼体受伤。三是水温低于 15℃时,尽量减少人为操作,防止出现应激反应,导致擦伤或冻伤。四是经长途运输的鱼种放养前和放养后,及时2%~3%食盐水或消毒剂进行消毒。五是亲鱼人工繁殖受伤后,可在伤口涂抹10%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处理。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