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楞严经》卷三白话译文选摘:一、大众闻法悟入本妙心阿难及大众听了佛陀的开示后,身心豁然开朗,没有了挂碍。众人都知道自己的本心遍满十方,看十方虚空就像看掌中叶片一样;世间万物都是菩提妙明本心的显现,心体周遍,包含着十方世界。再看自己的肉身,就像虚空中的一粒微尘、大海中的一个泡沫,若有若无。众人觉悟到本具的妙
《楞严经》的白话文解释如下:一、白话概述 《楞严经》是一部佛教经典,主要讲述了佛陀对修行者所遇幻境、魔障的深刻揭示与解答。通过佛陀与弟子阿难等人的对话,阐述了心识、宇宙、生死等深奥的佛教理论和修行方法,强调修行者需坚定信念,识破假象,追求无上正等正觉。二、核心思想解读 心识觉悟...
《楞严经》的十番显见,以白话文简述其明心见性的妙法如下:真心的定义:真心被定义为不生不灭的本源。通过修行消除攀缘心,达到心性的觉醒,攀缘心如迷雾,遮蔽见性。见性的本质:见性并非视觉的产物,而是心灵的洞察。犹如恒河之水,恒常流动,不受外界变迁影响。见性不随外在事物流转而变化,也不随色...
此句处于楞严经五 我原本是因地,但以念佛的诚心,悟入无生法忍。今天在此界,能够摄受念佛之人。“因地”是修行人的果位,从凡夫地初发心学佛,到成佛以前,这一段过程都叫做“因地”。“无生法忍”,于初地或七地所得之悟也。简称无生忍。无生法是指不生不灭之真如实相理体,真智...
而是自然的真理。阿难的误解,揭示了我们需要对因果、我法二执有更深的理解,从而找到直指心性的顿悟之路。众生因迷失真性而陷入妄想,而通过反妄归真,我们能够证悟佛果,体验生命的涅槃。《楞严经》作为佛教的最高法门,成为禅宗修行者追求智慧和解脱的基石,每个人的悟性将决定他们在生死轮回中的选择。
这种白话文的翻译和注解方式,使得原本晦涩难懂的变得易于理解,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把握《楞严经》的核心思想和精髓。 详细解释:在注解中,王治平对中的关键概念和义理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阐述。例如,在楞严经卷三的白话译文中,他对“大众闻法悟入本妙心”、“六入本具如来藏性”以及“七大皆如来藏性真圆融”...
《楞严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唐代般剌蜜帝译,共10卷,获取其全文及译文的途径如下:文本资源:可参考《白话楞严经》(荆三隆等译,三秦出版社),该版本包含原文、译文及注释,适合入门阅读。通过阅读纸质书籍,人们能详细查看注释,深入理解含义。在线平台:部分佛教...
《楞严经》白话文看不懂的原因主要在于其深奥的佛教教义、特有的术语表达方式以及复杂的内容结构。首先,《楞严经》作为佛教中的一部重要大乘经书,探讨了深奥的佛教教义,如心识的本质、净心的方法、八识的运作等。这些内容涉及复杂的哲学思辨和心理学理论,需要读者有一定的佛学基础才能理解。对于初学者或...
《楞严经》的译文古奥难懂,使得佛法深奥的义理显得更加晦涩。这让许多学者望而却步,难以深入研究。南怀瑾先生长年累月期盼有人能将《楞严经》译为白话文,以便大众理解。他多次鼓励朋友投身于此,但遗憾的是,这个愿望始终未能实现。避世东来后,南怀瑾先生度过了十一年的时光。在这期间,他五次开设《...
内容丰富,包括原文、详尽注释、现代译文以及串讲,以括号形式标注,力求忠实原文,同时融入创新,将古代智慧以现代语言呈现,是一部高质量的白话版《楞严经》。此书已获得作者南怀瑾先生和原出版方老古丈化事业公司的授权,最新版(2001年3月出版,第35次印刷)经过校订,为学者研究提供了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