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玛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探析多媒体信息技术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的应用

探析多媒体信息技术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宝玛科技网
\多媒体教学\ 探析多媒体信息技术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的应用 周晨阳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课程改革中的一类新型课程,它注重实践性、突出开放性,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亲身实践 经历。但课堂氛围相对而言显得比较抽象、单调、乏味甚至是枯燥。随着计算机信息及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日臻 完善,多媒体教学受到诸多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多媒体信息技术为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契机,既增 强了直观性、情境性,又使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使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协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了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利用独特优势,创设逼真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直接、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减少探索时间, 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他们参与学习 的欲望才会强烈。学生的学习情绪被调动,才能无拘无 束地投入学习中去。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中,他们的 潜力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进而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创 新能力得到发展。 在执教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发绣”选题指导课 时,由于学生对“发绣”这一民间艺术了解甚微,甚至 连基本概念化的认识都没有,如果笔者一味地强行灌 输,光靠自己的语言讲解来激趣,那么效果可想而知。 课前,笔者上网搜集大量发绣工艺品的成品图、下载介 绍发绣制作的视频介绍等,在课堂上进行播放,瞬问就 激起学生对发绣的浓厚兴趣 笔者趁热打铁: “这么美 丽的工艺品让你们心动吧?你们想不想研究?”全班学 生都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有了多媒体创设的情境,学 生参与这次实践活动的欲望就非常强烈。课后他们分工 明确、热情高涨,从多角度对“发绣”展开积极研究。 2运用多媒体的辅助作用,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 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形式,在学生进行综合 实践活动研究过程中有着明显的优势,它弥补了传统研 究活动的不足与缺失,提高了研究的效率和成效。学生 可以参与到各项实验、练习和操作。在执教六年级综合 实践活动“苏州的桥”成果汇报课时,由于部分历史远 久的桥已经消失、无法再现,学生实地考察起来比较困 难;去图书馆查找,资料又有限,而且很容易出现“资 料撞车”现象。笔者鼓励他们利用课余时间从网络搜集 苏州从古至今的各种桥梁。从汇报时呈现的效果来看, 思路清晰、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学生还汇报了与“苏 州的桥”有关的知识,如人文历史、桥梁专家、桥梁建 造等。运用多媒体的辅助作用不仅解决了研究中遇到的 难题,提升了学生的研究能力,而且多媒体以鲜艳的色 彩、优美的图案,直观形象地再现了客观事物,充分地 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长期的注意 力,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3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巩固研究成果 传统教学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讲授法,它是一种最 2012年3月上第7期(总第265期) 一中 _教育 _术袈— ——134—. 避免走弯路。它有助于形成知识的系统性,有助于基本 技能的培养。但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很 少在指导学生自学、要求学生自己地论证某个观点 上下工夫。久而久之,学生对教师的讲课产生依赖性, 学习基本上是被动地接受,渐渐地形成一种填鸭式的教 学方法。而多媒体教学也有自己的不足:助长了教师及 学生的惰性,减少了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 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如果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 学有机结合,既可以充分利用传统教学的作用,填 补多媒体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弊端,也可以改善传统教学 的单一与满堂灌,改进教的枯燥无味,学的被动无趣, 从而丰富学生的实践活动,培养创造性思维,极大地激 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强化巩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成果。 4打破评价包办制,使评价活动全员参与、贯穿 始终 综合实践活动不仅重视课堂教学的评价,也重视 活动过程的评价。评价渗透于综合实践活动的每一个环 节,它是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性、确保学习质量的 一种主要策略和机制。 在执教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走进肯德基”信息整 理课时,笔者除了让学生把采访卡、收获卡、活动记录单 等有效信息进行合并、归类、筛选外,还组织各研究小组 把自己创建的“网络留言板”上来自同学、老师、家长和 其他人士的留言、建议、意见、疑问进行交流。另外,建议 各组长随时对研究小组的成员进行及时的评价,解答疑 惑、指出不足、肯定成绩,真正落实评价的过程化。 总之,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 各学科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尤其对综合实践活动这门 新兴的课程,它的引领、配合、辅助作用目益明显。因 此,需要一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创新工作模式,丰富 教学手段,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更加科学化、系 统化、时代化。以多媒体信息技术为依托,综合实践活 动课程发展将更加给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高新区敬恩实验小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