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玛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李贺诗歌奇特荒诞意象蕴含的悲剧色彩

李贺诗歌奇特荒诞意象蕴含的悲剧色彩

来源:宝玛科技网
安徽文学 ANHUIWENXUE 文 学 李贺诗歌裔特荒诞意象蕴舍的悲剧色彩 吕树政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研 究 要:唐代诗歌史上有“诗鬼”之称的李贺身居荒僻 顺、早衰多病所形成的忧郁性格.使李贺对生死问题 封闭景色宜人之地.如此清幽的空间对李贺这样一个 异常敏感,写下了不少与生死问题有关的作品 这个 没落的贵族来说确实是一个诗书遣怀的好地方.但是 内容在李贺的诗中是作为对于时光流逝、人寿短促的 遗憾的是这里闭塞的环境也让他最终形成了孤傲、敏 敏感、恐惧、彷徨和感到痛苦的心境来表现的。从艺术 感与人寡合的性格。从艺术的角度看.李贺诗歌最显 的角度看,李贺诗歌最显著的特征,一是想象奇特.意 著的特征有:想象奇特,意象荒诞。诗歌节奏的跳跃性 象荒诞,诗歌节奏的跳跃性大.但是穿线的却是浓厚 大.但是穿线的却是浓厚的悲剧色彩 的悲剧色彩:二是善于着色,用色彩词营造奇诡冷艳 关键词:李贺诗歌悲剧色彩 的艺术情境 悲剧的人生造就了李贺悲剧的诗情。李贺的诗 李贺,在唐代诗歌史上被称为“诗鬼”.又因大半 歌,无论是发愤疾俗、个人遣怀还是咏物诗和神鬼诗. 生居住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后人又称 都贯穿着诗人的悲情。越是希冀有一种力量来解脱自 其为李昌谷。李贺在组诗《南园十三首》中对他居住的 己的无助.这样的李贺就越无法超越自己现实的悲 环境进行了描述:“长峦谷izl倚桩家.白昼千峰老翠 哀。这种压抑使他感到人生的短暂、渺小,他急切而苦 华。自履藤鞋收石蜜,手牵苔絮长莼花。”(其十一)“花 恼地渴望摆脱这种压抑。于是引出了种种幻想:“飞 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可怜El暮嫣香落.嫁 光,飞光,劝尔一杯酒。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惟见月 与春风不用媒。”(其一)家住在山峦之间,闲暇时间收 寒日暖,来煎人寿……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吾将 石蜜、采野菜,到了春天还有美不胜收的春景。由此可 斩龙足,食龙肉。使之朝不得迥,夜不得伏 自然老者 见,李贺的居住地荒僻、封闭。但是景色宜人,颇有一 不死,少者不哭……”(《苦昼短》)诗人通过丰富的想 种世外桃源的神秘感。如此清幽的空间对李贺这样一 象和大胆的幻想,创造了独特的诗的意境。不仅包笼 个没落的贵族来说确实是一个诗书遣怀的佳境.也正 天地,役使造化,而且驱遣幽明。把神仙鬼魅都纳入诗 是在此地李贺立志要出人头地、报效祖国.“男儿何不 行。这种对于“东方Et不破,天光无老时”f《拂舞歌 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辞》)的幻想,在《日出行》中也有表述。李贺看到,宇宙 令人遗憾的是这里闭塞的环境也让他容易孤芳 变化无穷,人世的一切都是短促渺小的。这种看法在 自赏和视野狭窄.最终形成了他孤傲、敏感与人寡合 他的许多作品中都曾悲戚地反复表现 他既幻想永 的性格.这给他以后仕途道路上的坎坷埋下了隐患。 生.便进而向往着进入一个永恒与无限的境界.这个 一方面,是青春的渴望,生命力的充盈;另一方面,是 境界,就是如他在《梦天》、《天上谣》等作品中表现的 悲怆忧戚。精神的早衰。这种矛盾的交融,凝为李贺特 “天”,即时间永恒、空间无限的宇宙本体。这些是李贺 有的心理素质和审美追求的基础 对生命的关切和对 超出常格的深曲构思和非现实性的形象体系的“长吉 人生奥秘的追寻 是李贺诗的一大主题。史载李 体”诗的典型代表。在天上,不仅人的自然生命得以永 贺“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新唐书李贺 生,人自身也获得了永恒的价值与意义。在这一幻想 传》),可见他的相貌略显丑陋。虽然其貌不扬,但是历 中.常常包含着年轻的生命力最容易得到表现的内 史对他在文学上的才华却是大加褒奖.说他“七岁能 容,即对于异性的爱慕.天上常有女性,而李贺即生活 辞章”(《新唐书李贺传》),怀着远大的抱负和一身 于其中。他以这种超越人世的幻想,肯定了生命.肯定 的才华.李贺奔赴考场意欲一展身手.但是现实的残 了自己。 酷远远超过了他的想象 忌才者认为他父亲李晋肃的 他的诗歌有着奇特想象.这与李贺独特的感悟力 “晋”与进士的“进”同音.故李贺应该避父讳.不得举 是紧密联系的.而且李贺独特的个人气质及行为也造 进士,虽有韩愈作《讳辩》,鼓励李贺参加考试,但是李 就了他奇特的想象 李贺长期生活在山清水秀的昌 贺最终未能及第.终生沦落不仕,备受屈辱,年仅27 谷,自然景色给诗人留下美好回忆和深刻的印象 在 岁时抑郁而终。从小形成的自闭、孤傲的性格又遭遇 诗人的心中有着昌谷山水的激荡.李贺对昌谷四季变 世俗的摧残.李贺郁郁而不得志。这既是个人的悲剧。 化进行了细致观察和描摹刻画。昌谷的生活使得李贺 也是唐代中期昏庸官场的一个证明 也是于仕途不 在写景取象、写景抒情时不同于他人:李贺在诗歌中 7 z。 4年 期总第s6s期f萎爹 安徽文学 文 ANHUIWENXUE 学 研 呈现出不同于他人的韵律节奏 李贺在具体表现自己 也是孱弱多病的,这些给他以致命的打击,也使他过 究 思想情感与绪情变化时.“我当二十不 他不是用一般意义上的比兴 早地陷入了未老先衰的生命悲愁之中:一心愁谢如枯兰”、“庞眉秋客感秋蓬,谁知死草 手法.而是有所超越.将复杂且丰富的情思用选择新 得意,的寄托之物来承担 也因为其间物象与心象的链接, 生华风”、“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难以让人相 使得一种跳跃性的节奏在李贺的诗歌中呈现 黑格尔 信.这样年轻的身躯内竟然包裹着一颗苍老的心 正 说过:“诗人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艾青也认 是这种与其实际年龄极不相称的临老心态.赋予了李 为:“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李贺这种常人的思维很难 贺以深沉的审美感受能力.将他独特的审美选择和审 进入的、甚至近于病态的天才幻想使得李贺的诗歌中 美发现引向了一个相当特殊的范围.那就是“于昏黑 令人毛悚” 呈现出“幽深诡谲”、“奇而入怪”的意象,杜牧在《李长 杳冥中写出一派阴幽飒沓景象.吉歌诗叙》里对此做了形象的总结:“鲸吸鳌掷,牛鬼 王思任日:李贺“人命至促.好景尽虚.故以其哀 喜用鬼字、泣字、死字、血字, 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李诗“奇而入怪”、“虚荒 激之思,变为晦涩之调,诞幻”的意象特点体现在对大量超现实意象的塑造 如此之类,幽冷溪刻”;谢榛云:李贺诗“险怪如夜壑风 苦涩如枯林逆吹, 上。唐代是诗歌极度繁荣的时代,在唐代诗坛上.能作 生,暝岩月堕,时时山精鬼火出焉;超现实想象并以构建超现实意象为审美追求.这样的 阴崖冻雪,见者靡不惨然”:张表臣说:“李长吉锦囊 诗人是寥寥无几的.而李贺毫无疑问是这极少数中最 句,非不奇也,而牛鬼蛇神太甚.所谓施诸廊庙则骇 为杰出的一位诗人。屈原、李白对李贺的影响很大,效 矣”;钱钟书先生曾说:“求若长吉之意境阴凄.悚然毛 仿他们.李贺在表达其苦闷情怀时,总是竭力创设超 骨者,无闻焉尔……《神弦曲》所谓‘山魈食时人森 现实的、虚幻的意象世界.如:“王母桃花干遍红.彭祖 寒’.正可谓长吉自作诗境。”的确.李贺对于物象的刻 巫咸几回死”、“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画,钟爱于他们的死、萎、弱、老、凄,而对物象雄浑壮 因此形成了他与众不同的诗 “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提出西方白帝 阔的一面仿佛视而不见.惊,嗷嗷鬼母秋郊哭”、“百年老成木魅。笑声碧火巢中 歌意象群,如老木魅、怨月啼花、枯枝败叶、漆炬阴火、  起”等。比如同样是称颂丝织品的精美奇绝.自居易的 血雨腥风、荒坟野墓、牛鬼蛇神、寒蟾老兔、青狸白狐、《缭绫》基本上是从现实存在的事物中提炼出意象来 瘦蛟毒虬、白骨幽魂……这些意象都把“阴幽飒沓”的 进行比喻:“应似天台山上月明前。四十五尺瀑布泉。 美体现得淋漓尽致。《南山田中行》一诗完美地展现出 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而李贺《罗浮山 了李贺诗歌的这一意象特点: 人与葛篇》却是大量借用让人感到诡异莫测的意象来 秋野明,秋月白 塘水缪缪虫唧唧。云根苔藓山上 冷红泣露骄啼色 荒畦九月稻叉芽。蛰萤低飞陇径 表达:“依依宜织江雨空,雨中六月兰台风。博罗老仙 石。时出洞。千载石床啼鬼工。蛇毒浓凝洞堂湿.江鱼不食 斜。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 衔沙立。欲剪湘中一尺天.吴娥莫道吴刀涩。” 诗写秋野凄冷幽清之景:月色如霜.西风萧瑟。一 李贺诗歌意象的“虚荒诞幻”还表现为在塑造现 望无尽的旷野上杂草横生.苔藓遍地。放眼望去.基本 实意象时,不固守事物本来的样式.而是将客观对象 没有庄稼谷物:夜幕下的秋虫在唧唧哀鸣,寒风里的 进行变形和位移.使它们以一种全新的形式拼合在一 山花在幽幽啜泣,石缝中的流泉在低低呜咽.荒芜的 还有那令人瑟瑟发抖 起,也因此具有很大想象和虚幻的成分。例如.李贺笔 田陇小路上几只萤火虫在游荡.下的鱼能够当坐骑:“放妾骑鱼撇波去”:他诗中的风 的磷火,在幽暗的松林间飘荡闪烁。寒虫、荒畦、蛰萤、 是酸的:“东关酸风射眸子”;金钗都能言语:“晓钗催 冷花、秋月、鬼灯等等意境.绘出了一幅凄凉悲惨的画 让人不寒而栗 鬓语南风”;诗中有能发出水声的浮云:“银浦流云学 面.如果说《南山田中行》关于“石脉水流泉滴沙,鬼 骨,犹自带铜声”:敲击光洁明亮的太阳,声如玻璃: 灯如漆点松花”之类的描写尚有现实依据性可言的 “羲和敲日玻璃声”;铜人能哭且泪重如铅:“忆君清泪 话.那么李贺在生机勃勃的三月看到的却是“花城柳 “曲水漂香去不留.梨花落尽成秋苑”的萧 如铅水”:香气有形且能咚咚作响:“玉炉碳火香冬 暗愁杀人”、水声”:敲打刚硬嶙峋的马骨。其响如铜:“上前敲瘦 冬”,如此等等,无不给人以新奇的感受。 条,并将花团锦簇、风景秀丽的四月描绘成“老景沉重 钱钟书有一段话虽然不是直接评价李贺的.但用 无惊飞.堕红残萼暗参差”.则更多地显示出了他对幽 它来概括李贺诗歌意象的这种特点.则是再恰当不过 凄阴冷意象的独特嗜爱 的了:“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 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体质 ”李贺诗中的意象 参考文献 的确就是这样的怪诡 李贺生活在各种矛盾复杂交织 【l】叶葱奇.李贺诗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的唐贞元元和年间.虽然才华横溢、有远大的抱负,但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政治腐朽、世态炎凉、家境衰落、官职卑微,就连身体 【3】王朝闻.美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主警f 20 4年s期总第s6s期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