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玛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实验室应急救援预案

实验室应急救援预案

来源:宝玛科技网
.

实验室应急预案

1. Emergency and Disaster Plan ......................................................................................... 2

1.1. 火灾应急预案(Fire Emergency Plan) ............................................................. 2 1.2. 地震应急预案 ............................................................................................................. 4 1.5. 停电应急预案(计划停电、事故停电) ........................................................... 6 2. Safety and Health Plan安全及健康预防及保障方案 ........................................... 7

2.1. 生物安全事件的处理 ............................................................................................... 7

2.1.1. 血溅的处理 ...................................................................................................... 7 2.1.2. 皮肤意外受伤或伤口接触可疑污染物的处理 ....................................... 7 2.1.3. 血液样品飞溅至皮肤、眼睛等暴露部位的处理 .................................. 8 2.1.4. 离心机被感染性物质污染的处理 ............................................................. 8 2.1.5. 病源微生物感染的紧急处理 ....................................................................... 8 2.2. 化学药品事故应急预案(包含Chemical Hygiene Plan和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化学品安全说明书) .................................................................. 9

2.2.1. 化学品灼伤应急预案 .................................................................................... 9 2.2.2. 化学品中毒应急预案 .................................................................................... 9 2.3. 因公伤亡事件的应急处理(Report On-The-Job-Injury)(暂缺) .... 9 2.4. 实验室人员健康医疗监护(包括疫苗接种计划) ....................................... 10 2.5. 罢工应急预案(暂缺) ......................................................................................... 11 附件:消防疏散图 ................................................................................................................... 13

.

.

1. Emergency and Disaster Plan

1.1. 火灾应急预案(Fire Emergency Plan)

发现失火任何人均有责任立即拉响火灾警报(附件中图示可见),并根据灾情大小选择正确的方法立即参加灭火、抢险等工作。严禁在现场用手机、对讲机、电话报警,应该脱离现场到安全区域后再报警,以防电火花引爆易燃气体。

1.1.1. 火情初起或在可控范围的应急措施:

1.1.1.1. 必须先切断电源,再将易燃易爆的物品快速转移至安全的地方,防止触

电事故。

1.1.1.2. 必须将样本快速转移至安全的防爆柜(附件中图示);

1.1.1.3. 明确救灾的基本方法,并采取相应措施,按照应急处置程序采用适当的

消防器材进行扑救:

1.1.1.3.1. 木材、布料、纸张、橡胶以及塑料等的固体可燃材料的火灾,可直接

用水冷却浇灭法;

1.1.1.3.2. 资料、档案应使用二氧化碳、卤代烷、干粉灭火剂灭火;

1.1.1.3.3. 易燃可燃液体、易燃气体和油脂类等化学药品火灾,使用大剂量泡沫

灭火剂、干粉灭火剂将液体火灾扑灭。

1.1.1.3.4. 带电电气设备火灾,应切断电源后再灭火,因现场情况及其他原因,

不能断电,需要带电灭火时,应使用沙子或干粉灭火器,不能使用泡沫灭火器或水。

1.1.1.3.5. 可燃金属,如镁、钠、钾及其合金等火灾,应用特殊的灭火剂,如干

砂或干粉灭火器等来灭火。

1.1.2. 火情发展至不可控或在可控范围的应急措施:

1.1.2.1. 若情况允许,请先将样本快速转移至防爆柜中,若情况紧急请迅速撤离

现场,撤离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降低身体姿势有序、快速离开;

1.1.2.2. 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并派人前往路口接应消防车。

.

.

1.1.2.2.1. 向119报警应该说清楚公司名称、火场地址(包括路名、门牌号码、

附近标志物)、火灾发生部位、燃烧物品、火势状况、接应人员等候地点及接应人、报警人姓名、报警人电话;

1.1.2.2.2. 消防人员到之后,配合消防人员进行火灾扑救工作。

1.1.2.3. 根据火势情况,成立疏散组、抢救组、警戒组,组织救人,抢救和保管

重要物资及档案,维持现场秩序。

1.1.2.4. 将消防电梯降至首层,派专人控制,专供灭火工作之用。同时停止起火

区域及其它电梯和空调运行。

1.1.2.5. 根据火势情况决定是否采用部分或全部断电、断气、打开排烟装置等措

施。

1.1.2.6. 消防队到达后,及时向消防队领导准确地提供火灾情况和水源情况,引

导消防队进入火灾现场,协助消防队灭火,并协助维持现场秩序,安顿疏散人员。

1.1.2.7. 人员疏散和救护;

1.1.2.7.1. 火灾发生后,由疏散组负责安排人员,为职工指明疏散方向,并在疏

散路线上设立岗位进行引导、护职工向安全区域疏散。此时需提醒大家不要乘坐电梯,如果烟雾较大,要告知大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降低身体姿势有序、快速离开。

1.1.2.7.2. 人员的疏散以就近安全门、消防通道为主,也可根据火场实际情况,

灵活机动地引导人员疏散。

1.1.2.7.3. 认真检查起火区域及附近区域的楼层,并关闭门窗和空调。发现有人

员被困在起火区域,应先营救被困人员,确保每一位职工均能安全撤离火场。

1.1.2.7.4. 接待安置疏散下来的人员,通过良好的服务稳定的职工的情绪,并及

时清点人员,检查是否还有人未撤出。

1.1.2.7.5. 在火场上救下的受伤职工以及扑救中受伤的职工,由抢救组护送至安

全区,对伤员进行处理,然后送医院救治。

1.1.2.8. 设置警戒线:

.

.

1.1.2.8.1. 行政运营组接到火警通知后,应迅速与后勤保安队成立警戒组,布置

好园区内部及外围警戒。

1.1.2.8.2. 清除园区外围和内部的路障,疏散一切无关车辆和人员,疏通车道,

为消防队灭火创造有利条件。

1.1.2.8.3. 控制起火大楼底层出入口,严禁无关员进入大楼,指导疏散人员离开,

保持从火场上救出的贵重物资。

1.1.2.8.4. 保证消防电梯为消防人员专用,引导消防队员进入起火层,维持灭火

行动的秩序。

1.1.2.8.5. 加强对火灾区域的警戒,保护好火灾现场,配合消防部门和调查

组以起火原因的勘察。

1.1.2.8.6. 保证非起火区和全体人员的安全,防止犯罪分子趁火打劫。

1.2. 地震应急预案 1.2.1. 地震发生时应该:

1.2.1.1. 立即停止实验,速度将样品放至安全适当的地方;

1.2.1.2. 然后蹲下,寻找掩护,抓牢——利用写字台、桌子或者长凳下的空间,

或者身子紧贴内部承重墙作为掩护,然后双手抓牢固定物体。如果附近没有写字台或桌子,用双臂护住头部、脸部,蹲伏在房间的角落。

1.2.1.3. 远离玻璃制品、建筑物外墙、门窗以及其他可能坠落的物体,例如灯具

和家具。如果你上方有可能坠落的重型灯具,请转移至最近的安全地带。

1.2.1.4. 在晃动停止应迅速切断电源,水源并紧急固定装在空气中易燃易爆的容

器,在确认户外安全后,方可离开房间。切勿使用电梯逃生。

1.2.1.5. 华大基因总部位于海边,地震后必须警惕可能会引发的海啸。若发

布了海啸预警,在撤离园区时要尽快撤到内陆的高地。

1.2.1.6. 如果被困在废墟下,不要点火柴。不要向周围移动,避免扬起灰尘。用

手帕或布遮住口部。敲击管道或墙壁以便救援人员发现你。可能的话,请使用哨子。在其他方式都不奏效的情况下再选择呼喊——因为喊叫可能使人吸入大量有害灰尘并消耗体能。

1.2.1.7. 在大地震后的24小时内,如非紧急情况,请不要打电话。

.

.

1.2.2. 遇到次生灾害时应该:

1.2.2.1. 发生火灾时,应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

方转移,必要时要匍匐前行。如状况允许请务必设法隔断火源。

1.2.2.2. 发生毒气泄漏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此时禁止使用明火照明,不

能慌乱拥挤,待地震停止后再设法转移。

1.2.2.3. 发生山体滑坡时,要向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

往山下跑,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沟坎下;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头部。

1.2.3. 救援工作: 1.2.3.1. 救人的原则:

1.2.3.1.1. 先救近处的人,不宜舍近求远,错过救人良机;

1.2.3.1.2. 先救容易救的人。这样可加快救人速度,尽快扩大救人队伍; 1.2.3.1.3. 先救青壮年和医务人员。这样可使他们迅速在救灾中发挥作用; 1.2.3.2. 救人的方法:

1.2.3.2.1. 定位。首先寻找被埋压人员,并判定其位置。先仔细倾听有无呼救信

号,也可用喊话、敲击等方法询问埋压物中是否有待救者;如果听不到声音,可请同部门或实验室人员提供情况;根据现场情况分析被埋压人员可能的位置。

1.2.3.2.2. 扒挖。使用工具扒挖埋压物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当接近被埋压人时,

不可用利器刨挖;扒挖时要特别注意分清哪些是支撑物,哪些是一般的埋压物,不可破坏原有的支撑条件,对人员造成新的伤害;应尽早使封闭空间与外界沟通,以便新鲜空气注入;灰尘太大时,可喷水降尘,以免被救者和救人者窒息;可先将水、食品或药物等递给被埋压者使用,以增强其生命力。

1.2.3.2.3. 施救。先将被埋压者头部暴露出来,清除口、鼻内的尘土,再使其胸

腹部和身体其他部分露出;对于不能自行出来者,应使其尽量充分暴露全身再抬救出来,不可强拉硬拽。

1.2.3.2.4. 救出。对于在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埋压过久的人,救出后应给予

必要的护理。将被救者眼睛眼睛,使其避免强光的刺激;不可使被救

.

.

者突然进食、进水过多;要避免被救人情绪过于冲动;对于受伤者,要就地做相应的应急处理。

1.2.3.2.5. 运送。对救出的重伤员,应送往医疗点救治;对骨折伤员、危重伤病

员,运送中应有相应的护理措施。如腰椎受伤者,应让他躺在硬板上抬送。

1.2.3.2.6. 特别提醒:救人中一定要特别注意安全,千万不要给伤者造成新的伤

害。

1.2.3.3. 震后善后工作

1.2.3.3.1. 检查重要设备,重要物品的损害程度,并记录情况。

1.2.3.3.2. 检查资料储存、重要档案储存等电脑系统是否损坏或遗失,做好相应

的善后工作。

1.2.3.3.3. 统计伤亡人员的名单和数字。

1.2.3.3.4. 如果地震导致实验室破坏,暂时不能进行实验时,应马上与符合PCR

实验室建设要求的片区联系,将实验转至符合要求的片区进行。

1.3. 泥石流应急预案(暂缺) 1.4. 海啸应急预案(暂缺) 1.5. 停电应急预案(计划停电、事故停电) 1.5.1. 计划性停电应急程序;

1.5.1.1. 实验室运营支撑组在接到供电公司停电通知时,必须问清楚停电的时间,

停多长时间及停电原因,做好记录,并通知各个生产线做好停电应急的准备。

1.5.1.2. 各生产线接到停电通知后,做好停电、切电工作:

1.5.1.2.1. 准备好应急备用电源,以便于保存关键试剂和样品的冷库、冰箱、冰

柜等在停电期间能够持续工作;

1.5.1.2.2. 将贵重大型仪器设备的电源拔出,以防恢复供电时不稳定的电压对仪

器有所伤害;

.

.

1.5.1.2.3. 生产统筹人员应将需要用到耗电的大中型仪器的生产任务提前或者延

后,不得在停电期间和稳定供电前使用大中型仪器设备;

1.5..1.2.4. 生产未完成遭遇停电的,进度不能延后应及时打开备用电源,保证及

时生产。若停电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应待恢复供电后重做生产;

1.5..1.2.5. 为保护大型仪器设备不受停电的困扰,必须定期检查并保证UPS系统

正常工作。

1.5..2. 事故性停电应急程序:指外供电线路发生事故造成停电,这种停电分大面

积停电无法恢复和瞬间闪断两种。

1.5..2.1. 遇突然停电或闪断停电,首先应查明是高、低压开关跳闸,还是市电停

电,如是开关跳闸,则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恢复送电,如是市电停电,按2.4.1执行。

1.5..2.2. 如连续闪断超过两次要停止送电,待供电部门查明原因处理完毕后再进

行恢复

2. Safety and Health Plan安全及健康预防及保障方案 2.1. 生物安全事件的处理 2.1.1. 血溅的处理

2.1.1.1. 立即停止操作,将喷了10%次氯酸钠或者消毒剂的纸巾或者纱布等覆盖

完整血液溢出的区域,10%的次氯酸钠溶液或消毒剂喷洒纸巾四周,使得消毒剂与溢出物混合作用20min。

2.1.1.2. 用镊子将吸收溢出物质的纸巾或纱布放进生物危害袋中(若有破碎玻璃

或锐器,需先用镊子将其放进锐器容器中),用新的纸巾将剩余物质擦净,放进生物危害袋中,镊子放入盛器中待高压灭菌,用70%乙醇对溢出区域进行消毒。

2.1.1.3. 将使用来处理溢出物的一次性手套,按生物危害废弃物处理;对于可重

复使用的防护装备进行清洁消毒完成事故发生及处置记录,及时上报实验室负责人。

2.1.2. 皮肤意外受伤或伤口接触可疑污染物的处理

.

.

2.1.2.1. 立即停止实验,用力捏住受伤部位,向离心方向挤出伤口血液,用流动

的水冲洗伤口;

2.1.2.2. 用75%酒精或安尔碘进行消毒处理,根据感染的样品类型注射疫苗; 2.1.2.3. 事故的记录及向相关实验室负责人进行汇报;; 2.1.3. 血液样品飞溅至皮肤、眼睛等暴露部位的处理

2.1.3.1. 立即停止实验,用干净的纸巾或者纱布擦去皮肤上飞溅的液体,将用过

的纸巾或纱布作为生物危害物处理;

2.1.3.2. 用大量的水冲洗皮肤,消毒液洗手;

2.1.3.3. 溅入眼睛,应使用洗眼器或洗眼液冲洗,并滴入带有消毒功效的眼药水,

有必要时需到医院进行医学处理;

2.1.4. 离心机被感染性物质污染的处理

2.1.4.1. 立即关闭离心机电源,将离心机采取不开盖静置30min措施,待液滴和

气溶胶沉降后再处理;

2.1.4.2. 30min后小心打开离心机的盖子,用镊子将破裂的样品容器从离心机中

取出,放入生物垃圾袋中;

2.1.4.3. 用浸有酒精的吸水纸擦洗离心机内壁、转子、内外盖。卸下转子,将其

与内盖放入消毒酒精中浸泡30min;

2.1.4.4. 对离心机整体进行消毒处理(酒精擦拭、必要时需紫外照射); 2.1.5. 病源微生物感染的紧急处理

2.1.5.1. 技术负责人接到泄漏事件的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人员对泄漏事件进行确

认,并对泄漏的病原体的性质及扩散范围进行充分评估。

2.1.5.2. 立即封闭发生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实验室并封存标本,防止微生物扩

散。

2.1.5.3. 对参与实验操作的人员进行医学检查,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并留

取本底血清或者相关标本。

2.1.5.4. 对造成污染的工作环境及污染物进行消毒。 2.1.5.5. 实验室应配合卫生防疫等有关部门开展调查。

.

.

2.2. 化学药品事故应急预案(包含Chemical Hygiene Plan和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化学品安全说明书) 2.2.1. 化学品灼伤应急预案

2.2.1.1. 发生强酸、强碱及其它一些化学物质,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作用,

发生这些化学灼伤时,应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2.2.1.2. 再分别用2%~5%弱碱(强酸引起的)、弱酸(强碱引起的)进行中和。

处理后,再送医院就医;

2.2.1.3. 强酸、强碱及其他一些化学物质溅入眼内时,在现场立即就近用大量清

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冲洗时,眼睛置于水龙头上方,水向上冲洗眼睛冲洗,时间应不少于15分钟,切不可因疼痛而紧闭眼睛。处理后,再送眼科医院治疗。

2.2.2. 化学品中毒应急预案

2.2.2.1. 将中毒者转移到安全地带,解开领扣,使其呼吸通畅,让中毒者呼吸到

新鲜空气;

2.2.2.2. 误服毒物中毒者,须立即引吐、洗胃及导泻。

2.2.2.2.1. 引吐:若患者清醒而又合作,宜饮大量清水引吐,亦可用药物引吐; 2.2.2.2.2. 洗胃:对引吐效果不好或昏迷者,应立即送医院用胃管洗胃; 2.2.2.2.3. 孕妇应慎用催吐救援。

2.2.2.3. 吸入刺激性气体中毒者,应立即将患者转移离开中毒现场,给予2%~5%

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吸氧。应急人员一般应配置过滤式防毒面罩、防毒服装、防毒手套、防毒靴等。

2.2.3. 一旦发生化学药品事故,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将伤者送医; 2.2.4. 具有潜在性感染中毒的化学品管理方法(参考化学品安全说明书MSDS)。

2.3. 因公伤亡事件的应急处理(Report On-The-Job-Injury)(暂缺)

.

.

2.4. 实验室人员健康医疗监护(包括疫苗接种计划) 2.4.1. 制度要求 2.4.1.1. 实验室人员体检

2.4.1.1.1. 对新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必须进行的上岗前体检,体检指标除常规项

目外还应包括与准备从事工作有关的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测。不符合岗位健康要求不得从事相关工作。体检合格人员入职应建立起个人健康监护档案。

2.4.1.1.2. 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必须每年参加一次健康体检,体检指标除常规项

目外还应包括与准备从事工作有关的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测。根据体检的结果并按照医生建议注射相关疫苗。体检以及注射疫苗记入健康监护档案。

2.4.1.1.3. 实验室技术人员要在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下从事相关工作,发生发热、

呼吸道感染、开放性损伤、怀孕等或因工作造成疲劳状态免疫耐受及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时,需由实验室负责人同意从事相关工作,但不宜再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相关工作。

2.4.1.1.4. 实验室主任在批准外来学习、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前应了解其健康状

况,必要是可先行安排进行临时性体检,档案保留。

2.4.2. 实验室人员免疫预防

在某些情况下,做特殊研究的人员要用合适的疫苗免疫,诸如狂犬病,风疹和麻疹。

疫苗 乙型肝炎疫苗 其他疫苗 建议 推荐给使用人类血液,体液或组织工作的人员 由员工健康医生决定。 在一些案例中定期收集适当的上述血清样本测定疫苗引起的抗体。

2.4.2.1. 实验室人员应根据岗位需要进行免疫接种和预防性服药,免疫接种时,

应考虑适应症、禁忌症、过敏反映等情况并记入健康监护档案。

2.4.2.2. 实验室应制定年度免疫接种计划,报主任批准后由运营支撑组织实施。

.

.

免疫接种情况应记入健康监护档案。

2.4.2.3. 实验室可根据工作开展情况对各类人员进行必要的临时性免疫接种和预

防性服药,并记入健康监护档案。

2.4.2.4. 对体检结果异常的人员应随时进行必要的免疫接种或采取其他预防手

段,并记入健康监护档案。

2.4.2.5. 发生实验室意外事件或生物安全事故后应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应急免疫

接种或预防性服药,并记入健康监护档案。

2.5. 罢工应急预案(暂缺) 修订页

.

.

.

.

附件:消防疏散图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