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安全生产建设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目的
为了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安全方针和安全理念,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创造卓越的安全业绩,在公司中全面落实安全文化,理顺基层班组安全工作思路,全面提升班组成员整体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逐步实现班组安全生产工作标准化、程序化、科学化,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车间开展班组安全建设活动,贸易公司亦应参照执行。
第二章 职责
第三条 总经理安全生产职责
(1)研究、协调和解决班组安全建设中的重大事项,如绩效激励、班组教育、班组长的职业发展等;
(2)审定班组安全建设年度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 第四条 安全总监职责
(1)全面负责推行班组安全建设工作,开展组织策划、指导、评估、总结等工作;
(2) 定期进行班组安全建设工作总结、组织经验分享等。 第五条 生产运行部职责
1
(1)全面落实本部门班组安全建设工作,并对班组安全建设工作进行管理;
(2)组织本部门班组安全建设宣贯培训,指导各班组开展班组安全建设工作;
(3)定期审查各班组安全建设落实工作的情况,监督改进措施的整改落实;
(4)建立健全本部门有关安全生产的制度、措施并严格执行,完善班组安全组织架构,明确班组安全职责。
(5)做好本部门班组安全建设技术支持、信息反馈等相关工作; (6)会同其他部门组织举办公司级各类安全生产活动。 第六条 工程机动部职责
(1)全面落实本部门班组安全建设工作,并对班组安全建设工作进行管理;
(2)组织本部门班组安全建设宣贯培训,指导各班组开展班组安全建设工作;
(3)定期审查本部门班组安全建设落实工作的情况,监督改进措施的整改落实;
(4)建立健全本部门有关安全生产的制度、措施并严格执行,完善班组安全组织架构,明确班组安全职责;
(5)做好本部门班组安全建设技术支持、信息反馈等相关工作; (6)会同其他部门组织举办公司级各类安全生产活动。 第六条 综合办公室职责
2
(1)为班组安全建设工作提供保障;
(2)会同其他部门组织举办公司级各类安全生产活动; (3)监督管理班组安全建设的落实情况并依据班组安全建设评分表参与班组安全建设考评;
(4)组织落实班组安全建设绩效考核工作。 第七条 安全生产监管部职责
(1)监督管理班组安全建设的落实情况;
(2)监督各部门开展班组安全建设工作,根据公司要求,制定并完善工作标准;
(3)做好公司级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等工作;
(4)制订班组安全建设评分表及考核方案,设立量化的管理目标;
(5)积极组织举办公司级各类安全生产活动。 第 党群工作部职责
(1) 做好对班组安全建设重要性的宣传工作; (2) 做好现场设备设施标准化、目视化管理相关工作; (3) 会同其他部门组织举办公司级各类安全生产活动; (4) 依据班组安全建设评分表参与班组安全建设考评; (5) 跟班组员工进行沟通交流,了解班组安全建设工作中存在
的困难和问题,并协调解决。 第九条 财资收益管理部职责
(1) 根据职责做好资金保障等工作;
3
(2) 会同其他部门组织举办公司级各类安全生产活动; (3) 依据班组安全建设评分表参与班组安全建设考评。 第十条 各车间、班组职责
(1)落实班组安全建设工作要求,提高班组安全管理水平; (2)落实岗位安全责任,杜绝“三违”现象,按照工作标准要求落实班组安全建设各项工作;
(3)对班组安全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作出建议或反馈; (4)落实不符合项的改进措施;
(5)积极参加班组安全建设各项活动,出席班组安全建设工作会议。
第三章 班组安全建设的组织与领导
第十一条 班组划分标准
班组是为了共同完成某项生产(工作)任务,而由一定数量的操作人员或工作人员在有统一指挥、明确分工和密切配合的基础上所组成的一个工作集体,是公司直接组织职工完成各项生产经营任务的最基层组织,是企业管理的基础。主要包括从事工艺巡检、抢维修、机动车驾驶、生产运行、废酸运行、公用工程等有生产作业特性的基层单位。
各班组的人数应控制在3-10人之间,明确班组的范围及清单。 班组设班长一名,各部门、车间根据情况可设兼职安全员、技术员等。
4
班组实行班长负责制和民主管理相结合的。班组可根据需要设兼职考勤员、监督员等。
第十二条 班组安全建设实施流程
①确定班组安全建设标准 明确班组组织架构、班组职责、工作标准等 ②制订班组安全建设评分表及考核方案 设立量化的管理目标,结合指引制订符合公司实际的班组安全建设评分表及考核方案,加强班组安全建设的监督指导 ③开展班组安全建设工作 进行宣贯培训,将班组安全建设要求传达给各班组成员,各班组根据班组安全建设标准开展工作 ④评估与反馈 利用班组安全建设评分表对各班组落实工作的情况进行审查并进行反馈 ⑤调整和改进 适时改进班组安全建设标准,提出更高要求,使其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并进一步强化基层安全管理 图1:班组安全建设实施流程图
第十三条 班组安全建设主要内容 (一)班组安全生产架构与责任制
(1)构建班组安全组织架构,设立班组专(兼)职安全员,协助班组长抓好班组安全管理。
5
(2)健全落实班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制订班组每位员工的安全职责及分工,员工清楚知晓自身的安全生产责任及范围。
(3)部门与班组、班组与员工均按公司要求签订《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责任书》。责任书中各项安全管理目标明确,指标可测量。
(4)建立班组安全生产绩效奖惩机制,班组的安全工作在公司安全绩效考核的覆盖范围之内,实行班组安全绩效与个人经济收入相对应的分配制度,奖惩兑现。
(二)班组安全生产基础管理
(1)班组须建立完善班组安全生产基础资料,主要内容有: a) 健全完善班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并严格落实。主要包括班前会制度、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安全检查与奖惩制度、班组学习培训制度、交制度、巡检制度等。
b) 制定有各岗位、各工种的安全工作程序和工作标准,班组每个岗位、工种和所操作的工艺指标、设备设施、工具、仪器等应有健全的安全操作规程,做到人手一册,熟练掌握并严格执行。
c) 形成班组安全管理制度汇编,内容包括公司安全管理制度、班组安全管理架构及职责、班组安全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等;
d) 有各项工作既定的工作计划书,内容包括生产计划、培训计划、设备维修(保养)计划、演练计划等工作计划书。
e) 有各项工作既定的工作表单,包括教育培训记录、演练记录、会议记录、各工作原始记录、作业许可证及监护记录、巡检记录、隐
6
患整改单、报表等,并每月汇总成册。
f) 建立各类管理台账和清单,包括设备台账、隐患台账、工具台账、事故台账、作业许可证管理台账等。
g) 建立健全与班组相关的档案资料,包括竣工资料及图纸、相关的证照、设备档案及资料、事故档案及资料、视频影像资料、培训课件资料等档案资料,以及报告、联系函、协议等文书资料。
(2)将制度、资料、文件、档案、记录等进行开学合理的分类归集,建立对应的清单目录,方便能够快速的查阅和使用。
(3)严格执行安全纪律、工艺纪律、劳动纪律,定时、定点、定线进行巡检,各种原始记录、台账、资料应字迹工整、信息真实、更新及时、具有可追溯性。
(4)班组在生产现场要做好各种信息的收集、传递、分析、处理工作,及时了解安全生产情况,及时处理生产中反映出的问题。
(三)班组现场安全管理 (1)班组安全生产会议
a) 定期召开班组安全生产会议,每周不少于1次。会议由班长主持,班组成员应全部出席会议。班组安全生产会议的主要内容:对上周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小结;传达上级会议、文件精神及工作要求;对下周工作进行部署;对班组成员上周安全表现进行讲评;对班组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组织安全生产工作的相关讨论和收集员工在安全方面的反馈意见。会议应建立会议记录。
b) 执行班前、班后会制度。每班开始工作前班长应召开班前会
7
(约20分钟),明确当班的工作内容及要求,检查员工个人劳保用品和工具的准备情况。下班前班长召开班后会(约20分钟),员工反馈当班的工作情况和安全隐患情况,班长审查相关工作记录,更新相关工作台账和资料。
c)交过程中,当班班长应对当日本班工作内容向班组全员进行当日工作汇报,汇报结束后,双方班长安排工作人员到现场对相关工作进行交接。
(2)班组安全检查
a) 班组员工根据各自的责任范围每班进行现场安全检查,及时发现、记录和报告安全隐患信息。
b) 班长或安全员应定期对班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检查,一周内应覆盖到所有的人员和现场,及时发现和处置各种安全隐患。检查内容主要包括:员工的劳保用品的使用情况、工器具的使用情况、有无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情况、现场环境的安全性、安全警示标识的情况、安全隐患的监控及整改的情况等。
c) 所有安全检查工作应使用检查表,真实准确的记录检查情况。及时更新班组安全隐患管理台账,台账或记录应可以追溯隐患从发现到消除的全过程信息。
d) 班组须及时整改安全隐患,不能自行整改的安全隐患要上报部门予以解决,对暂不能消除的隐患要制定和落实有效的监控措施。
e) 定期对班组安全隐患的情况和员工违章违纪行为进行统计和分析(每月不少于一次),统计分析结果应作为班组会议的讲评内容
8
之一。
(3)设备设施管理
a) 班组建立运行设备设施管理台帐,所有设备设施明确管理责任人,实施专人管理。健全所有设备设施的产品资料及设备档案。
b) 班组制定各类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并落实,维护保养相关记录妥善存档。
c) 设备设施应运行工况良好,没有“跑冒滴漏”和明显腐蚀的现象。监控测量设备、安全装置、特种设备应定期校验,确保安全可靠使用。机器、设备、管道整洁,安全附件齐全,沟见底、轴见光、设备见本色。班组人员对本岗位的设备做到“四懂、三会”,严格执行设备巡回检查制度,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及时消除跑冒滴漏。
d) 主要设备的工作状态应有标识,故障或隐患部位须挂牌管理。 e) 对人体存在危害的设备部位应设立警示标识或安全提示信息。
f) 建立工具及备品备件清单,实物与清单相符,满足使用的需要。
(4)作业现场安全管理
a) 实现安全警示标准化。作业区、设备、设施上危害告知和安全警示标志、标识醒目、齐全、整洁、规范统一。
b) 实现作业环境标准化。作业环境文明整洁,无垃圾、无油渣、无杂物,物料工具堆放整齐,安全通道畅通。生产现场环境清洁卫生,无脏乱差死角,安全卫生设施完善,工作区域温度、湿度、亮度符合
9
生产要求,“三废”排放、噪声等指标符合要求。操作室、交室、更衣室等场所窗明壁净。
c) 实现生产作业标准化。每个岗位制定有规范的安全操作规程或作业指导书,明确每一步操作程序和工作标准;每个员工应熟练掌握生产工序内每项操作,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无冒险蛮干,无违规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及疲劳作业等现象。
d) 严格执行作业许可制度。危险性较高的作业应提前制订作业方案,作业方案按照程序进行审批,以及在作业前办理工作许可证,由专人按照安全施工措施逐项进行检查,并签字。作业许可证须在作业现场进行公示,作业负责人、作业人和监护人清楚相关安全管理要求。
e) 实现劳动防护标准化。员工作业过程按规定穿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劳保用品符合国家标准,性能完好且在有效期内。
f) 交管理。交接双方必须同时对工艺情况、隐患部位、工具设备、环境卫生、应急物资、生产信息、上级指令等内容进行全面交接,做好交记录。
(四)班组安全教育培训
(1)岗前安全教育培训。新上岗、调岗、复岗人员上岗前必须接受班组级安全教育培训,包括理论培训和实操培训。班长须对培训效果进行确认,员工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
(2)安全继续教育培训。
a)日常安全教育培训。每季度对所有班组成员至少进行一次安全
10
生产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复训,确保每位员工岗位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的熟练程度。
b) 四新教育培训。实施新工艺、新技术或者使用新设备、新材料时,应对有关作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能教育培训。
c) 特殊教育培训。在大修或重点项目检修以及重大危险性作业(含重点施工项目)时,对操作人员进行检修(施工)前的安全教育。在发生安全事故和未遂事故后对当事人和周围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3)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教育率达100%,持证上岗率100%。 (4)建立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卡和教育培训原始记录、资料,并妥善保存。
(5)安全教育培训的主要形式:会议讲评、会议讨论、课堂授课、提问抽考、实操训练、观看视频或影片、课件自学等。
(6)预案演练
a) 班组应制订年度演练计划。自行组织预案中班组控制层面的演练工作,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预案演练。班组成员熟知自己在预案中的职责和行动内容。
b) 预案演练要制订演练方案,建立演练记录和资料,演练后进行演练讲评及对预案的适宜性进行评审。
(五)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及管理创新
11
(1)积极开展安全行为观察活动。员工积极参与安全行为观察工作,定期轮换观察员,让所有员工都参与到行为安全观察和管理中,形成浓厚相互关注、相互影响的团队安全管理氛围。
(2)积极开展班组安全文化活动。根据班组实际,选择适合的形式和内容,开展安全活动,包括:安全宣传、知识竞赛、安全献策、文章征集、演讲、安全生产技能比赛、安全主题交流等活动,提高团队安全意识和工作热情。
(3)积极参加公司主办的安全生产活动。如“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技能比武等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
(4)管理创新
a) 班组成员创新摸索和总结工作经验,提出工艺技术改良和创新项目,并进行实践。
b) 通过工作实践,发现现行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中缺陷,并提出建设性改进意见。
c) 主动引用新的管理工具,如:工作安全分析、安全工具箱等管理工具,创新班组安全管理文化,提升班组安全管理绩效。
第十四条 评估与反馈
(1)各部门、车间应根据《公司班组安全建设制度》及各岗位安全工作特点,制订班组安全建设考核方案,建立健全个性化班组安全建设考核评分表,定期开展班组安全建设考评工作,利用班组安全建设考核评分表对各班组安全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审查,并进行总结评比,考核结果与绩效进行挂钩。
12
(2)各部门、车间应对发现的问题,加以归类,及时向各班组予以反馈,指导其不断加强安全管理。并应形成正式报告,召开安全专题会议进行总结分析。
(3)定期组织班组安全建设会议,加强经验交流与分享。 (4)公司安全生产监管部将联合各部门对各班组安全建设情况进行考评,并组织班组安全建设经验分享和工作总结。
第十五条 调整和改进
公司将适时改进班组安全建设标准,使其与实际情况相符并进一步强化基层安全管理。
第十六条 。本制度自2016年3月1日起施行。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