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玛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池州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池州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来源:宝玛科技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安徽农业科学,J ̄rnal ofAnhui Agri.Sci.2006,34(8):1654—1655,1657 责任编辑朱永和责任校对刘月娟 池州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章维 (华东师筢大学商学院,上海2o0o62) 摘要联系池州生态旅游发展实际,在生态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市场分析基础上,初步探讨了构建池州生态旅游产品体系。 关键词池州;生态旅游;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市场;生态旅游产品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O517—6611(2006)08—1654—02 Study on Eco-tourism Development in Ch|zhou ZHANG Wel (Tourism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Business School i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hghai 200062) Abstract As the first National Exhibit Distirct of Ecological Economy and having lots of ecotourism resources.Chizhou has many perfect conditions tO develop ecotourism.Considering the actual development of Chizhou’S ecotourism,this essay was dedicated tO making a brief designing of its ecotourism product system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itS ecotourism resources and potential market. Keywords Chizhou;Eco-tourism;Eco-tourism resources;Eco—tourism market;Eco—tourism products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态旅游发展迅速。生态旅游市 覆盖率达57%。该区地处中北亚热带过渡区,年均气温 场先后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肯尼亚、哥斯达黎加等)和一些 27.6~28.3℃,冬夏长、春秋短,气温水平差异小,垂直差异为 发达国家(美国等)悄然兴起。我国生态旅游市场20世纪9o 0.004 9℃/m,年降水量1 400~2 000 mm,年均于燥度0.6,属 年代中期兴起,而“1999环境生态游”和2002年“国际生态 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在地壳熔化史上,海侵、海退频繁,地 旅游年”活动将生态旅游推向新的高潮。关于生态旅游的概 质复杂,地貌类型多样。过渡I生气候和复杂的地形地貌导致 念,旅游学术界至今尚无统一意见,仅卢云亭在相关著作中 其温带、亚热带动植物资源丰富,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嗍。“七 列出的定义就达73种,国内外关于生态旅游的概念达100 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是池州地貌的基本格局。 多种。笔者认为,生态旅游的实质是在满足游客需求的同时, 池州以山水秀丽、人文荟萃、民物滋丰、佛教鼎盛著称 不破坏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于世,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它是一个生态旅游资源丰富、 池州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联合国开 多样、协调和高品质兼备的绿色王国。境内有中国佛教名 发计划署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16个试点地区之一,中美联 山、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原生生态林及野生动物保护区、 合社区可持续发展4个试点城市之一。池州作为安徽省“2 国家级湿地保护区、高品质溶洞群。资源丰富、特色鲜明是 山1湖”旅游开发战略重点区域,坚持走生态旅游发展道路 其发展生态旅游的最大优势。生态旅游已被列为池州生态 是其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经济示范区建设的五大重点领域之一。 池州旅游资源的两大特点是佛教文化典型和生态资源 表1概述了池州的主要生态旅游资源,按照旅游市场 丰富。在过去20多年里,旅游活动多集中在九华山风景区 的需求可将之划分为5种 :①生态环境功能,主要指生态 及其周边地区,宗教文化旅游和观光旅游占据主体地位,充 旅游资源能够为生态旅游者提供气候环境、山水环境、社会 分彰显了典型的佛教文化特点。但是,旅游产品形式单一, 文化环境等;②生态景观功能,指可供人们进行美学欣赏的 其生态资源特色及优势未得到充分体现,生态旅游发展不 景观功能;③生态保健功能,主要表现在可使人们休养生 足。虽然区内生态旅游资源质高量多,但多数不为外地旅游 息、驱除疲劳、治愈某些疾病等方面;④生态文化功能,自然 者所知,一度存在“知黄山而不晓九华山,知九华山而不晓 景观在历史演变中积淀了一定的人文资源,在自然景观中 池州”的尴尬现象[21。鉴于九华山相关宗教文化旅游产品和 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具备历史、文化、教育、科学、欣赏 观光旅游产品渐入成熟期,而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尚处于 等价值;⑤生态保护功能,体现在保护生物遗产的功能、保 探索阶段,在今后池州旅游业发展中应偏重于生态旅游产 护生物多样性功能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品的规划开发,促使生态旅游发展升级。只有佛教文化旅游 2池州生态旅游市场定位 和生态旅游同时发展,池州的旅游业才能实现腾飞。 2.1产品弹性和旅游者产品选择偏好据马斯洛需求层 根据吴必虎提出的RMP分析模式,即Resource(资源)一 次理论分析,旅游活动应是一种满足精神需求、实现自我的 Market(市场)-Product(产品1三位一体的分析流程路线I31,笔 高层次消费方式。旅游产品的消费必须以高收入为前提,只 者认为应从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市场和生态旅游产品 有当个人或家庭的可自由支配收入达到一定水平,才有购 3方面入手,构建合理的池州生态旅游发展策略。 买旅游产品的可能性。可见,旅游产品的价格弹性大。当人 1池州生态旅游资源现状 均收入达到一定量时,人们对价格的敏感度将降低,价格将 池州位于皖西南部,北抵长江,南接黄山市,东临铜陵, 不再是人们旅游决策过程中考虑的主要因素。生态旅 西与江西省交界。管辖贵池、东至、石台、青阳4县及九华山 游产品是一种新兴的旅游产品,旅游者对生态旅游产品的 管理鸯髓会,全市总 积8 271.7 kmz,人口近160万,森林 需求日益增长,而且生态旅游市场发展速度惊人。据1998 年世界生态旅游大会。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 作者简介章维(1 984 j,男,安徽东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 的潮流,给全球带来的年产值至少200亿美元。目前.中国 游资源规划与开发。 收稿日期2006一O1—12 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方兴未艾.年旅游人数近2 500万.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4卷8期 章维池州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1655 九华山森林公园 国家级青阳县 良好 生态环境、景观功能 原始森林:森林植物园、多样性生物 牯牛降自然保护区国家级石台县 良好 生态景观、保健、保护功能原始山岳森林:森林、云海、怪石、佛光、瀑布等,动植物基因库 升金湖自然保护区国家级东至县 良好 生态景观、保护功能 、鹳类珍惜水禽,越冬水禽总数过 万,水生动植物 大历IjJ风景区 省级 东至县 良好 生态景观、文化功能 佛教、风景、古迹(舜耕山) 齐山——秋浦仙境省级 贵池市 良好 生态环境、景观功能 青山秀水:李白游踪,诗词文化融山水风光于一体 杏花村 省级 贵池市 破坏较重 生态环境、文化功能 风景名胜区:杜牧《清明》诗中的牧童遥指处 大王洞风景区 省级 贵池市 良好 生态景观功能 溶洞 神仙洞风景区 省级 青阳县 良好 生态景观功能 溶洞 蓬莱洞风景区 省级 石台县 良好 生态景观功能 溶洞 鱼龙洞风景区 省级 石台县 良好 生态景观功能 溶洞 年旅游收入近5-2亿元。21世纪 国际生态旅游市场大有潜 动过程中的需要而向其提供的各种(旅游)资源、设施和服 力嘲。在我国走向世界旅游强国的过程中,生态旅游必将受 务的组合。它是生态旅游者支付一定的金钱、时间、精力所 到更多青睐。 获得的一次完整的生态旅游经历和体验。它属于资源依托 目前占据国内市场主体地位的还是大众观光旅游产 型产品,由资源转化而来,其形成基础是生态旅游资源,资 品。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选 源的独特性决定了产品的形式和特点。目前,人们越来越注 择仍将集中在中短途观光和城市周边近程度假f构成 重环保,希望在旅游过程中获得高质量的旅游体验和经历; ReBAM现象1川。但是,随着人们出行次数的增多、游历的丰 同时,旅游目的地、旅游经营商、当地居民和游客都更 富和消费心理的成熟,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质量、审美和体 加关注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生态旅游市 验要求日益提高,人们的出游选择13趋个性化、理性化,旅 场的发展异常迅猛,世界范围内生态旅游的年增长率高达 游者的选择偏好发生了改变,生态旅游产品越来越多地成 20%一30%,是旅游产品中增长最快的部分。因而,围绕“生 为旅游者的选择对象。在西方国家,生态旅游已不是少数旅 态池州,佛国九华”的整体形象理念,按照资源特色和市场 游者持有的专项旅游活动形式,而是一种逐渐为主流市场 需求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发产品,是池州生态旅游产品开发 接受的大众旅游形式。 的基本思路。 2.2确定目标市场层次和级别 生态旅游的客源市场较 3.1规划主体产品的组合结构采取何种产品策略,一方 复杂,旅游者的行为和对旅游活动的要求不一样,大致分 面要看自身情况,即区内有哪些生态资源、其类型等级如 为低、中、高3个层次:低层次客源的旅游活动以观光为 何、哪些资源目前具有开发可行性等;另一方面要看市场需 主;中层次客源的旅游活动以增长知识为主;高层次客源 求及竞争状况,即游客青睐哪些产品和潜在旅客愿意购买 的旅游活动以科学考察和科学教育为主嘲。目前,池州旅游 哪些产品、有多少旅游经营商(旅游目的地)在提供这些生 客源层次比较单一,低层次观光型旅游者占了绝大部分, 态旅游产品、相互间的竞争激烈程度如何等。同时,还须以 中层次增长知识型旅游者较少,而有良好专业素质的高层 资源环境受到保护、旅游者获得最大满足和旅游目的地获 次旅游科考者则屈指可数。根据世界旅游发展的趋势和池 得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为原则,采取适合发 州生态旅游市场发展的阶段性规律,池州生态旅游目标市 展的产品组合策略;应关注自身产品组合的结构和态势,重 场层次应定为以大力吸引中层次客源、稳定低层次游客为 视产品的更新换代,使生态旅游产品组合达到最优。在此,对 主,以高层次游客群体为辅的格局,致力于招徕和培养素 池州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提出组合策略的设想(表2)。 质高、责任感强的生态旅游者群体,实现旅游市场层次的 3.2主体产品的确定池州生态旅游资源的精华部分集 升级转换。从空间上看。国内应以省内、江浙沪长三角地区 中在几处国家级和有代表性的省级资源景区,即“3片1 为一级市场,以港澳台地区、华南、华中、华北地区为二级 线”景区:以中国佛教文化和奇丽的自然景观为内涵的九华 市场,其他地区有针对性地作为三级市场;海外则以东南 山风景名胜区,以生物多样性与原生山岳森林生态为内涵 亚地区,主要是日本、韩国等国家为一级市场,以欧美地区 的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珍禽候鸟越冬为内涵的升 为=级市场。 金湖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以李白五游秋浦和杜牧《清 3池州生态旅游产品体系设计 明》诗中的杏花村为内涵的齐山一秋浦仙境与人文生态观 生态旅游产品是指为了满足生态旅游者在生态旅游活 光线等。无论是从资源品质、产业目标、旅游品牌,还是从生 表2 池州生态旅游产品组合结构 / r ● …一’J,J …i—, 、 水中的古寨古村落等 化爱好者等 自然观光生态游九华山之亚热带自然风光,牯牛降之原始森林,升金湖之鹤鹳等 欧美等国际市场,华东华中、华南等国内市场。 候鸟及珍稀水禽,石台洞穴览胜探秘等 休闲度假生态游牯牛降之野外生存体验,大历山之富硒地区养生,香口温泉之休 长i角洲市场、华中及省内市场——中高收入阶层 闲度假,平天湖之垂钓、竹筏漂流等 科考科教生态游参观肖坑、新中等生态型农村,考察齐春、金力等生态庄园,暑假 国内专业生态学者、科考爱好者、环保主义者等;省内学生 学生夏令营教育等 市场等 农业体验生态游金黄花,绿水田,山茶香,河鱼鲜;秋来丰收,冬时享受;生态农业 省内外。安庆、铜陵等周边市场,远离自然的城市人 观光,农家乐体验等 (下转第1657页)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4卷8期 李传霞等湖南高望界自然保护区植被特点 要有吉祥草(Reineckeo c ̄ll'rteo)、兰科植物、虎耳草科植物、 本为人工林,不能表现该地在原生状态下的林带垂直带谱。 苦苣苔科植物、荨麻科植物、苔草属植物和蕨类植物等。值 因而该地垂直带谱残缺。 得指出的是,该林带内还有红椿林(To0n0 ciliate formati0n)、 2.2地带性植被典型。保存完好该地区保存有中亚热带 榉木林(Zelkova schneiderian0 formation)和南方红豆杉林 面积较大、群落结构完整的地带性植被——利川润楠林,在 (Taxus chinensis Viii"mairei formation)等珍稀濒危植物群落, 我国亚热带地区实属罕见。 表明该地区受第4纪冰川影响较小。 2.3珍稀植物群落分布面积大 高望界不仅分布有大量 1.3落叶阔叶林带该带季相变化非常明显,常表现为 珍稀、濒危植物种类,而且保存有大面积的珍稀、濒危植物 “夏绿林”。该带主要属于原生植被破坏之后形成次生群落, 群落,如南方红豆杉林,翅荚木、青檀林,红椿林,榉木林,钟 受人为干扰非常大。但在一些人类无法活动的地方还保存 萼木林等。其他珍稀濒危树种虽未形成优势建群,但均能在 有结构尚好的原生林,如板冲湾、岩洞溪、麻溪等。该林带气 很多群落中发现,如黄杉(Pse dotsuga sinensis)、樟树、白辛 温低、湿度大,土壤为山地黄壤或黄棕壤。山体由陡峭转为 树等。此类珍稀濒危植物大都生长在土层较为瘠薄的陡峭 平缓,这为森林的人工营造提供了便利,故该带存在大量杉 岩石上,生境极为脆弱,所以应大力度保护有些物种,否则 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柳杉(CryptomeriⅡhnu ̄i)等 可能会濒临灭绝。 人工林。其他自然植被主要有水青 ̄(Fagus longipetiolat0)、 2.4植被生境脆弱 目前保存较好的原始植被大多分布 雷公鹅耳枥、响叶杨(Populus adenopoda)、锐齿槲栎 在陡峭坡地上,土层浅薄,很多树种都出现板根以支撑其高 (p aliena Viii"(icu ̄eselTata)、檫木(Sassafras tzurttu)、湖 大的树体。实地考察发现,往年受冰雪等自然灾害影响,很 南槭(Acer nayongense Viii"hunanense)、钟萼木(曰陀拈c^加f出m 多大树被连根拔起。很多地方岩石裸露,植被生境脆弱。 sinensis)、椴属、花楸属、绣线菊属、樱桃属、稠李属等植物, 2.5兰科植物为林下常见草本植物保护区内森林面积 草本植物主要有蝶形花科、虎耳草科、唇形科、大戟科、蓼 大,植物种类丰富,植被类型多样,林下腐殖质深厚,为附生 科、茜草科、禾本科、莎革科、荨麻科、兰科以及蕨类植物。 和陆生兰科植物提供了良好生境。在该地区阔叶林下,到处 1.4人工林带该带位于海拔900 m以上的山顶,较平坦, 可见兰科植物,且很多兰科植物为群落草本层优势种类。保 土层深厚,居民较多。人工林主要有厚朴林(Magnoli0 护兰科植物生境,对于保存兰科植物资源和研究兰科植物 ofifcind/s formation)、鹅掌楸林(Liriodendron chinense 系统发育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formation)、杉木林等。人工林的分布不能表现自然植被在 2.6对涵养水源的重要作用 高望界是重要的水源林区, 海拔高度上的替代关系,因此该地植被垂直带谱是残缺的。 其山脚的酉水河、罗依溪等地区的水源均来自高望界。因 2植被特点 而,保护好高望界的植被对于保证河流水源,保障流域范围 2.1群落类型多样,垂直替代明显而残缺保护区共有3 内居民生活、生产需要,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种植被型组、6个植被型、33个群系,其中包括常绿阔叶林、 参考文献 针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竹林、灌丛等。根据 [1l中国值被编委会.中国植被【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植被垂直分布划分为4个带谱,即常绿阔叶林带、常绿落叶 【2】祁承经,肖育檀.湖南植被【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3】湖南植物志编委会.湖南植物志(第1卷)【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 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人工林带。由于900m到山顶基 出版社.2004. (上接第1655页) 其生态敏感性较强,不能像普通景区那样大搞建设性开发, 态经济指标,优势较突出的“3片1线”景区都有望成为池 可考虑适度开发非大众生态旅游产品,如观鸟科考游等,以 州生态旅游的发展支柱[91。 高层次的旅游者为主要吸引对象。齐山一秋浦仙境“绿色山 目前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九华山风景区已经步人迅 水长廊”景区,应从其文化积淀着眼,依托杜牧《清明》诗中 速发展阶段。但其主要内涵表现在佛教朝圣与山岳观景,生 的杏花村品牌,精心打造。开发生态旅游的休闲产品。 态主题弘扬不足,所以今后在确保朝圣文化和山岳观光2 参考文献 项产品持续发展的同时,应大力促进生态自助游的发展。在 【1】CEBALLOS,LASCURAIN H.The future of eeotourism【J】.Mexico 2005年“五一”黄金周,境内生态旅游发展势头良好,是各 Journal,1987(1):13—14. 【2】颜红.池外1市旅游资源开发设想[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项旅游形势中增长最快的部分。九华山森林公园正在开发 2003.5(3):29. 过程中,旅游发展尚处于导人状态。牯牛降原始森林自然保 【3】吴必虎.区域旅游开发的RMP分析——以河南省洛阳市为例[J】.地 护区还仅处于探索阶段,考虑其资源特性,在严格控制旅游 理研究,2001(1):104. 【4】吴新民.以池州市为例探讨生态旅游市场规律[J】.池州9币专学报。 容量的前提下,可适度发展休闲养生度假游。理论上,特殊 2003,6(3):27. 自然保护区的实际进入区内游客总量应控制在旅游容量的 【5】王建军,卢云亭.生态旅游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30% 50%,但即使如此,这2处森林公园还是有很大的发 181—182. 【6】李东和.国际生态旅游市场分析[J】.旅游学刊,1999(1):59. 展空间。值得注意的是,2005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游客越 [7】吴必虎.区域旅游开发的RMP分析一以河南省洛阳市为例【J】.地理 来越多地选择自助旅游、自驾车旅游。5月4日到牯牛降生 研究。2001(1):105. [8】吴新民.以池州市为例探讨生态旅游市场规律【J】.池州师专学报, 态旅游的自驾旅游车辆就达300多辆,黄金周期间到牯牛 2003,6(3):26 降的中短线游客中有60%以上是携家带口或朋友结伴自 [9】朱同林.池卅1生态旅游发展规划的理论探讨[J】.池州师专学报, 驾车的游客。自驾车旅游、散客旅游和团队旅游的“三足鼎 2004.1O(4):25. 立”逐渐取代团队旅游的“一支独秀”。升金湖自然保护区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