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玛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析动画电影所指及其意义

浅析动画电影所指及其意义

来源:宝玛科技网
影视文学 浅析动画电影所指及其意义 杨敏 (南昌工学院,江西南昌330000) 摘要:本文对动画电影的定义及其意义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同 时也对美国动画电影发展概况进行了介绍.并且对这一视听艺术 从她诞生之日起,便和电影一样,是一门艺术。是门十分严谨的庄 重的艺术。动画大师费雷德里克・巴克便提到:“我觉得我的影片应 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界定.提出动画远远不是我们所理解的简单的 该对各种人都是有益的。”美国动画电影大师沃尔特・迪斯尼则说: 童话故事.仅供幼儿道德启蒙的教科书。 关键词:动画;电影;影院动画 中图分类号:K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11)11-02 1.动画 动画和电影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严格来说,动画还要早于电影 的,动画偏重于绘画,而电影则侧重于影像。动画的必要因素是以 单个画幅作为基本单位并且赋予画面以运动.同时根据人们的视 觉暂留原理而形成连续性画面的视听艺术,在《动画发展史》一书 中我看到了“动画”还有这么一层含义: “动画在英文里是Animation,Animation这个英文字,其字源” anima“来自于拉丁语,意思是‘呼吸’、‘灵魂’、‘animate’因此被动来 表示‘使…活起来’、‘赋…以生命的意思’、‘还有”给…以精神’、‘鼓 舞…的勇气”’而这正是动画真正的要义所在.任何作品首先得有 思想、有内涵.否则只能是徒为其表的死物。动画中人物的鲜活实则 是蕴含着艺术家深刻的人文思想,简单机械的制作只会让动画流于 形式而不会有长足的影响。许多人都认为日本著名动画电影大师宫 崎峻的每一部作品都富含深义,引人深思,我们在他的作品当中体 会到的是复杂的末日情结与对人类未来的担忧,同时也感受着影片 中让人难以忘记的纯真记忆和人类自身珍贵的情谊。因此即便是他 的作品在人物造型上一如既往,然而我们并不觉得厌倦,其真正原 因还在于他的影片所蕴含的深刻的人文思想。正如他本人所说:“我 希望能够借助具有一定深度的作品拯救人类堕落的灵魂。” 在中国,动画则被称为美术片,中国的美术片概念包涵范围是 十分广泛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影卷》给出的这样的定义:“美术 片,是一种特殊的电影。美术片是中国的名词.在世界上统称ani— mairon.是动画片、木偶片、剪纸片的总称。美术片主要运用绘画或 其它造型艺术的形象(人、动物或其他物体)来表现艺术家的创作 意图,是一门综合艺术。美术片有短片、长片和系列片多种,题材和 形式广泛多样.在世界影坛占有重要地位。在电视领域更受重视, 为少年儿童和成年观众所喜闻乐见。”在国内,动画短片居多,并且 取材大都是寓言、童话、神话传说,大家普通都认为动画就是美术 片,美术片就是给少年儿童看的。此书出版于1991年,也就是说国 内在近二十年前明确了指出动画也是成年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 式,动画并不是浅薄的只会讨幼儿欢心,十分“愚蠢”的搞笑物品。 作者简介:杨敏(1978一)男,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影视编导。 ・181・文学界 “我们不是主要为孩子们制作电影,而是为了我们所有人心中的童 真(不管他6岁还是60岁)制作电影…”。因此,迪斯尼制作动画 的最初便把世界的各个年龄段的观众做为目标“要吸引世界各年 龄不一的观众”,可见,动画远远不是我们所理解的简单的童话故 事,仅供幼儿道德启蒙的教科书。 2.动画电影 颐名思义,动画电影是指适合在电影院等场所放映的电影。因 此动画电影还有个说法是影院动画,都是以动画的方式来进行电 影的制作。有学者指出:“动画电影是采用逐格拍摄的手绘画面.或 是用电脑生成的逐帧影像.并将它们连续放映的非客观真实的电 影。”在《动画艺术辞典》中有一段有关影院动画片的注解: “影院动画片的长度和常规电影的长度几乎是同一个标准.事 实上影院动画就是用动画的手段制作电影。影院动画片的故事大 多改编自文学作品、童话、神话、小说等。 画面构成讲究电影影像的空间关系。调度.强调影像美学的构 成规律。背景强调用三维立体的绘画效果刻画规定性情境.以逼真 的效果产生亲切感和说服力 从剧情的安排上.影院动画常常浓缩情节.即用微观与象征性 的视听元素表现重大主题。影院动画必须在1至2小时内向观众 交代一个完整的情节和主题。这就要求高度浓缩故事线索.将重大 主题具体化和缩小看。 按照电影文学的章法编故事。严格遵循电影语言的法则设计 故事结构和叙述方式。” 有人曾提到中国动画电影的先驱是曾经流行于一时的皮影 戏,其实我国古代的走马灯,还有普拉托的诡盘其实也是动画电影 的先驱了,只是之前的这种电影形式和现如今的电影形式已是天 壤之别。而今,从动画电影的影响来说,它丝毫不亚于任何一部真 人演出的大片,在美国,由于电视动画的逐年萎缩,美国人越来越 重视动画电影的投人,国内每年的几部外来动画大片,基本都来自 美国。对比国外,我们会发现国内的动画电影产业与国外相比又是 天壤之别,从改革开放到现在,能在影院里播放的动画电影屈指可 数,94年电影人徐克导演的《小倩》、还有《梁祝》,99年上海美 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宝莲灯》,02年的3D动画《魔比斯环》,国内 新近推出的《喜羊羊与灰太狼》、最近新出的《风云诀》等,除此 之外,廖廖无几,我们对动画电影的了解似乎只停留在书本上,发 影视文学 展缓慢,然而有些数据在我们看完了之后.绝对让我们为之动容: “据日本有关部门和研究所数据统计,2003年,日本动漫产业 换算后总值约为149亿美元,占其当年日本GDP的0I3%.若计算 其他衍生产品。则占日本GDP的十几个百分点,已成为日本的第 年11月第1版.第3页 【2]《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影卷》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1年1月版,第227页。 [3]薛燕平编著,《世界动画电影大师》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 社.2006年第1版第76页 二大赢利性支柱产业。”从九十年代初外国动画电影的引进以来, 动画电影所带来的一连串的商业效应,让国入深深地明白,动画绝不 再是低幼儿的启蒙教科书,而是可以带巨大商业利润的大产业。因 此,有人说动画电影将会是21世纪中国的朝阳产业。此话不无道理。 【4】赵前何嵘编著,《动画片场景设计与镜头运用》 ,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版,第147页 [5】孙立军主编,《动画艺术辞典》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3年9月第1版.第227页 【6】薛锋赵可恒等著,《动画发展史》口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年11月第1版 参考文献: 【11薛锋赵可恒等著,《动画发展史》 川,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上接180页) ly.con ̄cn/hqyl/dyneidigangtai/2010—06—30/content_515718.html 【2]张子帆:“作为符号的电影音乐”,北京:《当代电影)1989年 第4期 一[8】邓双林:“意识形态宣传对美感经验的征用——论瓦格纳的 段著名乐曲在电影中的运用”,北京:《人民音乐)2010年第10期 [3】周兴杰、何建良:“中国当代流行歌曲的历史维度”,长春: [9】贾磊磊:“电影:作为文化产业衍生的文化问题”,北京:《当 代电影)2OLO年第2期 【1 o】曾一果:“观念、结构与表征——关于意识形态理论的三种 解读模式”,北京:《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10期 [11】丁亚平:“意识形态、象征形式与自生能力——改革开放三 十年中国电影变迁的路径”,北京:《文艺研究)2009年第1期 【1 2】吴卫华:“意识形态与电影的意识形态批评”,宜昌:《三峡 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文艺争鸣)2010年第12期 【4】杨艳丽:“从城市民族音乐学视角看‘邓丽君现象——关于 邓丽君歌曲在、和日本的流行原因研究”’,沈阳:《乐府新 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5]牛志华:“谈建国以来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合唱歌曲”,北 京:《艺术教育)2oo8年第9期 [6】参见朱丽丽:“民族话语、视觉奇观与消费主义”,南京:《江 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c7】国际在线:“冯ib ̄lJ:(大地震》比(2012)更真实立志5亿票 房”(2010年6月30日),转引自中国日报网:http:llwww.chinad ̄- 【1 3】苏・卡利・詹森著,曹晋主译:《批判的传播理论:权力、媒 介、社会性别和科技》,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5页 文学界・18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