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花生主产区主要种植模式简介
作者:暂无
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2年第4期
我国是花生生产大国,花生亦是我国第六大优势作物。2009年我国花生种植面积437.8万公顷,居世界第2位,产量达1470.8万吨,居世界第1位。我国花生种植区域广,东起黑龙江省密山市,西至维吾尔族自治区喀什市,最南端到海南省三亚市,最北端到黑龙江黑河市,分布的南北跨度超过34个纬度,东西跨越58个经度。种植花生的海拔高度从低于海平面以下154米的吐鲁番盆地到海拔1800米以上的云南玉溪地区。由于受气候条件、资源禀赋、种植习惯等因素影响,造成了我国花生种植模式的多样化。我国花生主产省份包括豫、鲁、冀、辽、苏、皖、粤、闽、川等省,其中2009年豫、鲁、冀、辽四省花生种植总面积和总产量已占我国花生总面积和总产量的50%以上。本文重点介绍了豫、鲁、冀、辽四省份的花生种植模式。
一、国内花生种植方式分类
花生种植模式主要包括种植方式、植株配置方式和栽培方式等。花生适宜的种植模式应利于充分利用光能、地力,便于机械化作业和田间管理。
(一)种植方式
1.平作
即地面开穴或开沟播种,行距大小可调整,便于安排,不受起垄。平作的优点是利于抗旱保墒,减少了起垄工序,省时省工,宜于密植,但排灌不方便,昼夜温差小。平作是旱薄地花生产区的一种种植方式。在无灌溉条件、干燥、土壤肥力低的旱地或山坡地,排水良好的沙地、土壤保水性差、水分容易流失的条件下,适宜采用平作并密植。
2.垄作
是将花生播种在垄上。起垄播种可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对提高地温和昼夜温差有利,有利于田间通风透光,同时排灌亦较方便,能防止积水烂果;在丘陵地上起垄还可相应加厚土层,扩大根系吸收范围,有利于荚果发育。垄作可分为单行垄作和双行垄作两种。
3.畦作
亦称高畦种植。南方的广东、广西、福建、湖南等省(区),降雨量较多,易受涝害,尤其是水稻、花生轮作田,更容易积水,多采取开沟作畦,作成抗旱防涝、能排能灌的高畦;北方的鲁南和苏北地区,在土层浅,易涝的丘陵旱地,也有高畦种植的习惯。
(二)植株配置方式
我国主要有等行双粒穴播、宽窄行单(双)粒直播和单粒条播三种。
1.等行双粒穴播
这种方式的前提是等行距。一般每穴播2粒,单株有效分枝、有效花的百分率高,前期田间布局合理,光能利用率较好,幼苗健壮,发展均衡,在生产上应用较普遍。但在高肥水条件下,密度较大,则田间通风透光受阻较大,易造成中下部郁闭,达不到高产之目的。
2.宽窄行单(双)粒直播
这是一种宽窄行相间排列的种植方式。因株距的配置方式不同,又可分为宽窄行单粒条播和宽窄行双粒穴播。该方式由于宽窄行相间,操作比较便利,并可减轻操作时对植株及果针的损伤,同时也有利于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发挥边行优势的作用。但在密度较大,土壤肥力高的情况下,应注意宽窄行的行距不宜相差过大,否则会因小行过早封行而影响植株间的通风透光条件,造成植株生长发育不平衡。
3.单粒条播
垄上2行或3行,每穴播一粒,是一种缩小株距,单株均匀种植的方式。其优点是单株所占营养面积均匀一致,根系和茎叶均衡生长,吸收水费能力和光能利用能力相对较高。其缺点是易发生缺苗断垄现象,另外由于株间距离缩小,对株间距通风透光有一定影响。高产条件下,更易发生徒长倒伏现象。近年来普通大田高产栽培面积也在不断增加。
(三)栽培方式
1.春播
有纯作和间作两种。与花生间作的作物主要有玉米、甘薯、甘蔗、西瓜、果园幼林等。间作的原则是作物高矮搭配,以便更充分的利用光能。
2.套种
是在前茬作物的生长后期,将花生播种在前茬作物的行间,以增加花生生长期内的光热量。花生套种的前茬作物主要是小麦,另外也有大麦、油菜、豌豆和蚕豆等。与小麦套种的花生称麦套花生,北方区麦套花生主要有大沟麦套种、小沟麦套种、小垄宽幅麦套种、大垄宽幅麦套种、一般等行麦套种等。不同套种形式主要差别在于花生套种行宽窄和小麦与花生共生期的长短。
3.夏直播
是指在前茬作物收获后进行播种。其优点是花生播种方式少受前茬作物的。夏直播花
生的前茬作物很多,北方以小麦为主,也有马铃薯、大蒜等;南方主要有油菜、豌豆、蚕豆等。
4.秋播
主要分布在南方,前茬作物水稻收获后进行播种,一般在8月份播种,12月份收获。
5.冬播
主要分布在海南岛和云南等地,一般在11月份播种,生长期长短与冬季温度有很大关系,温度高则生育期短,反之则长。
二、我国花生主产区典型种植模式
(一)河南省花生种植模式
1.主要种植地域
自1999年以来,河南省花生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该省花生种植区域主要包括黄河冲击平原区、豫南浅山丘陵盆地区、淮北豫中平原区和豫西北丘陵山地区等四大区域。该省栽培制度多为一年二熟制,部分地区为二年三熟制。
2.主要种植方式
河南省花生主要以夏直播和小麦套种为主,占花生总面积80%以上。根据不同地区土壤情况,种植方式既有平作也有垄作。
(1)等行距平作。行距一般为15~20厘米。
(2)花生与玉米间作。有以花生为主和以玉米为主两种情况。以花生为主间作玉米,一般有5~6行花生间作1行玉米和8~10行或更多行花生间作2行玉米等方式。一般花生的密度接近于单作花生,间作玉米1000株左右。以玉米为主间作花生,一般适当放宽玉米的行距,缩小株距或双株留苗。每亩种植玉米株数接近或等于单作玉米,在玉米行间适当间作部分花生,有每行玉米行间间作1~2行花生的方式和玉米采用宽窄行、在宽行间间作2~6行花生等方式。
(3)花生与甘薯间作。花生与甘薯间作方式有两种,一种是1垄甘薯间作1行花生,花生种于甘薯垄坡上,另一种是隔1垄甘薯间作2行花生,花生播种于两甘薯垄相邻两侧的垄坡上。
(4)花生与芝麻间作。一般4行花生间作2行芝麻或6行花生间作2行芝麻。一般芝麻行距为40厘米,株距20厘米,花生行距30~35厘米。
(5)沟麦套种花生。在垄沟内种小麦,第二年春天垄面上套种花生,有小沟麦和大沟麦两种。小沟麦垄距45~50厘米,垄高7~10厘米,沟宽15厘米左右,沟内种2行小麦,麦行距15厘米左右,垄面宽30厘米左右,春天垄面套种1行花生。大沟麦垄距80~90厘米,沟宽33厘米左右,沟内种2~3行小麦,垄面宽50厘米左右,垄面套种2行花生。
(6)垄麦套种花生。开沟带状条播小麦,行距50厘米,播幅15~18厘米,第二年春天小麦拔节时培土高10厘米左右,使麦行成垄面,行间成沟,麦收前在垄面一侧半腰处种1行花生,肥料施于垄沟内,用窄锄铲另一垄侧土盖肥。麦收后,中耕灭麦茬平垄面,使花生成平作。开花下针期再给花生培土成垄,垄高7~10厘米。
(7)大垄麦套种花生。该方式适于土壤肥力较低,小麦收获期较晚,花生夏直播生育后期热量不足的地区。秋耕后小麦播种前起垄,垄距90厘米,整成垄面宽50厘米,垄高10~12厘米的平面垄,用20厘米宽耧在垄沟底播种宽幅小麦,播种量为普通畦田小麦的2/3。第二年春天,小麦起身拔节期,在大垄垄面上套种2行花生,垄上花生行距25~30厘米,穴距17厘米左右,每亩8000~9000穴,每穴2粒播后覆土,荡平,覆盖地膜。
(8)小垄宽幅麦套种花生。小垄宽幅套种花生适于土壤土肥较高,花生夏直播时基本可以满足生育后期对热量要求的地区。秋种时用犁扶一小垄,垄距40厘米,垄沟内用宽幅耧播一条5~6厘米的小麦宽幅带,小麦行距35厘米,麦收前20天左右,在垄上套种1行花生,穴距15~18厘米,每亩9300~10500穴。
(9)普通畦田麦套种花生。适于高肥力土壤,夏花生直播时可以满足花生对热量要求的地区。在该种植方式下,应注意适时套种。适当加宽小麦行距,小麦按30厘米行距等行畦田播种,麦收前15~20天在麦行间套种1行花生,穴距20厘米左右。目前生产上采用的行距是春播、麦套为40厘米,夏直播为33厘米。
(二)山东省花生种植模式
1.主要种植地域
山东是我国花生生产第二大省。该省花生种植遍及全省各地,主要分布于胶东丘陵、鲁中南山区和鲁西、鲁北平原区。栽培制度60%为两年三熟制,40%为一年两熟制。
2.主要种植方式
(1)单行等行距。鲁西南地区常采用等行距种植,行距40厘米左右,有平作也有垄作,以平作居多。
(2)双行垄作。双行垄作是山东省花生主产区的主要种植方式,春播花生基本不覆膜。依据播种机具、土壤肥力的不同,垄距75~90厘米,垄面宽55~60厘米,垄上窄行距25~35厘米。
(3)大垄宽幅麦套种花生。冬小麦播种前起垄,垄距约90厘米,垄面宽50~60厘米,垄高10~12厘米,在垄沟内播种2行小麦,小麦窄行距20厘米,4月中下旬在垄面上播种2行花生,花生窄行距25~30厘米,然后覆盖地膜。此种种植方式由于无法实现机械化种植,耗费人工多,在胶东已经不多见,仅在鲁西南部分地区还有种植。
(4)小垄宽幅麦套种花生。冬小麦播种时不起垄,每40厘米为一条带,用宽幅耧播种一行小麦,小麦幅宽6~7厘米,行距33~34厘米,麦收前20~25天结合浇小麦扬花水,在小麦行间套种一行花生。该模式适宜于各类夏花生产区的高肥水地块。此种种植方式由于无法实现机械化种植,耗费人工多,在胶东已经不多见,仅在鲁西南部分地区还有种植。
(5)普通畦田麦套种花生。冬小麦按20~25厘米的行距等行畦田播种。麦收前15~20天,在每个小麦行间按26厘米左右穴距套种花生,或隔行套种花生,花生行距40~50厘米,穴距约17厘米。
(三)河北省花生种植模式
1.主要种植地域
自20世纪80年代至2009年,花生种植面积一直居全国第三位。花生主要集中在冀东、冀中和冀南一带,其它地区只有零星种植。栽培制度多为两年三熟制,部分地区为一年两熟制,少量一年一熟制。花生以春播为主,部分夏花生采用麦田套作方式。
2.主要种植方式
(1)等行距平作。此种情况主要在河北丘陵坡地种植,行距35~60厘米。
(2)双行垄作。该种植方式为冀东区主要种植方式,冀中、冀南区春播花生主要采用覆膜播种种植方式。垄距85~90厘米,垄面宽55~60厘米,垄沟宽约30厘米,垄上窄行距25~30厘米。
(3)麦套种。该种植方式为冀中、冀南区夏播花生的主要种植方式,有覆膜也有不覆膜。冬前种麦时,首先起垄,一般垄距为70厘米,两垄之间的垄沟内种植两行小麦,行距25厘米左右,其它为预留空白地,待第二年开春时再种花生。花生种植前细化平整垄面,垄高8~10厘米,垄上窄行距26~30厘米,株距22~28厘米。
(四)辽宁省花生种植模式
1.主要种植地域
近年来,辽宁省花生种植面积增长迅猛,2011年种植面积已近600万亩,种植花生的土壤主要为砂土、砂砾土、风沙土、部分壤土。栽培制度多为一年一熟和两年三熟制,以春花生为主,部分麦田套作或与马铃薯轮作。花生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该省的辽南和辽西丘陵区,沈阳、抚顺、鞍山等平原区亦有一定的面积,且有发展趋势,辽西风沙区及辽东亦有少量种植。
2.主要种植方式
辽宁省以春花生直播为主,全部为垄作,主要模式为垄上单行种植和大垄双行,也有很少一部分采取大垄三行种植。
(1)垄上单行种植。等行距种植,垄距40~60厘米,垄上种植1行花生。
(2)大垄双行。宽窄行种植,垄距90~100厘米,垄上种植2行花生,垄上窄行距约35厘米。
(3)大垄三行。宽窄行种植,垄距130厘米左右,垄上种植3行花生,垄上窄行距约27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