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时插入点移动的水平距离。选菜单【格式】→【制表位】可打开“制表位”对话框,设置制表位位置,如图5-14所示。图5-13 标尺和制表符
我做了一个简单的设置
请看下面在WORD编辑区的标尺所出现的变化
通过对各种标尺的解释,和前面设置的字符位置,你可以验证一下。
例如:19字符我设置的是坚线对齐,在标尺中的19字符的位置,是个竖线。 以上只了解了如何设置制表位,如何使用它?它有何作用? 制表位的使用
按“Tab”键可以跳到下一个制表位位置,再按“Tab”又跳到下一个制表位位置。
例如:按TAB一次,会跳到2.44字符,再按一次,会跳到5字符,再按一次,会跳到8字符,这些字符都是相对于左边起点的偏移量,以此类推. 制表位的删除
利用“制表位”对话框:在左侧的制表位列表框中选择要删除的制表位,单击“清除”按钮。单击“全部清除”可以清除所有的制表位。
1:按TAB
2:输入文字\"姓名\" 3:按TAB
4:输入文字\"是男是女\" 5:按TAB
6:输入文字\"性别\" 7:按回车 8:按TAB
9:输入文字\"喻晶\"
(10:多画了-.-# 这步什么都不干) 11:按TAB
12:输入文字\"是男\" 13:按TAB
14:输入文字\"男\" 15:回车 „„
通过上例可知,在WORD中编辑表格,可先设置好制表位,接下来的工作就轻松简单了。
在标尺栏里,直接右击,可多出一个左对齐的制表位,在通常没有太大精度要求时,可直接使用此种方法设置制表位。
2.段落对齐
段落对齐指段落在文档中的横向排列方式。对齐方式包括左对齐、右对齐、居中对齐、两端对齐和分散对齐,如标题一般采用居中对齐,正文采用两端对齐,等等。选定段落,再单击工具栏上的对齐按钮,即可设置段落对齐方式;也可选菜单【格式】→【段落】,打开“段落”对话框,在“对齐方式”项中进行设置,如图5-15所示。
3. 段落缩进
段落缩进是指段落内容和页边距之间的距离。段落缩进包括首行缩进、左缩进、右缩进和悬挂缩进。
可用以下方法设置段落缩进:
使用“段落”对话框。选定段落,在图5-15的“缩进”栏中分别中设置左右缩进量。在“特殊格式”下拉列表框中可设置首行缩进或悬挂缩进。
5-14 “制表位”对话框
图5-15 “段落”对话框
使用键。将插入点定位于段落首行首字左侧,按键。默认情况下每次缩进0.75厘米(两个五号宋体汉字宽度)。可通过设置制表位改变缩进量。 使用工具栏上的【增加缩进量】按钮和【减少缩进量】按钮。选定段落,再单击此按钮,可向左或向右缩进段落。 使用标尺设置。选定段落,再拖动水平标尺上的缩进标记至适当位置。
4. 行间距和段落间距
在“段落”对话框中可设置行间距和段落间距。设置行距时,先选定文本,在图5-15中单击“行距”下拉列表框,选择“单倍行距”、“1.5倍行距”或“2倍行距”;如果选择了“最小值”、“固定值”或“多倍行距”,则须在“设置值”中输入一个介于0和1584间的值。设置段落间距时,先选定段落,然后在“段前”和“段后”中输入数值,再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5. 格式的显示与清除、格式刷
显示格式。Word2002提供了“显示格式”任务窗格,选定一些文本,该任务窗格将显示该文本的“字体”、“段落”等格式。
清除格式。选定文档内容,选菜单【编辑】→【清除】→【格式】,即可清除格式。
格式刷。格式刷可用来复制字符格式或段落格式。复制字符格式时,选定含有该格式的一些字符,单击工具栏上的格式刷按钮,再选定要应用此格式的文本则可。复制段落格式时,选定的内容必须包含段落标记符,其余操作与上面相同。若要多次应用相同的格式,可双击格式刷按钮,再应用到字符或段落中,最后单击格式刷按钮结束。
5.3.3 分隔符
分隔符包括分节符、分页符、分栏符和换行符。分隔符必须在普通视图下才能显示。 1. 分节符
“节”即文档中的一部分内容。默认情况下一个文档即一个节。可向文档插入分节符进行分节。分节的好处是可在不同的节中使用不同的页面格式设置。每个分节符包含了该节的格式信息,如页边距、页眉页脚、分栏、对齐、脚注尾注等。插入分节符时,先将插入点定位于下一节的开始位置,选菜单【插入】→【分
隔符】,弹出“分隔符”对话框,如图5-16所示。
图5-16“分隔符”对话框
在“分节符类型”中有四种类型可供使用,其含义分别如下: “下一页”:下一节从下一页开始; “连续”:不改变下一节内容的位置; “偶数页”:下一节从下一个偶数页开始; “奇数页”:下一节从下一个奇数页开始。
选择其中一种类型,再单击【确定】按钮,便插入了一个分节符。图5-17是一个连续分节符。
图5-17 连续分节符
2. 换行符
在输入文字时,当到了一行的末尾,毋须按回车键,系统会自动换行。当开始一个新段落时需按回车键,这时系统用“”作为段落标记符。有时只需换行而不需开始新的段落,可使用软回车,即按+,这时系统用“”作为换行标记符。3. 分页符
用分页符可将当前页的内容分为两页或多页。移动插入点至将作为下一页文本的第一个字符处,在图5-16中选中“分页符”,单击【确定】,插入点后面的内容便被移至下一页。 4. 分栏符
用分栏符可以将文档从插入分栏符的位置另起一栏。分栏符必须在分栏排版(见5.3.4节)后才能产生作用。
5.3.4 分栏排版
分栏是一种常用的排版格式,可将文档内容在页面上分成多个列块显示,使排版更加灵活。只有在页面视图的方式下才能看到分栏效果。
图5-18“分栏”对话框
图5-19 分栏效果
如果只对文档中的部分内容分栏,须先选择这些内容,否则将对整篇文档分栏。如果文档被分成多个节,可对指定的节分栏。
要创建分栏,选菜单【格式】→【分栏】,打开“分栏”对话框,如图5-18所示。在该对话框的“预设”中选择分栏样式;在“栏宽”与“间距”中分别设置适当数值;如果栏与栏之间需要分隔线,可选中“分隔线”复选框,最后单击【确定】退出。图5-19所示为文档设置分栏的效果。
5.3.5 页眉、页脚与页码
1. 设置页眉、页脚
页眉与眉脚是文档中的注释性信息,如文章的章节标题、作者、日期时间、文件名或公司标志等。一般地,页眉位于页面顶部,页脚位于页面底部,但也可利用文本框技术,在页面的任意地方设置页眉与页脚。
图5-20“页眉与页脚”对话框
选菜单【视图】→【页眉和页脚】,Word将文档切换到页面视图,并显示“页眉和页脚”对话框。如图5-20所示。
单击【在页眉和页脚间切换】按钮可分别设置页眉和页脚格式。
如果文档未被分节,整篇文档将使用相同的页眉和页脚;如果文档已被分成多个节,则可为每个节设置不同的页眉和页脚。工具栏上的按钮【显示前一项】和【显示下一项】可以切换到不同的节。如果不同的节要使用相同的页眉和页脚格式,只须选中工具栏中的【同前】按钮。
在同一节的不同页中也可创建不同的页眉和页脚。步骤如下:
(1)单击“页眉和页脚”工具栏中的【页面设置】,打开“页面设置”对话框并选中“版式”选项卡。
(2)选中“首页不同”复选框可在节的首页创建不同的页眉和页脚。选中“奇偶页不同”复选框可以创建奇偶页不同的页眉和页脚。
(3)单击【确定】按钮。
选中页眉或页脚区中的文字或图形,按键可删除页眉或页脚。2. 插入页码
页码一般放在页眉或页脚区。插入页码的方法有:
在“页眉和页脚”工具栏上单击【插入页码】按钮。
选菜单【插入】→【页码】,打开“页码”对话框。如果单击“页码”对话框中的【格式】按钮,则打开“页码格式”对话框,如图5-21所示。在“页码”或“页码格式”对话框中进行各种设置,最后单击【确定】退出。
图5-21设置页码
5.3.6 脚注和尾注
脚注和尾注属于注释性文本。脚注一般位于每一页的末尾,对文档中的文本作注释、批注或其它参考说明;尾注一般位于文档末尾,用于说明资料所引用的文献。添加脚注或尾注的方法及步骤如下:
(1)如果要添加脚注,先将插入点移至要插入脚注的地方。
(2)选菜单【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打开“脚注和尾注”对话框。 (3)单击【脚注】或【尾注】按钮,并在按钮右侧下拉列表框中选择脚注或尾注要显示的位置。
(4)在“格式”区域中选择编号格式、起始编号等。
(5)单击【插入】开始输入注释文本,输入完毕单击文档任意位置即可继续处理其它内容。
插入脚注后,插入点处产生一个注释参考标记。当鼠标指针移至该标记上时,注释文本将显示在注释参考标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