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9月 教学理论
小规模初中学校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徐林峰
(贵阳市林城苗苗学校 贵州贵阳 550000)
摘 要:本文从教学管理、师资力量以及学校特色创新3个方面对小规模初中学校的教育质量提高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小规模初中学校 教学质量 管理
小规模学校是指学生数量少于100—200人的学校,其多数分布
于乡镇、农村等地区或优质民办学校,具有学生总数少、师资力量
不足且结构不合理、班师比不合理等特点。小规模学校是我国教育
工作普及的基本形态之一,在新的教育改革形势下,如何提高小规
模学校的教学质量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做好精细化管理工作,提升效益
在学校相关工作的开展中,教学管理工作是最重要的部分,其
对于学生的成长以及学校的整体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
小规模初中学校来说,完善教学管理工作,实现精细化管理能够有
效地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校效益,具体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来进
行:
(一)学生管理的精细化。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不同学生之
间的差异给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不少的困难,如何针对每一名学
生进行针对性、个性化的培养是一个普遍的难题。而对于小规模初
中学校来说,其规模较少、学生数量较少的特点给实现对学生的精
细化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学校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可以根据每一
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制定出阶梯式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
式,使所有学生都能够按照自己的水平进行学习和发展,以最切合
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内容来实现对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
(二)课堂管理的精细化。课堂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核心和
主阵地。在小规模初中学校中,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实现对课堂
教学的精细化管理,包括对课堂的导入、阅读、探究、讨论、课堂
小测等环节的有效管理,针对各个环节设置详细的课程设计、教学
点评等要求和标准,其中对课堂小试进行分层设置是满足不同学生
学习需求和课堂质量检测的关键。从而使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准备上
更加深入的思考,积极创新,有效的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三)教育内容的精细化。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对于学生的综合
素质全面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学校
对自身的教育内容进行丰富。对于小规模初中学校来说,其在各种
活动的开展上能够实现更好的掌控,对活动、教育的内容进行进一
步的细化。例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展艺术体育等特色兴趣课,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性、独特性,创造良好条件,开展艺术体育教
育活动,让每个学生从走进学校的第一天就能选学一项自己喜爱的
艺术体育项目,接受专业的培训。同时精心组织有特色的课外活动,
帮助学生发展个性,实现全面发展。在竞争激烈的今天也可以走出
一条新路来。
二、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工作,解决师资难题
对于小规模初中学校来说,其学生数量较少往往也代表了师资
力量相对薄弱,再加上小规模初中学校的经费、发展等方面均会给
教师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制约,因此要想获得充足的师资力量便成为一个重要的难题。教师作为学校教育工作开展的主要动力,师资力量的不足会极大地影响学校的教育质量。为了有效地应对这一问题,就需要学校积极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 (一)抓两头、促中间。在小规模初中学校中,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的情况十分普遍,青年教师与中老年教师比例较高,而作为中坚力量的中年教师则相对较少。针对这一现象,学校要充分发掘中老年教师所具有的丰富教学经验,将其作为教师培训内容的重要来源,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从而充分发挥中老年教师的活力和价值,快速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对于中年教师,学校要积极鼓励其进行教学创新,提高其创新意识,实现教学工作的进一步提升。 (二)建立综合教研组。由于小规模初中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因此经常出现一名教师身兼数科教学或者一门学科只有一名教师的情况,导致了学校在相关教学研究工作的开展上存在着较多的困难。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可以通过将组织同一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师组成综合教研组,共同进行教学研究工作,也可以进行不同学科间的公开课、示范课进行教学研究,还可以通过与其他学校联合、派教师外出学习、参与校联教研活动等方式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三)提高教师幸福感。在小规模初中学校的师资力量建设上,学校要在自身能力允许的前提下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教师的幸福感,例如,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活动,对教师进行慰问,制定奖励制度对教学成果较好的教师进行奖励等,从而使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得到提高,增强其归属感和凝聚力。 三、创新学校特色发展,充分利用学校资源 在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小规模初中学校必须要对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转变才能够更好地满足新形势下的教育工作发展需要,提高教育质量,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更多的人才。在小规模初中学校的创新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对周边的区位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并将其发展为自身的办学特色。例如,学校附近如果有农田可以将其发展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基地,让学生在学习之余能够进入农田工作,了解基本的农业常识、体会农民的艰辛;学校周围如果有博物馆等则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学习,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于知识、世界的兴趣。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假期组织夏令营、冬令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开展“跟着课本游”等活动,使学生不再仅仅是从课本中接受二手信息。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小规模初中学校的发展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同时也有着其独特的优势。在其具体的发展中,学校要积极推动精细化的教学管理,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充分开发区位资源,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充足的教学资源,为小规模学校的教育质量提高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素平,张作仁,林日正.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质量提升调研报告——以温州市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19,381(02):45-48. [2]王路芳,沈文琴,石艺.农村小规模学校生存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基于全国20省区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调研[J].教育导刊,2014(3):13-16. [3]姚翔,刘亚荣.乡村小规模学校师资结构现状及对策研究[J].
教育导刊,2017(9):33-37.
新教育时代 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