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玛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析河道治理的方法和方向

浅析河道治理的方法和方向

来源:宝玛科技网
水能经济

浅析河道治理的方法和方向

吴继华 杜庆燕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及工农业的快速发展,河道人为破坏的影响较为严重,垃圾的倾倒及污水的排放,使当前河道中的水质不断恶化,不仅水生物在不断的减少,而是河道淤堵的较为严重,严重影响了防洪功能的发挥,同时大规模的采砂活动,使河道堤岸失稳的情况严重。

【关键词】河道治理;问题;方法;方向

一、目前我国河道的现状

目前我国水资源分布极其不均,南多北少,东南多,西南少。降水分布也不均匀,沿海地区水量丰富,而内地却降水相对稀少。这种情况就决定了我国河道治理要工作不能泛泛而为之,要因地制宜,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以皖南地区为例,它多属于长江流域,地形多以山地丘陵为主,一旦遇到大雨,由于地形的原因河道雨水汇流时间短、流速快、冲刷力极强,易对两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而近年来由于采矿、交通建设等,局部植被被破坏,森林覆盖率明显降低,使得局部水土流失较严重,泥土被河水带到下游河道,又淤积起来;小城镇旁河道两岸乱建建筑物又挤占河道,生活等垃圾又乱弃河道中,导致河流阻塞,使河床不断升高,暴雨期一旦冲破河堤就形成了洪灾。二、河道治理的有效方法探究

(1)治水先治源。

我们应该先从源头抓起。由于皖南地区多以山地丘陵地形构成,所以河流在山涧中汇集而成,而一旦遇到暴雨或者连续的阴雨天,雨水就会顺流而下,而河流两边的松散尤其颗粒大的固体物质就会随着雨水直接进入河道,长年累月可以使河床抬高,而部分大颗粒就会在河道当中形成堆积,挤占河道,从而迫使河流改道泛滥。我们针对这一情况应在保持现有良好植被,进一步增加植被的覆盖率,禁止乱砍乱伐,新建工程务必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只有河道源头的植被增加了,才能更好的涵养水分,缓解水流的速度,而且对于土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使泥土不易被雨水冲走。

(2)对中小河道进行有效治理。

而在这里我们应该针对不同的河道使用不同的治理方法。

①对河道断面不足河段,应拓宽河道;局部曲折很大河段,宜取直;对河堤未达标,应按有关要求进行达标;河道淤堵严重段,应有关要求进行疏竣。

②而相对于冲撞比较严重的河道两边我们则需采用

30cm~40cm厚的干砌块石来进行保护河岸。一般坡比为1∶2,而且在进行搭砌的时候要立砌,使得砖面平整,撬拔不动。护坡的基础应该用较大的石块埋到深度为1.8m左右为最好,对冲击力比较大的河段可以将护岸砂石用铁丝网罩住,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河岸堤坝的抗冲击力。

对于冲刷更为严重的河段我们应当采取浆砌石来进行护岸。当然这种护岸也是有利有弊的,它的优点是抗冲刷的性能更强,缺点是在冲刷的过程中,很容易因为基础冲刷而沉陷破坏,与城镇景观设计协调较困难,同时在设置这种护岸的时候要设置一定数量的排水口,而且在每隔15cm的地方要设置伸缩缝。正是因为浆砌石的基础容易被冲刷而损坏,所以在建设的时候要将它的基础建在低于主河槽底1m的深度。

最后,针对于冲刷特别严重的河段,浆砌石的抗冲刷力已经不足以应对河水的冲击力,这时我们应该主要采用铁丝石笼护岸。将石块装入铁丝网中,纵向式横向拼装,石笼和石笼之间用铁丝牵连,然后固定在堤坝上,这种方式叫做分块拼装法。还有一种方法是在整个的堤坝岸上都用铁丝网进行铺设,再铺垫一些卵石,每隔一米留一个拉丝,然后根据石头的大小来决定网眼的大小,然后将上下铁丝网进行

拉紧,这种方法叫做整体铺盖法。

总之不同的治理方法针对不同的堤坝,才能有效的治理不同的河道。

(3)在河道上游建立闸坝。

当雨水充沛的时候,将多余的水资源存储起来,或进行分流等;而当旱季的时候,可以开坝放水,这样不仅有效的保护河道,也变害为利,造福两岸百姓。

(4)目前我国河水资源污染较严重,很多工厂的废水,家庭用的污水以及农业用水都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造成河道内生物减少,严重的破坏了生态平衡,这一方面也是急需我国治理河道的一个重中之重。首先应该截断河道的污染源,在源头上进行杜绝;对河水上游污水的排放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建立污水处理厂;要加强执法管理的力度,同时从根本上提高人民自觉对河水保护的意识。

三、河道生态化建设是未来河道治理的方向

1)具纵向成带现象,但物种的纵向替换并不是均匀的连续变化,特殊种群可以在整个河流中再出现。

2)生物大多具有适应急流生境的特殊形态结构。表现在浮游生物较少;底栖生物多具有体形扁平。流线性等形态或吸盘结构;适应性强的鱼类和微生物丰富。

3)与其他生态系统相互制约关系复杂。一方面表现为气候、植被以及人为干扰强度等对河流生态系统都有较大影响;另一方面表现为河流生态系统明显影响沿海(尤其河口、海湾)生态系统的形成和演化。

4)自净能力强,受干扰后恢复速度较快。新兴河道治理生态化建设为解决传统河道治理中带来的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方向。

当前我们处于21世纪,科学技术得以快速的提升,在这个大背景下,我国河道治理的新方向即是生态化建设。因为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就等于在不断的失去生存的基础,所以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需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从而使水资源、土资源、生物资源和气候资源得到统一的发展,进而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进程。因此,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对自然环境所带来的破坏和污染将会导致各类连锁反应发生,并产生反馈的效应。

结束语

河道的治理和改造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所以在治理工作中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对社会生产力进行有效的协调,加快对河道治理的力度,从而使其更好的为人为的生活和发展服务,发挥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生态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所以保护生态环境也是保护我们自己的生存环境,因此,需要我们每个人都从自身做起,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使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工作都落实到实处,使河道不仅具有防洪、抗涝、灌溉等功能,同时也是城市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参考文献:

[1]杜红伟.王付洲.苏学锐.城市河道治理与生态保护探讨[J].人民长江.2008,16.

[2]李春岭.河道治理对城市发展的作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5.

27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