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xx分钟 总分:xx分)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座号________
第一部分(1~5题 19分)
1.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我们拾级( )而上,威严的穹顶也随之愈升愈高。 ..
(2)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 )的寒冬。 ..(3)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________________(xiāo shēng nì jì)。
(4)我觉得真正的________________(gé wù zhì zhī)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2.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2)蒹葭采采,__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3)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5)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北冥有鱼》) (6)虽有至道,弗学,________________。(《礼记·虽有佳肴》) (7)选贤与能,________________。(《礼记·大道之行也》)
。(8)________________,紧紧贴在心窝上。(贺敬之《回延安》) (9)世有伯乐,________________。(韩愈《马说》)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我们班同学将来都希望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B. 李明同学学习刻苦,成绩优秀,当上了学校学习标兵的荣誉称号。
C.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D. 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的关键。 4.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朵莲花,好像亭中妩媚的女子,在轻歌曼舞。 ....B. 街上熙熙攘攘,车辆川流不息,但秩序井然。 ....
C. 他这个人经常不修边幅,只是埋头工作。 ....
D. 张厂长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许多提高产品质量的好建议。 ....5.将下列句子排列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提纲可以写在纸上,也可以记在脑子里。 ②写之前要多想想,不要就动笔写。 ③总之,想得差不多了然后写。
④想得差不多了,有了个轮廓了,就拟个提纲
⑤凡是不通的地方,有废话的地方,用词不当的地方,大致可以听出来。 ⑥总之,要多念多改,作文的进步才快。
⑦写好以后,念它几遍,至少两三遍,念给自己听,或者念给朋友听。 A. ①②④⑤⑥⑦③
B. ②⑤①③④⑦⑥
第二部分(6~22题 40分)
一、(8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C. ②④①③⑦⑤⑥
D. ②④①⑥⑦⑤③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6. 这首诗中,画线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7. 请对“雨脚如麻未断绝”进行简要赏析
8. 结合整首诗,想一想:对“归来倚杖自叹息”这句话,你认为诗人叹息什么?
二、(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怒己,曰奉壹。 9.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________ (2)悄怆幽邃 邃:________ ..(3)皆若空游无所依 若:________ (4)伐竹取道 伐:________ ..10. 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①不可知其源 ②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
B. ①以其境过清 ②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北冥有鱼》 ..C. ①乃记之而去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桃花源记》 ..D. ①佁然不动 ②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虽有佳肴》) ..11.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2. 文中作者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从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来? 13. 本文是怎样突出水的特点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三、(4分)
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早晨的太阳从锯木厂高大的厂房后面懒洋洋地升起来。
保尔家的小房子很快就要到了。瞧,就在眼前了,列辛斯基庄园的后身就是。
“妈大概起来了,我呢,才下工回家。”保尔想到这里,一边吹着口哨,一边加快了脚步。“学校把我赶出来,倒也不坏,反正那个该死的神父不会让你安生,现在我真想吐他一脸唾沫。”保尔这样思量着,已经到了家门口。他推开小院门的时候,又想起来:“对,还有那个黄毛小子,一定得对准他的狗脸狠揍一顿。要不是怕给撵出来,我恨不得立时就揍他。早晚要叫他尝尝我拳头的厉害。”
母亲正在院子里忙着烧茶炊,一看见儿子回来,就慌忙问他:“怎么样?” “挺好。”保尔回答。
母亲好像有什么事要关照他一下,可是他已经明白了。从敞开的窗户里,他看到了阿尔焦姆哥哥宽大的后背。
“怎么,阿尔焦姆回来了?”他忐忑不安地问。
“昨天回来的,这回留在家里不走了,就在机车库干活。” 保尔迟疑不决地打开了房门。
身材魁梧的阿尔焦姆坐在桌子旁边,背朝着保尔。他扭过头来,看着弟弟,又黑又浓的眉毛下面射出两道严厉的目光。
“啊,撒烟末的英雄回来了?好,你可真行!”
节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4. 保尔被赶出学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原著,简明写出。 15. 请谈谈你对文末画线句子的理解。
四、(6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被酸雨毁容的古建筑物
①你应该听说过酸雨吧!它并不是味道酸酸的雨,而是酸性很强的雨。或许你不明白,酸性究竟是什么呢?科学家发现酸性的大小和水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有关,氢离子浓度越大,酸性越强,PH就越小。而酸雨就是PH小于5.6的酸性降水。那酸雨究竟有多可怕?让我们一同来了解一下吧!
②近40年来,工业飞速发展,世界各地的文物古迹都不同程度地遭受破坏。希腊帕提侬神庙原本秀美绝伦的女神像现已个个变得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据统计,雅典损失的珍贵文物,比过去40年的总和还要多;意大利罗马的古文物特拉扬石柱上面雕刻了2500个形态各异的人像,如今也变得模糊难辨;埃及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原本清晰分明的轮廓也变得难以辨认。自从进入20世纪以来,柬埔寨吴哥寺、意大利威尼斯城、英国圣保罗大教堂等历史悠久的建筑也都纷纷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③然而,被严格保护、没有遭受人为破坏的古建筑是怎么损坏的呢?考古学家经过研究发现,这些建筑物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它们都常年暴露在户外。这样的损坏与空气中的酸雨有很大的关系。原来,人们会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氢化合物及酸性颗粒,它们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从而生成了酸性的小雨滴。许多古迹都是以大理石为建筑材料建成的,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当酸雨降落时,建筑表层的碳酸钙会与硫酸发生反应形成硫酸钙或钙,致使建筑脆裂剥落,变得模糊不堪。 16. 阅读选文第①段,简明解释什么是“酸雨”。
17. 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简析其表达作用。
18. 简明概括第③段的主要内容。
五、(1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嘻嘻,张坚,有你的名字呢。”他的邻座吴三渣向他扮了个鬼脸,神色有点暧昧,“学校叫你参加英语比赛去。”
②张坚好不容易挤进布告板前的人丛一看,天啊,上面果真有自己的大名:弓长张,坚强的坚。一字不错,一画不少。张坚眨巴着眼,聚精会神地读了一遍布告上面的文字。不错,两个星期后,将在五中举
行一次全市八年级学生英语比赛,包括张坚在内的10名八年级学生将代表学校去参加比赛。叫他张坚去代表学校?
。假如那次没有搞错
③“这……这怎么办呢?要不,去跟班主任老师说,除了七年级学字母时考过一回90分,我可从来没有得过一回好分数……”
④上课铃响了,这是堂语文课,谢老师正在津津有味地讲授《社戏》。不知为什么,学生们哄地一声笑起来,放在往日,张坚准会趁机放怀乐一乐,可是——他将手摸进书包,倏地摸出上堂课刚发下来的英语测试卷,揉平了,摊在两膝上看起来。
⑤“68”,试卷上大大的红字写着。张坚低下头,一道一道题检查起来。这在他是破天荒的,以往考卷发下来,他总是瞟一眼分数然后往抽屉里一塞了事。“嗯,这儿是语法错了,扣掉3分;这儿原来是该写复数的,我写了单数,扣2分……这儿呢?压根儿没记单词,考前那天晚上我干什么来着?喔,看电视……其实英语也不怎么难,”张坚暗暗盘算,“语法什么的我能懂,只是我懒得去记单词罢了……”
⑥“喂,咱俩是不是朋友了?”他用肘捅边上的吴三渣,眼睛盯着谢老师,悄悄地问着。“谁说不是!”吴三渣小声回答。“把你的七年级英语书借我用用,我搬家的时候全丢了……”这是实话,因为张坚确是刚转学来的。
⑦“school,s,c,h,o,o,l,school。”张坚自言自语地唠叨着,然后将字母一个一个描在练习本上。这几天,张坚不得不挤掉通常用来玩儿的时间,坐在小桌子边,一遍又一遍地背英语单词。
⑧“嘻嘻,张坚,你想考外国状元去是不是?”吴三渣一脸油汗,踮着脚,从窗口探进脑袋来,看来玩得正惬意。“来,斗弹子去,我已经赢了阿强两粒。”张坚禁不住这诱惑,犹犹豫豫地站起来,才向门口挪了两步,想起那张布告,又折回身来坐下,叽里咕噜地背起英语单词来。张坚也真有股韧劲儿,他就这样苦读了两个星期。
⑨离英语比赛还有10分钟,十二中带队的教导主任胡老师一向非常准时,今天因为路上被一位家长拖
住唠叨了一刻钟,好不容易才脱身出来。胡老师急匆匆地走到大教室窗口,看看自己学校的那几名“选手”是否已到齐了,因为五中位于市中心,为了免去无谓的奔波,他决定不再到学校集合。
⑩“糟糕!”当胡老师看见里面张坚那矮矮胖胖的身影,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都怪我少说一句话!都怪我少说一句话!”
⑪原来十二中八年级六个班中有两个张坚:一个是身材高、脸孔白皙的张坚;另一个是胖墩墩、脸孔黧黑的矮个张坚。两个人同名同姓,高个张坚学习成绩突出,次次考试都名列前茅;矮个张坚成绩平平。两个星期前,全校公布参加八年级英语竞赛学生名单时,名单上只写了“张坚”二字,未注明由哪个张坚参加。就这样,这布告张贴出去了。贴布告那天,高个张坚正好有点发烧,没来上学。第二天、第三天是双休日。周一来上学,这布告已掉了,所以他压根儿就不知道有这回事。胡老师呢,也因为平日里高个儿张坚成绩突出,对他也就格外放心。前天,教外语的王老师在走廊里遇见高个儿张坚。随口问:张坚,英语准备得怎么样了?高个儿张坚只当是在问他阶段考试准备情况,就红着脸回答:“我准备好了。”
⑫整个事情就这样阴错阳差凑合在一起了。
⑬“糟了!糟了!”胡老师连连推着眼镜,心中暗自叫苦不迭,想换人,但电铃响了,退路已经切断。 ⑭两天后,通知下来,十二中总成绩名列第三,其中一等奖一人,二等奖二人,三等奖四人。张坚的名字赫然在二等奖获得者之列。
⑮胡老师傻眼了。“我从不相信奇迹,”胡老师推推眼镜,喃喃地说,“我们宁可失去名次,也不能弄虚作假……他们一定是搞错了。”胡老师特地到教育局查阅了张坚的试卷,这样不简单的题目,卷面上竟确是分,一核分数,丝毫不差!
⑯也许是这次比赛唤醒了他的自信心,也许是他摸索到了学习的方法,也许是他尝到了胜利的欢快,总之,从此张坚的各科成绩慢慢上去了。一年后,他以令人满意的成绩考上了重点高中。
⑰然而,假如那次没搞错,这位张坚至今会怎么样?他会依然是个毫不出色的学生吗?
⑱也许,许许多多这个年纪的学生,他们的自信心处于混混沌沌之中,有谁去启发它,唤醒它,去擦拭它上面的灰尘?老师?同学?他自己?还是像张坚一样,依靠偶然事件?
(选文有改动)
19.
了在英语竞赛中取得好成绩,文中矮个张坚做出了哪些努力?
20. 第⑪段插叙的内容,有何作用?
21. 结合具体语境,对选文第⑮段中加波浪线句子作简要赏析。 22. 选文的结尾用了五个问号,请综合分析其表达效果。
第三部分(23题 40分)
23.作文
提示:可以用“变”为题作文;也可以根据你要写的内容,在“变”字的前面、后面或者前后加上适当的词语,然后按自拟的题目作文。
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结合实际,写出真情实感;③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④用现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表达;⑤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与解析
第一部分(1~5题 19分)
1.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我们拾级( )而上,威严的穹顶也随之愈升愈高。 ..
(2)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 )的寒冬。 ..(3)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________________(xiāo shēng nì jì)。
(4)我觉得真正的________________(gé wù zhì zhī)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jí (2). (2)zài tú (3). (3)销声匿迹 (4). (4)格物致知 【答案】 (1). (1)shè【解析】
jí【详解】(1)拾级(shè):逐步登阶。
i tú(2)风雪载途(zà):一路上都是风雪交加,形容旅途艰难。
(3)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 (4)格物致知:探究事物原理,而从中获得智慧(或从中感悟到某种心得)。 2.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2)蒹葭采采,__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3)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5)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北冥有鱼》) (6)虽有至道,弗学,________________。(《礼记·虽有佳肴》) (7)选贤与能,________________。(《礼记·大道之行也》) (8)________________,紧紧贴在心窝上。(贺敬之《回延安》) (9)世有伯乐,________________。(韩愈《马说》)
【答案】 (1). 黄发垂髫 (2). 白露未已 (3). 无为在歧路 (4). 君子好逑 (5).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6). 不知其善也 (7). 讲信修睦 (8). 手抓黄土我不放 (9). 然后有千里马 【解析】
【详解】诗词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注意:垂髫、已、歧路、逑、抟、修睦。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我们班同学将来都希望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B. 李明同学学习刻苦,成绩优秀,当上了学校学习标兵的荣誉称号。
C.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D. 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的关键。 【答案】D 【解析】
【详解】A.语序不当,把“将来”放在“希望”后面。
B.搭配不当,把“当上了”换成“获得了”,或者去掉“荣誉称号”。 C.成分残缺,去掉“使”。 故选D。
4.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朵莲花,好像亭中妩媚的女子,在轻歌曼舞。 ....B. 街上熙熙攘攘,车辆川流不息,但秩序井然。 ....C. 他这个人经常不修边幅,只是埋头工作。 ....
D. 张厂长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许多提高产品质量的好建议。 ....【答案】D 【解析】
【详解】A.轻歌曼舞:思是轻松愉快的音乐;加上柔和的舞蹈。符合语境,正确。 B.川流不息:事物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符合语境,正确。
C.不修边幅:意思是随随便便,不拘小节。后形容不注意衣着或容貌的整洁。符合语境,正确。 D.抛砖引玉:谦辞。比喻自己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这里不符合语境,错误。 故选D。
5.将下列句子排列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提纲可以写在纸上,也可以记在脑子里。 ②写之前要多想想,不要就动笔写。 ③总之,想得差不多了然后写。
④想得差不多了,有了个轮廓了,就拟个提纲。
⑤凡是不通的地方,有废话的地方,用词不当的地方,大致可以听出来。 ⑥总之,要多念多改,作文的进步才快。
⑦写好以后,念它几遍,至少两三遍,念给自己听,或者念给朋友听。 A. ①②④⑤⑥⑦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这是一个记叙性语段,有两个总结的句子③和⑥,从总结内容上看语段谈两个内容,写提纲和读提纲。由此可以把七个句子分为两个部分,①②③④和写提纲有关,⑤⑥⑦和读提纲有关。④句的“想得差不多了”紧承②句的“写之前要多想想”,故②在前,④在后。①句的“提纲可以写在纸上”紧承④句的“就拟个提纲”,故④在前,①在后。③句总结,故第一个层次顺序是②④①③。⑤句的“凡是不通的地方,有废话的地方”紧承⑦句的“至少两三遍,念给自己听,或者念给朋友听”,先读,然后发现不通的地方,因此⑦在前,⑤在后,⑥句总结,在最后。故选C。
B. ②⑤①③④⑦⑥
C. ②④①③⑦⑤⑥
D. ②④①⑥⑦⑤③
第二部分(6~22题 40分)
一、(8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6. 这首诗中,画线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7. 请对“雨脚如麻未断绝”进行简要赏析。
8. 结合整首诗,想一想:对“归来倚杖自叹息”这句话,你认为诗人叹息什么? 【答案】6. (1)渲染凄苦
氛围,(2)衬托诗人愁苦的心情,(3)为写下面内容作铺垫。
7. 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写了秋雨的细密连绵。
8. (1)叹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2)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
苦的人;(3)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环境描写作用。1)结合“云墨色”“向昏黑”可判断此时是阴沉的天气,即将下雨,“墨色”“昏黑”则通过颜色渲染了一种比较惨淡、凄苦的氛围。2)结合“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可知,作者家里穷苦,下雨将带来更恶劣的环境,因此这句环境描写内容上衬托了诗人愁苦的心情。3)结构上,先写天气即将下雨,再写家里破屋漏雨,起到了为下文做铺垫的作用。 【7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句赏析。1)手法。“雨脚如麻”可以判断是比喻修辞。2)分析。把雨滴比成麻线,生动写出了雨滴的多,描写了秋雨的细密连绵。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分析。1)结合背景知道,此时杜甫的草堂是在亲朋的帮助下盖起来的,结合“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可知作者此时家境贫困,茅草被群童带走,作者家房顶少了茅草,必然更加困难,故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2)结合“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可知杜甫是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他不会只想到自己的痛苦,群童抱茅显然也是生活所迫,杜甫想必是为周围穷苦百姓而忧心,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的人。3)结合“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可知,杜甫是一个舍己为人的伟大诗人,他由自己想到周围人,进而想到全国百姓,他们也在战乱中受苦,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二、(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怒己,曰奉壹。
9.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________ (2)悄怆幽邃 邃:________ ..(3)皆若空游无所依 若:________ (4)伐竹取道 伐:________ ..10. 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①不可知其源 ②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
B. ①以其境过清 ②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北冥有鱼》 ..C. ①乃记之而去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桃花源记》 ..D. ①佁然不动 ②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虽有佳肴》) ..11.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2. 文中作者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从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来? 13. 本文是怎样突出水的特点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答案】9. (1). (1)大约 (2). (2)深 (3). (3)好像 (4). (4)砍 10. C 11. (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12. 由乐到忧;从“心乐之”(或者“似与游者相乐” )可以看出“乐”,从“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以看出“忧”。
13. 用“水尤清冽”正面直接写水清的特点,又用潭中的石、鱼、日光、影等从侧面衬托水清的特点。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1)潭中鱼可百许头:潭中的鱼大约有百多条。“可”是一词多义:大概;可以;值得;应当。 (2)悄怆幽邃:寂静极了,幽深极了。“邃”是一词多义:深远;精通;精密。
(3)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若”是一词多义:好像;如,比得上;如果;你。
(4)伐竹取道:砍伐竹子,开辟道路。“伐”是一词多义:砍;讨伐;杀,击刺;批评;铲除。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
A. ①代词,它的;②副词,恐怕。 B. ①连词,因为;②介词,用。
C. ①于是,就;②就。
D. ①…的样子,形容词词尾;②代词,这样。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要求:准确、流畅、完整。注意:斗折,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蛇行,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明灭可见,若隐若现。灭,暗,看不见。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分析。由乐到忧。结合“心乐之”可知此时作者初闻水声,觉得悦耳动听,内心是比较高兴的;结合“似与游者相乐”可知,此时作者看着水中的游鱼可爱,内心比较愉悦;结合“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知,作者短暂的表面的快乐被凄清的环境影响,内心深处被贬的抑郁凄凉又涌上心头。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写作手法。1)结合“水尤清洌”可知,这是正面写水的清澈。2)结合“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可知,这是借游鱼被看的清清楚楚侧面烘托水的清澈,并且是静态角度。结合“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可知,这是通过游动的鱼来侧面烘托水的清澈,是动态角度。 【点睛】译文: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十分高兴。砍伐竹子,开辟道路,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澈。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出来,露出水面,成为水中的高地,像是水中的小岛,也有高低不平的石头和小岩石(露了出来)。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百多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和游玩的人逗玩。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岸像北斗七星一样曲折,像蛇爬行一样弯曲,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我坐在潭边,四下里竹林和树木包围着,寂静没有旁人。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那种环境太过凄清,不能长时间停留,于是记录下了此地就离开。
一同去游览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我带着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名叫恕己,一个名叫奉壹。
三、(4分)
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早晨的太阳从锯木厂高大的厂房后面懒洋洋地升起来。
保尔家的小房子很快就要到了。瞧,就在眼前了,列辛斯基庄园的后身就是。
“妈大概起来了,我呢,才下工回家。”保尔想到这里,一边吹着口哨,一边加快了脚步。“学校把我赶出来,倒也不坏,反正那个该死的神父不会让你安生,现在我真想吐他一脸唾沫。”保尔这样思量着,已经到了家门口。他推开小院门的时候,又想起来:“对,还有那个黄毛小子,一定得对准他的狗脸狠揍一顿。要不是怕给撵出来,我恨不得立时就揍他。早晚要叫他尝尝我拳头的厉害。”
母亲正在院子里忙着烧茶炊,一看见儿子回来,就慌忙问他:“怎么样?” “挺好。”保尔回答。
母亲好像有什么事要关照他一下,可是他已经明白了。从敞开的窗户里,他看到了阿尔焦姆哥哥宽大的后背。
“怎么,阿尔焦姆回来了?”他忐忑不安地问。
“昨天回来的,这回留在家里不走了,就在机车库干活。” 保尔迟疑不决地打开了房门。
身材魁梧的阿尔焦姆坐在桌子旁边,背朝着保尔。他扭过头来,看着弟弟,又黑又浓的眉毛下面射出两道严厉的目光。
“啊,撒烟末的英雄回来了?好,你可真行!”
节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4. 保尔被赶出学校
直接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原著,简明写出。
15. 请谈谈你对文末画线句子的理解。
【答案】14. 在复活节前,保尔和几个不及格的同学到神父家里去补考,就在神父家的厨房里,保尔把一把烟末撒到过复活节用的发面里。
15. 这是哥哥对保尔的讽刺和责备,而不是真正的赞美。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内容。明确要求:直接原因;结合原著;简明。瓦西里神父从来不问孩子们功课,害得保尔和几个功课不及格的同学一起到神父家去(补考)。在厨房等候时,他把(一撮烟末儿)撒在神父的面团上,因而被赶出学校。当年他才(12)岁。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理解。结合“又黑又浓的眉毛下面射出两道严厉的目光”可知,此时哥哥并不是在称赞保尔,
的从“好,你可真行!”看出哥哥的生气、批评,是用反语的方法在表达自己的讽刺。
四、(6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被酸雨毁容的古建筑物
①你应该听说过酸雨吧!它并不是味道酸酸的雨,而是酸性很强的雨。或许你不明白,酸性究竟是什么呢?科学家发现酸性的大小和水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有关,氢离子浓度越大,酸性越强,PH就越小。而酸雨就是PH小于5.6的酸性降水。那酸雨究竟有多可怕?让我们一同来了解一下吧!
②近40年来,工业飞速发展,世界各地的文物古迹都不同程度地遭受破坏。希腊帕提侬神庙原本秀美绝伦的女神像现已个个变得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据统计,雅典损失的珍贵文物,比过去40年的总和还要多;意大利罗马的古文物特拉扬石柱上面雕刻了2500个形态各异的人像,如今也变得模糊难辨;埃及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原本清晰分明的轮廓也变得难以辨认。自从进入20世纪以来,柬埔寨吴哥寺、意大利威尼斯城、英国圣保罗大教堂等历史悠久的建筑也都纷纷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③然而,被严格保护、没有遭受人为破坏的古建筑是怎么损坏的呢?考古学家经过研究发现,这些建筑物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它们都常年暴露在户外。这样的损坏与空气中的酸雨有很大的关系。原来,人们会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氢化合物及酸性颗粒,它们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从而生成了酸性的小雨滴。许多古迹都是以大理石为建筑材料建成的,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当酸雨降落时,建筑表层的碳酸钙会与硫酸发生反应形成硫酸钙或钙,致使建筑脆裂剥落,变得模糊不堪。 16. 阅读选文第①段,简明解释什么是“酸雨”。
17. 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简析其表达作用。 18. 简明概括第③段的主要内容。
【答案】16. 酸雨就是PH小于5.6的酸性降水。
17. 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答出两种给);具体说明近40年来,世界各地的文物古迹都不同程度地遭受破坏。
18. 被严格保护、没有遭受人为破坏【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概括。给名词下定义时要抓住关键词句,概括总结。结合“而是酸性很强的雨。或许你不明白”“而酸雨就是PH小于5.6的酸性降水”可概括:酸雨就是PH小于5.6的酸性降水。 【17题详解】
古建筑受损坏的原因。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1)手法判断。结合“2500个”可知运用了列数字,结合“雅典损失的珍贵文物,比过去40年的总和还要多”可知运用作比较,结合“埃及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原本清晰分明的轮廓也变得难以辨认”可知运用举例子。2)分析。列出具体数字,举出雅典、意大利、埃及等文物受损的具体例子,把现在和过去雅典珍贵文物受损情况对比,结合“近40年来,工业飞速发展,世界各地的文物古迹都不同程度地遭受破坏”可知,它们具体突出说明了近40年来,世界各地的文物古迹都不同程度地遭受破坏。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概括。第三段首句提出了疑问,“被严格保护、没有遭受人为破坏的古建筑是怎么损坏的呢?”,后文则针对这个问题具体分析损坏的原因,“这样的损坏与空气中的酸雨有很大的关系”,由此可概括:被严格保护、没有遭受人为破坏的古建筑受损坏的原因。
五、(1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假如那次没有搞错
①“嘻嘻,张坚,有你的名字呢。”他的邻座吴三渣向他扮了个鬼脸,神色有点暧昧,“学校叫你参加英语比赛去。”
②张坚好不容易挤进布告板前的人丛一看,天啊,上面果真有自己的大名:弓长张,坚强的坚。一字不错,一画不少。张坚眨巴着眼,聚精会神地读了一遍布告上面的文字。不错,两个星期后,将在五中举行一次全市八年级学生英语比赛,包括张坚在内的10名八年级学生将代表学校去参加比赛。叫他张坚去代表学校?
③“这……这怎么办呢?要不,去跟班主任老师说,除了七年级学字母时考过一回90分,我可从来没有得过一回好分数……”
④上课铃响了,这是堂语文课,谢老师正在津津有味地讲授《社戏》。不知为什么,学生们哄地一声笑起来,放在往日,张坚准会趁机放怀乐一乐,可是——他将手摸进书包,倏地摸出上堂课刚发下来的英语测试卷,揉平了,摊在两膝上看起来。
⑤“68”,试卷上大大的红字写着。张坚低下头,一道一道题检查起来。这在他是破天荒的,以往考卷发下来,他总是瞟一眼分数然后往抽屉里一塞了事。“嗯,这儿是语法错了,扣掉3分;这儿原来是该写复数的,我写了单数,扣2分……这儿呢?压根儿没记单词,考前那天晚上我干什么来着?喔,看电视……其实英语也不怎么难,”张坚暗暗盘算,“语法什么的我能懂,只是我懒得去记单词罢了……”
⑥“喂,咱俩是不是朋友了?”他用肘捅边上的吴三渣,眼睛盯着谢老师,悄悄地问着。“谁说不是!”吴三渣小声回答。“把你的七年级英语书借我用用,我搬家的时候全丢了……”这是实话,因为张坚确是刚
转学来的。
⑦“school,s,c,h,o,o,l,school。”张坚自言自语地唠叨着,然后将字母一个一个描在练习本上。这几天,张坚不得不挤掉通常用来玩儿的时间,坐在小桌子边,一遍又一遍地背英语单词。
⑧“嘻嘻,张坚,你想考外国状元去是不是?”吴三渣一脸油汗,踮着脚,从窗口探进脑袋来,看来玩得正惬意。“来,斗弹子去,我已经赢了阿强两粒。”张坚禁不住这诱惑,犹犹豫豫地站起来,才向门口挪了两步,想起那张布告,又折回身来坐下,叽里咕噜地背起英语单词来。张坚也真有股韧劲儿,他就这样苦读了两个星期。
⑨离英语比赛还有10分钟,十二中带队的教导主任胡老师一向非常准时,今天因为路上被一位家长拖住唠叨了一刻钟,好不容易才脱身出来。胡老师急匆匆地走到大教室窗口,看看自己学校的那几名“选手”是否已到齐了,因为五中位于市中心,为了免去无谓的奔波,他决定不再到学校集合。
⑩“糟糕!”当胡老师看见里面张坚那矮矮胖胖的身影,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都怪我少说一句话!都怪我少说一句话!”
⑪原来十二中八年级六个班中有两个张坚:一个是身材高、脸孔白皙的张坚;另一个是胖墩墩、脸孔黧黑的矮个张坚。两个人同名同姓,高个张坚学习成绩突出,次次考试都名列前茅;矮个张坚成绩平平。两个星期前,全校公布参加八年级英语竞赛学生名单时,名单上只写了“张坚”二字,未注明由哪个张坚参加。就这样,这布告张贴出去了。贴布告那天,高个张坚正好有点发烧,没来上学。第二天、第三天是双休日。周一来上学,这布告已掉了,所以他压根儿就不知道有这回事。胡老师呢,也因为平日里高个儿张坚成绩突出,对他也就格外放心。前天,教外语的王老师在走廊里遇见高个儿张坚。随口问:张坚,英语准备得怎么样了?高个儿张坚只当是在问他阶段考试准备情况,就红着脸回答:“我准备好了。”
⑫整个事情就这样阴错阳差凑合在一起了。
⑬“糟了!糟了!”胡老师连连推着眼镜,心中暗自叫苦不迭,想换人,但电铃响了,退路已经切断。 ⑭两天后,通知下来,十二中总成绩名列第三,其中一等奖一人,二等奖二人,三等奖四人。张坚的名字赫然在二等奖获得者之列。
⑮胡老师傻眼了。“我从不相信奇迹,”胡老师推推眼镜,喃喃地说,“我们宁可失去名次,也不能弄虚作假……他们一定是搞错了。”胡老师特地到教育局查阅了张坚的试卷,这样不简单的题目,卷面上竟确是分,一核分数,丝毫不差!
⑯也许是这次比赛唤醒了他的自信心,也许是他摸索到了学习的方法,也许是他尝到了胜利的欢快,总之,从此张坚的各科成绩慢慢上去了。一年后,他以令人满意的成绩考上了重点高中。
⑰然而,假如那次没搞错,这位张坚至今会怎么样?他会依然是个毫不出色的学生吗?
⑱也许,许许多多这个年纪的学生,他们的自信心处于混混沌沌之中,有谁去启发它,唤醒它,去擦拭它上面的灰尘?老师?同学?他自己?还是像张坚一样,依靠偶然事件?
(选文有改动)
19. 为了在英语竞赛中取得好成绩,文中矮个张坚做出了哪些努力? 20. 第⑪段插叙的内容,有何作用?
21. 结合具体语境,对选文第⑮段中加波浪线句子作简要赏析。 22. 选文的结尾用了五个问号,请综合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19. (1)对照68分的小测卷查找自己的知识漏洞,(2)挤时间背诵英语单词,(3)抵得住玩的诱惑,苦读了两个星期。
20. (1)补充交代导致成绩平平的张坚参加英语竞赛的缘由。(2)推动故事情节发展(3)为下文内容的展开做铺垫。(4)暗合文章题目。
21. 示例一:通过对胡老师当时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表现出胡老师对矮个张坚取得的好成绩感到无比惊讶和难以置信,从侧面衬托了矮个张坚通过努力学习进步之大。
22. 参考示例:五个问号的使用,引人深思,启迪人们,要格外注重唤醒、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帮学生拭去他们自信心上的灰尘,帮助学生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信息筛选。1)结合第五段“张坚低下头,一道一道题检查起来”“嗯,这儿是语法错了,扣掉3分;这儿原来是该写复数的,我写了单数,扣2分”可概括:对照68分的小测卷查找自己的知识漏洞。2)结合第七段“这几天,张坚不得不挤掉通常用来玩儿的时间,坐在小桌子边,一遍又一遍地背英语单词”可概括:挤时间背诵英语单词。3)结合第八段“想起那张布告,又折回身来坐下,叽里咕噜地背起英语单词来。张坚也真有股韧劲儿,他就这样苦读了两个星期”可概括:抵得住玩的诱惑,苦读了两个星期。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插叙作用。1)先概括插叙内容。结合“来十二中八年级六个班中有两个张坚”“全校公布参加八年级英语竞赛学生名单时,名单上只写了‘张坚’二字,未注明由哪个张坚参加”可知,这一段补充交代导致成绩平平的张坚参加英语竞赛的缘由。2)结构作用。交代另一个张坚因为生病,一直都不知道竞赛的事情,老师也阴差阳错没有沟通清楚,这就让学习不好的张坚去参加英语竞赛顺理成章了,可以说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并且为下文张坚能去参加英语竞赛做铺垫。3)两个“张坚”的阴差阳错在这里交代清楚了,暗合文章题目“搞错”。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赏析。1)手法。“傻眼了”是神态描写,“推推眼镜”是动作描写,“我从不相信奇迹”等是语言描写。2)分析。“傻眼了”写出了胡老师当时得知张坚获得二等奖时的震惊,“我们宁可失去名次,也不能弄虚作假……他们一定是搞错了”则直接写出了胡老师对结果的质疑,难以置信,侧面暗示了张坚的进步之大。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问号的作用。1)问号一般都具有突出强调的作用,引发读者的思考和深思。2)“有谁去启发它,唤醒它,去擦拭它上面的灰尘?”这是真的疑问,真的在问。而“老师?同学?他自己?还是像张坚一样,依靠偶然事件?”这四个问号是以疑问的方式在回答前面的问题,但实际上“还是像张坚一样,依靠偶然事件?”不是作者希望的答案,作者以疑问的方式去回答,是想提醒、呼吁大家要保护孩子自信心,努力的去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促进他们的学习。用几个疑问的方式来表达,让感情更加的深入,情绪更加的浓重,引人深思。
第三部分(23题 40分)
23.作文
提示:可以用“变”为题作文;也可以根据你要写的内容,在“变”字的前面、后面或者前后加上适当的词语,然后按自拟的题目作文。
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结合实际,写出真情实感;③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④用现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表达;⑤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例文:
妈妈变化的手提包
“如果你不适应,你就会被淘汰。”这是美国作家斯宾塞·约翰逊的作品《谁动了我的奶酪》中的一句话,这句话在我妈妈的手提包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妈妈是国营企业的一名职工,她最大的爱好是织毛衣。妈妈不仅下班的时候织,就是去上班也将织针、毛线塞在手提包里带走。一次,我疑惑地问:“妈妈,你为什么总是上班的时候要将织针、毛线带走啊?”妈妈笑了笑,抚着我的头说:“傻孩子,还不是为了给你织毛衣!”我更不解了:“什么?上班时也能织毛衣,不怕领导批评吗?”,“反正是‘大锅饭’,别人也像妈妈一样,不干活,照样能拿工资!”说着,拎着手提包上班去了。
然而,一天傍晚,妈妈却愁眉苦脸地回到了家。我和爸爸急忙去问原因,原来妈妈所在的国营企业也要实行“竞争上岗”,妈妈担心自己文化水平低,会被厂里淘汰。爸爸宽慰她说:“别担心,厂里几百号人,
只你一个文化低不成?”然而,妈妈依旧愁眉紧锁,忧心忡忡。
第二天,妈妈下班回来,我悄悄打开妈妈鼓囊囊的手提包,欣赏妈妈织的式样新颖的毛衣时,不由得吃了一惊,织针、毛线不见了,全是新潮的书籍:《商务英语通》、《电脑入门》、《劳动者指南》……足足五六本呢!我暗自为妈妈高兴,妈妈终于知道为自己“充电”了。从此,妈妈屋里的灯光总是亮到很晚。有一次,我半夜醒来,还听到妈妈屋里传来“at the end of……”的朗读声。
一天晚上,妈妈满面春风地回到家,高兴地举起她的手提包,神秘地说:“你们猜猜,包里是什么?”弟弟说:“还不是给姐姐织的新毛衣!”妈妈有些羞愧,随即说:“才不是呢!”“那是从商店里买的漂亮服装?”爸爸在一旁接过话来。“也不对!”妈妈从包里拿出一个红本本:“看,我得了《优秀职工荣誉证书》。”“什么?”我和爸爸几乎同时惊呼道,在妈妈喜悦自豪的目光中,我们一家人争相传看着妈妈的荣誉证书。在我的记忆里,这是几年来,妈妈最高兴的一天。
时代在变化,妈妈也在变化,我为妈妈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而感到欣喜,我衷心地祝愿妈妈手提包里的东西不断变化,越变越现代……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话题作文。“变”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话题,其基本意思是“和原来不同,变化,改变”。大千世界、万事万物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写作时可就人、事、物、理等方面选择一个角度写深写透,只要与“变”相关就“符合题意”。要学会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去看世界(包括人、事、物、理各方面),在我们的生活中,“变”的结果可能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但它比起思想僵化,固步自封,抱残守缺总是一种进步。“文章合为时而著”,写“变”这话题,要在思想上、意识上、精神上、风貌上表现出新的时代气息,从内容到形式都要求进步,求发展,求创新。
思维品质和生活经验不同的考生可以分别从以下三个角度来思考这一命题。
一、生活型思路:写一个人的变化,可以写由“好”变“坏”,也可以写由“坏”变“好”,要揭示出这种变化的“根源”,给读者有益的启发;或者从一个小的视角写社会生活的变化,可以写物质生活,也可以写精神生活,要能够把握社会生活发展变化的正确方向,做到观点正确,思想健康。
二、哲理型思路:客观环境变了,人的主观意识和行动却不能随之变化,固步自封,墨守成规,失败是必然的。写作时从哲学的角度切入,文章会显得深刻,富有思想的张力。
三、创新型思路:生活型思路大多是从纵向切入,如果换一种思路,从横向切入,从契诃夫
《变色龙》、
蒋子龙的《看护》等小说中获得启发,描写某人或一些人面对领导与群众,或面对地位有变化的同一个人的前后态度的变化,针砭世相,解剖人生。这种写法能避开常规,容易写出较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文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