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的构成要件及处罚: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的构成要件包括特殊主体、故意、侵犯国家税收管理制度和国家机关正常管理活动,行为人徇私舞弊导致国家利益重大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405条,税务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致国家利益受损,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致特别重大损失,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同样违反规定徇私舞弊致国家利益受损,也将受到相应处罚。
法律分析
一、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的构成四要件有哪些
1、可以认定构成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包括:主体是特殊主体,即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以外的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主观方面为故意;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税收管理制度和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国家规定,在提供出口货物报关单等活动中徇私舞弊,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零五条,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行规的规定,在办理发售、抵扣税款、出口退税工作中,徇私舞弊,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在提供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收汇核销单等出口退税凭证的工作中,徇私舞弊,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二、构成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怎么处罚
构成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的处罚,徇私舞弊发售、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行规的规定,在办理发售、抵扣税款、出口退税工作中,徇私舞弊,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零五条,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的构成要件包括特殊主体、故意主观方面,以及侵犯国家税收管理制度和正常管理活动的客体。行为人徇私舞弊,在提供出口货物报关单等活动中造成国家利益重大损失。对于税务机关工作人员,处罚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对于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处罚依照相应规定执行。这一法律规定旨在保护国家利益,维护税收管理秩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2015修正):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六条 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骗取的退税款,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税务机关可以在规定期间内停止为其办理出口退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2021修正):第五章 关税 第五十四条 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出口货物的发货人、进出境物品的所有人,是关税的纳税义务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2015修正):第三章 税款征收 第四十四条 欠缴税款的纳税人或者他的法定代表人需要出境的,应当在出境前向税务机关结清应纳税款、滞纳金或者提供担保。未结清税款、滞纳金,又不提供担保的,税务机关可以通知出境管理机关阻止其出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