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规定,职工门诊、急诊费用报销比例为50%,需达到1800元以上;70周岁以下的退休人员报销比例为70%,需达到1300元以上;70周岁以上的退休人员报销比例为80%,需达到1300元以上。住院费用报销标准与医院级别有关,职工支付比例为15%至5%,报销比例为85%至95%。退休人员个人支付比例为在职职工的60%,起付标准以下费用由个人支付。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额为7万元。
法律分析
一、门诊、急诊费用报销比例
1、在职职工,到医院的门诊、急诊看病后,1800元以上的医疗费用才可以报销,报销的比例是50%。
2、70周岁以下的退休人员,1300元以上的费用可以报销,报销的比例是70%。
3、70周岁以上的退休人员,1300元以上的费用可以报销报销的比例是80%。
二、住院的费用报销比例
一个年度内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住院费用)最高支付额目前是7万元。
1、住院报销的标准与参保人员所住的医院级别有关,如住的是三级医院,从起付标准到3万元的费用,职工支付15%,也就是报销85%;
2、3万元到4万元的费用,职工支付10%,报销90%;
3、超过4万元到最高支付限额部分的费用,则95%都可以报销,职工只要支付5%。
4、退休人员个人支付的比例是在职(就是上述的)职工的60%,但起付标准以下的,都由个人支付。
拓展延伸
医保手术费用报销流程解析
医保手术费用报销流程解析:根据医保,手术费用可以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医保进行报销。报销流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患者需要在手术前向医院的医保窗口办理手术费用报销登记,提交相关的手续和材料。其次,医院会根据患者的医保情况进行费用结算,并开具相应的和报销凭证。然后,患者需将和报销凭证等材料提交给所在地的医保部门进行审核和报销申请。最后,经过医保部门的审核,患者可以获得手术费用的报销款项。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报销比例和条件可能因地区和医保而有所不同,因此患者在手术前应咨询医保部门或医院的相关人员,以确保顺利进行报销流程。
结语
根据医保,门诊、急诊费用报销比例与职工和退休人员的情况有关。职工需超过1800元才可报销,报销比例为50%;70周岁以下的退休人员需超过1300元,报销比例为70%;70周岁以上的退休人员需超过1300元,报销比例为80%。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与医院级别有关,职工支付15%至5%,退休人员支付60%至个人支付。医保手术费用报销需办理登记、结算、审核等步骤,具体比例和条件因地区和而异。请咨询医保部门或医院相关人员以确保顺利报销。
法律依据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四章 司法鉴定意见书的出具 第四十条 委托人对鉴定过程、鉴定意见提出询问的,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应当给予解释或者说明。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三章 司法鉴定的实施 第二十五条 鉴定过程中,需要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民事行为能力人进行身体检查的,应当通知其监护人或者近亲属到场见证;必要时,可以通知委托人到场见证。
对被鉴定人进行法医精神病鉴定的,应当通知委托人或者被鉴定人的近亲属或者监护人到场见证。
对需要进行尸体解剖的,应当通知委托人或者死者的近亲属或者监护人到场见证。
到场见证人员应当在鉴定记录上签名。见证人员未到场的,司法鉴定人不得开展相关鉴定活动,延误时间不计入鉴定时限。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三章 司法鉴定的实施 第二十二条 司法鉴定机构应当建立鉴定材料管理制度,严格监控鉴定材料的接收、保管、使用和退还。
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在鉴定过程中应当严格依照技术规范保管和使用鉴定材料,因严重不负责任造成鉴定材料损毁、遗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