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玛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来源:宝玛科技网
1.下列二氧化碳的用途,既跟它的物理性质有关,又跟它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用来灭火 B.制干冰 C.制纯碱 D.制化肥

2.下列物质中,前者是单质, 后者是化合物的一组是 ( ) A.C60 金刚石 B.C60 碳酸钙 C.石墨 石灰水 D.冰 干冰 3.将CO2、CO、O2、N2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灼热的CuO, 灼热的铜网,,充分反应冷却至室温,最后剩余的气体是 ( ) A.N2 B.CO2和N2 C.O2和N2 D.CO2和CO

4.“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

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是: ( ) A.先变红后变紫 B.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 C.先变无色后变红 D.先变蓝后变紫

5.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 )

A.二氧化碳用作灭火剂 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

D.二氧化碳参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提高农作物产量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色 C.打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盖,瓶口出现白烟 D.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7.装修常用到大理石,它的主要成分是 ( ) A. CaCl2 B. Ca(OH)2 C. CaCO3 D. CaSO4

8.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鉴别CO和CO2的是 ( )。 A.澄清石灰水 B.蒸馏水 C.灼热的氧化铜 D.紫色的石蕊试剂 9.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室内放置一大盆水,就可防止煤气中毒 B.室内着火,应立即开窗通风

C.夜间室内有煤气泄露,可立即开灯检查 D.久未开启的地窖、窖井,不可冒然进入 10.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二氧化碳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 B、二氧化碳可用作气体肥料 C、二氧化碳可用于制汽水 D、二氧化碳有毒,人体不能吸收 11.下列变化中,吸收热量的是 ( ) A木炭燃烧 B、干冰升华 C、空气液化 D、浓硫酸溶于水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煤炉上放一壶水可以防止CO中毒

B.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所以都很坚硬 C.用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氯化钠杂质 D.用澄清石灰水可区分CO、CO2

13.有六种气体:氧气、氢气、氮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 (1) 点燃前,需检验气体纯度的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 (2) 在冶金工业上可作还原剂的单质是____________

(3) 可用作制汽水的是______________

(4) 燃烧后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_______ (5) 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______________

14.燃气热水器使用不当容易造成CO中毒伤亡事故。请回答: ①CO使人中毒的原因是:CO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阻止空气中的 进入人体。 ②你认为,在烧木炭或使用燃气热水器等时,要注意的是(写一点): ③CO虽然有毒,但有很多重要用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中一例: 家庭使用的煤气(主要成分是CO)本身没有气味,如果它逸散出来人就会不知不觉的中毒,为了防止煤气逸散使人中毒,人们在生产煤气时常往煤气中加入少量的有特殊气味(臭味)的乙硫醇。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乙硫醇除了具有特殊气味外,还表现出许多与CO不同的化学性质,你觉得它们化学性质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

(2)乙硫醇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由此可推断乙硫醇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 (3)当发现家中的煤气泄漏时,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15.经过学习我们可以初步认识到:化学反应的快慢、现象、生成物等与反应物量的多少、反应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请各举一例说明: ...

(1)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

(2)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

(3)反应物的量不同,反应现象可能不同;

(4)反应条件不同,生成物不同。

16.将两只用于医学研究的小白鼠分别放人A、B两个瓶中,A瓶内装有CO和O2的混 合气体,B瓶内装有C02气体,拧紧瓶盖,结果两只小白鼠很快都死了。造成小白鼠死亡的主要原因是:A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气体越来越多,气候在不断变化,我国已经历了多个“暖冬”。

(1)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物质是 。 (2)请举出防止“暖冬”现象进一步加剧的两项具体措施。

18.2009年世界气候大会在哥本哈根举行。中国关于减排的承诺,充分展示了中国谋发展,促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目前,“低碳”正成为国民的共识。 (1)CO2含量增多,温室效应增强。

近几十年来,大气中CO2含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 (2)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

①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输送到冰冷的深海中贮藏。二氧化碳在深海中的溶解度比通常

情况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但有科学家担心这样做会增加海水的酸度,导致海洋生物死亡,二氧化碳使海水酸增加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将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节能减排,低碳生活。

①今年3月28日鞍山市许多市民参与了“地球一小时”活动,晚上熄灯一小时。下列说法与这个活动的主要目的不相符合的是 。

A.节约能源 B.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C.欣赏城市夜景 D.关注全球气候 ②低碳生活从细节做起,你的一个低碳举措是 。 19.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

A B C D E F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⑵常温下,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 收集装置是 ;

⑶实验室通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外,CO2也可以用碳酸氢钠(NaHCO3)固体加热分解(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来制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此法来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 ⑷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 (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20.如图所示,烧杯中有高低两支燃烧的蜡烛,如图所示向甲中倾倒二氧化碳,你认为会发生哪些现象?为什么?(2分)

(2)如图乙所示有两支高低燃烧的蜡烛,如果在乙烧杯

甲 上罩一只稍大一些的烧杯,请你猜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什么?(3分)

21.实验探究:

实验目的:CO2在溶于水时有没有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提出问题:什么物质使石蕊试剂变色了呢?

猜 想: A. 、B. C. 设 计方案:取四朵紫色石蕊染成的小花,进行进行以下实验实验:

乙 向紫花上喷水,变色的紫花微操作 向紫花上喷醋酸 向紫花上喷水 将紫花放在CO2中 然后将紫花放热 在CO2中 现象 分析 实验结论 22.现有混有少量CO2的CO气体,某同学欲用CO还原CuO实验,证明CO具有还原性,请根据下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A处框图表示盛有CO2和CO混合气体的储气瓶)

(1)写出图F中有编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后装置D中观察得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C和E都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但其实验目的是不同的,分别写出装置C和E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 _; 23.同学们从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石,他们取80克该样品进行煅烧实验(所含杂质在煅烧过程中不发生变化),测得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

反应时间t∕s 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石灰石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 g。 (2)求该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t0 80 t1 75 t2 70 t3 66 t4 62 t5 58 t6 5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