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农地流转模式创新研究
来源:宝玛科技网
资源・环境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年第28卷第O5期(总第409期) _-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农地流转模式创新研究 李博文 (长江大学经济学院,湖北荆州434020) [摘要]当前,互联网已经深入到每一个人的生活与工作当中,并且对各行各业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针对当前 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且以此提出在“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农地流转;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1.3缺乏配套的土地流转服务组织 在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人类社会已经开始大步迈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在当前,各行各 业中信息技术都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在新型城镇化以及社会主 义新农村的建设当中,互联网技术以及信息技术也为农业的产 业化、农地的市场化流转以及农村经济制度的改革有着巨大的 促进作用。特别是在农村土地流转方面。近几年来,国家 推出了一系列的“三农”对农村土地的流转有了高度的关 注,希望以此进一步推进我国农业规模化以及产业化的发展。 从农村土地流转的实际情况来看,截至2015年年底,我国的 从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实际情况来看,其运转机制依然 停留在—个相对初级的阶段,并没有形成—个完整的、科学的、 规范的、有序的、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土地流转市场。虽然 从数据上来看,截至2015年底,全国已经有1200余个县、17000 多个乡镇已经建立起了配套的土地流转服务组织,并且也取得一 定的成果,在2015年流转合同的签订率已经超过了67%。但是 从实际的土地流转情况来看,依然存在着土地流转交易市场发育 不均衡,部分乡镇依然欠缺土地流转服务组织,导致农户在进行 耕地流转的面积以及达到了0-3亿hm ,其中由家庭承包的耕 地占比为33%,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土地集中化已经具备一 定的规模。不过,虽然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 但是我国的农村土地流转模式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着我 国农村土地流转进一步的发展。 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因为信息的缺乏或者是交流不畅等原因导致 土地流转的交易成本不断攀升,致使农户无力进行土地流转。同 时,由于各地土地流转服务组织并没有制定统一的监督管理措施 以及相关标准,这就导致各地土地流转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导致已经很难宏观指导或者是推行配套的土地流转。除 1 当前我国农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1.1 僵化的农村管理 此之外,土地流转配套服务组织的缺乏,也会致使土地流转过程 中缺乏有力的登记制度,使得土地流转纠纷时有发生。 1.4确权成本较高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管理有了较大的改变, 为了确保农村中每一位公民的权利,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强化 对农村土地的管理,以此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使其可以有效 的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因此在目前规定着具有当地户籍,取 得了农村政治成员身份之后,才能拥有土地。除此之外,取得 土地的面积也随着农村人口的增减而要所改变。这样一来,就 从目前我国土地流转的实际情况来看,要想完成整个土地 流转并进行土地确权,需要经过多道程序,包括土地流转登记 申请、权属审查、登记注册以及颁发土地证书等,在这期间还 有可能会遇到由于相关部门的忽视而花费较高时间成本的 情况,这样一来,就会影响到农户进行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同时, 导致农村当中缺乏足够的劳动力进行农村土地的规模化经营,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流失, 导致了一个情况的发生,那就是农村土地虽然是无偿取得,但 是却是极为不稳定的。而在这样不稳定的情况下,就会使得农 村居民没有形成土地流转的意识,从而阻碍了农村土地的流转。 1.2农村土地产权模糊 这种情况也会对土地流转产生消极影响。再者,由于土地的租 金较高,因此农户即便扩大经营规模,经济效益的提高也极为 有限,这样也会影响到农户参与到土地流转当中。 虽然根据目前的《物权法》规定,农村土地应当是属于农村 所有农民集体所有,但是在这之中却没有明确农村土地归属的主 体对象或者是代理人。然而,在农村当中,无论是农村的集体经 济组织还是村委会,都有资格和机会成为农村土地的归属主体, 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导致土地产权模糊、主体不明的情况发生,即 2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 创新策略 .2。1 创建“电商+土地流转”的众筹消费模式 所谓的“电商+土地流转”的众筹消费模式指的是“020” 使农户即便希望进行土地流转,但是因为产权问题却无法在市场 中进行有效的土地流转,从而阻碍了农村土地进一步的流转。 商业模式,也就是将线下的土地流转模式与互联网相结合,使 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平台之一。而在我国,目前正是由阿里巴 [收稿日期]2o17—02—08 [作者简介]李博文(1974一),男,蒙古族,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农村与区域发展。 14— 一张志高,等:安阳市农业碳排放驱动因素及脱钩效应分析 资源・环境 安阳市农业碳排放驱动因素及脱钩效应分析 张志高’,袁征 ,张玉’,王浩敏’,王军红’ (1.安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河南安阳455000; 2.安阳工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河南安阳455000) [摘要]基于农业生产中翻耕、化肥、农药、农膜、农用柴油和农村用电等6个方面,测算了安阳市1993~2014年 的农业碳排放量。结果表明,安阳市农业碳排放总量整体呈上升趋势,碳排放总量由1993年的36.62×10 t增加到2014年 的143.84×10 t,年均增长7.52%,总体上呈“高速一负增长一高速一低速”四阶段演化特征。安阳市农业碳排放总量与 经济发展呈典型的倒“U”型曲线关系,目前处于倒“u”型曲线的左侧,拐点还未出现。农业碳排放总量的组成结构随 时间变化,从平均占比情况来看依次为农村用电、化肥、农用柴油、农膜、农药和翻耕。运用LMDI模型对安阳市农业 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分解,结果显示,农业经济发展对碳排放具有较强促进作用,与基期相比,累计实现了178.09×104t 的碳增量,而生产效率、劳动力因素和产业结构因素则对碳排放有抑制作用,分别累计实现52.51×104t、12.37×10 t和 5.99×10 t的碳减排。Tapio脱钩分析表明,目前安阳市农业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脱钩关系以扩张负脱钩为主。 安阳市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尽旱实现农业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脱钩。 [关键词]农业碳排放;LMDI模型;影响因素;脱钩效应;安阳市 [中图分类号]X705 [文献标识码1A 1 引言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给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带来了显著 的不利影响,严重威胁到能源安全、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和 [收稿日期]2016—01—22 生存环境等各个方面,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的制约 因素。人类对能源和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使用,造成大气中 温室气体浓度的迅速增长是导致气候变暖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16A170006)和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152102310088)。 [作者简介]张志高(1986一),男,河南许昌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区域资源环境评价。 巴推出的“聚土地”项目实现了该模式下的土地流转。通过“聚 土地”,农户可以通过线上预约来定制希望流转的土地面积, 同时也可以根据自身的规划以及发展要求,来制定土地上的种 植物。通过这样的方式,农户不仅可以收取土地资金,同时还 交易双方的流转成本,并且提高土地流转的效率。除此之外, 通过产权交易平台,还可以吸引更多的金融资本进行融资,为 农村土地的流转以及利用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持。 综上所述,土地流转改革是实现我国农业产业化、规模化 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也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有着巨 大的帮助。而在传统的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客 观或者非客观的因素阻碍着农村土地进一步流转,对我国农村 的发展造成了极大阻碍。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 已经深入到每一个人的生活与工作当中,因此,笔者认为通过 互联网也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的农村土地流转。而要做到这一 点就需要创建“电商+土地流转”的众筹模式以及搭建“互联 网+土地流转”的产权交易平台。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国家 可以亲自参与到土地的生产过程中,以此来获得工资。这样做 的优势在于在土地的流转过程中,削弱了工作的影响,同 时对于土地的影响也较小,从而更好的保护了耕地,在提高耕 地利用率,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能够实现自然生态环境的保 护工作。与此同时,在该模式下,也能够解决生产与销售的问 题,更好的保障了订单的获取以及资金的回收。除此之外,通 过020电子商务模式,能将土地的利用权利进行分割,不仅 仅是出售经营权,同时还可以出售土地产出农产品的所有权或 者是农产品种植的决定权等。这样一来,就可以让原本只能够 还需要推出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确保电商模式下土地流转 的安全性与合法性,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我国的农村土地流转, 保障企业与农户的共同利益。 【参考文献】 [1】王丽艳,贾宾,薛珂.”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农地流转模式创新探 由少数人参与的土地流转转变为人人都可以参与进来的新型交 易模式。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同时对于实现企 业与农户的经济共赢,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都有着巨大帮助。 2.2 搭建“互联网+土地流转”的产权交易平台 要想实现农村土地的020商业模式,那么搭建“互联网+ 土地流转”的产权交易平台也是十分重要的。在该交易平台上, 讨[J].工程经济,2016,26(9):58—63. [2]李海霞,康艳宁.互联网时代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比较研究[J】.合作 农户可以进行土地供求信息的发布,这样可以有效的节约土地 经济与科技,2015(18):3O一31. 一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