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第Ⅰ卷(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第Ⅱ卷(非选择题)必须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开始结束,将答题卡交回,试卷由个人妥善保管。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S-32 Ca-40 Cu-
第Ⅰ卷(选择题 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物质和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T2噬菌体的蛋白质在大肠杆菌核糖体上合成 B.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C.HIV的遗传物质可以在人体T细胞内进行半保留复制 D.洋葱根尖叶绿体DNA在间期不进行全保留复制
2.科学家通过对前列腺癌细胞系的研究发现,绿茶中的多酚具有抗癌的作用。绿茶中的多酚酶能促进多酚的合成,从而促进某种蛋白质的合成,而这种蛋白质有促进癌细胞凋亡的作用。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前列腺癌细胞的凋亡是多酚引起的,不受人体基因的 B.绿茶具有抗癌作用的根本原因是绿茶细胞中有多酚酶基因
C.与正常细胞相比,前列腺癌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但膜的成分未改变 D.前列腺癌细胞能侵润周围正常组织,说明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性
3.用脱落酸(ABA)溶液处理培养在含一定浓度蔗糖的培养基中的水稻愈伤组织,实验数据如下图甲、乙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处理初期ABA促进愈伤组织中淀粉酶的合成( ) B.植株用ABA处理更有利于光合产物的形成 C.在处理第1-3天时ABA促进还原糖产生
D. 在处理笫7-14天时实验组中较多的淀粉水解成还原糖
4.如图是人体组织局部切片示意图,其中①③⑤表示某种体液, ②④表示细胞,①⑤所在位置是某些管道的横切面。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②的内环境是血液和组织液
B.正常情况下,在③中可以检测到淀粉酶 C.与①相比,③⑤中蛋白质的含量比较少 D.若①中蛋白质含量升高,会引起组织水肿
5.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0.4和0.3,且种群数量足够大、不发生基因突变、自然选择不起作用、没有迁入迁出,则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如果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0.25 B.如果该种群的子一代再随机交配,其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会发生改变
1
C.如果该种群只在相同基因型之间进行交配,其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0.4 D.如果子一代也同样只发生相同基因型之间的交配,AA的基因型频率会发生改变 6.科研小组对某地两个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 并研究Nt+1/Nt一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如图所示(图中 Nt表示第t年的种群数量,Nt+l表示第t+l年的种群数量)。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种群在0~t3段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B.乙种群在0~t1段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C.乙种群在t2时数量最少
D.甲种群在t3后数量相对稳定可能是生存条件得到了改善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酸钠可作为治疗胃溃疡病人的胃酸过多症的药物
B.为了提高铜粉与的反应速率,可向烧瓶中加入少量石墨或银浓溶液
C.向柠檬醛分子中含有醛基
中加入高锰酸钾性溶液,溶液褪色,说明柠檬醛
D. 名称为:1,3─二甲基─2─丁烯
8.在酸性介质中,往MnSO4溶液里滴加(NH4)2S2O8(过二硫酸铵)溶液会发生如下离子反应: Mn+ S2O8+ H2O → MnO4+ SO4+ H(未配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以利用该反应检验Mn B.若有0.1 mol氧化产物生成,则转移0.5mol电子 C.氧化性比较:S2O8>MnO4 D.可以使用盐酸作为该反应的酸性介质
9.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经常采用“推理”的思维方式,但有时也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根据lmolO2和Mg完全反应获得4mol电子;可推出lmo1 O2和其他金属完全反应都获得4mol电子 B.相同pH值的H3PO4和H2SO4溶液,稀释相同倍数再分别测其pH值,若H3PO4溶液的pH小于H2SO4溶液,可推出元素的非金属性S>P
C.根据Cl2+2KI=2KCl+I2反应中,氧化性:Cl2>I2;可推出SiO2+2C 氧化性:C>Si
D.向3%H2O2溶液中加0.1gMnO2粉末比加2滴1mol·LFeCl3溶液反应剧烈;根据此实验可推出MnO2的催化效果一定比FeCl3好
10.对于已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A(g)
法正确的是( )
A.当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B.缩小容器体积,重新达到平衡时,气体混合物中C%可能增大 C.在恒压容器中升高温度,气体混合物中C%可能先增大后减小 D.在恒容容器中升高温度,达到新平衡时,气体的密度增大 11.关于下列各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2B(?)+C(g)△H >0,假设A、C状态保持不变,下列说
-1
2--2+
2+
2-
-
2-
+
Si+2CO↑反应中,
A.甲表示H2与 O2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则H2的燃烧热为-241.8kJ/mol
2
B.乙表示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的可逆反应2NO2(g) 系,其中交点A对应的状态为化学平衡状态
o
N2O4(g) 中各物质浓度与其消耗速率之间的关
o
C.丙表示A、B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将t1C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C时,溶质的质量分数B>A
D.丁表示常温下,稀释HA、HB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的PH随加水量的变化,则NaA溶液的PH小于同浓度的NaB溶液的PH
12.甲、乙、丙、丁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A、B、C、D、E是由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
组成的化合物,F是由丙元素形成的单质。已知反应A+B=D+F,A+C=E+F;且0.1mol/L D溶液的PH为13(25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丁>丙>乙>甲 B.乙元素只能形成一种二元含氧酸 C.另一个化合物G与B具有相同的元素组成,G是一种常见的强氧化剂 D.1.0L 0.1 mol/L E溶液中阴离子的总的物质的量小于0.1mol
13.化合物M(fumimycin)是从微生物中分离得到的,它显示出广谱抗菌活性。下列关于化合物M
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化合物M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OOHOHOO
o
B.化合物M在强酸中水解可生成HOOCC.化合物M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HOHOONHOD.1 mol M在NaOH溶液中反应,最多消耗5 mol NaOH
M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其中14-18小题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19-21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4.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风云二号”08星发射升空,“风云二号”08星是地球同步卫星,将在天气预报、气候预测、军事、航天气象保障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该卫星在预定轨道正常运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可能会经过九江一中的正上空 B.它的线速度大于地球第一宇宙速度 C.它的角速度大于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角速度 D.它距离地球太远,故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15.如图甲,一维坐标系中有一质量为m=2kg的物块静置于x-3 -2 -1 0 1 2 3 4 x/m 轴上的某位置(图中未画出),t=0时刻,物块在外力作用甲 x/m 下沿x轴开始运动,如图乙为其位置坐标和速率平方关系图象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 2
A.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加速度大小为1m/s
2 B.t=4s时物块位于x=4m处 C.t=4s时物块的速率为2m/s 0 -24 2 6 v2/m2·s D.在0~4s时间内物块所受合外力做功为2J 乙 16.沈腾所在的开心麻花团队打造的创意形体秀《魔幻三兄弟》给观众留下了 很深的印象。该剧采用了“斜躺”的表演方式,三位演员躺在倾角为30° 的斜面上完成一系列动作,摄像机垂直于斜面拍摄,让观众产生演员在竖 直墙面前表演的错觉。如图所示,演员甲被演员乙和演员丙“竖直向上” 抛出,到最高点后恰好悬停在“空中”。已知演员甲的质量m=60kg,该 过程中观众看到演员甲上升的“高度”为0.8m。设演员甲和斜面间最大 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10m/s,不计空气阻力。则该过 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3
2
A.演员甲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B.演员甲被抛出的初速度为4m/s C.演员甲运动的时间为0.4s D.演员甲的重力势能增加了480J 17.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点(2,0)处固定一个电荷量为+2q的 点电荷,点(一2,0)处固定一个电荷量为一q的点电荷。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在x轴上电场强度为零的点有两个 B.(0,2)点的场强大小是(0,0)点的场强大小的一半 C.(0,0)点的电势一定高于(0,2)点的电势
D.将一个正电荷从(1,1)点移动到(一2,一l)点,电势能增大 18.如图所示,50匝矩形闭合导线框ABCD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B=
2
2
2
T的水平匀强磁场中,线框面积S10
=0.5 m,线框电阻不计.线框绕垂直于磁场的轴OO′以角速度ω=200 rad/s匀速转动,并与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相连,副线圈接入一只“220 V 60 W”灯泡,且灯泡正常发光,理想电流表的最大量程为10 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框处于中性面位置时,穿过线框的磁通量为零 B.线框中产生交变电压的有效值为5002 V C.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25∶10 D.允许变压器输出的最大功率为5 000 W
19.如图所示,用长为L的轻绳把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悬挂在高2L的
O点处,小球以O为圆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且恰能到达最高点B处,重力加速
度为g.则有( )
A.小球在运动过程中轻绳的拉力最大为6mg B.小球在运动过程中轻绳的拉力最小为mg
C.若运动中轻绳断开,则小球落到地面时的速率为7gL
D.若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轻绳断开,则小球落到地面时的水平位移为2L
20.如图所示,木板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在其最右端放一可视为质点的木块.已知木块的质量m=1 kg,木板的质量M=4 kg,长L=2.5 m,下表面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2 , 上表面与木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2
2
.现用水平恒力F拉木板,g取10 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μ2=0,F=20 N,为了使木块能够滑离木板,则F作用的最短时间为1s B.若μ2=0,F=20 N,为了使木块尽快滑离木板,则F作用的最短时间为1s C.若μ2=0.3,为了能抽出木板,则F至少为25N
D.若μ2=0.3,F= 30 N且一直作用在木板上,则木块滑离木板需要的时间2s
21.如图所示,电阻不计的平行金属导轨固定在一绝缘斜面上,完全相同的金属棒a、b垂直 放置在导线上,且与导轨接触良好,两棒在导轨上均处于静止状态而不下滑.现在垂直于 导轨平面的方向加一匀强磁场,并用一平行于导轨的恒力F作用在a的中点,使a向上运 动,在a向上运动过程中,b始终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棒a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B.导体棒a的机械能增加量等于拉力F做的功 C.导体棒b所受的摩擦力有可能等于F
D.导体棒b所受的摩擦力可能先减小后不变
4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 作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6分)为了简单测量小木块与水平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按以下步骤进行: a.将一端固定在木板P上的轻弹簧置于水平桌面上,固定 木板P,在桌面上标记弹簧自由端位置O,将小木块接触弹 簧自由端(不栓接)并使其缓慢移至A位置,如图1所示。 b.将小木块从静止开始释放,小木块运动至B位置静止。 c.将弹簧移至桌边,使弹簧自由端位置O与桌边缘对齐,如图2所示。固定木板P,使小木块接触弹簧自由端(不栓接)并使其缓慢移
至C位置,使OC=OA。将小木块从静止开始释放,小木块落至水平地面D处,Oˊ为O点在水平地面的竖直投影点。若已经测得OB距离为L,OOˊ间竖直高度为h。小木块可看作质点,不计空气阻力。 ①为测量小木块与水平桌面的动摩擦因数,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②写出小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μ=
23.(9分)现要测量一个未知电阻Rx的阻值,除Rx外可用的器材有:
多用电表(仅可使用欧姆挡);一个电池组E(电动势6 V); 一个滑动变阻器R(0~20 Ω,额定电流1 A);
两个相同的电流表G(内阻Rg=1 000 Ω,满偏电流Ig=100 μA); 两个标准电阻(R1=29 000 Ω,R2=0.1 Ω);一个电键S、导线若干。
(1)为了设计电路,先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粗测未知电阻,采用“×10”挡,调零后测量该电阻,发现指
针偏转非常大,最后几乎紧挨满偏刻度停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这个电阻阻值很小,估计只有几欧姆 B.这个电阻阻值很大,估计有几千欧姆 C.如需进一步测量可换“×1”挡,调零后测量 D.如需进一步测量可换“×1 k”挡,调零后测量
(2)根据粗测的判断,设计一个测量电路,要求测量尽量准确并使电路能耗较小,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将各元件字母代码标在该元件的符号旁。
24.(12分)倾角为37º的传送带在电机控制下以4m/s的速度沿图示方向匀速率运行,传送带的顶端与底端相距17m。现将一质量为0.4kg的煤块放到传送带的顶端,使它从静止开始沿传送带下滑,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煤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留下黑色划痕(不计煤块质量变化),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o 2
煤块从顶端滑到底端的过程中(sin37=0.6,重力加速度g = 10m/s ) (1)煤块运动的时间 (2)摩擦产生的热量 (3)划痕长度
25. (20分)如图所示,两块平行属极板心MN水平放置,板长L = 1 m,间距d=3m,两金属板间电压
34
UMN = 10V;在平行金属板右侧依次存在ABC和FGH两个全等的正三角形区域,正三角形ABC内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Bl ,三角形的上顶点A与上金属板M平齐,BC边与金属板平行,AB边的中点P恰好在下金属板N的右端点;正三角形FGH内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B2 ,已知A、F、G处于同一直线上,B、C、H也处于同一直线上,AF两点距离为
-10
2 m。现从平行金属极板MN左端沿中轴线方向入射一个重力3-4
5
不计的带正电粒子,粒子质量m = 3x10kg,带电量 q= 10C,初速度v0 = 10m/s
5
(1)求带电粒子从电场中射出时的速度v的大小和方向
(2)若带电粒子进入中间三角形区域后垂直打在AC边上,求该区域的磁感应强度Bl
(3)在第(2)小问基础上,若要使带电粒子由FH边界进入FGH区域并能再次回到FH界面,求B2 应满足的条件 26.(15分)某化学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高温下用CO还原CuO的固体产物的成分。
浓硫酸
已知:①H2C2O4 ――→△ CO↑+CO2↑+H2O
②Cu2O+4NH3·H2O =2 [Cu (NH3)2] +3H2O+ 2OH
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开始前,首先必须进行的操作为 。
(2)实验开始时,先往A装置的圆底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再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待 ,再点燃D处的酒精喷灯。 (3)装置B的作用是 (4)为探究其还原产物的成分,某同学提出了如下假设:
假设1:还原产物为Cu2O; 假设2:还原产物为 ; 假设3:还原产物为 。 (5)F装置中的PdCl2溶液可以吸收多余的CO,反应后溶液变黑(P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为验证还原产物的成分,甲、乙同学设计了两个实验方案。
①反应前测CuO固体样品的质量为12.0g,反应一段时间后,熄灭D装置的酒精喷灯,并立即熄灭A装置的酒精灯,待D装置中固体冷却后,称得固体的质量为10.4g。甲同学取少量称量后的固体放入200mL 3.0 mol·L的氨水中,充分混合一段时间后,测得溶液的pH没有改变(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甲同学通过信息推测固体的成分为 ,该反应中CuO的转化率是
-1
+
-
②乙同学称量E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差,计算出CuO的转化率比甲同学计算结果偏小,其主要原是
2+
27.(14分)某种利用生产钛白废副产物硫酸亚铁溶液(含TiO离子)生产氧化铁黑(Fe3O4)的流程如下:
已知:常温下Ti(OH)4的Ksp=7.94×10。回答下列问题:
(1)沉淀池产生的滤渣除了Ti(OH)4外,主要成分是 。产生Ti(OH)4的离子方程式为 。 (2)在废副硫酸亚铁溶液沉淀池中发生反应的类型没有的是 (填标号)。 A.置换反应 B.化合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
(3)氧化桶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4)本工艺的关键之一在于测定氧化桶流出的滤液中Fe和Fe的比例应略小于2:1,约为1.9:1。其主
6
3+
2+
-54
要的原因是 。
(5)沉淀池、氧化桶中通入的水蒸气除了加热升温加快反应外,还应该具有的作用是 。 (6)流程中“滤液”的最佳处理方式是 。
28.(14分)使用SNCR脱硝技术的主反应为:4NH3 (g)+4NO (g)+O2 (g)
副反应及773K时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反应 4NH3 (g) + 5O2 (g) 4NH3 (g) + 4O2 (g) 4NH3 (g) + 3O2 (g) 4NO (g) + 6H2O (g) 2N2O (g) + 6H2O (g) 2N2 (g) + 6H2O (g) △H(kJ·mol) -905.5 -1104.9 -1269.0 -1 4N2(g) + 6H2O (g) △H 平衡常数(K) 1.1×10 4.4×10 7.1×10 342826
-1
(1)主反应△H= kJ·mol,773K时主反应平衡常数K= 。 ①图中a、b、c三点,主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 ②试解释N2浓度曲线先上升后下降的原因 。 ③550K时,欲提高单位时间内N2O的百分含量,应采取 的措施是 。
(3)为探究碳基催化剂中Fe、Mn、Ni等元素的回收,将该催化剂溶解后得到含有Fe、Mn、Ni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0mol·L。欲完全沉淀Fe、Mn(离子浓度低于1.0×10mol·L),应控制CO3的物质的量浓度范围为 。
沉淀物 FeCO3 MnCO3 NiCO3 2--6
-1
2-
-3
-1
2+
2+
2+
2+
2+
(2)图1表示在密闭体系中进行实验,测定不同温度下,在相同时间内各组分的浓度。
Ksp 3.0×10 2.0×10 1.0×10 -7-11-11
(4)电化学催化净化NO是一种最新脱硝方法。原理示意 图如下,固体电解质起到传导O的作用。a为外接电源
的 极(填“正”、“负”)。通入NO的电极反应式为
29.(10分)为探究大气CO2浓度变化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人员对三种作物所处环境的CO2 浓度分别进行如下控制:自然CO2浓度(375gμmol·mol-1,简称[375])、倍增CO2浓度(简称[750])、倍增后恢复到自然CO2 浓度(先在倍增CO2浓度下生活60天,再转入自然CO2浓度下生活,简称[750-375]),每种作物的三种处理均设置3个重复组,测得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如图1、2、3 所示:
(1)由上图数据分析可知,在CO2 浓度倍增条件下,三种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均___ ___,这主要是CO2 浓度倍增时___ ___增大与___ ____降低共同作用的结果。
(2)为进一步测定在[375]和[750]条件下干旱胁迫对大豆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相应探究实验,结果如下:
7
①水分充足、[750]时大豆的真正光合速率为__ ___。
②在水分充足条件下,[750]能显著提高大豆的光饱和点,其原因可能是:一方面CO2 浓度增加,暗反应中___ ___需要的能量增多;另一方面叶肉细胞中__ _的含量增加,大豆捕获光能的能力增强。 ③在干旱条件下,叶片的 (结构)因减小蒸腾作用的需要部分关闭,使植物光合作用减弱。此时该结构的细胞内溶液浓度 (高于、等于或低于)细胞外溶液浓度。
④分析上表数据可知,通过生产中的____ _____措施可降低干旱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30.(8分)小鼠的繁殖能力强,相对性状明显,是常用的遗传实验材料,用小鼠进行遗传学实验,小鼠的弯曲尾(B)对正常尾(b)显性。遗传学家针对小鼠的尾形进行了相应的遗传实验。 实验一:
父本 母本 子一代 弯曲尾 正常尾 弯曲尾(♀):正常尾(♂)=1:1
实验二:遗传学家将一个 DNA 片段导入到子一代弯 曲尾雌鼠的体细胞中,通过 DNA 重组和克隆技术获 第3种 第1种 得一只转基因正常尾小鼠。
说明:①插入的 DNA 片段本身不控制具体的性状; 第2种 第4种 ②小鼠体内存在该 DNA 片段,B 基因不表达,即 该DNA 片段和B 基因同时存在是表现为正常尾,b 基因的表达不受该片段影响;
表示B基因 ③若小鼠的受精卵无控制尾形的基因(B、b),将导 致胚胎致死。请回答:
(1)由实验一可知,控制小鼠尾形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子一代雄鼠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 (2)该转基因小鼠的育种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
(3)遗传学家认为该 DNA 片段插入到小鼠染色体上的位置有 4 种可能(见右图)。为确定具体的插入位置,进行了相应的杂交实验。(不考虑交叉互换)
实验方案:让该转基因正常尾小鼠与非转基因正常尾雄性小鼠杂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 结果与结论:
①若子代正常尾雌鼠:弯曲尾雌鼠:正常尾雄鼠:弯曲尾雄鼠=1:1:1:1,则该 DNA 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 1 种可能性;
②若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 DNA 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 2 种可能性; ③若子代全为正常尾,且雌雄比例为1:1,则该 DNA 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 3 种可能性; ④若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 DNA 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 4 种可能性。
(4)如上(3)题的第二种情况插入DNA方式中,插入的该DNA片段与控制尾形的基因在遗传过程中符合基因的_________________定律。
31.(14分) 回答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
(1)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胰岛素是维持血糖平衡的重要激素。下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及胰岛素作用机理。请分析回答:
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最终由传出神经末梢释放 ,与胰岛B细
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由图可知,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还会受到 的影响。 据图分析,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促进组织细胞加速___________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8
(2)胰腺不仅能分泌激素,还能分泌胰液,下图表示胰液分泌调节的部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的盐酸刺激 ,从而使其分泌 ,经 传送至胰腺,促使其分泌胰液。该途径表明机体通过 方式调节胰液的分泌。
图中反射弧的效应器为 (结合概念回答)。该途径表明机体还可通过 方式调节胰液的分泌。 32.(7分)下面图1是该草原生态系统部分营养结构的模式图;图2表示某人研究不同大气CO2浓度及土壤铜污染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的结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1中若蛇由于某种原因数量下降,蟾蜍的数量先增多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98
___ 稳定性;若草固定的总能量为6.2×l0 kJ,食草昆虫和鼠同化的总能量是l.3×l0 kJ,则人最多能获得的能量为__ kJ。若蛇取食鼠的比例由1/4调整到1/2,从理论上分析,改变取食比例后蛇体重每增加1kg,人比原来增重 _kg(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
(2)由于开矿对该草原土壤造成了铜污染。由图2可以看出,土壤Cu污染和CO2浓度升高对土壤脲酶的活性的影响分别是 。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方框图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定区域指定位置答题。
33.【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关于分子动理论的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扩散现象说明物质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B.压缩气体时气体会表现出抗拒压缩的力是由于气体分子间存在斥力的缘故 C.两个分子距离减小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在增大
D.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处于热平衡,用来表征它们所具有的“共同热学性质”的物理量叫做内能 E.两个分子间的距离为r0时,分子势能最小
(2)(10分)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体积V与热力学温度T的关系图象如图所 示,气体在状态A时的压强pA=p0,温度TA= T0,线段AB与V轴平行,BC 的延长线过原点。求:
(i)气体在状态B时的压强pB;
9
34.【物理—选修3-4】(15分)
(1)(5分)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分别用红色和绿色的激光照射同一双缝。在双缝后的屏幕上,红光的干涉条纹间距Δx1与绿光的干涉条纹间距Δx2相比,Δx1____Δx2(填“>”、“=”或“<”)。
若实验中红光的波长为630 nm,双缝与屏幕的距离为1.00 m,测得第1条到第6条亮条纹中心间的距离为10.5 mm,则双缝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 mm。
(2)(10分)一个半圆柱形玻璃砖,其横截面是半径为R的半圆,AB为半圆 的直径,O为圆心,如图所示。玻璃的折射率为n=2。
(i)一束平行光垂直射向玻璃砖的下表面,若光线到达上表面后,都能从该 表面射出,则入射光束在AB上的最大宽度为多少? (ii)一细束光线在O点左侧与O相距射出点的位置。
3
R处垂直于AB从下方入射,求此光线从玻璃砖 2
(ii)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的过程中,对外界做的功为10 J,该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为多少; (iii)气体在状态C时的压强pC和温度TC。
35.【物理—选修3-5】(15分)
(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了质子,他的学生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
B.原子核内某个中子转变为质子和电子,产生的电子从原子核中发射出来,这就是β衰变
C.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跃迁到激发态后,在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的频率不一定等于入射光的频率 D.分别用X射线和绿光照射同一金属表面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用X射线照射时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较大
141921E.铀核裂变的核反应为23592U56Ba36Kr20n
(2)(10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停放着一辆小车,小车左端靠在竖直墙壁上,其左侧半径为R
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AB是光滑的,轨道最低点B与水平轨道BC相切,C点为水平轨道的最右端,BC=1.3R,整个轨道处于同一竖直面内.将质量为小车质量一半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从A点无初速释放,物块与小车上表面BC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 , 重力加速度为g
(i)求物块运动到B点时的速率 (ii)判断物块最终是否能够从C点飞出,并说明理由。
36.【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 我国的能源主要来源于燃煤,煤燃烧产生的烟气直接排放会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将烟气通过石灰浆液的脱硫装置可以除去85%-90%的SO2,且最终会生产出几乎不含杂质的二氧化碳,减少碳排放。其装置如图所示。
(1)煤燃烧产生的烟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 有 (填字母)
A.光化学烟雾 B.酸雨 C.粉尘污染 D.水体富营养化
(2)石灰石浆液在进入脱硫装置前,需通入一段时间的二氧化碳,其目的是 ;脱硫时控制浆液
的pH,此时浆液中含有的亚硫酸氢钙被足量氧气快速氧化成硫酸钙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CO2浓度的是 (填字母)。 A.增加化石燃料的使用 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C.采用节能技术 D.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10
(4)将上述回收的CO2转化成有机物可有效实现碳循环。等物质的量的CO2和CH4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
下恰好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一种常见有机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上述反应的优点是 .
-2 3
(5)已知某烟气中SO2的浓度为3.2×10g/L。若将处理1m该烟气得到的CaSO4加入燃料反应器中与甲
烷充分反应,消耗甲烷7g,则该烟气中SO2的去除率为 (假设脱硫得到的含硫化合物为CaSO4) 37.【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现有A、B、C、D、E、F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元素,它们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前四周期.A与B位于不同周期且B元素的原子含有3个能级,B元素原子的每个能级所含有电子数相同;D的原子核外有8个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E元素与F元素处于同一周期相邻的族,它们的原子序数相差3,且E元素的基态原子有4个未成对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B、C、D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低到高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2)写出化合物BD的一种等电子体的化学式: 。 (3)ED的熔点比E2D3的熔点 (填“高”或“低” ),原因是 . (4)F离子是人体内多种酶的辅因子,人工模拟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①F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向FSO4溶液通入过量CA3,可生成 [F(CA3)4]SO4, F的的配位数为 .
②某化合物与F(Ⅰ) (Ⅰ表示化合价为+1)结合形成图1所示的离子,该离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有 。
3
(5)B单质的一种同素异形体的晶胞如图2所示,若晶体的密度为ρg/c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
则晶胞的边长为 cm
38.【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一种钯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如下:
(R、R’为烃基或其他基团)
应用上述反应原理合成化合物K的路线如图所示(部分反应试剂和条件未注明):
已知:
①B能发生银镜反应,1molB最多与2molH2反应.
②C4H9OH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连有4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叫手性碳原子)
③F核磁共振图谱显示4种不同的氢原子,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G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 ④一定条件下,溴原子取代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烃基上的氢。 请回答:
11
(1)B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 (2)B→D的反应类型是______.
(3)D→E的化学方程式是 . (4)有机物的结构简式:G______;K______. (5)符合下列条件的X的系统命名为
a.相对分子质量比A大14 b.与A互为同系物 C、具有顺反异构体
(6)与G互为同分异构体,且也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I.回答下列有关月季的花药培养的问题:
(1)诱导花粉植株能否成功及诱导成功率的高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和 。
(2)为了选择适宜发育期的花药,通常选择___________的花蕾。将该时期的花药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质量分数为1%的醋酸洋红,用镊柄将花药捣碎,再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大多数花粉粒内只有一个深色的“点”。这种状态的花药_______(是/否)适合培养。
(3) 在花药培养,特别是通过愈伤组织形成的花粉植株,_____________的数目常常会发生变化。因此还需要对培养出来的植株进行鉴定和筛选。 II.回答下列有关胡萝卜素提取的问题
萃取胡萝卜素时,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_________的性质和用量,其中常用的有机溶剂是__________。得到的胡萝卜素粗品可用_______________法进行鉴定。
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图示方案为人们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 。农杆菌转化法中,根据农杆菌的特点,如果将抗冻蛋白基因插入到 上,通过农杆菌的转化作用,就可以使目的基因进入植物细胞,并将其插入到植物细胞中 上。 (2)推测方案Ⅱ中A基因所起的作用是 ,请写出该方案获得的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时所遵循的法则 。 (3)方案Ⅲ中的转基因牛可以通过分泌乳汁来生产人的生长激素。这需要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与 的启动子等组件重组在一起。该方案中的早期胚胎在移植人受体母牛子宫之前,必须对胚胎进行性别鉴定一般是取处于 时期的 细胞进行检测。 12
化学适应性测试参
7B 8D 9B 10C 11D 12C 13D 26. (15分)(1)检查装置气密性 (2分) (2)F装置中开始出现黑色固体 (2分)
(3)除去反应产生的CO2气体,防止干扰后面的测定 ( 2分) (4)Cu (1分) Cu 和Cu2O的混合物 (1分) (5)PdCl2 + CO + H2O = Pd + CO2 + 2 HCl (2分)
(6)① Cu (1分) 66.7% (2分) ②部分生成的CO2气体残留在装置D,导致结果偏小 (2分) 27.(14分)
(1)石膏 或 硫酸钙 或CaSO4·2H2O (1分)
TiO+3H2O=Ti(OH)4↓+2H (2分)(或Fe+TiO+3H2O=Ti(OH)4↓+Fe+H2↑ ) (2)C (1分)
(3)FeCl2+ 2NaOH= Fe(OH)2↓+2NaCl (2分) 4Fe(OH)2+O2+2H2O = 4Fe(OH)3 (2分) (4)Fe容易被氧化,应使其比例略高(2分) (5)搅拌反应物,使反应物充分反应(2分) (6)循环至沉淀池继续使用(2分) 28.(14分)
(1)-1632.5;(2分) 4.58×10 (2分) (2)①c (1分)
②先上升:反应还未到达平衡状态,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单位时间内N2浓度越大; 后下降:达到平衡状态后,随着温度升高,因反应正向放热,平衡逆向移动,且随温度升高
有副产物的生成,N2浓度降低 (2分)
③采用合适的催化剂(2分)
(3)(3.0×10,1.0×10)(2分) (4)负;(1分) 2NO + 4e36. (15分)
⑴BC (2分)⑵增大溶液中Ca的浓度,提高脱硫效率 (2分);Ca(HSO3)2+O2= CaSO4+H2SO4(2分) ⑶BC(2分) ⑷CO2+CH4CH3COOH(2分);原子利用率高,无副产物产生(或其他合理答案)(2分)
2+
—5
—4
-
43
2+
2+
+
2+
2+
== N2+2O
2-
(2分)
⑸87.5%(3分) 37. (15分)
⑴C 38. (15分) ⑴ 碳碳双键 醛基 2分) ⑵ 氧化反应(2分) ⑶ (3 分) 10 1 2+ 3+ ⑷ ⑸ 2-丁烯 (2分) ⑹ 9 (2分) (2分) (2分) 九江一中2016届高三理综第一次适应性考试 物理部分答案 13 一、 选择题(每小题6分) 14.C 18.D 15.C 19.AC 16.D 20. ACD 17.C 21. AD 二、 实验题(22题6分,23题9分) 22. ( 1) O′与D点间距离 (2) 23. (1) AC (2) 三、计算题(24题12分,25题20分) 24.(1)2.5 s (2)7.2 J (3)8 m 25. (1)m/s,与水平方向成30°斜向下(2)T(3)T (1)设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的时间为t,加速度为a, 则:q=ma 解得:a=×10m/s 102 t==1×10s 竖直方向的速度为vy=at= ?5 ×10m/s 5 射出时速度为:v=×10m/s 速度v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 5 tanθ=,故θ=30°,即垂直于AB方向出射. (2)带电粒子出电场时竖直方向的偏转的位移y=at= 2 m=,即粒子由P1点垂直AB射入磁场, 由几何关系知在磁场ABC区域内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1=m 由B1qv=m知:B1=T (3)分析知当轨迹与边界GH相切时,对应磁感应强度B2最大,运动轨迹如图示: 14 由几何关系得:R2+=1又B2qv=m故B2=T 所以B2应满足的条件为大于T 四、选修部分(第(1)问5分,第(2)问10分) 33.(1)ACE 1 (2)(1)A→B:等温变化p0V0=pB×2V0,解得pB=p0 2(2)A→B:ΔU=0,ΔU=Q+W,Q=-W=10 J 1VBTB1 (3)B→C:等压变化,pC=pB=p0,=,TC=T0 2VCTC234.(1) > 0.3 (2)(i)在O点左侧,设从E点射入的光线进入玻璃砖后在上表面的入射角恰好等于全反射的临界角θ,则OE区域的入射光线经上表面折射后都能从玻璃砖射出,如图。 1 由全反射条件有sin θ=①由几何关系有OE=Rsin θ② n由对称性可知,若光线都能从上表面射出,光束的宽度最大为 l=2OE③联立①②③式,代入已知数据得l=2R④ (ii)设光线在距O点 3 R的C点射入后,在上表面的入射角为α, 2 由几何关系及①式和已知条件得α=60°>θ⑤光线在玻璃砖内会发生三次全反射,最 后由G点射出,如图。由反射定律和几何关系得 OG=OC=3 R⑥ 2 射到G点的光有一部分被反射,沿原路返回到达C点射出。 35.(1)BCD (2)(i)2gR (ii)能。 因为 4R>1.3R 3 15 生物部分答案 一、 选择题:(6×6=36分) 题号 答案 1 A 2 B 3 D 4 C 5 B 6 B 二、 非选择题:(共54分) 29.(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0 分) (1)升高 净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2-1 (2)①34.99μmol·m·s ②C3 的还原 叶绿素 ③气孔 低于 ④增加水分供应,提高CO2 浓度(2 分) 30.(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8分) b (1)X XY (2)基因重组 (3)②正常尾雌鼠:弯曲尾雌鼠:正常尾雄鼠:弯曲尾雄鼠=3:1:3:1(或弯曲尾:正常尾=1:3) (2分) ④全为正常尾,且雌雄比例为2:1(或正常尾雌鼠:正常尾雄鼠=2:1)(2分) (4)自由组合 31.(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4分) (1)神经递质 (2分) 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浓度(2分) 摄取、利用和储存(少答一个给1分,只答一个或答错不给分)(2分) (2)小肠(小肠黏膜) 促胰液素 体液(血液) 体液调节 迷走神经传出纤维末梢及其支配的胰腺(已提示少填和错填不给分)(2分) 神经调节(2分) 32.(7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8 (1)抵抗力(1分) 2.22×10 2.25 (2)抑制、促进 39.(15 分)(15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I.(1)材料的选择 培养基的组成 (2)完全未开放时 是(1 分) (3)染色体 II.萃取剂 石油醚 (纸)层析 40.[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1分) Ti质粒的T-DNA 染色体的DNA (2)细胞无限增殖 (3)乳腺蛋白基因 囊胚 滋养层 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