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规模化猪场疫病防控的新认识
凤凰场产房组——李少剑
9月27到28日,应广西XX邀请,随公司三名技术员来到酒店,参加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专业技术培训。这次培训的最大目的就是让广大的广西同行认识新生的普然公司,并对辉的核心产品重新认识,当然还有其他几个与普然合作的公司,但主要是辉。培训的内容主要是针对目前广西养猪业遇到的或是久久存在的困扰广大养殖户的疫病问题,结合他们的新产品,结合很多实践事例、实验数据,给我们展开详加论述。主要分为四大块内容,分别是:1、蓝耳病与口蹄疫的相关问题;2、气喘病再认识;3、关键环节,关键营养;4、后高热时代猪病的共性。通过此次培训,加上与三位同事的沟通,我对规模化猪场的疫病防控有了一些认识,最起码看待问题不再只像以前那样停留在班长的层面上,而是应该从整体出发,全面看待,这样才能慢慢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下面就把这次的所学所感逐一介绍一下:
一、蓝耳病与口蹄疫相关的问题
医科大的黄首先给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最近几年全国上下猪病一片蓝为什么广西境内除了少数几个原种猪场检测抗体为阴性,而其他所有猪场都是阳性呢他指出,如果放在六七十年代,绝对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这就告诉我们,之所以这样,并不是病毒传的有多快,而是病猪跑的有多远,即养殖户见猪一有问题,并不是扑杀,而是以最快的方式销售掉以降低损失。
然后黄详细介绍了一下蓝耳病病毒的病理、临床表现及危急的猪群。这里不详加介绍。从中我对蓝耳病体会最深的是:蓝耳病是一种免疫抑制病,它的致死率并不高,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因继发感染而致死。
之后,黄便提出了广大养殖户针对蓝耳病最关心的两个问题:1、蓝耳病要不要免
2、如果免疫用什么苗好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展开,我们得出的结论是:1、在阳性场蓝耳病一定要免,不免是不行的;2、真对蓝耳病,灭活苗几乎是无效或效率是极低的,用弱毒苗可能会取得一定效果,但基因型一定要匹配或尽可能接近,因为蓝耳病是RNA病毒,极易变异,且有毒力增强的趋势。黄还讲了使用弱毒苗的优点和缺点:优点是效果好,对异源毒株也有一定效果;缺点是有反强的危险,对清楚疾病不利。因此,对免疫蓝耳苗就需要更加慎重了。由于蓝耳病是免疫抑制病,其弱毒苗也会有一定免疫抑制的作用,所以打苗时要配合注射或者饲喂一些免疫增强剂,维生素等。最后,黄讲了一下对蓝耳病的控制措施:1、自繁自养;2、分阶段、分点饲养,早期断奶,隔断传播途径;3、封场。就我们公司来说,这几点做的都还到位,主要是需要坚持。
其次,黄又讲了一下口蹄疫。说起口蹄疫,就黄的话来讲,真是让广大养殖户伤透了脑筋,在它造成巨大损失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反面的效果。今年猪价行情这么好,可以说多半都是它的功劳了。
对于口蹄疫常规的病理、传播途径与流行特点不必多说,都是老生常谈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黄提出的几项防控对策,总结的比较详细,这里分享一下:
1、及时上报,扑杀病猪,隔离。
2、消毒工作做好。酸性消毒剂为佳。
3、强化疫苗免疫,30-45天,合成肽苗一免;70天,浓缩苗二免;120天,浓缩苗三免。
4、防止饲料霉变,增强猪群抵抗力。
5、治疗(虽然是违法的),在良好隔离条件下,一个月后还是可以将病毒清空的。主要针对口腔、蹄部、乳房的外伤涂药;饲喂或注射一定的增强免疫力的药物。同时紧急免疫是
有效的。(同时提出来而蓝耳病是绝对不能紧急免疫的)
二、气喘病再认识
辉的农博士为我们开了个专题,主要详细讲了一下支原体肺炎所引起的喘气病。其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病理特点等不用详加介绍,农博士用大量解剖图片,详细给我们做了介绍,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他说的密度越大越容易造成该病的传播与感染,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分群的时候尽量按照猪群实际需要安排密度,切不可为追求饲养量而将猪群密度搞的过大。另外一条便是农博士指出的母源抗体对支原体肺炎的提抗力低,从七日龄便可以感染,这就说明我们制定的七日龄喘气苗一免是正确的。
三、关键环节,关键营养
柏的黄首先为我们列出了我国养猪生产水平与国外的巨大差异,并通过XXX克号撞冰山的例子,警示我们看待问题不能只看表面,应该从潜在的根本的问题着手。他举了个例子,江西某规模化猪场最先在生长舍出现问题,之后在保育舍出现问题,最后连产房、母猪区都出现了类似相同的问题,经调查原来最根本的原因是母猪区挨感染了某疾病,进而随着猪群的转移,慢慢传到了后面,造成巨大损失。
之后,黄又通过一组数据让我们了解到母猪返情一次给我们所造成的损失,这个例子虽简单,但对我的感触很深,因为他得出一个结论:母猪群的健康水平和饲养管理是猪场效益的关键,加之自己现在就在母猪区就职,更觉得肩上责任的重大。
黄还通过一个扭曲自行车的例子告诉我们对疾病的错误认识导致我们举步维艰,及说的就是拿自行车的两个车轮分别代表养猪业用于治疗与预防的费用,在我国明显是治疗的费用远远大于预防的费用(80%用于治疗,20%用于预防),他指出这是一个很不协调的信号,好的猪场应该是20%用于治疗,80%用于预防。
黄还列出了当前养猪关键环节上遇到的诸多困惑,个人觉得这确确实实是我们遇到的问题,这里就列举一下:
1、后备母猪,性成熟迟缓,排卵少,体质差,淘汰率高;
2、妊娠母猪厌食、流产、死胎,胎儿不匀;
3、产褥母猪难产、产后无乳,初乳分泌迟缓,产后厌食;
4、哺乳母猪奶水不足,奶水质量差,断奶后不发情,返情率高;
5、间情期体质差,体型恢复困难,发情间隔时间长,屡配不孕;
6、哺乳仔猪易发病,残弱仔多,整体成活率低,生长速度慢;
7、断奶仔猪断奶一周内体重下降,易应激,易下痢,易厌食,生长缓慢,甚至出现僵猪。
黄就以上这些情况,总结出一条结论:80%的疾病和90%的生产性能下降与免疫功能失调有关,然后,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他还提出了一个“柏—大仔猪计划”,由于是广告性质的,他讲的也不是很明确,也不在我们这次培训所要追求的东西。
四、后高热时代猪病共性
辉的王XX讲的东西是我这次南宁培训收获最大的,这里就详细介绍一下:王一开始就给我们列举了养猪容易出现问题的两个阶段:保育40~70日龄,生长育肥80~130日龄。然后通过大量图片就这两个阶段死亡猪的解剖症状,提出了几种可能并通过血清学检查检测出的疾病:支原体肺炎、蓝耳、圆环、伪狂犬、猪瘟。然后针对这几种疾病提出了相关对策,下面一一加以介绍:
1、准确评估和稳定HP-PRRS
评估蓝耳病,要从全群抓起,最有效的应该是血清学评估了,王给我们列了一张表:
当准确评估了群内的蓝耳病状况后,便可以根据自己场内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了。评估过后,就要想办法稳定种猪群了,其主要目的是:使母猪本身拥有抵抗力,不排毒,将抵抗力传给小猪。这里鉴于经产猪与后备猪各项生长机能的不同,把两种猪群分开介绍:经产猪:
①、4~11个月不留后背种猪;
②、主动接触本场病毒;
③、免疫(弱毒苗);
④、检测,不合格的淘汰。
后备猪:
①、分胎次饲养;
②、健康时接触病毒;
③、批次选种,体重不超过50kg;
④、母猪群混养前有足够的时间(90天)适应和产生抵抗力,不排毒。
2、控制PCVAD的表现
首先要了解圆环病发生的原因,因为据检测,单独的PCV2病毒是不足以启动圆环病的,应有_因子的协同,这个_因子包括:环境、管理、营养、与疾病。
那如何控制圆环病呢王将以往的20条黄金法则缩短成4条:
①、猪只之间的接触;
②、减少应激;
③、卫生;
④、营养。
然后王提出通过合理的免疫和保健是可以杜绝圆环病的发生的,他提出了“辉易70天”的保健计划,并提出合理的免疫可以减少血清中排毒量的70%。因此我们制定的10~!4天免圆环苗是合理的。
3、成功免疫伪狂犬、猪瘟
这两种病是养猪生产必须免的两种疾病,而且我们也是按照常规程序正常免疫,这里就不多说了。
4、有效控制支原体肺炎
针对支原体,前面农博士的介绍已经很详细,这里也不多说,只强调一点,王提出辉的福特支原体疫苗在打后两周后才可以产生免疫,故需要在注射福特的同时,另一边打一针瑞可新(可对仔猪保护15天)是必要的。
5、有效的保健是必要的
针对这个有效保健,王提出了两个模式:“瑞易70天”(主要针对保育阶段出问题的情况)与“STOMP保健计划”。具体是什么王也没有做太多详细的介绍,只是为我们提出了合理保健的重要性:
①、提高应激能力;
②、降低病毒量;
③、提高发病门槛;
④、帮助度过抵抗力下降期。
然后王给我们提出了保健药选择的要求:
①、抗菌谱广;
②、长效:3~15天以上;
③、没有应激、副作用。
然后又指出保健药与治疗药的区别(治疗药一般都是有针对性的,且代谢较快,不长效),切不可盲目的将治疗药用于保健。王最后还给我们举了个例子说明了鸭嘴式饮水器的浪费问题,据说鸭嘴式饮水器可以浪费60%以上的水,这个数据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
最后小结一下:
这次南宁之行虽然仓促,总算起来只有一天的时间,但通过几位老师的讲解,还是学到了很多新的东西,对很多问题有了新的看法,老师们培训资料也记录了不少,回来后需要经常翻看,温故而知新,相信这次培训能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很好的帮助,也建议以后多为我们这一级别的技术员提供此类的培训,让大家都能看到外面养猪生产的情况,以更新眼光来看待工作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