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玛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AWGN信道基于高阶调制的LDPC码译码算法研究

AWGN信道基于高阶调制的LDPC码译码算法研究

来源:宝玛科技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O卷第2期 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01.2O No.2 生 Z旦 些 堕 ! !型 2 July 2006 文章编号:1006-7302(2006)02—0028-05 AWG N信道基于高阶调制的 LDPC码译码算法研究 钟竞东。梁钊 (五邑大学 信息学院,广东 江门 529020) 摘要:介绍了AWGN信道基于高阶调制的软解调算法,研究了LDPC码的和一积译码算法原 理,并对高阶调制的和一积算法及其简化算法进行了研究与性能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高阶 调制的 .rain和.积简化算法译码在降低了译码复杂度的同时可实现高速率数据的可靠传输. 关键词:QAM调制;LDPC码;Gray影射;和一积算法;二部图; 一min算法 A Study of Decoding Algorithm for LDPC Codes Based on High Order Modulation over AWGN Channel ZHONG ring—Dong,LIANG Zhao (School of info,,Wuyi Univ.,Jiangmen 529020,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first,the high order soft demodulation algorithms based on AWGN were introduced.Then the basic encoding and decoding principles of LDPC codes were studied,and the sum-product algorithms with its reduced complexity algorithms were presented b ̄ased on high order soft demodulation.Simulation result shows that the coded—modulation algorithms can work reliably in high speed digital communication. Keywordm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s;Gray mapping; Sum-Product Algorithms;Bipartite Graph -min algorithms 若干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实际应用的需要,人们不断地寻找能够逼近仙农限的信道 编码方法.从早期的循环码、BCH码、RS码、卷积码、级连码,直至发展到近年来的Turbo码和 低密度校验码(LDPC,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s)l1l,系统性能离仙农限已越来越接近.Turbo 码已成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信道编码方案.近年来,MACKAY等人在研究中发现LDPC码在 编译码复杂度较低的情况下其纠错能力具有接近并有可能超越Turbo码的优点『2】,因而出现了 LDPC码的研究热潮,成为当今信道编码领域最瞩目的热点.LDPC码有很多优点:具有较低的差 错平底特性,可实现完全的并行操作。译码复杂度低于Turbo码,适合硬件实现,具有高速译码 的潜力.因此,LDPC码极可能取代Turbo码而成为移动通信的首选编码方案.未来移动通 信系统的核心业务是要提供高速率数据的可靠传输,而高阶调制和前向纠错编码技术则是实现这 收稿日期:2005-09-21 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411761),江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江科(2005)2061. 作者简介:钟竞东(1980-),男,广东惠州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通信理论和信道编码技术研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堕 堂整 塑 _●——________●___●——●__--______一 __——______---钟竞东等:AWGN信道基于高阶调制的LDPC码译码算法研 _____————————————————。 。 。。 。 ’’ ’ ’。- … …, ●29 一目标的两个关键技术.为了在获得较高编码增益的同时提高传输效率,可以将前向纠错编码与高 阶调制相结合.本文将对高阶调制的软解调及高阶调制的LDPC码和一积译码算法进行研究. 1 高阶调制与软解调 1.1 M-PSK调制与软解调 M-PSK采用Gray影射,采用相干硬解调时,相干接收到的信号在影射图上找到与之距离最 近的点即为所解调的符号.而采用软解调时,是逐位进行解调,对于影射符号“的第i个比特,分 别计算该比特为0或1的所有点的概率和.设接收到的信号为 = +_『 ,信道为加性高斯白噪 声(AWGN)信道,则影射符号“的第i个比特为0,1的概率分别为: /=O)- 1 寺 ,P(㈣=去 ; 为AWGN噪声方差,通过比较两概率值进行逐比特译码. 1.2 M-QAM调制与软解调 M—QAM采用Gray影射,图1所示的是16QAM的Gray影射图.-q M.PSK相仿,设接收信 号为 = + ,信道为AWGN信道,则影射符号“的第f个比特为0,1的概率分别为: -o)= 1 'P(㈣= 1 式中Ck为对应载波上复数形式的频率响应 6 ‘ 系数, 为AWGN噪声方差,在高阶调制中, ● ● 信毗匕(sNR)的定义如下: /Ⅳ0= l。 00l0 0ll0 : 明 3 7 2 LDPC码的概念及其译码原理 0叭l●  0lll●  l llll●  l0ll●  -3 -l 0 l 3 ’ 2.1 稀疏校验矩阵与二部图 l 5 13 9 LDPC码最初是用一个稀疏的校验矩阵来 ● ● 。 ● 000l 0l0l I10l l曲I 定义的线性分组码,校验矩阵日中所有元素值 相锦水平或垂直t 都为二进制数,且每行及每列元素中I的个数远 点间汉明距离为ll ’ 0 4 l2 8 小于码长,因此称之为低密度校验码.LDPC码 ● ● -3 . .烹 有两类,一类是正则LDPC码,其校验矩阵中具 有相同的行重和列重;另一类是非正则LDPC 图1 16QAM Gray影射图 码,其校验矩阵中的行重和列重不尽相同.后来 人们将校验矩阵日对应到被称为Tanner图的双 向二部图上,二部图左右丽部节点分别叫左节 『l 0 0 1 0 1]而 日 l 0 l 0 1 0 0 I 点(称为信息节点)和右节点(称为校验节点),  l1 0 1 0 1 0 l 信息节点与校验节点的连线称为边(edge).若 第_『个信息节点与第i个校验节点有边相连接, 则校验矩阵中的H(i, )=1,否则为0.校验矩阵 图2 LDPC码及其二部图定义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0 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 与二部图的对应关系如图2所示,引入二部图为我们分析LDPC码的结构、深构造性能优良的校 验矩阵,及其迭代译码算法的研究提供了直观的研究方法. 2.2 LDPC码的和一积译码算法 LDPC码最通用的译码算法是置信度传播算法(BP,Belief Propagation Algorithms),也称为 和一积算法(SPA,Sum.Product Algorithms ).概率域上的和一积算法中节点间传递的信度是一些 概率信息,运算复杂,不易于硬件实现.采 用对数域上的和一积算法,节点间传递的信 息量是对数似然比值(LLRs),将大量乘法 运算变为加法运算,从而减少运算时间, 加快译码速度.在进行迭代运算时,在对数 域和一积算法中,关键要计算的是节点与节 点之间传递的信息L(rji)与L(gf『).校验节 点与信息节点之间传递的是码字c』=0与 cj=1的对数似然比,其关系图如图3所示. 内信息 SPA译码全过程如下: ( 计算信息 (功 (b)计算信息q ( 1)根据信道模型和采用的调制方式初 始化信息节点的信息L(qo),同时初始化迭 图3信息节点与校验点节之间的信息传递 代序数/=0; 2)迭代运算 a.计算校验节点向信息节点传递的信息,L(rji)=l,  lf .,l、 广・ I∑ ( 屏. )1I ; i 、i L‘ 、 I 其中: l。gtanh(1x)_log等洱 _sign( 朋 , b.计算信息节点向校验节点传递的信息,L(qo)=J已(cI)十n L(rj. ),同时计算各信息节点的 判决信息L( )=L(cf)+ L( ); C.尝试译码:通过对L( )进行硬判决, 译出最有可能的信息比特; d.用校验矩阵 校验译码结果,如果码 组被找到,则退出循环运算返回译码结果。否 则继续迭代运算,直至迭代次数超出限定值, 一上面的算法在处理外信息的过程中用到 0 { 一个特殊的函数—— ( )函数,该函数具有两 个特殊的性质: )= ),且 ( )= . 、、 )曲线如图4所示,由图可看出,当 h 一 _ 很小时, ( )很大,而当 很大时, ( )接 近于0,因此我们可以作如下近似: r ] 广 , 、-1 图4 ( )函数曲线图 啪 I_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0卷第2期 钟竞东等:AWGN信道基于高阶调制的LDPC码译码算法研 31 这种简化后的算法一般称为最小和算法,显然,最小和算法大大降低了译码的复杂度,然而 这种近似毕竟存在较大的误差,一种可以使误差减小的方法就是在计算几个 ( )值的和时,我们 只取最小 个屈的 (屈)值求和 引.即 l∑ (rL f隹J 、 屏. )-1lJ  r lL ∑ 属. 1 i ( 一lnin)、j J)l-J  上式 满足:2≤ ≤行重d . Rf( -rain)表示届j中第_『行的 个最小值的列标.则Rf( 一rain)\f存在两种情况: a.若R (五-rain)包含i,则只处理 一1个最小值,这样的节点有 个. b.若Rf( ~min)不包含i,则需处理 个最小值。这样的节点有d 一 个. 每一次的迭代运算中,外信息的处理一定包含如上两种情况。这样的近似处理要比最小和算 法优越得多,这种算法又称 一rain算法.和一积算法成立的条件是各输入信息量统计,在避 开短环的情况下和一积译码算法性能接近最优译码算法 3高阶软解调的LDPC码译码算法 3.1 编译码模型 图5出了本文研究的高阶调制下的LDPC码的编译码模型,在发送端,信息比特序列经过 LDPC码编码器,比特交织后再进行高阶调制.AWGN信道下,我们要克服映射到同一调制符号(如 QAM符号)内的比特所遭受噪声间的相关性,只需要设计简单的交织器,如行人列出的即可.接 收端与发送端相反,在LDPC码译码前。用以下的公式按理想的信道估计值计算高阶软解调信息: L(qo)=L(q对于 籽AWGN 信道下的 信号,BPSK一  §网L 三砷H霎,冈 H 高- 阶调制 ‰ 对于AwGN信道下的高阶PSK或译 面 L二= L二=-_J L二二_=-=二- QAM信号, … [ ] 围5 LDPC码高阶编译码仿真模型 软解调输出对数似然比经过解交织后输入到LDPC码译码器,输出对原信息比特的最佳估计. 3.2性能仿真与小结 LDPC码选用长为1152的(3,6) 准循环LDPC码.准循环LDPC码的结构如下盯l: l玛 l。1 0 01Lo 1喝I 1 0鼠J]  H,为行重与列重均为2的循环矩阵.分别采用BPSK,4QAM,16QAM调制的和一积译码算法及 其 =3简化算法译码,在AWGN信道下进行性能仿真。得出的仿真曲线如图5所示. 从图5的仿真曲线图中可以看出。在标准和一积算法下(迭代次数为30),基于BPSK和一积 算法与4QAM调制下的和一积算法性能相当,在输出比特误码率为lel04时,4QAM只比BPSK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2 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矩 的编码增益差0.25 dB左右.采用16QAM后,译码性能稍差些,在输出比特误码率为lelO 时, 大约比用BPSK差2.9dB.采用高阶调制的 =3 的SPA简化算法译码时,用16QAM调制时,算 10 一I 法在简化前后性能相差不大,在输出比特误码率 t 为le1O4时, =3的SPA简化算法大约比标准 、日 ‘ 、 、 、 }、 算法差0.15dB,而采用4QAM调制时,性能相 10 l } ~.、J L— V 差稍为大些,在输出比特误码率为1e1O 时, : |} =3的SPA简化算法大约比标准算法差O.45 dB 10 l ^ ●● 【I】 可见,在信噪比不太小的信道中,16QAM调制 ∞ 替 l| J -’ LDPC码在保证数据可靠传输的同时却可将数 尝 上| f; 蓝 10 , l i 据率提高数倍,而采用16QAM调制的 =3的 媸 、、 、 V SPA简化算法时可在一定程度上线性降低译码 | "O"BPSK.SPA | 10 , 甘d ̄.4QAM-SPA..4QAM-SPA 堇 ・的复杂度(对于仿真中用到的准循环LDPC码, 13 +16QAM-SPA 约为原复杂度的O.75倍【g1). r-16OAM.SPA.a3 I I  I5 6 本文研究了编码调制相结合的系统下,高阶 软解调的LDPC码译码算法.从仿真的结果可以 信嚷比Eb/N0(dB) 看出,随着调制阶数的增大,译码性能变差,但 图5高阶调制的SPA算法性能仿真曲线图 在信噪比较大的信道中,高阶调制的LDPC码在 保证数据可靠传输的同时却可将数据率提高数 倍.采用高阶调制的 =3的SPA简化算法后,在性能损失微小的前提下使译码复杂度线性下降不 少.因此在未来的数据通信中,采用高阶调制, 一min和一积简化算法译码的LPDC码可在译码复 杂度降低的同时实现高速率数据通信.本文对LPDC码的高阶调制的译码算法是基于准循环的正 则LDPC码,对于非正则的LDPC码的译码简化算法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l】GALLAGER R G.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s[J].IRE Trans Info Theory。1962,IT(8):21・28. 【2】DAVID J C MACKAY.Good Error-Correcting Codes Based on Very Sparse Matrices[J].IEEE Trans Info Theory,l 999,45(2). 【3】MACKAY D I C,NEAL R M.Near Shannon limit performance of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s[J]. Exlectron Lett。1 996,32(1 8):1 645-1 646. [4】FUTAKI H,OHTSUKI T.Low—Density Parity-Check(LDPC)coded OFDM systems with M-PSK[J】, IEEE VTC’2002.2002:l035.1039. 【5】ZHANG Zhi。Qi Binghua,ZHANG Ping,Low・Density Parity-Check codes and high spectral efficiency modulations【J】.IEEE PIMRC’2003,2003. 【6】张冶等.采用高阶QAM的LDPC编码OFDM系统…,无线电:[程,2003,33(12):l2. 【7】BRESNAN R et a1.Novel code construction and decoding techniques for LDPC codes[C].M Degree paper of M.Eng.Sc,Sept,2004,l28-148. 【8】FR ED ERIC GUILLOUD,Generic Architecture for LDPC Codes Decoding[Z].Paris:T el ecom Paris,20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