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国家 http://baike.baidu.com/view/1075417.htm#1 传统“金砖四国”(BRIC)引用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英文首字母。由于该词与英语单词的砖(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四国”。南非加入后,其英文单词将变为“BRICS”,并改称为“金砖国家”。2011年4月1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将在中国三亚举行,五国领导人将商讨如何协调应对重大国际问题,如何深化和扩大彼此间合作,如何加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等问题。 中国 金砖国家各国标志 中国堪称世界最具发展活力的经济区域,引进外资额最高,成为全球最大企业集团的生产基地。拥有13亿居民的中国是世界上的第一人口大国,充裕、廉价、可靠的劳动力驱动了中国经济繁荣,除了无以伦比的价格优势之外,就业人员的素质也在不断提升。不过,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下面也潜藏着危机。虽然中国央行制定了贷款措施,经济
过热的隐患依然未能消除;城乡、个人收入之间的巨大剪刀差也令发展失衡,危及社会稳定;环境污染更加恶化。中国股市缺乏、有效的监控机制;原料不足、能源缺乏等一系列问题都为中国经济制造了瓶颈。
巴西
巴西的国民生产总值高居拉丁美洲之首,除传统农业经济之外,生产、服务行业也日益兴旺,更在原材料资源方面占据天然优势。巴西拥有世界上最高的铁、铜、镍、锰、铝土矿蕴藏量,另外,通讯、金融等新兴产业也呈上升趋势。巴西前总统、工人党领袖卡多佐制定过一套经济发展策略,为其后的经济振兴奠定了成功的基石。这套经改后来为现任总统卢拉所发扬光大,其核心内容在于:引入灵活的汇率体系;改革医疗、养老制度;精简系统。然而,有批评家认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工人党内部贪污受贿不断,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了现任的统治根基。南美这块沃土之上的经济腾飞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机遇背后的风险也是巨大的。立足于巴西市场的长期投资者因此而需要强韧的神经和足够的耐心。
印度
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主国家
金砖国家漫画
[6]
,6000多家上市公司也使其股市规模空前壮大。在过去的20年间,印度经济以每年平均5.6%的速度稳定成长,而在经济前台的背后,是一支高素质的就业大军。据初步统计,西方企业在印度约2300万高校毕业生眼中越来越富有吸引力。 美国最大的1000家公司当中,四分之一的企业使用在印度开发的软件。印度药业也在全球市场占据了重要地位。世界上40%的“学名药”(专利期已过的药品药剂)是在印度生产的,这一行业带动个人可支配收入以两位数字的增长率飞速上涨,与此同时,印度社会出现了一批注重享受、乐意消费的中产阶级。另外,一些大的基础建设项目,如6000公里长的高速公路网络、兴旺发展的出口贸易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后继力量。当然,印度经济也存在不可忽视的弱点,例如: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高额财政赤字、能源及原材料依赖性过高等。政治方面,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变化、克什米尔地区局势紧张都有可能引发经济动荡。
俄罗斯
走过1998年金融危机的俄罗斯经济就像从灰烬里飞出的一只浴火凤凰,在新近国际信用评级当中,被著名的证券研究机构——标准普尔评为投资等级。石油和天然气价格上涨无疑为俄罗斯经济增添了双翼。这两大工业血脉的开采和生产控制了今天五分之一的国民生产,并且创造了50%的出口贸易产值和40%的国家收入。另外,俄罗斯还是钯、铂、钛的第一大产国。与巴西的情况有些类似,俄罗斯经济的最大威胁也隐藏在政治之中。普京虽然在其五年任期内成功地将国民生产总值提升了30%,可支配国民收入也有明显增多,但当局在处理尤克斯石油公司一案所体现出的民主缺失却成为远期投资的毒药,无异于一把的达摩克利斯剑。虽然俄罗斯地大物博,能源丰富,如果缺少了有效遏制的必要改革,在未来发展态势面前依然不能高枕无忧。如果俄罗斯从长远角度来看不满足于只做世界经济的加油站,当务之急必须致力于现代化改革进程,提高生产效率。投资者应该尤其密切关注当前的经济变化,这是除原料价格之外,影响俄罗斯金融市场的另一重要因素。
南非
正是看到“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巨大发展潜力,南非共和国作为南部非洲第一大经济体,一直希望加入该机制。2010年以来南非积极推动,南非总统祖马从年初开始就对“金砖四国”展开游说工作。他曾在2010年4月份到8月份,接连访问巴西、印度、俄罗斯和中国。祖马表示,与这些新兴市场国家的合作会给南非的经济增长带来机遇。 吸收南非加入合作机制,也使“金砖四国”能够进一步加强同南部非洲各国的经贸关系。很多南非公司在南部非洲国家设有分公司,地缘接近,风俗相通,它们在这些相对不发达国家投资具有信息快捷、交易成本低的优势。如果四国投资和贸易能通过南非中转,回报率将显著提高。[8]除经济领域以外,南非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将有利于五国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联合国改革、减贫等重大全球性和地区性问题上协调立场,更好地建设一个公平、平衡的国际政治新秩序
三亚峰会
基本内容
2011年4月1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将在三亚举行。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和中国在内的五国领导人将商讨如何协调应对重大国际问题,如何深化和扩大彼此间合作,如何加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等问题。
国际观察家们认为,三亚峰会将进一步促进金砖国家彼此间的互利合作,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声音,推动世界朝着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
作为非洲第一大经济体,南非在金砖国家机制中不仅代表自身,而且代表非洲。
南非加入后,世界主要大洲在这一机制中都有了代表。
正因如此,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奥斯特洛夫斯基对新华社记者说,南非作为(金砖国家)“新成员”首次亮相,使三亚峰会具有特殊意义。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如何与南非互动,将是非常令人感兴趣的“看点”。[11]
主要目的
“金砖国家的基调就是这个时代的基调。”金砖国家这一概念的提出者奥尼尔日前在伦敦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如是说。国际观察家们认为,即将举行的三亚峰会对金砖国家、发展中国家乃至世界经济和政治形势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增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在三亚峰会上,金砖国家领导人将就一些重大的国际政治和经济问题进行磋商,并争取达成共识。据了解,这些问题至少包括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同时,峰会对当前利比亚局势等关乎国际安全的热点问题可能也将有所涉及。
金砖国家国土面积占世界领土面积近30%,人口占世界的42%。从政治和安全上看,五国中的俄罗斯和中国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巴西、印度、南非目前都是非常任理事国。从经济上看,2010年五国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总量的18%,贸易额占世界的15%。可以预料,五国在三亚峰会上的立场和举动,将在世界政治和经济领域引起高度关注。
金砖国家希望在这次峰会上能就推进国际金融货币体系改革问题加强协作,为今年年
底在法国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峰会做好准备。此外,由于今年11月将举行联合国气候大会,因此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也是三亚峰会重要议题。
——提高发展中国家话语权。
三亚峰会虽然是金砖国家的聚会,但是它体现的将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金砖国家代表的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是国际政治和经济变革的重要力量,也是国际政治民主化和多极世界的坚定支持者。”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东亚和上合组织研究中心主任卢金说。
巴西外交部副雷斯强调,金砖国家代表着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渴望在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在国际舞台上争取更多发言权和决策权。
南非国际营销委员会首席执行官马托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发展至今,已不单是经贸合作交流的平台,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用同一个声音说话”,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言权的舞台。
南非国际关系与合作部马沙巴内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金砖国家秉承万隆精神,和平相处、友好合作。这一精神将引领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成为促进南南合作的平台。
——推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加强沟通。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走向深入的今天,包括金砖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并非“零和”关系。相反,双方在有立场分歧的同时,也有互利共赢的一面。三亚峰会也将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加强协调提供机会。
经合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帕多安指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是一个重要创新,希望这一机制让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加强国际协作、同心协力共谋发展。
来自印度德里大学的学者塔库尔说,金砖国家已形成一个基本的合作体系,但不希望被视为反西方的集团。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认为,金砖国家将会成为发展中经济体同发达经济体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强化南北对话、南北合作。金砖国家希望通过对国际秩序进行渐进式的改革,而不是式的推翻,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为合理的方向发展。
——利于金砖国家机制的自身建设。
虽然目前还很难准确预测三亚峰会将在多大程度上推进金砖国家机制建设,但相关呼声已经清晰可闻。分析人士指出,金砖国家加强机制建设,有利于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
巴西外交部副雷斯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三亚峰会将进一步深化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建设,使其合作范围扩大至能源、贸易、农业、粮食安全等领域,协调在国际重大政治、经济事务上的立场,并讨论“金砖国家”如何实行合作,甚至联合采取共同行动。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将进一步深化这一合作机制,并使它们之间的对话与合作更加常态化、制度化和深入化。”雷斯说。[11]
南非的加入使“金砖国家”的地理范围从欧洲、亚洲、拉美扩大到非洲,这五个国家
的人口加在一起有28亿,占全球人口的42%,国土面积占全世界的近30%。这其中包括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中国,号称“全球原料仓库”的--巴西、“全球能源生产大国”--俄罗斯、有“全球服务外包中心”之称的--印度,以及“非洲最大的经济体”--南非,这五国经济不仅互补性强,而且都保持着高增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