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技师学院机电技术系
液压元件拆装实验指导书
2019年3月6日
液压元件拆装实验指导书
液压元件的品种规格繁多,通过对典型液压元件侧拆装实验,加 深对相关液压元件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以及 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实验一变量叶片泵拆装
一、 实验目的
近一步了解叶片泵的内部结构特点及其工作原理
二、 实验设备及工具
变量叶片泵、内六角扳手、尖口钳、卡簧钳、一字螺丝刀、煤 油、毛刷。
三、实验内容
1变量叶片泵简介
是一种常用的液压油泵,具有噪声低、工作效率高、造价相对较 低等优点。
2. 变量叶片泵的拆装步骤
序步骤 号
内容
工具
1
取下盖子,如图
拧开底部四颗 螺丝
拿下上面的盖 子
用一字螺丝刀 撬那边的缝 隙,将芯轴 及其零件拿出 来
2
螺丝刀
一字螺丝刀
将底部轴承拆 出,用内六角扳 手拧开两个螺 丝,拆下配流盘
拆出定子和转 子
将转子的叶片
8 拆出
10将零件放入油
盆用煤油清洗
3
内六角扳手
毛刷 煤油
1清洗完毕,将芯 1
轴的轴承上套 上卡簧
12 装上配流盘
13 装上定子和转
子,叶片方向要 一致
14 装配流盘拧
上螺丝,如图
15将小轴承放入
泵壳的底部,如
图
4
卡簧钳
内六角扳手
16将芯轴放入 ,
有螺钉那头朝 下,底下的两个 螺丝对准螺丝 孔
00 Id 17 盖上盖子,将 底
部的四颗螺
内六角扳手
18 盖上顶部的盖
子
19将顶部的螺丝
拧紧
内六角扳手
3. 装配要点和注意事项
转子的叶片顺序要一致,避免暴力拆装,装配完后转动顺畅
5
四、实验报告要求
1. 简要说明变量叶片泵的结构组成。
变量叶片泵由定子,转子,左右配流盘,叶片,传动轴组成
2. 叙述变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变量叶片泵的定子内表面是一个圆形,转子与定子间有偏心距,
在配油盘上只开有一个吸油窗口和一个压油窗口。
当转子在电动机驱
动下按图示箭头方向旋转时,叶片经定子下半部时,在离心力的作用 下,从叶片槽中伸出,两叶片间的密封容积增大,实现吸油;叶片经 定子上半部时,被定子内表面逐渐压入叶片槽内,密封容积减少,实 现压油。泵的转子每转一转,每个密封容积吸、压油各一次。改变定 子和转子间的偏心量,便可改变泵的排量,故称为变量叶片泵。
6
实验二齿轮泵拆装
一、 实验目的
1 、了解齿轮泵的结构及特点 2 、如何拆装齿轮泵
二、 实验设备及工具
齿轮泵、内六角扳手、榔头、橡胶锤、铝棒、台虎钳、煤油、一 字螺丝刀、十字螺丝刀。 三、 实验内容
1齿轮泵简介
齿轮泵是依靠泵缸与啮合齿轮间所形成的工作容积变化和移动 来输送液体或使之增压的回转泵。由两个齿轮、泵体与前后盖组成两 个封闭空间,当齿轮转动时,齿轮脱开侧的空间的体积从小变大,形 成真空,将液体吸入,齿轮啮合侧的空间的体积从大变小,而将液体 挤入管路中去。吸入腔与排出腔是靠两个齿轮的啮合线来隔开的。 齿 轮泵的排出口的压力完全取决于泵出口处阻力的大小。
2.齿轮泵的拆装步骤
序号步骤
内容
工具备注
1
用螺丝刀 拆下三个 螺丝,取 下端盖如 图:
7
套
六角拧开用7号内
8 个 M8X30
的内六角 螺钉卸下 泵盖如 图:
先取出上 面的浮动 侧板,其 次取出两 个齿轮 轴,然后 取去下厚 垫片
8
内六
角扳 手一 套
尖嘴厚垫钳 片
2
最后剩下 一个泵体 拆卸完毕 如图:
将所有 零件拆 卸完毕 后用煤 油清拆卸
洗 杂物如
完毕 图:
先装垫 片,定位 销固定, 后装浮 动侧板.
9
油盆和毛刷
将两个
齿轮轴 安装在 泵体上. 然后把 浮动侧 板放在 齿轮上 如图:
10
7
8
将泵盖 内六 盖上用
M8X30
的
内六角 螺钉拧 紧如图:
角扳
O©手一 ■V' • 套
11
最后把 端盖装 上一字 螺丝拧 紧如图:
一字 螺丝 刀
10
装配完 毕如图:
3•装配要点和注意事项
避免暴力拆装 四、实验报告要求
1. 齿轮泵主要由一对轴承支悍的齿轮以及外壳(带前盖和后盖) 构成。驱
动轴伸出前盖,由轴封密封。轴承力被具有足够弹性的特殊 轴承衬垫(薄壁轴承)吸收,从而产生表面接触而非线接触
2. 两个尺寸相同的齿轮在一个紧密配合的壳体内相互啮合旋转, 这个壳体
的内部类似“ 8”字形,两个齿轮装在里面,齿轮的外径及 两侧与壳体紧密配合。来自于挤出机的物料在吸入口进入两个齿轮中 间,并充满这一空间,随着齿的旋转沿壳体运动,最后在两齿啮合时 排出。
实验三变量柱塞泵拆装
一、 实验目的
1. 了解掌握变量柱塞泵的原理及拆装方式。
12
二、 实验设备及工具
柱塞泵、内六角扳手、橡胶锤、榔头、铝棒、螺丝刀、卡簧钳、
三、 实验内容
1.变量柱塞泵简介
变量柱塞泵的压力油经泵体、泵壳变量壳体中的通油孔通过单 向阀进入变
量壳体的下腔,当拉杆向下运动时,推动伺服活塞向下移 动,伺服阀的上阀口打开,变量壳体下腔的压力油经变量活塞中的通 油孔进入变量壳体上腔,由于上腔面积大于下腔,液压力推动活塞向 下运动,带动销轴使变量头绕钢球中心旋转,改变变量头的倾斜角(增 大),柱塞泵的流量随之增大。反之拉杆向上运动,变量头的倾斜角 向相反方向变化,泵的流量也随之变化。当倾斜角度变至零以后,则 变量头向负偏角方向变化,液流产生换向,泵的进出油口变换。
2. 变量叶片泵的拆装步骤
序号步骤 内容
工具备注
13
内六 角扳 手 注意 泵体 上的 垫圈 和敲 传动 14
取出滑 靴,拆 下柱 塞、回 程盘和 注意 和柱 塞丢 缸体、 以及泵 体
拆卸完毕将所有零件放入油盆清洗
15
失
先将斜 盘装入 下端盖
装缸体内的零件,装 入外套 和钢 珠,其次放入
盘,放 入柱塞
16
内有和柱塞别装斜
将缸体 放入泵 配盘流 和 体,把 下端盖 盖上, 把配流 盘装上将传动轴装入泵体, 将
上泵 体
和下 泵
体连 接起 来,用螺钉拧紧
17
橡胶锤、铝
棒、榔头卡
簧、垫
圈、配流盘别遗漏垫圈 小
心
遗漏
3.装配要点和注意事项
不得暴力拆装、要认真仔细,装配泵体时要对正,注意卡簧和
垫圈的遗漏 四、实验报告要求
1.简要说明变量柱塞泵的结构组成
2.叙述变量柱塞泵的工作原理
变量柱塞泵的压力油经泵体、泵壳变量壳体中的通油孔通过单 向阀进入
变量壳体的下腔,当拉杆向下运动时,推动伺服活塞向下移 动,伺服阀的上阀口打开,变量壳体下腔的压力油经变量活塞中的通 油孔进入变量壳体上腔,由于上腔面积大于下腔,液压力推动活塞向 下运动,带动销轴使变量头绕钢球中心旋转,改变变量头的倾斜角(增 大),柱塞泵的流量随之增大。反之拉杆向上运动,变量头的倾斜角 向相反方向变化,泵的流量也随之变化。当倾斜角度变至零以后,则 变量头向负偏角方向变化,液流产生换向,泵的进出油口变换。
18
实验四 先导型溢流阀拆装
一、 实验目的
近一步了解先导型溢流阀的内部结构特点及其工作原理
二、 实验设备及工具
先导型溢流阀、内六角扳手 毛刷 煤油
三、 实验内容
1先导型溢流阀简介
溢流阀是一种液压压力控制阀,在液压设备中主要起定压溢流,
稳压,系统卸荷和安全保护作用。溢流阀在装配或使用中,由于
0
形密封圈、组合密封圈的损坏,或者安装螺钉、管接头的松动,都可 能造成不应有的外泄漏。
2.先导型溢流阀的拆装步骤
序号 步骤
将工件正放如 图所示
内容 工具
拧开上面四颗 螺丝
内六角扳手
19
3
上半部分放置 一边,将下半 部分主阀弹簧 上的零件取出 取下橡胶垫圈
取出主阀弹簧
20
8
取出导阀弹簧 及导阀阀芯
拔出弹簧上的 导阀阀芯
10
将零件放入油 盆中清洗
21
毛刷煤油
11
将导阀弹簧及 弹簧上的部件 放入
12
拧入调压平轮 13
放上橡胶垫圈
厂—心睥[—社C W M fr M l\"iid> 1 *4 WH 22
扳手
14 放入主阀阀芯 15 放入主阀弹簧 放入主阀弹簧 16 及其部件,如 图所示 17 将上半部分装 上,拧上螺丝 即可 23
内六角扳手
3.装配要点和注意事项 避免暴力拆装。
四、实验报告要求
1. 简要说明先导型溢流阀的结构组成。
先导型溢流阀由阀体,主阀阀芯,阻尼孔,主阀弹簧,导阀阀芯, 导阀弹簧,调压平轮。
2. 叙述变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4
5
6
工作原理 图形符号
1 一上阀阀芯;2—阻尼孔'3—圭阀弹隔;4一导初阀芯:5—导阀弹6-调压平轮口 如图4-17
所示,在外控口 K封闭的情况下,压力油自P 口进入, 通过主阀阀芯1上的阻尼孔2、进入先导阀阀芯前腔,作用于导阀阀 芯4上。当进油压力小于先导阀调压弹簧 5的调定值时,导阀关闭, 阻尼孔2中没有油液流动,主阀阀芯1上、下两侧的液压力相等,在 主阀弹簧力的作用下,主阀阀芯 1关闭,P 口与T 口不能形成通路, 没有溢流。当进油口 P口压力升高到作用在导阀上的液压力大于导阀 弹簧力时,导阀阀芯1右移,油液就可从P 口通过阻尼孔2经导阀流 向T口。由于阻尼孔2的存在,油液经过阻尼孔2时会产生一定的压 力损失(阀芯上阻尼孔2的作用是增加液阻,同时它还可以减小阀芯 的振动,提高阀的工作平稳性),所以阻尼孔下部的压力高于上部的 压力,即主阀阀芯1的下部压力大于上部的压力。这
24
个压差的存在使 主阀阀芯1上移开启,使油液可以从P 口向T口流动,实现溢流。当 进油口 P口压力又降到小于导阀弹簧力时,导阀关闭,主阀阀芯1上、 下方油压又相等,在主阀弹簧 3的作用下关闭。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