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外墙脚⼿架专项⽅案
龙潭总部经济城拆迁安置房(四期)建设⼯程B地块项⽬
地下室外墙脚⼿架施⼯⽅案编制:审核:批准:
中国第四冶⾦建设有限责任公司2018年1⽉1⽬录
⼀、编制依据 (1)⼆、⼯程概况 (1)三、施⼯部署 (2)
四、脚⼿架的构造及技术要求 (3)五、脚⼿架的搭设和拆除施⼯⼯艺 (5)六、质量保证措施 (6)七、安全⽂明施⼯保证措施 (8)2
本⼯程位于成都市成华区龙潭总部经济城,场地北侧为成康路,南侧为成宏,西侧为华翰路,东侧为马鞍⼭排洪渠,交通⽅便,地理位置优越,地下室⼆层,地上部分9栋18层⾄25层⾼层建筑以及4层多层建筑组成,建筑⾼度为76.8m,规划建设净⽤地⾯积42176.21 m 2,规划总建筑⾯积185425.85 m 2,地上建筑⾯积123710.05 m 2,地下室建筑⾯积61715.80 m 2,主要功能为地下室机动车库、住宅、临街商业、物业及社区配套⽤房,相关详细数据如下。主要建筑物特征⼀览表:
1
本⽅案主要针对地下室外墙防⽔施⼯及外墙保护砖的砌筑进⾏落地式脚⼿架的的编制。三、施⼯部署3.1脚⼿架类型的选择
本⼯程地下室2层,在地下室外墙外侧基坑护壁桩内侧搭设双排落地式脚⼿架,脚⼿架主要⽤于地下室外墙防⽔和120厚实⼼砖墙的砌筑施⼯;落地式脚⼿架搭设在地下室外墙与基坑护壁桩间分层压实素⼟C15垫层上。3.2主要技术参数
3.2.1落地式双排脚⼿架计算技术参数
2
双排落地式脚⼿架:⽴杆步距: h=1.8(m),⽴杆纵距: la=1.5m,排距:lb=09(m),内⽴杆距外墙: b=0.3m。连墙件:两步三跨3.3材料准备
(1)钢管选⽤国标《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48mm×3.0mm 钢管,质量符合国标碳素结构钢(GB/T700)Q235-A级钢要求。钢管上打孔的严禁使⽤,有严重锈蚀,弯曲,压扁或裂纹钢管不得采⽤。
(2)扣件采⽤可锻铸性材料制作,其材质符合国家标准《钢管脚⼿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使⽤前进⾏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扣件应做防锈处理,螺栓拧紧,扭⼒矩达65N.M时不得发⽣破坏。
扣件主要有三种形式,直⾓扣件⽤于连接扣紧两根垂直相交杆件;旋转扣件⽤于连接两根呈任意⾓度相交的杆件;对接扣件,⽤于连接两根杆件的对接接长。
(3)脚⼿板采⽤由模板制作的⽊制笆板或焊接钢筋笆板,单块脚⼿板重量不⼤于30Kg。3.3落地式脚⼿架地基处理
双排落地式脚⼿架搭设基础:地下室外墙与基坑护壁桩分层压实素⼟,然后浇筑10cm厚C15素混凝⼟,宽度1.5。(1)脚⼿架地基应平整夯实。
(2)脚⼿架的钢⽴杆不能直接⽴于地⾯,应加设垫板,垫板厚度不⼩于50mm。(3)脚⼿架地基应有可靠的排⽔措施,防⽌积⽔浸泡地基。四、脚⼿架的构造及技术要求4.1双排落地式脚⼿架
(1)⽴杆:内⽴杆距外墙边300mm,⽴杆横距900、纵距1500、步距1800。相邻⽴杆的对接扣件不得在同⼀⾼度内。下端第⼀根⽴杆交错⽤6m杆和3m杆相互错开。
(2)⼤横杆:⼤横杆要求设置在⽴杆内侧,长度不宜⼩于三跨。接长宜使⽤对接,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34
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平⽅向错开的距离不应⼩于500mm ,各接头中⼼⾄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于纵距的1/3。接长如采⽤搭接,搭接长度不应⼩于1m ,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纵向⽔平杆作为横向⽔平杆的⽀座,⽤直⾓扣件固定在⽴杆上,其中2个⼤横杆之间应@600设置腰杆,保证整体美观和稳定性。
(3)⼩横杆:每个主结点处均设置横向⽔平杆,⼩横杆位于⼤横杆之上,作业层上⾮主节点处的横向⽔平杆,宜根据⽀承脚⼿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间距不应⼤于⽴杆间距的1/2,⼩横两端均应采⽤直⾓扣件固定在⼤横杆杆上,严禁随意拆除,离地下室外墙装饰距离为150mm ,伸出外⽴杆为150mm 。上下层⼩横杆应在⽴杆处错开布置,同层的相临⼩横杆在⽴柱处相向布置。
(4)扫地杆:双排式落地式脚⼿架在与基础垫板结合处,上返200mm ,必须通长加设扫地杆。
(5)连墙件:本⼯程采⽤刚性连墙件锚固在⽀护桩上与脚⼿架连接,按两步三跨进⾏设置,连墙件⽔平⽅向隔跨设置,⾼度⽅向隔步设置。连墙件中的连墙杆应呈⽔平设置,当不能⽔平设置时,应向脚⼿架⼀端下斜连接。连墙件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于300mm ,连墙杆内外两个受⼒⽅向均采⽤两个直⾓扣件固定。
(6)脚⼿板:脚⼿板采⽤50厚⽊质脚⼿板,脚⼿板应设置在三根横向⽔平杆上,脚⼿板的铺设采⽤对接平铺,脚⼿板的探头应⽤直径3.2mm 的镀锌钢丝固定在⽀承杆件上(如下图所⽰)。
(7)扣件:螺栓拧紧扭⼒矩不应⼩于40N ·m ,且不应⼤于65 N ·m 。主节点
处固定横向⽔平杆、纵向⽔平杆、剪⼑撑等⽤的直⾓扣件、旋转扣件的中⼼点的
相互距离不应⼤于150mm,对接扣件开⼝应朝上或朝内,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100mm。(8)防护设施:脚⼿架作业层,挂设⽔平兜⽹,作业层脚⼿架⽴杆于0.9m 处设有⼀道防护栏杆。五、脚⼿架的搭设和拆除施⼯⼯艺
落地式双排脚⼿架系统搭设及拆除前,项⽬⼯程技术负责⼈应根据施⼯⽅案及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队操作班、作业⼈员进⾏安全技术交底,并履⾏签字⼿续。5.1脚⼿架的搭设5.1.1搭设的基本要求
横平竖直、整齐清晰、图形⼀致、连接牢固、有操作空间、不变形、不摇晃。5.1.2落地式脚⼿架搭设⼯艺
基础处理→摆放扫地杆→逐根树⽴杆、随即与扫地杆扣紧→安第⼀步⼤横杆→安第⼀步⼩横杆→安第⼆步⼆⼤横杆→第⼆步⼩横杆→连附墙体→接⽴杆→铺设脚⼿板。
根据构造要求在建筑物四⾓⽤尺量出内、外⽴杆离墙距离,并做好标记,⽤钢卷尺拉直,分出⽴杆位置,并做好标记,垫板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垫板必须铺放平稳,不得悬空。在搭设每部脚⼿架⾸层的过程中,沿四周每框架格内设⼀道斜⽀撑,拐⾓双向增设,待该部位与脚⼿架与主体结构的连墙件可靠拉结后⽅可拆除,直到连墙件搭设完毕后⽅可拆除。
双排架应先⽴内排⽴杆,后⽴外排⽴杆,每排⽴杆先⽴两头的,再⽴中间的⼀根,双排架内、外排两⽴杆的连线要与墙⾯垂直,⽴杆接长时,应先⽴外排,后⽴内排。
落地式双排脚⼿架⽴杆顶端应⾼出地下室顶板1.2m。5.2脚⼿架的拆除
5.2.1落地式扣件式钢管外脚⼿架在使⽤完毕后应及时予以拆除。拆除的顺序与搭设顺序相反:脚⼿板→扶⼿(栏杆)→剪⼑撑(随每步脚⼿拆除)→横向⽔平杆→纵向⽔平杆→连墙件→⽴杆。5.2.2拆除时还应做好以下⼯作:5
①对脚⼿架进⾏例⾏安全检查,确认脚⼿架不存在安全隐患。如发现,应对脚⼿架进⾏整修和加固,保证脚⼿架在拆除过程中不发⽣危险;
②不得在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拆脚⼿架;
③对参与脚⼿架拆除⼯作的⼈员进⾏安全、质量、技术交底;④拆除时必须每步同时拆除,不允许呈阶梯形拆除。
⑤外脚⼿架的拆除时严禁在垂直⽅向上同时作业,应在⽔平⽅向上逐步向下拆除;
⑥拆除脚⼿架时,先清理脚⼿板上的垃圾等杂物,严禁从⾼空抛掷。拆除的钢管、扣件等严禁⾼空抛掷,应由⼈⼒传递⾄地⾯;
⑦拆除脚⼿架时应设置明显的停⽤标志,设专⼈看管;⑧拆除的钢管应分类堆放在指定地⽅,扣件应逐个收回待⽤。六、质量保证措施
6.1、对进场的钢管应先除锈,然后内壁擦涂防锈漆,外壁涂防锈漆⼀遍和⾯漆两遍。6.2、扣件应有⼚⽅合格证才能使⽤,发现有脆裂、变形、滑丝等现象者禁⽌使⽤。6.3、安全⽹:密⽬阻燃安全⽹,必须符合国家规定:有“三检证”。6.4、搭设前应由⼯长向作业班组进⾏技术及安全交底。
6.5、按要求对钢管、扣件、脚⼿板等进⾏检查验收,不合格的构配件不得使⽤,经检查合格的构配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平稳,堆放场地不得有积⽔。6.6、脚⼿架在以下阶段必须严格执⾏验收制度
①搭设前对基础或预埋件检查验收②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③每搭完6—8m⾼度脚⼿架后④达到设计要求
⑤遇6级以上⼤风,⼤⾬天⽓或解冻后⑥停⽤超过⼀个⽉后检查验收须有记录和负责⼈签字。6.8外架质量检查要求:钢管质量检验要求(mm)
6
扣件质量检验要求(mm)
6.9脚⼿架搭设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法
7
7.1材质及其使⽤的安全技术措施
7.1.1扣件螺栓拧紧扭程度不应⼩于40N·m,且不应⼤于65 N·m。
对接扣件的抗拉承载⼒为3KN,对接扣件安装时其开⼝应向内,以防进⾬,直⾓扣件安装时开⼝不得向下,以保证安全。7.1.2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于100mm。
7.1.3钢管有严重锈蚀、压扁或裂纹的不得使⽤,禁⽌使⽤有脆裂、变形、滑丝的扣件。8
7.1.4严禁将外径48mm与51mm的钢管混合使⽤。7.2脚⼿架搭设的安全技术措施
7.2.1脚⼿架的基础必须经过夯实处理满⾜承载⼒要求,做到不积⽔、不沉陷。
7.2.2搭设过程中应划出⼯作标志区,禁⽌⾏⼈进⼊,统⼀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严禁在⽆⼈指挥下作业,当解开与另⼀⼈有关的扣件时必先告诉对⽅,并得到允许,以防坠落伤⼈。
7.2.3开始搭设⽴杆时,应每6跨设置⼀根抛撑,直到连墙件安装稳定后,⽅可根据情况拆除。
7.2.4脚⼿架及时与结构拉结或采⽤临时⽀顶,以保证搭设过程安全,未完成脚⼿架在每⽇收⼯前,⼀定要确保架⼦稳定。脚⼿架必须在每⽇收⼯前,⼀定要确保架⼦稳定。
7.2.5脚⼿架必须配合施⼯进度搭设,⼀次搭设⾼度不得超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7.2.6在搭设过程中应由安全员、架⼦班长等进⾏检查、验收。每两步验收⼀次。7.3使⽤阶段的安全措施
7.3.1脚⼿架搭设后不得随意拆除,严禁拆除下列杆件:主节点处的纵、横向⽔平杆,纵、横向扫地杆,连墙件。不得将砼输送管固定在脚⼿架上,不禁悬挂起重设备,作业层上的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在脚⼿架上进⾏电、⽓焊作业时,必须有防⽕措施和专⼈看守。7.3.2现场通道应措设双层安全棚;
7.3.3各通道、洞⼝临边应悬挂安全标志,应配备⾜够数量的灭⽕器,尤其是电焊作业时,必须设专⼈监护,防⽌⽕星点燃安全⽹、脚⼿板。应明确脚⼿架上禁⽌吸烟和乱扔烟头;
7.3.4地下室搭设上下通道,通道搭设与外脚⼿架搭设⽅法基本⼀致,上下斜道宽度1m,上下斜道两侧设置双道防护栏杆合踢脚板(上道栏杆⾼度1000mm,下道栏杆⾼度500mm,踢脚板⾼度180mm);7.3.5夜间施⼯应设置⾜够数量的碘钨灯照明,且照明度适中,不得有阴暗9
死⾓,以防操作⼈员与脚⼿架的某些杆件碰撞受伤,⽆灯楼层的步架禁⽌上⼈;
7.3.6严格控制施⼯荷载,确保有较⼤的安全储备。脚⼿架操作层施⼯荷载不得超过270Kg/m2,施⼯荷载均匀分布,不允许将材料集中堆放在脚⼿架上,如模板、钢筋等;
7.3.7经常检查有⽆⽴杆沉陷、接头松动、架⼦歪斜变形、空头板问题,发现问题及时处理。7.3.8遇⼤风⼤⾬天⽓严禁搭设
7.3.9搭设⼈员必须持证上岗,并戴必要的保护措施
7.3.10严禁拆除主节点处横向⽔平杆、纵向扫地杆和连墙件。7.4脚⼿架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
7.4.1拆架前,先要将架上的杂物清理⼲净,全⾯检查待拆脚⼿架,根据检查结果,拟订出作业计划,报请批准,进⾏技术交底后才准⼯作。
7.4.2架体拆除前,必须察看施⼯现场环境,包括架空线路、外脚架、地⾯的设施等各类障碍物、地锚、缆风绳、连墙杆及被
拆架体各吊点、附件、电⽓装置情况,凡能提前拆除的尽量拆除掉。
7.4.3拆架时应划分作业区,周围设绳绑围栏或竖⽴警戒标志,地⾯应设专⼈指挥,禁⽌⾮作业⼈员进⼊。
7.4.4拆除时要统⼀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需解开与另⼀有关的扣件时,应先通知对⽅采取防范措施,以防坠落。7.4.5在拆架时,不得中途换⼈,如必须换⼈时,应将拆除情况交代清楚后⽅可离开,每天拆架下班时,不应留下隐患部位。7.4.6拆架时严禁碰撞脚⼿架附近电源线,以防触电,所有杆件和扣件在拆除时应分离,不准在杆件上附着扣件或两杆连着送到地⾯。
7.4.7所有的脚⼿板,应⾃外向⾥竖⽴搬运,以防脚⼿板和垃圾物从⾼处坠落伤⼈,拆下的零配件要装⼊容器内,⽤吊篮吊下,拆下的钢管要绑扎牢固,双点起吊,严禁从⾼空抛掷。拆下来的材料要分类摆放整齐不得随便乱放。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