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教考资源网 助您教考无忧
高一数学必修1 算法初步 选择结构的教学设计
算法是应用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计算科学的基础。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算法在科学技术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并且与我们的实际生活越来越贴近。它是通过分析问题、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和步骤,让学习学习者体会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能用自然语言描述具体问题的算法;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通过设计程序框图表达算法的过程,学习三种程序结构,掌握程序框图的画法;结合具体的问题,理解算法基本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理解各种语句与三种基本逻辑结构之间的关系;经历将具体问题的程序框图转化为程序语句的过程;我们在各节课中都从课本的基础问题出发,逐步深入。然后通过营造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通过适当例题、习题的练习,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归纳总结,灵活掌握知识,使学生从“知”到“会”到“悟”再到“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下面仅以算法中的选择结构的教学设计来反映我们平常教学情况。如有不当,望以斧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设计流程图来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流程图的选择结
构,能设计简单的流程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模仿、操作和探索,抽象出算法的过程,培养抽象概括能
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算法实例,体会构造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欣赏数
学美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通 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大胆探索,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 意识。
教材分析
重 点:选择结构的理解及应用。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
上教考资源网 助您教考无忧
难 点:选择结构的应用。 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问题解决为主线,能力发展为目标”的教学思想,主要采用“启发引导”、“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通过营造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通过适当例题、习题的练习,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归纳总结,灵活掌握知识,使学生从“知”到“会”到“悟”再到“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1. 复习框图的符号和意义.
2. 复习画流程图的规则、顺序结构有关知识 3. 出示上节课的流程图。 4. 引入流程图的逻辑结构。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并相互补充,学生思考、探究、抽象。)
设计意图:落实上节课的基本知识;利用上节课的流程图,学生很熟悉,易于集中精力思考、抽象新问题;从另一角度、层次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多思、勤思”的习惯。) 引例分析:某铁路客运部门规定甲、乙两地之间旅客托运行李的费用为
w500.53w yw50500.53(w50)0.85其中w(单位:kg)为行李的重量.计算费用c(单位:元)的算法可以用怎样的算法结构来表示? 概念形成
1. 选择结构分支结构的概念
选择结构也叫条件结构,是指在算法中通过对条件的判断,根据条件是否成立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
上教考资源网 助您教考无忧
而选择不同流向的算法结构 2. 条件结构分支结构的一般形式
教师出示概念、结构图的一般形式,学生观察、理解、
记忆,比较和顺序结构的区别。
(设计意图:规范学生的语言和作图形式,培养学生 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作图能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应用举例
1、某市出租汽车最新计费标准如下:在3km以内(含3km)路程按起步价8元收费,超过3km以外的路程按2.4元/km收费. 试给出一个出租车计费的算法.
2、已知函数 y=x,写出求x 对应的函数值的一个算法,并画出流程图 学生做,教师启发,师生共同完成,规范做题格式,简化解题步骤。 注意:1和2分别反映了选择结构的两种情况。 (设计意图: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练习反馈 1、试给出求解一元二次方程x2-2x-3=0的 一个算法.
2、设计解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一个算法, 并用流程图表示.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发现问题,个别指导,增进师生感情。)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亲手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在练习中 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补救,培养当堂问题当 堂解决的好习惯。
处理1 处理2 条件 是 否 条件 否 处理 是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
上教考资源网 助您教考无忧
思考题是一个比较综合利用顺序结构、选择结构 的题目,为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为学有余力
的学生准备,体现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
归纳总结
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算法框图的顺序结构和条件分支结构及利用这两种结构设计算法流程图。
2. 通过模仿、操作、探索,体会了构造性的思想方法、数学的模式化思想以及分类讨论的思想。
3. 数学上学习算法应注意从算理、思想方法以及思维形式的高度理解问题。 (学生总结,教师补充。)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在知识、方法、应用几方面总结,使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这也是知识的内化过程。同时培养学生概括、归纳能力,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
课后作业:课本P10:练习1、2、3 , 课本P15:习题1.1、 6 设计意图
巩固本节课知识、技能,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设计选做题使不同学生都得到提高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