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玛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计算机组成原理本科生期末试卷(一)部分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本科生期末试卷(一)部分答案

来源:宝玛科技网
本科生期末试卷(一)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 假设主存容量16M×32位,Cache容量K×32位,主存与Cache之间以每块4×32位大小传送数据,请确定直接映射方式的有关参数,并画出内存地址格式。

2 指令和数据都用二进制代码存放在内存中,从时空观角度回答CPU如何区分读出的代码是指令还是数据。

答:计算机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来区分指令和数据,在时间上,取指周期从内存中取出的是指令,而执行周期从内存取出或往内存中写入的是数据,在空间上,从内存中取出指令送控制器,而执行周期从内存从取的数据送运算器、往内存写入的数据也是来自于运算器

三、计算题(14分)

设x=-18(-15),y=+26(+13),数据用补码表示,用带求补器的阵列乘法器求出乘积x×y,并用十进制数乘法进行验证。

解:设最高位为符号位,输入数据为:[x]补=10001,[y]补=10011, 算前求补器输出后 |x|=1111, |y|=1101

1111

× 1101

1111 乘积符号位运算:

0000 x0⊕y0 = 1⊕1=0 1111 + 1111

算后求补器输出为,加上乘积符号0,最后得补码乘积值为0,利用补码与真值的换算公式,补码二进制数的真值是

x×y = 1×27+1×26+1×21+1×20=128++2+1 =+195 十进制数乘法验证:x×y=(-15)×(-13) =+195

四、证明题(12分)

用定量分析方法证明多模块交叉存储器带宽大于顺序存储器带宽。

解:假设(1)存储器模块字长等于数据总线宽度; (2)模块存取一个字的存储周期等于T;

(3)总线传送周期为τ;

(4)交叉存储器的交叉模块数为m.。

交叉存储器为了实现流水线方式存储,即每经过τ时间延迟后启动下一模快,应满足

T = mτ, (1) 交叉存储器要求其模快数≥m,以保证启动某模快后经过mτ时间后再次启动该模快时,它的上次存取操作已经完成。这样连续读取m个字所需要时间为

t1 = T + (m – 1)τ= mτ+ mτ–τ= (2m – 1) τ (2) 故存储器带宽为W1 = 1/t1 = 1/(2m-1)τ (3) 而顺序方式存储器连续读取m个字所需时间为

t2 = mT = m2×τ (4) 存储器带宽为W2 = 1/t2 = 1/m2×τ (5)

比较(3)和(5)式可知,交叉存储器带宽W1 大于顺序存储器带宽W2

五、分析题(12分)

图1所示的系统中,A、B、C、D四个设备构成单级中断结构,它要求CPU在执行完当前指令时转向对中断请求进行服务。现假设:

① TDC为查询链中每个设备的延迟时间;

② TA、TB、TC、TD分别为设备A、B、C、D的服务程序所需的执行时间;

③ TS、TR分别为保存现场和恢复现场所需的时间; ④ 主存工作周期为TM;

⑤ 中断批准机构在确认一个新中断之前,先要让即将被中断的程序的一条指令执行完毕。

试问:在确保请求服务的四个设备都不会丢失信息的条件下,中断饱和的最小时间是多少中断极限频率是多少

解:

:假设主存工作周期为TM,执行一条指令的时间也设为TM 。则中断处理过程和各时间段如图所示。当三个设备同时发出中断请求时,依次处理设备A、B、C的时间如下: tA = 2TM + TDC + TS + TA + TR

tB = 2TM + TDC + TS + TA + TR

tC = 2TM + TDC + TS + TA + TR Td=

2TM + TDC + TS+ta+tb+tc

达到中断饱和的时间为: T = tA + tB + tC +Td 率为:f = 1 / T

中断极限频六、设计题(16分)

某计算机有图2所示的功能部件,其中M为主存,指令和数据均存放在其中,MDR为主存数据寄存器,MAR为主存地址寄存器,R0~R3为通用寄存器,IR为指令寄存器,PC为程序计数器(具有自动加1功能),C、D为暂存寄存器,ALU为算术逻辑单元,移位器可左移、右移、直通传送。

(1)将所有功能部件连接起来,组成完整的数据通路,并用单向或双向箭头表示信息传送方向。

(2)画出“ADD R1,(R2)”指令周期流程图。该指令的含义是将R1中的数与(R2)指示的主存单元中的数相加,相加的结果直通传送至R1中。

(3)若另外增加一个指令存贮器,修改数据通路,画出⑵的指令周期流程图。

解:(1)各功能部件联结成如图所示数据通路:

ALU +1

图 B

(2)此指令为RS型指令,一个操作数在R1中,另一个操作数在R2为地址的内存单元中,相加结果放在送当前指令地址到MAR

R1中。

取当前指令到IR,

PC + 1,为取下条指令做好准备

图 B

(说明):①:取R1操作数→C暂存器。②:送地址到MAR。③:取出内存单元中的操作数→D暂存器。④:相加后将和数→R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