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自动化抗干扰技术应用
【摘要】随着电力系统在我国的社会企业中的发展,对自动化的要求也就更加迫切。抗干扰是我国的电力系统进入自动化的一大难题,只有处理好抗干扰的问题,才能将我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好。本文简单分析了干扰给电力系统所带来的影响,并且提出了如何有效运用抗干扰技术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抗干扰技术
在我国,很多的电力企业在进行日常运作的时候,相关的电力系统往往都会受到干扰,使得死机、误动等情况发生,影响到企业电力系统的工作。因此,为了能够保证相关的电力系统进行正常的工作,就需要对相关的自动化抗干扰技术进行有效的应用,要能够对干扰所带来的影响进行深刻的认识,并对其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我国的电力系统能够进行安全可靠的工作。
1.干扰为电力系统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1.1 对电源的回路造成影响
由于在电力自动化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干扰信息,因此也就会出现电源回路的不良反应,对电力系统的主机以及后台等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还会造成相关的子系统出现问题,最终出现死机的现象。
1.2 对相关的数字电路造成影响
在对相关的电力系统进行设计的时候,输入、输出通道往往会受到影响,因而就会导致断路器以及开关灯出现堵塞的情况,造成相关设备不能进行准确的工作。一旦出口回路受到干扰,就会出现误动的情况,更严重的还会造成数字电路出现逻辑运算以及程序运算上的差错,电力系统也就无法进行正常的运行,相关的功能也就不能得到有效的运用。
1.3 对模拟量的输入通道产生负面影响
一旦在电力系统中存在干扰的话,那么相关的干扰信号就会对系统中模拟量的相关输入通道产生负面影响,不能进行正常的模拟量输入工作,数据采集工作也会出现差错,数据保护系统也不能进行及时的保护工作,导致相关的数据信息失效。不仅如此,如果干扰信号十分强烈的话,还会使得电力系统的设备装置出现损坏的现象,最终对企业的经济利益造成严重影响。
1.4 对开关量的输入输出通道造成负面影响
一般而言,开关量可以分为输入、输出两类通道,因此,如果在开关量通道附近出现干扰因素的话,就会对断路器以及开关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使其分合
位置出现变动,不能将自身的作用进行有效的发挥,甚至还会造成整个电力设备不能进行正常的运作,为公司的经济利益造成负面影响。
2.如何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有效应用抗干扰技术
2.1 对相关的管理程序进行规范操作
对电力系统自动化过程中出现的干扰进行处理时,要能够根据相关的管理程序进行规范性的操作,要能够对具体的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安排,使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够清楚自己的工作责任与目标,以此保证电力系统能够进行安全高效的工作。电力企业还要能够对系统自动化的规章制度等进行完善,对员工加强培训工作,使员工能够对继电保护有足够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电力系统的工作。不仅如此,还要能够建立起完善的台账系统,实现档案化办公;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工作之后,还要对其进行严格的考核工作,将考核与奖惩制度进行挂钩,只有经过这些严格的操作,相关的工作人员才能够对其进行重视,才能够更好地将干扰信息进行排除。
2.2 对静电放电产生的干扰进行有效克服
2.2.1 由于人体会产生静电,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在进行自动化操作时,就有可能造成静电放电的现象,也就会对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相关保护装置造成一定的影响。面对这一情况,就需要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由于相关的开关、按钮、显示屏以及信号灯会带入静电干扰,因此就需要将这一类的设备减少,并且还要能够对相关的面板、器件等进行良好的防护工作,要为静电电流创造出一个较好的接地通道,这样就能够防止高频辐射干扰的出现,避免电气设备出现混乱与误动的情况。电路与金属外壳之间的间隙也需要保持在较大的范围之内,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压静电不会进入相关设备的内部电路之中。
2.2.2 在选择金属机壳与面板时,要能够优先考虑整体式的金属机壳进行使用,这是由于这类的机壳更容易进行接地工作,能够更有效避免静电放电干扰出现。而插件式的面板与机壳则没有这一可靠保证,需要在面板的背面进行接地的连结工作,而且表面的氧化膜不能导电,也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清除,这样就不能保证面板与机壳进行良好的接触,往往还会出现“干扰地线”,导致相关设备的抗干扰能力进一步被削弱。因此,只有选择整体式的金属机壳,才能更好地保证相关电气设备的安全,才能保证其进行更好的工作。
2.3 提高抗瞬变信号干扰的能力
2.3.1 由于电气设备的电源回路是一块容量较大的电容,而板间电容能够对电源上的干扰进行有效的防御工作,因此要想对瞬变信号干扰进行防止的话,就需要采用多层的印制板,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回路出现耦合的概率降低。不仅如此,还要能够对相关的开关电源进行合理的设置,要能够将开关的电源线进行分开布局。在面板上安装开关时,要能够将相关的连线放在滤波器的背面,同时还需要使用屏蔽线来进行工作;不仅如此,还要能够将指示灯线以及开关引线进行
区分,这样就能够避免相关的线路出现干扰的情况。
2.3.2 电力自动化系统中存在很多的回路,在进行布线工作时,通常都是将线进行捆绑、连接,这样也就很容易出现干扰,因此要能够对相关的输入、输出线路进行未知的安排,要避免出现交叉布线的情况,事实证明,有效的安排能够起到较好的抗干扰效果,同时还能够降低相关的成本,为企业的经济增长做出更好的贡献。
2.3.3 选用好的滤波器,能够最有效的提高电力装置的抗干扰能力,但是错误的安装方式往往会使得滤波器的实际作用不能发挥出来,因此,要能够将滤波器安装在相关的电力装置的正确位置上,并且还要能够根据相关的要求进行线路的安装,要将输入、输出线路进行严格的区分,与其他线路进行有效区分,同时还要能够选择金属机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接地效果的良好,才能保证滤波器进行正常的运作。
2.4 提高抗电磁干扰的能力
对于金属机箱而言,最有效的抗电磁干扰的方法,就是做好接地点的屏蔽工作,因此就需要选择合适的金属机箱,对机箱的接地状态进行最有效的保证,相关装置面板上的开孔大小要能够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相关的散热孔也最好选择圆形的,这是因为长孔的屏蔽效果没有圆孔的强烈,圆形的散热孔对于机箱的保护作用更为明显。不仅如此,还要能够对电气设备周围电路的干扰进行有效屏蔽,将外部的干扰进行有效的减少,最终将电磁场的干扰进行弱化。相关的电气设备要能够选择导电性较好的金属作为屏蔽盒,这样才能够保证内部的电力线不会对外部的电力线有影响,而且外部的电力线也无法对内部的线路造成影响,形成很好的电场隔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电力设备的工作。
3.结语
由于电力系统在进行工作时,往往会受到不同程度上的干扰,因此在运用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时候,会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导致自动化装置不能进行正常有效的工作,这就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全面的关注,特别是需要对静电干扰、电磁干扰等进行有效的分析,对其进行全面的控制,同时还要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与培训,不断促进电力自动化技术的进步,为电力企业的经济增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沈宏平.浅议电力自动化抗干扰技术的应用.中国高新技术企业[J].2013年第31期.
[2]杨金全.浅谈电力自动化抗干扰技术的应用.教学技术与应用[J].2012(12).
[3]沈亮.浅谈电力自动化抗干扰技术的应用. 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J].
[4]彭及果.浅谈电力自动化抗干扰技术的应用.应用技术[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