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渗透与融合
来源:宝玛科技网
2014年10月 第40期 教育教学论坛 EDUCATION TEACHING F0RUH Oct.201 4 NO.4O 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渗透与融合 曹通远 (山东省郯城县红花镇初级中学,山东郯城2761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信息化时代。随着社会的不断 发展,我国的信息化进出建设已经比较完备,在教学之中应用广泛的运用信息技术是顺理成章的。教育的信息化是我国进 行教育改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将会带来教育的重大变革,从教育资源的利用,教学方法的改 进以及对于学生的影响都是非常巨大的。笔者在文中将会分析在教学之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效用,并且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教学;信息技术;效用;相关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0—0228—02 在教学之中运用信息技术,这是进行教育改革的一个 非常重要的方面。教学的信息化局质量直接关系到教育改 开放实验列入考核范围,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 到要求者即可给予学分,这样不仅扩大的开放教学的方 革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 培养的质量。我们应该清楚的指导在教学之中运用信息教 -。—+一-+-+-+-+-+-+-+-+-+-+・ 面,也增强了开放实验的效果。健全开放实验管理与指导 工作考核激励机制,将实验室开放纳入学院、教学实验中 心的目标管理和教学评估的范畴,把实验室开放工作水平 作为学院考核的重要指标。同时,定期评选一些优秀的开 放实验项目,对于提出这些优秀项目的参与者进行奖励。 (--) ̄n大经费投入力度,建立开放实验教学信息化平 台 方面通过加大经费投入,逐步完善信息化的实验教 学和管理平台,建立实验室信息化、自动化管理机制,建立 网上管理和预约机制,方便学生的开放实验的选择和实 施。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学校网络化资源优势,加强实验课 程教学网站的建设。开发和运用信息化实验教学手段,逐 步实现在网上答疑、上交和批改实验报告及评定学生实验 成绩。 (三)建立和完善开放实验教师队伍的激励机制 1.创新开放实验管理的模式。开放性实验是学生和老 师利用课余时间完成的,增加了教师和实验教辅管理人员 的工作量。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可以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 一赋予学生既有实验任务,又要担负管理职责的双重角色, 从而提高学生对自身的管理能力,同时也加强对自己的监 控意识。这样不仅使学生锻炼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强了 自我管理以及提高发挥自身潜力的平台和机会。同时,这 种创新管理模式也减少了实验室人员的工作量。 2.完善开放实验教师的考核制度。对开放实验教师要 采取奖励制度,对于开放实验的指导教师,要从多方面进 行考核和认定,如课余工作量、实验指导成果等,对指导学 生实验取得学科竞赛成绩的教师要给予肯定和奖励。学校 要从薪酬、工作量、科研、职称等方面给予倾斜,激发教师 特别是高水平的教授开展开放实验教学。有效的评价和考 核制度可以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并使实验室开放真正取得 成效。 (四)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开放实验教学中去 1.合理设计开放实验项目内容。合理地安排教学实验 内容,可将学生归分成科研活动型、设计性实验型两种。科 研活动型能够让学生更有选择性地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 设计性实验则更能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潜能,只需指导教 师把握研究的大方向,充分地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设计性 实验主要有以下几种:学生运用自己学过和掌握知识,自 己完成方案设计及可行性论证的综合设计实验,综合型实 验能够重点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稳固知识、提高技能。充 -分调动发挥学生创造性的竞赛型综合实验,如在某一领域 内挖掘所学知识、创业大赛等。通过分析社会需求及结合 各种现有的科研产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所学,发展个性、 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型综合实验。 2.建立实验教学考核新模式。使实验教学的考核更独 立性,这样能够使学生更认真细致地完成每个实验任务, 同时实验指导教师也可以通过命题考核,引导和把握对学 生的培养方向。在考核中力求做到对学生的实验素质和能 力进行全面考核。对于设计性实验可采用学生报告和集体 讲评的方式,考核学生的设计能力、完成实验的能力 及论文撰写的能力。考核之后,教师要逐一讲评,对于学生 给予一定的引导。如果设计性实验项目的规模较大,则由 实验小组遴选代表进行统一答辩。同时应聘请专业人士作 为答辩的评委,对实验项目中优缺点进行点评和指导,促 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3.引入创新性激励机制。在进行开放性实验的同时,要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对待科研的认真态度,如: 对于一些有意义的开放性实验项目可以作为学生毕业课 题。同时鼓励学生将修改后定稿的论文撰写成科研论文进 行公开发表,并对能公开发表的论文进行资助和奖励。可 定期做创新奖学金评比,通过评比结果进行相应奖励。这 样不仅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参加科研项目的热情,同时会 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开放性实验当中。 六、结语 经管类开放实验教学是本科生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之一。通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开放式实验教学有效地提 高了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和探究性,学生在创新 思维和实践能力方面得到较大提升。随着社会对创新型、 应用型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经管类教学更应该不断完善 和发展开放实验教学,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实用人 才。 参考文献: [1]朱玉华,杨振宏.建设精品实验项目促进创新能力培养[I1_实验 室研究与探索,2008,(2). 【2】龚沛曾,杨志强,袁科萍.实施12字培养目标,提升大学生实践 创新能力U】.计算机教育,2011,(2). 【3】钱洁,刘志学,唐吉吉.开放式研究性实验教学平台建设【I1_实 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6). f41王晓岗,高英,史良.开放实验教学的理论与实践【l1_实验室科 学,2011,(4). 作者简介:曹刚(1982一),男,江苏张家港人,硕士,讲 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实验教学。 228- 2014年10月 第40期 教育教学论坛 EDUCAT10N TEACHING FORUH Oct.2O1 4 N0.40 【实验平台】 普通本科院校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性研究 罗世灼 (广西贺州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广西贺州542800) 摘要:普通本科院校物理实验教学需要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为目的开展教学模式创新,同 时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必须立足于对传统物理实验教学模式优点的继承和缺点的批判之上。本文在对传统物理实 验教学模式及其局限性做出论述与分析的基础上,对开放性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做出了探讨。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0—0229—02 普通本科院校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具有保守性和 封闭性的特点,在肯定传统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优势基础 学所带来的改变,需要指导进行信息化教学给课堂所带来 的正面的和负面的效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合理、有效地 运用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效用发挥到最大。下面笔者将会 从正面和反面两个层次说明在教学之中运用信息技术所带 来的影响。 在教学之中运用信息技术带来的正面效用 1.使得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 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在讲台上进行知识的讲解,学生在教室 里听老师的讲解。这种方法的主要方式就是老师对于学生 进行“填鸭式”的教学,非常难有教学方法的突破。运用信息 化教学,可以促进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学校可以利用信息技 术,利用网络资源,开展一些兴趣班和实验班,特别是对于 偏远的地方更是大有裨益。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教学可以 突破资源和时间空间的,更加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2.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多样化。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有 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面对如此之少的教学道具,要进行教 学方法创新谈何容易。但是引进了信息技术之后,可以对教 学方法有着很大的穿心和突破。老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运 用电脑、投影仪等工具;PPT、Word、Excel等教学软件;图片、 视频、音频等表现形式。通过这些手段的灵活合理运用将会 极大的提高教学课堂的质量,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 3.对教学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传统的教学关系中,老 师是课堂绝对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课堂知识,缺乏 对学生自主能动性的培养。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对于提高学 生的主观能动性,存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大有裨益。运用信息 技术,可以使得学生也可以进行知识的搜索和自主学习,而 一用。但是有的学生并没能够正确地运用信息技术。过分的依 赖信息技术,有问题就在网上进行搜索,并没有保证自己有 学会。这样反而是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三、在教学活动之中运用信息技术时的注意点 、信息技术对于教学活动而言既有正面的效用,也有负 面的效用,我们应该有着正确客观的认识,采取相应的措 施,将正面效应发挥到最大,将负面效应降到最低。下面笔 者将会提出几点建议。 1.在观念层面有着正确的认识。信息技术作为较新型 的一种教学方式,有着众多的优点,我们应该对于这种教学 方式有着清楚的认识。首先是我们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要 保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阶段性的运用,从传统的教 学方式过渡到信息化教学。然后就是应该清楚的认识教学 活动与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信息技术是教学的方法之一, 教学内容才是重点。我们应该充分的结合信息技术,使得信 息技术促进教学内容的讲解。最后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 脑,不一味地追求新奇,过度地运用信息技术。 2.完善建设。完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 面。首先是应该加强老师的信息技术素质培养。老师作为课 堂的直接参与者,是课堂的主导者,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教 学素养,对于提高课堂的信息化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大的 意义。另外是提高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只有完善的信息化教 学基础设施才能够保证信息化教学的有效进行。这将极大 方便了老师和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最后,应该加强学 校的信息化课堂的评价和监管体系建设。有效的课堂评价 体系就是教学课堂质量的标尺,直接关系到教学课堂的质 量。有效的监管体系对于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 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智庭.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进展报告U】_中国电化教育,2003, (9). 且老师在这方面还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是对学生学 习方式一个很大的改变。 二、在教学之中应用信息技术存在的负面效应 硬币都有正反两面。在教学之中应用信息技术有其积 极的一方面,相应的也会带来其负面的效用。下面笔者将会 进行说明。 1.教师对信息技术使用的盲目。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比 较有效的教学方法,部分老师就不结合实际情况,在教学过 程之中盲目地使用信息技术。一个表现形式就是有的教师 信息技术使用并不是十分熟练,知识简简单单地将投影仪 当黑板来使用。并没有发挥信息技术的效用,反而是将原本 黑板的优势也丧失了。另外一个表现形式就是过分地追求 信息技术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之中,使用各种各样的信息技 术,追求各种表现形式,反而忽略了教学内容,造成了本末 倒置的现象。 2.学生没有正确的运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之中运用信 息技术可以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有很大的激发作 一【2】解月光.基于整合理念的信息化教学应用模式卟中小学信息 技术教育,2002,(6). 【3】王伟琳,熊才平,贾靖林.从技术的两面性看信息技术对教育 的双重影v向UJ.中国电化教育,2009,(9). 【4J车彩静.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问题与对策 山东省农 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4). [5】王玲叶,张燕燕,周霞娜,许星星.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 分析与解决对策ll1冲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12). 『6]aL维宏.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探讨U】.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10). [7]牛麟,姜莉,杨更生.提升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 促进学生的 学习方式转变[I】.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05).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