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玛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细化解读课程标准的理论与实践

细化解读课程标准的理论与实践

来源:宝玛科技网

细化解读课程标准的理论与实践n

一、为什么要细化解读课程标准?n1.课堂教学没有目标,效率低下。n2.教师从来不看课标,只看教材。n3.把教学目标当摆设,给听课人看。n4.课程标准太概括,弹性大,不便操作。

二、如何细化解读课程标准1郑州市教育局的具体要求:细化为学段目标、年级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n比如:课标摘引一:“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就可以这样分解课标:n

1、“正确”地朗读,可以分解为读准字音,读准停顿,读准重音,读准语调等;n

2、“流利”地朗读,可以分解为读的连贯,即不指读、不词化,读出速度,即不唱读、不拖音;n

3、“有感情”地朗读,所指很丰富,因为“感情”本身就是一个抽象而丰富的概念,可以分解为:读出心理的变化,读出态度的变化,读出心情的变化,读出精神的变化,读出认识的变化等等,这些变化都落实到语气语调的变化,即读准语气。n再比如:课标摘引二: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如果细化分解到各年级,就可以这样分解;n七年级侧重于训练记叙文的写作能力,字数不少于500字。n八年级继续训练记叙能力的同时,重点训练说明文的写作能力,字数600字左右。n九年级侧重于训练议论文的写作能力,字数不少于600字。n措辞和字数要求都有阶梯式变化。n

2、按照市教研室三步走的统一操作程序,我们学校的具体做法如下:n一是“确定目标”,就是教师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n二是“落实目标”,就是你如何把学生带到那里去;n三是“检测目标”,就是你如何知道已经把学生带到了那里。学习目标表述学习目标表述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影响学习结果的特定或范围等。主影响学习结果的特定或范围等。主要有辅助手段或工具、提供信息或提示要有辅助手段或工具、提供信息或提示、时间的、完成行为的情景等。、时间的、完成行为的情景等。学生达到目标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学生达到目标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是学习者,不是教师是学习者,不是教师行为主体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条件行为程度行为程度行为内容行为内容知识、技能、方法、以及学习过程中形知识、技能、方法、以及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细化分解课标的步骤有六步:第一步,分析关键词第二步,剖析核心概念第三步,扩展或剖析行为动词第四步,确定行为条件第五步,确定行为表现程度第六步,写出学习目标陈述目标的基本规范和方式:包括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行为动词(用词清晰、可把握)、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最低要求)四项要素。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教学目标应描述学生的学习行为。比如:“培养鉴赏能力。”“培养”的行为主体是老师而非学生,这不行。行为动词:用行为动词替换心理动词n比如:“感受形象”中的“感受”是心理动词,应替换为推断形象内涵,概括形象特点及表达的情感;n“品味语言”中的“品味”是心理动词,应替换为评价关键语句,分析其作用及表达效果。行为条件:说明在什么条件下产生

1、使用手段与辅助手段,比如“能据图说出通过查字典”。

2、提供信息或提示,比如“根据下列一组图,能写300字的短文”。

3、时间的,比如“在10分钟内,能”、“通过两课时的学习,能记住”。

4、完成行为的情景,比如“在课堂讨论中,能叙述要点”。行为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水准比如:作为面对全体学生的标准,不能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回答三种解题方案,那么就可以这样来叙述,“至少写一种解题方案”、“80%学生都能答出二种解题方案”。完成时间,如58分钟解答某问题;完成行为的准确性,如答案的正确率至少达到80%;如:不借助提示,准确无误地背诵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其中的“不借助提示”就是行为条件,“准确无误”是行为程度。“背诵”的行为主体是学生。以上是专家们的理论要求,做起来很难,我们在尽量学着做。如:湖心亭看雪分解内容:n湖心亭看雪n教材位置: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9课。n课标摘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

(二)阅读”第:“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第12条:“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首先细化分解为年级目标。八年级学习文言文的目标我们确定为:“在积累文言知识的基础上,领悟作品内涵,品味作品语言。”再细化分解为单元目标:本单元的目标我们确定为:“读懂文章大意,品味语言特色。”最后再分解为本课的具体目标。分解方法和步骤如下:第一步:分析关键词n从句型结构来看,这是一条“内容型目标”。(另有过程型、状态型等)n行为动词:“借助”“理解”“背诵”“领悟”“品味”。n核心概念:“基本内容”“作品内涵”。第二步:剖析核心概念概念体系知识地位基本内容及作品内涵文言词语一词多义(“是”“更”“一”“白”“大”“绝”)重点古今异义(“强”)重点通假现象(“挐”)重点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客”)难点文言句式特殊句子(倒装句“是金陵人,客此”、省略句“见余,大喜”、“拉余同饮”“问其姓氏”)难点内容写景主旨作者形象(痴)及具体体现(大雪三日、是日更定矣、独往湖心亭看雪)重点难点景物描写(白描手法)(清新淡雅开阔静谧的特点)主旨:表现作者清高孤傲的情怀和淡淡的故国之思。白描的特点:简洁、真实、传神、不伪饰第三步:扩展行为动词概念体系适用行为动词学生经验基本内容及作品内涵文言词语一词说出前备经验较为充足古今说出前备经验不足通假说出前备经验较为充足词类辨别、说出前备经验不足文言句式特殊翻译、辨析、总结前备经验不足内容写景主旨作者形象及具体归纳、辨析、总结前备经验不足景物白描的第四步:确定行为条件概念体系确定行为条件学生经验基本内容及作品内涵文言词语一词结合语境(说出)前备经验较为充足古今结合语境(说出)前备经验不足通假结合语境(说出)前备经验较为充足词类结合语境(辨别、说出)前备经验不足文言句式特殊结合语境(翻译成现代汉语)、教师提示(辨析)、小组讨论(总结两种文言句式的特点)前备经验不足内容写景主旨作者形象及具体朗读课文(归纳)、教师提示(辨析)、小组讨论(总结)前备经验不足景物白描的第五步:确定行为表现程度概念体系适用行为动词行为程度学生经验基本内容及作品内涵文言词语一词说出准确前备经验较为充足古今说出准确前备经验不足通假说出准确前备经验较为充足词类辨别、说出准确前备经验不足文言句式特殊翻译、辨析、总结准确(翻译)、(比较)辨析、80%学生总结(规律)前备经验不足内容写景主旨作者形象及具体归纳、辨析、总结准确(归纳)、比较(辨析、80%学生正确判断)、每个小组至少总结出两个方面前备经验不足景物白描的第六步:综合上述思考,写出学习目标n1准确识记文言词“绝、客、强、白、

一、是、更”等的词义n

2、熟读课文,在教师提示下,80%学生能够背诵。n

3、小组合作探究,归纳出作者的精神世界。(每个小组至少说出两个方面)n其中2是本文的重点,3是本文的难点。可用诵读法循序渐进的品读美景,用点拨法深化学生对白描的理解,从而化解重点;用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的方法突破难点。n

三、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细化解读课标n如果说细化解读课标是一株幼苗,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是土壤,细化解读课标这株幼苗只有深深扎根课堂教学的沃土,才能成长为参天大树。n现在以湖心亭看雪为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实细化解读课标:第一部分、确定目标:(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课标摘引课标分析分解确定学习目标。n1准确识记文言实词“绝、客、强”等的词义。n

2、在深入理解写景特点的基础上熟读成诵。n

3、小组合作探究,归纳出作者的精神世界。n其中2是本文的重点,3是本文的难点。n第二部分、落实目标(如何把学生带到那里去)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有三个环节组成。n第一环节:自学释疑、品读文意落实目标

1、2以学生活动为主第二环节:合作探究,品悟痴情落实目标

2、3以师生对话为主第三环节:操作训练,品读美景落实目标

2、3以学生活动为主n第三部分、检测目标。(是否把学生带到那里去了)n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n湖中人鸟声俱绝()惟长堤一痕()n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是金陵人,客此()n

2、翻译下列语句:n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n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n

3、判断下列句子哪些才是“淡妆”(白描)如:n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白描)n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朱XX春)(色彩渲染)n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朱XX背影)白描n

4、文章描写西湖雪景,叙述了湖心亭奇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恳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