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效课堂 挖掘教师潜能
杜三娥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学校如何扩展与创建,学生与学生之间仍然存在着知识性素质的差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缺失,严重抑制了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讲得口干舌燥、筋疲力尽,学生在课堂上听得头脑发胀、昏昏欲睡,这样的教学表面上看,占满了课堂教学的所有时间,教师也尽心尽力了,但从学生学习的效能来看,这样的教学恰恰是低效教学。作为有效教学,就必须把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那么,如何构建有效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作为教师,要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教学质量是学校改革与发展的生命线,我们每个人都要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我们共同的奋斗目标。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要不断地加强教学研究,不断地反思总结,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才能不愧于光荣的人民教师称号,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能力型,创新型人才。课堂要高效率,教师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心研究课堂教学设计是 有效的数学课堂的“龙身展现”
首先,领会课标吃透教材,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设计要站在新课程标准的高度上,深入钻研教材。要创造性使用教材,改进教法和学法,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个性化教学之路。 其次,教学设计不仅研究教学内容,还要研究课堂模式、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作业形式、预习复习任务的布置和检查等。表面上觉得没有东西学的课题,但通过教师对教材的研究和挖掘,课堂却上出了新意,学生课堂的 参与度很高,思维的灵活性,创新性都得到了体现,教学效果出奇的好,备课实在太重要了。
再次,课堂教学设计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必须从学生需要出发;第二,从教学实际出发,研究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的方法,从而制定出进行课堂反馈矫正和促使学生当堂达标的措施;第三,思考如何组织教学、如何进行课堂实践等。
例如,教学“秒的认识”时,创设有趣的情景:同学们,谁知道中国最隆重的节日是什么?(生:春节)让我们再次聆听新年的钟声吧!(放春节晚会倒计时的课件)当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我们一起倒数10、9、8、7、„„表示什么意思?(生:距离钟声还有多少秒)
为什么用秒作单位而不用“时”或“分”呢?(生:因为时间太短了)生活中我们常常要用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认识“秒”。 这样就把抽象变成了具体形象,将所学知识放入具体的生活环境中去,学生容易理解,便于学习。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体现了学习数学的意义。为此,教学中我努力使学生和生活经验真实对话,和具体情景真实对话,生成学生真实、真切、必要的体验。如此,课堂才能再现真实的生活,演绎有效真实的学习。 二、合理科学的目标设定是有效的数学课堂的“指路明灯” 教学目标是构成一堂好课的第一要素,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所有教学行为的“指路明灯”。可以说,它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一堂课的成功与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目标是否合理、科学,是否落到实处。成语故事《南辕北辙》告诉我们,如果目标定位有误,即使马跑的再快,车夫的技术再精湛,带的盘缠再多都无法实现愿望,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合理与否,会直接影响到授课对象的学习积极性,以及预期教学效果的顺利实现。教学目标不能大而空,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实际,合理、具体,突出重点,并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例如,教学“位置与方向”时,目标设定为:
1、在具体情景中,借助学生的知识与经验,帮助他们理解并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2、通过具体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想象,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在合作交流中体验数学知识的探索性和挑战性,形成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并养成质疑问难和思考的习惯。
教学目标的定位,要走出数学知识技能的单行道,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且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之中。要善于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在观察、想象等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意识,注重学生想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精彩的课堂生成是有效的数学课堂的“美丽光环”
“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它是相对于“预设”来说的。预设与生成是辨证的统一体,成功的课堂,需要预设,也呼唤生成。课堂需要预设,但仅有预设的课堂是没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千变万化,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见课堂上各种活动的情况和细节,而正是这些生动、绚丽的思维火花,才能体现生成的美妙,绽放数学课堂教学的魅力。课堂生成是不期而遇的美丽。当这种无法预期的美丽出现时,我们要敏锐地捕捉住这些无比可贵的教学资源,只有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课堂生成,我们的教学才能触动生命的灵性,课堂才会闪耀智慧的光芒。 例如,教学“万以内退位减法”一课时,一个学生突然举手问:“老师,四位数减法,可不可以从高位减起?”备课时我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问题。但学生既然有了这样的想法,那就给学生时间,让他们通过举例,发现、体验“从高位减起”的可行性和局限性。于是我随机给学生提供了几道计算题,让学生先用“从高位减起”方法练习,再请学生说说想法。通过学生的探索,讨论,很快发现了“从高位减起”这种方法的局限性。这一教学行为,虽然付出了时间的代价,但换来了民主的教学环境,保护了学生探索的积极性。
四、作业的提炼和优化为有效的数学课堂 “画龙点睛”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也是知识衔接的桥梁,有人称作业是师生交流的第二课堂。这说明了课堂作业效能的重要性。数学作业是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数学学科问题,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知识,促进心理能力发展的过程。新课程下,数学作业更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能力的发展。数学作业的提炼和优化,就是在数学作业的设计时通过改革作业内容、形式等方式让学生亲自参与,主动实践,深入探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成为作业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让适当的作业能成为学生巩固、消化、运用知识的有效途径。
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所以老师布置数学作业要从计算这一单一的形式中走出来,将数学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与游戏、画图等形式巧妙结合,让完成作业的过程充满趣味,使学生乐此不彼。例如,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时,设计“玩扑克”、“猜猜数”等游戏;学习乘法口诀后,设计“对口令”
游戏;学习方位后,让学生画一画自己的房间或家的方位图;学习元、角、分后让学生到超市了解物品的标价,等等。
五、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为有效课堂画上“完美句号”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观念将决定行为的效果与价值,教师必须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所谓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对自己的教育行为的再认识、再思考的过程,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教师反思的内容有自己教育行为,学生的学法及个体差异、他人的教学经验等等,反思的时间上有“课后思”、月后思、期中思等等。反思可以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最后、做一个学习型教师为我们的教学生涯“夯实基础”
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充实提高自己,学习新课程理念,学习教材教法,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学习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等,教师还要不段地相互听课,反思教学行为,总结教育教学规律,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
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老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课内损失课外补,将大量不将选择的甚至是重复性的作业布置给学生在课外完成,造成学生在课外疲于奔命,应付作业的现象,可以说没有精心设计作业,当堂完成训练任务是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朱永新教授认为理想的课堂有六条可作参照,其中有一条就是“练习度”,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脑、动手、动口”。在布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做到精心设计,数量要精,质量要高。加强作业的管理与指导,避免超负荷、重复性、低水平的作业,给每个学生留有充分自主发展的余地,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由之路
构建高效课堂是教学工作永恒追求的目标,需要我们采取一系列措施去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我们要认真备课,精心准备,认真落实教学常规,学习和借鉴“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等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模式,努力改进课堂教学结构和方法,切实开展校本培训,加强专业学习,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理论素养,扎实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通过高效的校本教研来推进高效课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