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HC热轧板卷力学性能优化研究
来源:宝玛科技网
鞍钢技术 2017年第3期 ANGANG TECHNOLOGY 总第405期 ~’---●-…三 …--●●●●●- SPHC热轧板卷力学性能优化研究 吴优t,周晓光z,郭洪河t,魏春新 ,魏秀东 ,刘振宇。 (1.鞍钢集团朝阳钢铁有限公司,辽宁朝阳122000; 2.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819) 摘要:为了解决SPHC热轧板卷屈服强度偏高的问题,从化学成分、工艺、组织和性能角 度对屈服强度偏高的SPHC板卷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钢中C含量、残余(微)合金元素 总量、轧制和冷却工艺是影响SPHC钢屈服强度的主要因素。经过对化学成分和工艺优化后, 屈服强度≥270 MPa的SPHC板卷比例由33.3%降至l0.0%。屈服强度<250 MPa的比例由 16.7%提高至38.0%。解决了SPHC热轧板卷屈服强度偏高的问题。 关键词:热轧板;化学成分;屈服强度 中图分类号:TP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613(2016)03—0019—04 Study on Optimization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PHC Hot Rolled Coil Wu You ,Zhou Xiaoguang ̄,Guo Honghe ,Wei Chunxin‘,Wei Xiudong ,Liu Zhenyu (1.Chaoyang Iron&Steel Co.,Ltd.of Ansteel Group Corporation, Chaoyang 1 22000,Liaoning,China;2.State Key Lab of Rolling and Automation, Northeastern University,Shenyang 110819,Liaoning,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yield strength of the SPHC hot rolled coil was high,tlle SPHC coil was analyzed systemically over its chemical compositions,processing line,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The analytic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arbon content in steel,the totla amount of residual(micro-alloying)alloying elements,the rolling process and cooling process were the main factors for influencing the yield strength of the SPHC stee1.After optimizing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s and processes,the proportion of the SPHC coils whose yield strengths were more than or equal to 270 MPa was reduced from 33.3%to 10%while those coils whose yield s ̄engths were less than 250 MPa increased from 16.7%to 38.0%and therefore the problem that the yield strength of the SPHC hot rolled coil was solved. Key words:hot roiled coil;chemical compositions;yield s ̄ength SPHC低碳低硅铝镇静钢是国内钢企生产热 2010年鞍钢集团朝阳钢铁有限公司开始在 轧卷板、卷带的重要钢种,由于其具有较强的延伸 AsP170o热轧生产线上进行研发和生产SPHC热 性和冷加工性能,应用较为广泛,市场需求量较 轧板卷。为冷轧提供基料。一直以来产品力学性能 大[1]。根据目前的生产实际情况,国内外薄板坯连 较为稳定。但最近几个批次SPHC热轧板卷却出 铸连轧生产线生产的低碳热轧薄带钢力学性能均 现了部分质量异议。部分客户提出SPHC产品屈 偏高,作为冷轧原料因其力学性能偏高而出现一 服强度(硬度)偏高,影响了下游客户的正常使用。 系列问题[ 。 吴优,工程师,1997年毕业于东北大学钢铁冶金专业。 基于此。本文通过对SPHC热轧板卷的成分、组 织和力学性能的系统分析。从化学成分、工艺优 化的角度提出了改进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为 钢铁企业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E--mail:jinshui601@163.toni。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2015020180):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9—— 《鞍钢技术》2O17年第3期 吴优等:SPHC热轧板卷力学性能优化研究 总第405期 1 SPHC钢生产工艺 ‘ 表2 SPHC钢的屈服强度统计结果 朝阳钢铁炼钢一轧钢主要设备包括:单喷颗 屈服强度/MPa 所占百分比,% 粒镁铁水脱硫站2座,120 t顶底复吹转炉2座。 5.6 120 t LF精炼炉2座,ASP1700连铸机2台,一 11.1 条1700热轧生产线。SPHC钢材的生产工艺路 22.2 线为:铁水脱硫一转炉冶炼一LF炉精炼处理一连 27.8 铸~轧制一冷却~卷取。SPHC钢的化学成分见 33.3 表1。 2.1 C含量对SPHC钢屈服强度的影响 表1 SPHC钢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 SPHC在成分设计上属低C低si铝镇静钢。C 是钢中最主要、最有效的固溶强化元素,对钢的性 能有重要影响。C含量增加,则珠光体含量增加, 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钢板强度。同时铁素体中C还 能溶人铁的基体中,造成基体晶格畸变并阻碍位错 运动,产生固溶强化作用,使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 注:Ni ̄<0.15%,Cry<0.15%,Cu ̄<O.15%。 度均有一定程度增加。钢中Mn元素变化也会影 SPHC热轧带钢轧制规格为:常规轧制厚度 响钢板强度,但在生产SPHC钢时为消除或减弱S h=2.5~5.0 mm,设计能力h=1.5~10.0 mm,宽度 的有害作用。一般要求Mn/S≥20~25。通过控制 范围900—1 530 mm,平均轧制规格卯 ∞ 加 O (厚度×宽 Mn/S比来控制FeS在晶界的析出,从而降低钢坯 度)为.3.25 mm ̄1 140 mm。热轧卷取温度CT范 在热轧时的热脆敏感性。实际生产时钢中S含量 围620~650℃。SPHC热轧钢卷成品性能要求: 约为0.005%一0.015%,为降低合金成本,钢中添加 抗拉强度≥290 MPa。屈服强度≥210 MPa,延伸 Mn含量可控制在下限。即在0.15%一0.25%之间。 率≥31%。 因此能提高强度的元素就只有C。经统计现场实 际生产的SPHC钢中C含量为0.042%~0.059%, 2 SPHC热轧产品屈服强度偏高原因分析 平均值为0.048%。C含量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 针对下游冷轧企业对朝阳钢铁生产的SPHC 2.2钢中残余微合金元素含量对SPHC钢屈服强 热轧板卷提出屈服强度偏高的问题,对该批次 度的影响 SPHC进行产品力学性能的系统检测。SPHC钢卷 SPHC钢的化学成分中,除了常规成分C、Mn 屈服强度波动范围241~311 MPa,均值为268.56 等会影响钢材的强度,残余微合金元素的含量也 MPa。SPHC产品屈服强度统计结果见表2。由表2 会对钢材强度造成影响E3]。表3为屈服强度偏高批 可以见。SPHC热轧产品的屈服强度整体较高,超 次SPHC钢中残余微合金元素含量与国内A钢厂 过270MPa的比例达到了33-3%。 和B钢厂的对比情况。 表3 SPHC钢中残余(微)合金元素含量(质量分数)% 从表3中可以看出,质量异议SPHC钢中的 化和析出强化作用。Cu、Cr、Ni、Mo的总含量可达 残余微合金元素的含量显著高于A钢厂和B钢 0.09%,也可起到一定程度的固溶强化效果。同时, 厂。此批次SPHC钢中的Nb,V,Ti等微合金元素 (微)合金元素含量的增加会显著提高SPHC钢的 的总含量可达0.007%,可产生一定程度的细晶强 淬透性,在冷却速度相同时,其更容易生成准多边 一20一 鞍钢技术 20l7年第3期 AN( AN( T卜=CttNt)l OCY 总第405期 形铁素体、针状铁素体甚 fJ]氏休组织,使钢材强 2.3轧制和冷却工艺对SPHC屈服强度的影响 度提岛 .表4为丰}I对应的力学性能 表4 SP1tC钢的力学性能 质;l 异c义-tl[次SPttC钢与A钢厂SPHC钢的 金十l 【织 l 从 1I r .质精异议批次钢 棚组织为准多边形铁索体和针状铁素体,铁素 , fI粒成细K或 弯 ,【1『 菩提高钢材强度: 多边彤铁素仆,} 粒尺寸分布 i(if A钠J‘例 均匀 SPtlC 从表4可以看f『『’质量异议批次SPHC钢的 硬度为l09.6HV5,高于A钢J一产品18.43%一 质量 异议批次SPHC钢的强度显著高于A钢厂的产 品,其中屈玎6}强度高36 MPa,抗托强度高33 MPa 强 的增高缘T 组织不同.组织 /f 川除r j化学成分有父外,还 轧制和冷却T 仃父 顷 异议批次产。5^采J11 860~880【℃终轧 泓 ,轧 果川前段快速冷却.冷却后 620~650℃ 鉴收…j:SPttC J抗- 规格较薄.同时高残余(微) 合 兀崇会!II!_并挺尚钠的淬透性,使得在前段冷 却ff.签敷温良小岛的条件下.受容易生成准多边 彤铁索体f1J”状铁索体,导致SPHC钢慢度增大 [大I此,残余(馓)合金冗素 垣偏高也是此批次 SPHC钢强度偏高的 ii要原 之 图1 SPII(:钢的金相组织 3采取的措施及效果 基于上述分析,纠 对客户提…的质量异c义,采 取了以下改进措施: 均恤勾255.6 MPa、 5为成分和r艺优化后 St [tC钠 服强 的统汁结果 表5成分f1l 1. f_亡l化后SI,HC铡hi{小强度 (1)适度降低钢中C含量,有利r降低屈服 强度,提商延伸 ,改善战形性能4.要求C含量 平均值≤0.045% (2)采川较为纯净的矿 进行冶炼,降低钢 I}】残余(微)合金元素的总含量 (3)适度提高终轧温度,使其终轧温度日标 值提高至890℃. j太2卡H比, I.艺优化后SPHC钢属服强 ≥270 MPa的比例…333%降低至l0. ,桶服强 J ̄<250 M1) ̄1的比例…l6.7%提高至38.0% 采川该 优化r 所 产的产品经多家下游冷轧厂使用 J ,川rl JJ.映良好 (4)适度提高卷取温度,使其卷取温度CT目 标值提高至690 qc,避免针状铁索体的生成 采取j 述措施后,存ASPI700热轧生产线上 4结论 对SPHC钢进行r批量生产.SPHC钢的强度得到 (1)c禽 偏离,残余(微)合金元素偏高以及 轧捌和冷却1 的/f fJ亡配足导致 I,HC钢屈服强 r 著降低,腼服强度波动范嘲为218~292 MPa, 21— 《鞍钢技术))2017年第3期 吴优等:SPHC热轧板卷力学性能优化研究 总第405期 度偏高的主要原因。 [2]张树堂.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冷轧用低碳热轧带钢的力学性 (2)通过对成分和工艺进行优化。SPHC钢的 能[J].钢铁研究学报,2005,17(11):10—15. 屈服强度显著降低,屈服强度I>270 blPa的比例 [3]康永林.CSP低碳钢薄板组织演变及强化机理研究[J].钢 铁,2003,38(8):20-26. 由33.3%降低至10.0%。屈服强度<250 MPa的比 [4]康永林.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冷轧基板的工艺与组织性能分 例由16.7%提高至38.0%。 析[J].山东冶金,2006,28(4):6-l0. 参考文献 (编辑袁晓青) [1]刘成松.BOF—LF—CC工艺生产¥PHC钢的洁净度[J].钢铁 修回日期:2016—06—18 2015,50(2):27-31. 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采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 (上接第5页) 至模型通过大数据挖掘学习到的一些深层次隐含 [4]蔺凤琴,宋勇,赵海山,等.CSP热连轧二级控制系统改造升 规律,获得比较强的外推能力,将一些已经大量轧 级[J].冶金自动化,2015(3):62—66. 制产品的模型知识自动迁移到其他轧制次数较少 [5]宋勇.莱钢1500 111111热轧带钢过程ca动化系统[c]//2005中 国钢铁年会论文集(第4卷).北京:中国金属学会。2005: 或没有生产过的钢种规格上。以获得比较好的控 772—775. 制效果。并减少对人工维护的依赖,这样模型就具 [6]刘文仲.中国热轧控制计算机及其技术的引进和吸收[J].冶 有了某种“自我进化”的能力,而过程控制系统也 金自动化,2015(4):1-6. 就达到了一定的人工智能水平。 [7]蔺风琴,王京,宋勇.基于PC服务器的过程控制软件平台研 究[J].测控技术,2005(4):49—50. [8]荆丰伟,宋勇,顾仲熙,等.热连轧二级系统改造的通信网 4结语 关设计[J].冶金自动化,2015(3):91—94. 我国引进了世界多家著名厂商的宽带钢热连 [9]孙文权,蔺凤琴,何安瑞,等.CSP辊底式隧道炉过程控制系 轧过程控制系统和数学模型,经过多年来的消化、 统开发及实践[c]∥第九届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北京:中 吸收,以及不断的创新和实践,国内技术人员逐步 国金属学会。2013:1-5. 掌握了其软硬件集成和设计方法,并成功地开发 [10】荆丰伟,宋勇,蔺凤琴,等.宽带钢热轧高精度数学模型介绍 [J].金属世界,2010(5):28—32. 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间件平台和模型系统。 [11]宋勇,苏岚,荆丰伟,等.热轧带钢轧制力模型自学习算法优 宽带钢热连轧过程控制系统经过几十年的技 化[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0(6):802—806. 术进步,目前相关的模型结构和技术都已经相对 【121何安瑞,邵健,史乃安.热带钢轧机自由规程轧制技术[J]. 成熟。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快速发展,以及工业大 鞍钢技术,2014(1):1-5. 数据和智能制造等新概念、新技术的兴起,材料计 [13】邵健,何安瑞,杨荃.热轧板形控制模型开发过程与应用[J]. 金属世界,2010(5):68—77. 算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应用将会成为推动热连轧过 [14】宋勇,荆丰伟,殷实,等.厚规格热轧带钢高精度卷取温度控 程控制系统技术进步的下一个突破口。 制模型[J].工程科学学报,2015(1):106-110. 【15】王蕾,唐荻,宋勇.热轧带钢组织性能预报模型及应用[J].钢 参考文献 铁,2016(11):73—78. [1]唐荻.热连轧生产ca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和技术进步[c]∥ [16J王蕾,唐荻,宋勇.基予位错密度的残余应变计算方法[J].机 2oo8年全国轧钢生产技术会议文集.北京:中国金属学会, 械工程学报,2015(18):91—98. 2008:80—86. [17】孙树萌,宋勇,王波,等.热连轧温度控制的异常检测研究 [2]刘文仲.轧钢过程自动化的应用软件设计[J].冶金自动化, [J].工程科学学报,2015(37):106—111. 2013(1、:1-4. [3]宋勇,荆丰伟,蔺凤琴,等.宽带钢热轧二级控制系统[J].金 (编辑袁晓青) 属世界。2010(5):64—67. 修回日期:2017—01—2O 一22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