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玛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头版别大全

大头版别大全

来源:宝玛科技网


大头版别(一)

所谓的袁大头银圆是正面镌有袁世凯侧面像、背铸嘉禾图银圆的俗称。它是北洋1914年(三年)二月公布的《国币条例》所确定的国币,在中国银元史上有一定的地位。 *袁大头银圆的产生背景

清末,朝廷对外不能抵御外国列强的侵略,外国币在中国行用,失去了货币自主权。对内对地方的控制权日益削弱,各省地方长官为增强各自的财力及扩充军事力量也纷纷制造和发行货币,货币金融十分紊乱。1912年中华建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令江南造币厂归财政部管理,主张把铸币权集中于,并着手定币制。不久,袁世凯在中外反动势力扶植下,迫使孙中山于元年四月一日让位,故币制问题未及整顿。袁世凯出任大总统后,有3个原因促使北洋实行币改:一是孙中山虽辞去临时大总统,但出于救国救民之心,于1912年8月24日应袁世凯之邀,进京与袁世凯先后谈话13次。同年12月3日孙中山发出“创议钱币,对抗沙俄侵略”的通电。二是北洋的国务总理熊希龄、农商总长张謇等鉴于当时铸币、纸币十分复杂,在市场上流通的中外货币在百种以上,而且各有各的流通范围,规格不一,折算繁琐,对收税、发饷、交换都有不便,市面恐慌,民众积怨,也主张实行币改。三是袁世凯为了解决军费,也需要借助于货币,并趁机把他的头像铸于币面,来提高他的政治地位。元年七月十五日,北洋设立了币制委员会,专门研究和拟定币制改革方案。二年一月十四日,又拟定了币制委员会章程并调整了组成人员。经过一段时间的热烈争论,熊希龄内阁于1914年1月17日提出了银本位制统一币制方案。本位可供选择者有四,即金银复本位、金本位、金汇兑本位、银本位。1914年2月7日,以大总统令公布了《国币条例》

及《国币条例施行细则》,其要点是:国币铸发权专属于。旧有各官局所铸发之壹圆银币,以国币兑换改铸之但于一定期限内,认为与国币壹圆有同一之价格。国币以壹圆银币为主币,重量为库平纯银六钱四分八厘,以银九、铜一(后改为银,铜11)铸造后总重量为七钱二分。国币壹圆银币的形式,以政令颁定之。后定为正面镌袁世凯侧面头像及发行年号,背面铸嘉禾纹饰与币值。国币种类,有银币四种:壹圆、半圆、贰角、壹角;镍币一种:五分;铜币五种:二分、一分、五厘、二厘、一厘。国币计算均以十进,每圆十分之一称角,百分之一称分,千分之一称厘。自《国币条例》公布后,同年先在天津造币厂铸造袁大头壹圆银币,后在南京、广东、武昌等造币厂陆续铸造。因袁大头壹圆银币币型划一,花样全新,重量、成色准确,易于识别,很快被民众接受,流通各地。

袁大头按照年份区分,共有四个:三年、八年、九年和十年。具体的版别区分,容下文详述,现把我曾经玩过的四个最好的大头,附于文后,献丑献丑。

三年天津版原光绝美品:

八年原光绝美品

九年精发原光绝美:

十年原光绝美:

大头版别(二)

总的来说,袁大头的年份一共有四个:三年(1914)、八年(1

919)、九年(1920)和十年(1921)。所以,所有的袁大头版别都是围绕着四个年号来区分的,至于这两年有的报道说某地某人发现了祖上留下来的七年的大头,那只能说那个某地某人在讲故事。

袁大头壹圆银币版别纷繁,现择要述之。 第一,三年版中的主要版别

三年版正面为袁世凯侧面像,上列“中华三年”。“年”字后没有“造”字,其他年版都在“年”字后面有一“造”字。三年版“民”字中有一“点”,而其他年版民字无“点”。三年版有老模和新模两种模具,老模具为185道边齿,新模具为170道边齿,铸量都较多,属普通流通版。另外有数种铸造量较少的版别:

1、三年普通版:此币在天津造币总厂首先开铸汉字书写规范、嘉禾美观有序。特点:边齿有185和170直线边齿之分,袁像肩章制膜较浅易磨损。下面这颗是正宗天津造币局初模机制,品相可称完美。当时,我看到她的时候,心好像突然停止了跳动:太完美了!呵呵,与您分享。

1、三年普通版

2、袁大头三年签字版

此币原天津造币厂试铸样币。该币最显著特征就是币的正面袁世凯头像

的右侧有英文“L.GIORGI”或简写“L.G”字样,是雕刻师“鲁尔治.乔治”的签名缩写俗称签字大头。这种宝贝,万中难遇一,大家千万不要抱着猎奇的心

理,如果有人向你推销,百分之百是赝品。下面是一位前辈的“三年袁像七分脸签字版”,可称尤物。

3、袁像三年三角圆版

在常见的普通大头银币中,有一类所谓的三角圆银币,此币图案与普通

袁大头银币一样,惟一的差别是背面“壹圆”的圆字中员上部是没有开口的三角形。这类银币的边齿是170道。三角圆版别在耿爱德的《中国币图说汇考》中没有记载,因此被认为是前后党政权所铸造。资料显示,1948年辽

沈战役结束后,为稳定东北区金融形势,支援全国战争。东北银行总行决定由沈阳造币厂生产一定数量的袁大头。对三年原模进行了修饰,如肩章和“壹”字“圆”字等处。1949年3月,首批铸造完成,就是现在常见的普通三角圆银币。

4、袁像三年O版

此币图案与普通袁大头银币一样,惟一的差别是背面交叉嘉禾的束带中

有一个很小的O字。1951年,中国人民银行指示,为稳定和发展部分边远及少数民族地区的金融形势,繁荣当地经济,沈阳造币厂又先后铸造了两批袁大头

壹圆。这两批银币就是“O”记袁大头和“O”记三角圆大头,数量不会很多,因为随着国内局势好转和人民币信誉的稳固,已经不需要用银币去支援边远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数量尽管不多,现在也应有一定数量存在民间。但事实是,“O”记银币和“O”记三角圆都已经少见了,特别是“O”记三角圆更少,是因为这些后铸造的银币没被老百姓隐藏,以后都被中国人民银行收兑了。

沈阳造币厂建国前后生产的这三种银币,以“O”记三角圆最为精制。特

点是:

1、肩章和领口经过修饰后更加清晰大方。 2、头像立体感好,头发眉毛胡子都能看到发丝。 3、眼睛双眼皮刻画清晰,眼睛中有细线晶光。 4、边齿和内齿强劲有力,毫不含糊。

总之,“O”记三角圆袁大头壹元是所有三年大头中最漂亮的品种。

5、袁像三年粗发版

此币图案与普通袁大头银币一样,惟一的差别是币正面袁世凯像的头发

比普通币粗,长度不一,似有波浪,有较明显的弧线。嘉禾结带没有形成纵横相交,好象是用塑料包住花根的的嘉禾图。

6、袁像三年甘肃版

此币即甘肃版大头。此币图案与普通袁大头银币一样,但银币含银成色

较低,背面嘉禾较粗糙,“壹圆”的圆字具有开口。该币嘉禾中间壹圆二字的圆字第九笔和第十笔(圆内贝字)没有相连,形成缺口即称开口贝。其嘉禾叶,穗粗壮饱满袁像肩章条纹明显而五星却显平直,袁像眼中有一从上至下的极短直线,俗称睁眼。

7、三年甘肃加字版,此币是十九年(1930)所铸但仍然用三年版的旧膜,在正面袁像加铸甘肃二字。铸额不多仅数万枚该币特征:正面袁像左右加甘肃二字,余均与开口贝版相同。

8:三年T字边,鹰洋边版此两币为天津造币总厂的试铸币极为罕见,

区别在于边齿不同,前一种为T字边齿,后一种为鹰洋边。其珍品凤毛麟角。

大头版别(三)

上次拙文说的是三年大头的大版别,其实三年的版别还有不少,去掉那些所谓的军阀版(也叫地方私铸版)不说,仅就大家所公认的版别,起码还有以下的种类:

1.版:

乍一看,可能有人觉得这是假币,要不怎么面上都起皮子了?其实,这可是正儿八经的好东西:版大头。初年时,西北边疆政局动荡,流通货币紧缺。所以当时的当局便自行雕模鼓铸银元。终因技术有限,原料紧缺,版的大头制作颇为粗糙,成色也不高。普通能见到的,能看清轮廓、肩章的四颗星、背面的嘉禾的,便是好品。能有原光的,就算百里挑一了。所见大多象第二枚一样:起皮子了。

版大头的特征主要是北面的嘉禾,叶子都呈菱形,让人过目不忘。版大头大版别有四个:大叶大耳、大叶小耳、小叶大耳、小叶小耳。上面的第一颗是小叶大耳,第二颗是大叶大耳,您比比看。

2.甘肃曲笔民

乍一看,这不就是甘肃版吗?甘肃版的特征就是老袁的像明显“头大脖子粗”,背面圆字是“开口贝”。但您注意看,曲笔民的两面的马齿细长,明显与普通甘肃版的粗短不同。尤其是“民”字,最左边一竖,写法奇特。我曾经过手的曲笔民一共有四个,曲笔的写法有三种。据说有高手一共找到了七种不同的“曲笔民”,号称“七种武器”,真是恨不能之、心向往之。

3.福建版

福建版粗看与甘肃版类似,也是嘉禾粗壮,圆字“开口贝”。细细看来,头像、字的写法,不同颇多。尤其是,两者的价格相差三倍有余。呵呵。

4.山东大扣

终于见到咱山东老乡了,上面就是。大家都知道,五龙潭北面有个小巷叫铜元局街,这就是时期,咱山东铜元局的产物。不知道为什么,山东的机制

币数量都很少:从清末的龙板到的大头,珍品层出不穷。山东大扣也算得是大头中的稀罕之物了。

所谓大扣,一是老袁的胸前那枚扣子凸出,与军装根本不相连;二是肩章上的扣子,硕大无比,呈椭圆形。山东大扣的品相一般都不好,这是我两年前的一枚,已经算的是上美品。曾经见过原光极美品,价格亦是炫目,遗憾呀。

5.云南版

不知为何,云南版总给我一种云遮雾罩的感觉。云南版,分三年和九年两种,它最大的特征是:版模雕刻不精——导致正面的头像和背面的谷穗颗粒漫漶不清——嘉禾谷粒都不分瓣。与精美的天津、沈阳、重庆版绝对不可同日而语。

但是,云南版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含银量高。可能是鉴于清末的新版云南龙因为含银量太低,被官民和外省抵制的窘境,所以时,云南就矫枉过正,含银量足足有九二。所以,云南版的大头的转音特别动听,与含银量不足八成的甘肃版形成鲜明的对比,高下立判。听得多了,几乎闭着眼睛,也能分出甘肃版和云南版。

6.海南版

此版最大的特点就是人像、字体及图案都很粗大,整体看起来就好像压力不足而制出的瑕疵品,无论字体或图案都非常的模糊,有些甚至模糊到就连内齿都快看不到了,此版所见多数都有衣领透印的现象。

一句话:做工整体上很粗糙.工艺低劣.

7.断笔民(一、二、三)

断笔民,严格说起来不算是一种版别,因为它并不具备区分地域版别的特征,所见的断笔民都发生在天津版三年之上。初年的在北京,因为其前后相继的统治者都出自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系统,所以又称作北洋。天津造币局正是北洋的制币机构。各地沿用了天津造币局的版模,也统称为“天津版”,其实其中细分一下,还是有少许不同,恕不赘述。

在天津的版模流传、沿用的过程中,难免会有磨损、开裂。但是版模难得,如何是好?无妨——修修版、改改模,便又是好模一根。(机制币的版模是两根套筒组成一套版子,上下固定,用冲压的方式造币,所以论根计算)断笔民应当就是这样,在修模的过程中产生的。我经手的断笔民,断一笔、两笔、三笔的都有,上面两幅细部图,左边的是断三笔,右边的是断一笔。而且我发现,凡是断一笔的,总是最下面的一横;然后依次往上,实在不知为何。如有方家见告,将不胜感谢。

大头版别(四)

上两篇拙文简要地说了三年袁大头的版别,有的朋友看了之后可能感觉:仅仅一个三年,绝有如此多的版别,如果四个年份加在一起,那还了得?其实您大可不必如此紧张,三年的大头版别是最多的,精彩纷呈,其他三个年份就相形见绌了。下面我就试着说说八年的袁大头版别,难免错漏,请您海涵。

八年的大头流通量较少,一般的,在一坑没有经过挑选的窖藏之中,每一百个大头中有3—5枚是八年。同时,八年钢模由英国伯明翰造币局代制,文字书写符合汉字结构,嘉禾规范有序,非常精美。尤其是背面最右边那条长长的嘉禾叶,大多是空心的,也可以作为八年版别的一个特征,令人过目难忘。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八年的市场价格一直比其他三个年份的要高一些。我记得在刚开始玩钱币的时候,普通大头45到48一枚,八年就要80。现如今,普通大头要185,八年则要260左右。

八年大头版别主要集中在字和图案之上,主要有: 1.草头华(田华)

所谓“草头华”,就是“华”字不像普通的繁体字草头,而是像简体字的写法。另外,有一种草头华下面的三横两竖之中,第一竖与上下两横都相连,组成了一个“田”字,第三幅图上您能很仔细地看到。

2.竖点年

竖点年版的数量非常少,算得是八年的小名誉品。您注意,普通的“年”字一点,是横的,头细尾粗。而这个版的“年”字中间那一点,是与上下两横竖向相连的。

3.厂点(T点)年

您看,“年”字中间那一点,两笔凑成了一个“厂”字,有人也叫“T”字,也算八年中的少见版。

4.牛口造

“造”字的第三笔一竖从第四笔的一横向下伸出,形成了“牛”字,但与下面的“口”字不相连,故称“牛口造”版。

5.连口造

“牛”字中竖与“口”字相连,故称连口造版。一般这个版的字都浅打,而且,最有趣的是:背面右面的一枚嘉禾中,夹着一个小珠子,最下面的马齿有五根上面缀有小珠子,正所谓“右孕珠,下五顶珠”。

6.缺口造

“造”字下面的“口”字,上面那一横缺失,所谓“缺口造”。上面是我曾经过手的一枚缺口造,品相不错,有趣的是“中华”四字都复打,百中难得一。

7.左钩芒

您请看最后一幅图,在左边的嘉禾丛中,有一枚谷粒的芒较长,而且向上向后伸出,正所谓“左钩芒”。

8.开口贝

据说,这种版别是甘肃所铸,所以,“圆”字也象三年一样,是开口贝。这个版别在八年中最少,算得是名誉品,足能千里挑一。

山东大扣版别

山东大扣是银圆中的名誉品,它比普通袁大头银币少,但比福建大头又多,关于此币资料很少无法得出确切的生产地址。关于此币的出处有多种说法:

《1》有泉友认为山东大扣版是纪念一位发现此版的山东籍泉友而取名的,并非山东出品。此版多处于山西等西部!

《2》也有泉友认为此版“详细的产地和来历无从考证,但感觉多见于南方地区,特别是广东一带”。

《3》也有泉友认为“大扣应是察哈尔省制造”(二年——1913年)。 《4》有泉友认为是“青岛曾小批做过一圆形银币,大扣是青岛做”。 《5》“大扣”最有可能出自山东,出自济南。张宗昌是北洋的直系军阀,山东军阀,人称“狗肉将军”又称“混世魔王”,。.…等等有很多种解释,无从考证。

今天我不谈此币来历而是说此币版别,经过很长时间观察此币也有很多版别:有粗字版、普通版、细字版、深版、浅版、异肩章版、还有复打版、背嘉禾带珠版、双扣版…等等。

粗字版

细字版

普通版与细字版比较,首先字体有区别:中字两口不一样、华字中间田字不一样、民字不一样、三字粗细不一样、年字上边一横起笔处不一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