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古代山水游记散文阅读训练
作者:
来源:《作文周刊·高一版》2015年第44期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活水源记 □刘 基
灵峰之山,其上曰金鸡之峰①。其草多竹;其木多枫槠②,多松;其鸟多竹鸡③。其状如鸡而小,有文采,善鸣。寺居山中,山四面环之。其前山曰陶山④,华阳外史弘景⑤之所隐居。其东南山曰日铸之峰⑥,欧冶子⑦之所铸剑也。寺之后,薄崖石有阁,曰松风阁,奎上人⑧居之。
有泉焉,其始出石罅,涓涓然冬温而夏寒。浸为小渠,冬夏不枯,乃溢而西南流,乃伏行沙土中,旁出为四小池,东至山麓,潴为大池,又东注于若耶之溪,又东北入于湖。其初为渠时,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鉴;俯视,则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故秘书卿白野公恒来游,终日坐水旁,名之曰活水源。其中有石蟹,大如钱,有小鱼,色正黑,居石穴中,有水鼠常来食之。其草多水松、菖蒲。有鸟大如鸜鹆,黑色而赤觜,恒鸣其上,其音如竹鸡而滑。有二鹡鸰,恒从竹中下,立石上,浴饮毕,鸣而去。予早春来时方甚寒,诸水族皆隐不出。至是,悉出。又有虫四五枚,皆大如小指,状如半莲子,终日旋转行水面,日照其背,色若紫水晶,不知其何虫也。
予既爱兹水之清,又爱其出之不穷,而能使群动咸来依,有君子之德焉。上人又曰:“属岁旱时,水所出,能溉田数十亩。”则其泽又能及物,宜乎白野公之深爱之也。 (选自《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注]①金鸡之峰:金鸡峰,在会稽山上。②槠:一种常绿乔木。③竹鸡:鸟名,形比鹧鸪小,好啼,喜居竹林,故名。④陶山:在今浙江瑞安市西三十五里,因陶弘景曾隐居于此,故名。⑤华阳外史弘景:指南朝齐梁时的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人。曾为诸王侍读,奉朝请。永明年间辞官,退隐于句容之句曲山。⑥日铸之峰:即日铸岭,在浙江绍兴市东南。⑦欧冶子:春秋时冶金家,善铸剑。相传应越王聘,铸湛庐、巨阙、胜邪、鱼肠、纯钩五剑。后又与干将为楚王铸龙渊、泰阿、工布三剑。⑧上人:对僧人的敬称。 1.下列各句中,黑体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薄崖石有阁(单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B.浸为小渠(渐渐) C.而澄澈可鉴(照见) D.属岁旱时(接连)
2.下列各组句子中,黑体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涓涓然冬温而夏寒/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乃溢而西南流/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C.又东北入于湖/月出于东山之上 D.又爱其出之不穷/不知老之将至 3.根据文意,摘选文中语句填空。
(1)“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写出了泉水的 “ ”的特点。(不超过4字) (2)“白野公之深爱之”的原因是“ ”。(不超过6字)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记雪月之观 □沈 周
丁未①之岁,冬暖无雪。戊申②正月之三日始作,五日始霁。风寒冱③而不消,至十日犹故在也,是夜月出,月与雪争烂,坐纸窗下,觉明彻异常。遂添衣起,登溪西小楼。楼临水,下皆虚澄,又四囿于雪,若涂银,若泼汞,腾光照人,骨肉相莹。月映清波间,树影滉弄,又若镜中见疏发,离离然④可爱。寒浃肌肤,清入肺腑,因凭栏楯⑤上。仰而茫然,俯而恍然;呀⑥而莫禁,眄而莫收;神与物融,人观两奇,盖天将致我于太素之乡,殆不可以笔画追状,文字敷说,以传信于不能从者。顾所得不亦多矣!尚思天下名山川宜大乎此也,其雪与月当有神矣。我思挟之以飞遨八表⑦,而返其怀。汗漫⑧虽未易平,然老气衰飒,有不胜其冷者。乃浩歌下楼,夜已过二鼓矣。仍归窗间,兀坐若失。念平生此景亦不屡遇,而健忘日,寻改数日,则又荒荒⑨不知其所云,因笔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选自《沈石田先生诗文集》)
[注]①丁未: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1487)。②戊申: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③冱(hù):寒冷凝结。④离离然:历历分明的样子。⑤栏楯(shǔn):栏干。纵为栏,横为楯。⑥呀(xiā):张大了口。⑦八表:谓八方之外,指极远的地方。⑧汗漫:没有边际的。⑨荒荒:暗淡不明的样子。
1.下列各句中,黑体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字敷说(铺陈) B.寒浃肌肤(浸透)
C.我思挟之以飞遨八表(依仗) D.寻改数日(寻思)
2.下列各组句子中,黑体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因凭栏楯上/或因寄所托 B.又四囿于雪/亦将有感于斯文 C.汗漫虽未易平/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D.以传信于不能从者/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3.本文是怎样描写雪月之观的?试从艺术表现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 答: ; ; ; ; ; ; ; ; ; ; ; ; ; ; ; ; ; ;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三游乌龙潭记 □谭元春
予初游潭上,自旱西门①左行城阴下,芦苇成洲,隙中露潭影。七夕再来,又见城端柳穷为竹,竹穷皆芦,芦青青达于园林。后五日,献孺②召焉。止生③坐森阁未归,潘子景升、钟子伯敬由芦洲来④,予与林氏兄弟由华林园、谢公墩取微径南来⑤,皆会于潭上。潭上者,有灵应⑥,观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冈合陂陀⑦,木杪⑧之水坠于潭。清凉⑨一带,丛灌其后,与潭边人家檐溜沟,匀入浚潭中,冬夏一深。阁去潭虽三丈余,若在潭中立;筏行潭无所不之,反若往水轩。潭以北,莲叶未败,方作秋香气,令筏先就之。又爱隔岸林木,有朱垣点深翠中,令筏泊之。初上蒙翳,忽复得路,登登至冈。冈外野畴方塘,远湖近圃。宋子指谓予曰:“此中深可住。若冈下结庐,辟一上山径,俯空杳之潭,收前后之绿,天下升平,老此无憾矣!”已而茅子至,又以告茅子。
是时残阳接月,晚霞四起,朱光下射,水地霞天。始犹红洲边,已而潭左方红,已而红在莲叶下起,已而尽潭皆赪。明霞作底,五色忽复杂之。下冈寻筏,月已待我半潭。乃回篙泊新亭柳下,看月浮波际,金光数十道,如七夕电影,柳丝垂垂拜月。无论明宵,诸君试思前番风雨乎?相与上阁,周望不去。适有灯起荟蔚中,殊可爱。或曰:“此渔灯也。” (选自《谭友夏合集》)
[注]①旱西门:南京城门名,又称清凉门。②献孺:姓宋,作者之友。③止生:茅元仪,字止生。森阁:茅元仪所建,在乌龙潭附近。④景升:潘之恒,字景升。伯敬:钟惺,字伯敬。⑤华林园:南京园林。原为三国时东吴宫苑。谢公墩:原为晋谢安园池。地近钟山。⑥灵应:即灵应观,道院名。⑦陂陀:倾斜。⑧木杪:树梢。⑨清凉:清凉山。
1.“又爱隔岸林木,有朱垣点深翠中,令筏泊之。”“点”字换用“隐”或“在”字,好不好?为什么?
答: ; ; ; ; ; ; ; ; ; ; ; ; ; ; ; ; ; ;
2.“已而潭左方红,已而红在莲叶下起,已而尽潭皆赪。明霞作底,五色忽复杂之”一句中黑体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 ; ; ; ; ; ; ; ; ; ; ; ; ; ; ; ; ; ;
3.“下冈寻筏,月已待我半潭”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 ; ; ; ; ; ; ; ; ; ; ; ; ; ; ; ; ; ;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游点苍山记 □杨 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自余为僇人,所历道途,万有余里,齐、鲁、楚、越之间号称名山水者,无不游。及至楪榆之境,一望点苍,不觉神爽飞越。比入龙尾关,且行且玩。山则苍龙叠翠,海则半月拖蓝,城郭奠山海之间,楼阁出烟云之上。香风满道,芳气袭人。余时如醉而醒,如梦而觉,如久卧而起作;然后知吾曩者之未尝见山水,而见自今始。
嘉靖庚寅,约同中溪李公为点苍之游。自龙尾关窥天生桥,两山千仞,中虚一峡,如排闼然。落月中悬,其时天在地底。中溪与予,各赋一诗,诗成,而月犹不移,真奇观也。 西南有一溪,叠崿承流,水色莹澈,其中石子粼粼,青碧璀璨,宛如宝玉之丽,其名曰清碧溪。北行二里,至点苍神祠。庙后有问俗亭,俯瞰城郭楼观,海波万顷,涧松萦云,岩雪映日,酤酒更酌,村人荐米缆,食而甘之,既醉既饱。下山,抵三塔寺宿。中溪有书楼在焉,因留连累日。芒鞋、藜杖,相与。入瀑布溪,悬流百尺,其承流处有石如盘。盘中有一石,为瀑流所激,跳跃如马,声如雷鍧。石壁上有朱字诗,为溅沫所涂,远不可辨。臆当时题刻悬构千仞之上,非大力不能也。
壬辰,登帝释寺,松萝苍翠,因止宿焉。夜中静默,聆丁东琳琅,如琵琶笙箫,又如瑟瑟,有顷而寂。旧闻兹地夜聆天乐,故名其峰曰“应乐”。中溪曰:“岂山腹空洞,万窍递响耶?”予曰:“如此则不应有作止也。”
癸巳,北渡两涧,乃至无为寺。方至其处,大雨忽至,遂趋屋下避雨。轩窗洞豁,最堪游目。则见满川烈日,农人刈麦。予曰:“异哉,何晴雨相兼也。”中溪曰:“此点苍十景之一,所谓‘晴川秧雨’者是已。每岁五月,溪上日日有雨,田野时时放晴,故刈麦插秧,两无所妨。是夜卧草庵,殊觉快适。”
己亥,由上关水月楼放舟遵岛屿而南。见削壁卷阿,正向点苍,十九溪峰,尽在几席。石山巅积雪,山腰白云,天巧神工,各呈其技。予曰:“此非点苍真面目乎?微公几失此奇观矣!”酌酒相庆,恋恋不能去。榜人催促,予二人相向惆怅,恐不能复来。勉从入舟,遵崖壁而南,壁下石窟,有深有浅,皆渔家妇子居之。生事萧条,身无完衣,指予舟中几案食器,互相问诘,盖素所未见也。予二人不忍其穷,各解衣投食。问其男子何在,曰:“欠课为官家所系。”其情可悲也。
自念放逐以来,得此佳游,真如隔生事矣。中溪与予赓和若干首,汇为一帙,题曰《点苍杂咏》云。
(选自《中国古典散文精选注译》)
1.下列各句中,黑体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比入龙尾关(等到) B.自龙尾关窥天生桥(偷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C.微公几失此奇观矣(如果没有) D.曰:“欠课为官家所系。”(赋税)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能够表现点苍山风景奇异的一项是( )
①约同中溪李公为点苍之游②诗成,而月犹不移③轩窗洞豁,最堪游目④何晴雨相兼也⑤夜卧草庵,殊觉快适⑥题刻悬构千仞之上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③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慎以他饱游齐鲁楚越诸山水的阅历,渊博的学识,利用他那简洁秀雅的文笔,优美的描绘,再现了点苍山和洱海的奇特而幽美的胜景,读之令人神往。
B.作者和中溪穿着简朴,相伴游玩瀑布溪,发现瀑布下有一岩石,被瀑布冲激,跳跃如马,声音如雷轰响。而瀑布飞溅的水花遮蔽了高刻在悬崖上的字迹,景致奇异。
C.他们刚到帝释寺便遇到晴天和雨天同时出现的景致,感受了一次“东边日出西边雨”的奇异天气现象。
D.文中记下了住在石窟中的渔家女子的苦难生活,把笔锋转到官府繁重的徭役,反映了作者不能忘怀人民的可贵思想。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臆当时题刻悬构千仞之上,非大力不能也。 译文: ; ; ; ; ; ; ; ; ; ; ; ; ; ;
(2)中溪曰:“岂山腹空洞,万窍递响耶?”予曰:“如此则不应有作止也。” 译文: ; ; ; ; ; ; ; ; ; ; ; ; ;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