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玛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路径

浅谈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路径

来源:宝玛科技网
2019年12月论述323

浅谈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路径国吉林长春130000)(吉林建筑科技学院,季“枯燥无味”自从总主持【摘要】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经常给人的印象,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很难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互联网+”“互联网+”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座谈会后,全国各大高校开始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近几年来,成为一个时髦词汇,也给课

程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互联网+;【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2019)G1A1006-422212-0323-02

传统的高校思政课袁在教学内容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遥究其原因袁主要有三个方面院淤教材篇幅小袁无法容纳更多的内容曰于教学课时短曰盂信息渠道获取渠道窄遥近两年来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了改革袁很多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袁但是仍然存在着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比较低袁造成了野学生没兴趣听袁老师没兴趣讲冶成为普遍现象遥为了保证课程体系和理论的完成性袁老师在教学环节中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袁脱离了社会实践和学生实际袁使得学生对课程有着抵触情绪袁而且很多高校采取的是一百多人或者几百多人在一间教室里上课袁在这种情况下袁很难和学生产生互动袁只是单纯讲授袁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遥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题时刻成为发展的桎梏袁为数不少的高校在思政课程设置以及教育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不合理之处袁或思想认知不到位袁或课堂设置缺乏科学合理性遥笔者认为高校思政课的全面开展以及作用的有效发挥袁应当基于创新和改革袁并且要从大局出发袁从当前的国情以及特色社会主义方向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遥未来发展过程中袁我们应当看到思政课程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袁并在结合本地高校特点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强课程建设袁以此来增强思政课的坚定信念袁同时这也是提高思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手段与路径遥

3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的机遇2加强改进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必要性教育乃国之根本以及党之大计袁具有立德树人之作用遥高校思政课程教育教学实践中袁应当设立思政专业课程袁并且保持与时俱进袁应当不断创新和改进课程教学模式遥至今袁总高屋建瓴袁对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袁不仅要加强建设投入力度袁而且还做出了相关的部署袁为高校思政理论课程教学技巧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遥值得一提的是袁在当前新形势和时代背景下袁很多新挑战和新问

自从进入新时代后袁在互联网背景下袁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袁对高校思想政治课工作来说袁是一场教育的袁有利于今后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快速发展遥首先袁互联网打破了传统课程时间和空间的限时袁有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袁其次袁教师可以借用互联网丰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袁增加学生的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袁从而可以让思想政治课真正入脑入心遥互联网+思政课袁其内容传播的广泛性和快速性也大大超过课堂教育遥教育功能的实现不仅需要内容袁传播和载体的支撑袁更需要教学的相互促进袁也就是说师生在智慧尧思维尧价值观上的成长遥从教学方面来看袁思想政治课网络教学可以充分利用视频制作的跨时空性袁组合性

研究和技术开发等科技成果转化社会业绩以及引导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的能力遥这类教师是当今高职教育最急需的一种师资类型袁也是与高职教育服务周边经济理念最贴合的一类师资遥但调研中发现袁当前山东省高职院校中普遍缺少社会服务型教师遥引领社会服务领域的仍然是省内重点综合型高校袁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尤其是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仍有待开发遥对于这类教师的评价袁学校将其参与企业科研的情况尧科研成果转化效率以及带领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的数量尧质量等纳入评价体系遥

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模式袁坚持分类设岗尧分类聘用尧分类考核尧分类评价袁把岗位聘用与教师职业发展结合起来袁使得教师个人发展更加个性化袁在学生培养方面袁更容易做到分层次培养袁真正区别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教育袁最大程度发挥了高职教育的价值遥

本文内容为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野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师多元评价模式研究与实践冶渊2015320冤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遥

参考文献

[1]董先.高等职业学校教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过程[J].现代企业教育袁2014渊8冤院107-108.

[2]黎少辉.高职教师评价体系多元化与学校和谐发展的辩证关系[J].职教通讯袁2014渊2冤院65-68.

[3]王萍.浅谈高职英语教师野多元化冶评价[J].教师袁2014渊8冤院122-123.

收稿日期:2019-11-20作者简介:陈芳渊1982-冤袁女袁汉族袁山东潍坊人袁副教授袁本科袁主要从事教学工作遥

324论述

和快捷性的特点袁教学环节可以包括出境讲解袁幕后讲解袁实景讲解尧专题短片和访谈式教学袁多元化的教学是传统的课堂无4法实现的4.1互联网遥

环境下高校思政互教网管是理方把双刃面剑的袁挑在方便高战

课教学面临的挑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同时袁也给思想政治课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遥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袁相对于高大上的理论知识而言袁尤其是手机尧电脑能够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吸引力和诱惑力袁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成为电子产品的依赖者袁极大削弱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袁对传统课程管理造成了挑战袁其实本质上是互联网教学对传统课堂4.2教学的教学挑战内遥

互联网时代容的袁高挑校战

大学生可以能够获取很多方方面面的知识袁教师袁教材不再是唯一来源袁大学生通过互联网获取的各种知识良莠不齐袁网络上充斥着各种负面尧消极的价值观袁价值观取向难免和理论教学内容相碰撞袁而青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野拔节孕穗期冶袁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遥在这个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袁其知识体系搭建尚未完成袁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型袁情感心理尚未成熟袁如果阳光水分跟不上袁就会耽误一季庄稼袁我们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袁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尧理论自信尧制度5自信尧文化自信遥

5.1互任推联课动网教思背景师只政课有结合思改下革高创校政新

思政课教学改革路径课的教学实际袁创新方式方法袁才能让思想政治课有亲和力袁吸引力袁感染力袁让学生喜闻乐见袁受益无穷遥比如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袁以彻底的理论思想说服学生袁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袁才能让学生真学真信尧愿学爱学遥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实现从野我说你听冶到野我问你答冶尧再到合作对话遥在信息时代袁移动互联技术尧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平台等为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全员深度互动教学提供了技术条件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袁让新时代的思想政治5.2理论课高尊教思重学政学彰课生显新教学的气效主体象遥

果袁地从根位

本上说袁就是要充分调动发挥教师和学生各自的积极性和作用袁同时把教学出发点真正转向学生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遥思政课要让学生爱听乐学尧有用管用袁就既要搞好教师教学上的野供给侧冶改革袁也要十分关注学生野需求侧冶的情况袁直面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遥在教学过程中既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袁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袁发挥其主体作用遥教师要通过启发尧引导学生内在的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需求袁增强主体意识袁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遥在教学中袁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感悟尧思考尧探索的空间袁让学生5.3在主动高提参校升与思学过政生程课程学习中获得教学兴趣

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遥

实践中袁最重要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参与热情袁为了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袁应当使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到课程学习价值与意义袁真正从内心深处愿意接受和学习思政课程遥在当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袁高校在进行思政课程教学实践中应当正确认知一个关键性问题袁即学生是否能够从思想层面上真正意识到思政课程教学

2019年12月与个人之间的内在关联性袁通过思政理论学习有利于提高个人5.4的思想提推高进品德学思生政水平兴课和个趣和内学容人生建修课设

为袁并且终生受益遥

程教学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袁还应当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设计袁并将总的重要思想和精神融入其中袁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感以及家国情怀袁通过课程教育使他们的道德修养以及法治意识等得以强化和提高曰同时袁能够通过学习理论知识来实现爱国与爱党的相互统一袁积极开展理论课程教与学袁用系统的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等融入到课程知识袁以此来丰富课程教学内5.5容袁以此促进来提网络思高课程政内与网容的理下论思深政度融遥

构建网络思政学习平台袁提升网络合

自主学习思政能力袁打造网络思政野好课堂冶袁实现网上与网下思政融合育人遥淤开展网络思政微课开发与运用遥教师可以根据思政课程的基础知识尧理论和原理袁开发涵盖四门思政课程的微课教学和学习资源袁建立网络思政学习与互动移动平台袁满足学生在碎片化时空学习思政理论与知识的需要曰于实施网上思政学习与互动遥学生登录网络思政微课平台袁开展以章为单位的网络思政微课学习与互动袁深化巩固思政基本知识袁掌握思政基本理论和原理曰盂开展网络思政测试与评价遥学生通过网络思政平台袁开展以章为单元的基本知识测试袁并将测试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遥学生完成网络章节学习后即可进入该单元以问题为导向的6结课堂语思政学习活动遥

如果把教育领域比作一个巨大的秀场袁那么借力于野互联网+冶袁在传统教育野校园秀场冶以外袁野网络秀场冶蓬勃发展袁野校园冶与野网络冶教育的互动还有望形成值得期待的野校-网创生秀场冶袁因此袁必须发挥野校园秀场冶和野网络秀场冶的各自优势袁并在融合共赢上多下功夫遥教学过程从教师主体到学生主体尧学生从被动学习者到主动学习主人尧教师从学生主宰者到学习促进者尧课程从知识载体到学习平台尧教材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等六大教学形态的转变和突破遥改变思政课满堂灌尧填鸭式的野知性纯教理育论冶说为教主的袁实现局限从袁被实现动学从思教政材转体为系主向动教学学体思政系遥转变突破袁以从教学体系向学生认知体系转变袁从知性教育向价值教育的整体转变袁积极探索和构建了思政课一体的教学模式遥突破思政课堂野来冶的局限袁实现野以问题为导向袁生生互动尧师生互动冶的课堂教学新模式袁深度激活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袁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参与率遥突破思政教育野不接地气冶的局限袁实现了课内育人向课外延伸尧校内育人向校外延伸尧线下育人向线上延伸袁破解思政课教学合力育人的难题遥

[1]化邓德福.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参考文献

思政课教育教学策略创新[J].教育现代[2]袁文李2017化袁馨2018.袁关4渊渊于1013野冤院冤院互155-156.

76+110.

联网+冶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J]汉字收稿日期:2019-11-14作者简介:国季渊19-冤袁男袁汉族袁吉林长春人袁助教袁本科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