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在幼儿教育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的思考与建议
1、增强意识。
教学工作不能因循守旧,也不能以传统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为满足,要借助现代教育手段,发挥创造性,改进教学方法,赢得教育教学的主动权,否则会成为时代的落伍者,被社会所淘汰。对各种形式的电化教育手段的发展和应用,我们要主动接受,尽快地将现代化教育手段用之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去。 2、丰富理论。
近年来,注重采用电教手段进行的幼儿教育活动日益增多,在不断实践中也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一些教师也开始重视对幼儿园电化教育的研究,撰写电教论文。但有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值得引起注意,那就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一方面,教师撰写的电教论文很少与自己的实践结合起来,仅仅是“纸上谈兵”,甚至照搬他人的文字经验;另一方面,幼儿园开展此项工作时,又只能停留在一种对表面现象的认识,不能由现象认识其实质,或者说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在很多时候,其工作的最终结果,只能是一种经验的总结,而难以使之得到更深的发展,主题难以深化。 3、加强培训。
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工作,特别是幼儿园教师普遍年龄偏大,接受能力偏低,更不可能在短时间见到大的成效,我们在工作中,首先,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让教师从观念上内更新,理解整合的内涵: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
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从思想上达成共识;其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针对幼儿园的师资现状,确定了以下三个方面内容培训,即:计算机意识、知识、技能与态度;学科教育理论与学科最新发展;教育技术和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最后,提供展示平台让教师通过“设计——实践——反思——再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素质。 4、坚持教研。
要真正促进电化教育的深入发展,仅仅停留在理论学习上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深入实际,结合与教育观念、电教理论相应的具体活动,进行研讨、尝试、反复实践。首先,要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推广运用电教手段,而不是只在上级有任务时,才临时抱佛脚,被动地运用电教手段。这也是提高教师操作技能的有效途 其次,要重视对电教课的评价环节。在传统课的基础上,评价电教课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第一,电教媒体的选择是否恰当。如该不该用,用电教媒体比用传统的图片、实物好在哪里,为什么用幻灯不用录像,起了什么作用等等;第二,电教媒体的运用是否正确。如操作有无错误,是否熟练,图像、音响效果怎样,画面与解说词配合如何等。只有具体到某一堂课,才能比较出电化教学与传统教学谁更有优势。最后,还要组织和鼓励更多的教师参与研究、探索幼儿园电化教育的客观规律,对已取得的课堂教学经验加以总结整理,上升到理论高度,通过“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创造性地把握电教课的选材、多媒体的运用、具体操作的科学性等各种知识、技能,拓宽电化教育的途径,
真正达到以教研促教学,切实提高保教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