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大学生网瘾成因分析及干预研究
来源:宝玛科技网
当前 我国大学生网瘾成因分析及干预研究 沈 娟 摘要: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对-I-A. ̄1了解时讯、共同交流、消遣娱乐和工作学习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互联网的使用 就像是一把双刃剑,在带给我们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东西。网瘾(即网络成瘾),又称网络过度使用症,由重复地对网络使 用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带来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之欲望,同时并会产生想要增加使用时间的张力与忍耐、克制、戒 断等现象,对于上网所带来的快感会有一种心理与生理上的依赖 。 关键词:网瘾;因素;影响;疗法 1、我国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 讨论与共鸣,在虚拟世界中担任某重要角色,以此寻求自尊的提升,从 目前,大学生已经成为网民组成中最为主要的群体之一,相比于传 而诱发过度上网。 统的知识获取渠道(书本、电视、报刊、广播)网络具有更加明显的优 在孤独、社交因素方面,有孤独感或者社交缺陷的学生容易在网络 势,知识信息的获取更为快捷宽广。但与此同时,由于大学生的自我控 上寻求感情的寄托。网络交流可以避免面对面带来的陌生感、紧张感, 制能力、自我协调能力、自我保护意识相对缺乏,容易被虚假信息、暴 这种独有的方式可以消除两个人之间因学历、地位、金钱等多方面带来 力游戏、色情网站等不良网络内容所吸引,过分沉迷其中,也引发了一 的隔阂,可以让从未谋面的陌生人很快成为朋友,网络的虚拟性和不确 系列的弊端和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定性会让许多学生就此沉迷。 据《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网瘾青少年约 自控和认知因素方面,大学生正处于接受新鲜事物能力较强。求知 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3.2%(95%置信度下的置信区间分别为12.6% 欲旺盛的时期,对各种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网络的迅速、便捷对他 一13.8%)。青少年网瘾现象在我国已经不容忽视,需要引起多方关 们有着很强的吸引力。与此同时,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尚未定型, 注。_l 2007年12月,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在全国13所高校的一份调查显 生理上的成熟与心理上的不成熟矛盾尖锐,他们在缺乏对网络全面、正 示,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日趋严重,80%中断学业(包括退学、休学) 确、系统的了解与认识,对网络信息的真假不能有效的判断和筛选,容 的学生与网络成瘾有关,而出现不及格学分的在校本科生中,网络成瘾 易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中迷失方向。 的超过四分之一。2004年合肥工业大学组织的一项调查也显示,该校退 3、网瘾对大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 学学生中有9o%是因为沉溺于网络导致学分修不满而被勒令退学。同时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网瘾”患者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 还有百余名在读学生因为网瘾出现成绩下降、学分不达标的情况,其中 个方面: 一些学生被降级、濒临退学边缘。 3.1寂寞 2、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因素 一方面,网络的正确使用的确能给大学生提供各种便利,尤其体现 海德的归因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必有原因,其原因要么取决于 在信息获取方面,全面、快速、透彻的信息获取让大学生能紧紧跟上时 外界条件,要么取决于主观条件。网瘾学生的产生原因是错综复杂的, 代的脚步。但另一方面,其过程却是相对封闭的,获取信息时依靠的是 既包括大学生自身的思想因素又包括外部环境因素,因此我们分析大学 冰冷的机器,缺乏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导致人际交往能力下 生网瘾形成的因素需要从教育主体、客体等多方面考虑。 降。与此同时,一旦离开网络,会产生交流障碍,很难与同学、朋友相 2.1教育主体的原因 处。由此,不可避免使得网瘾学生产生寂寞孤独的感觉。 教育主体是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 3.2冲动 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个人和群体。 由此可见,凡是对学生实行了教 网络作为一个虚拟空间,可以提供超越时空界限、平等的地位、灵 育行为的人或群体,都可称之为教育主体。教育主体具有多元且多变的 活并且匿名的身份,这些都对大学生造成了难以抗拒的诱惑力,使他们 特点,通常包括教师、父母、社会关系,因而我们在分析教育主体的原 沉迷其中。但是,网络又是一个无底洞,你无法真正触摸到它,这也会 因中也需要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导致人们产生害怕和躁动的心理。与此同时,由于网络相对浮躁。网友 在学校方面,良好的多媒体教室和网络设施、学生可自带电脑在寝 素质良莠不齐,大学生很难通过网络正常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诉说,这也 室上网,在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的同时也为上网成瘾提供了客观 造成了学生网民在现实生活中遇事不冷静,容易冲动的心理。 条件;高校在扩大招生之后,学生人数的增加引发了许多客观条件的限 3.3暴力 制和管理漏洞,尤其是对于学生使用网络的监督和管理,高校一般很难 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暴力游戏、暴力视频,导致一部分心智尚不成 发现学生沉迷于网络,在出现问题之后也很难形成一套有效的与家庭联 熟的青年学生沉迷其中,更为严重的形成暴力崇拜,认为暴力可以解决 动的解决办法。 一切问题,凡事都希望通过暴力解决。这也造成了因网络游戏、网吧座 在家庭方面,许多家长错误的认为孩子们进学已经成年,应该 位或与网络有关的争吵、斗殴、杀人事件屡有发生。 自我管理或者由学校管理,作为家长只需要提供物质方面的保障,于是 3.4淫逸 淡化了对于孩子们教育和管理;家长对于孩子期望值较高,当孩子们在 大学生正处于性萌动期,对于性有着强烈的好奇感,而网络中有着 学习上或者交往上遭受挫折时,往往得不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为了缓 大量的色情网站、成人聊天室,其淫秽的画面、下流的语言对于大学生 解压力,逃避现实,往往会试图通过网络以寻求安慰和解脱。 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和诱惑力。由此导致的抢劫、强奸等犯罪现象屡有发 在社会方面,目前在学校周围总是充斥着大量的网吧,富有互动娱 生,也带来了学生中存在性放纵、缺乏起码的贞洁意思。 乐性的网络游戏和网络聊天室等等都对于学生群体有着巨大的诱惑,许 3.5虚空 多网络公司将高校学生作为他们主要吸引的群体,推出各种游戏、各种 网络世界是精彩的,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最新时讯、放松身心、缓解 活动吸引学生,导致学生上瘾。与此同时,社会教育也无法与学校 精神压力。但是,长时间的上网又会损害身心健康,造成记忆力、反应 及家庭教育相结合,缺乏长效作用机制。 能力、思维能力的下降,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成绩。由于网络世界与现实 2.2教育客体的原因 生活反差巨大,不免产生无聊的虚空心理,导致学生丧失进取心,更为 教育客体即为受教育者。大学生其自身是网瘾形成的最为直接也最 严重的会产生自残或者自杀的想法和行为。 为关键的因素。影响教育客体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自尊因素,孤独、 4、网络成瘾的综合干预 社交因素,自控和认知因素。 4.1网瘾学生的自我干预 在自尊因素方面,许多大学生因在现实生活中受挫,得不到他人的 只有找到了网络成瘾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在其中发挥最主要作 支持与尊重,继而向网络寻求他人的认可和肯定。教育客体往往通过网 用的就是网瘾学生的自我干预。首先,需要积极培养学生对于网络的自 络游戏中不断得分、等级的不断提升,在讨论区中发表信息获得网友的 我认知。既包括对于网络特性的认知,又包括网络对于自身影响的认 作者简介:沈娟(1992一),-J-r,汉族,湖南株洲人。本科在读,武汉大学,专业方向:行政管理研究。 ・32・_BU商S ess 知。在网络特性认知方面,需要大学生正确的认识网络功能,树立正确 的网络观;在网络对于自身影响方面,需要学生对比使用网络前后不同 的生活状态,认清自己能从网络中获得什么又会失去什么。在出现问题 时及时向老师寻求辅导。其次,要积极培养合理分配时间能力,有目的 性的上网并且限定好上网时间,可以邀请父母、同学等进行监督,逐渐 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4.2家庭方面的干预 生进行心理辅导,定期进行针对所有学生的网络教育,防患于未然。 4.4社会方面的干预 对于网络成瘾的预防、网瘾学生的教育,社会系统责无旁贷。我国 于2006年启动了“防沉迷系统”,2007年把预防与戒除网瘾问题列入 未成年人保,这些举措是进一步管理网络游戏开发和运营的良好开 端。[ 在预防网络成瘾的过程中,家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和孩 子应该共同营造充满关怀和公正的家庭气氛,要善于与孩子沟通交流, 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帮助孩子认清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复杂性, 不确定性等特点。在孩子进入大学之后,不能放任自流,更要履行监督 义务,制止过多的网络使用。与此同时,作为家长要努力学习网络知 识,言传身教,用成年人的经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以一种 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正确认识网络,正确使用网络。 4.3学校方面的干预 对于大学生,绝大部分的生活学习都在校园内,校方需对学生使用 网络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引导。学校应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帮助学生形 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避免成绩至上的评价体系以免学生 成绩受挫时寻求网络的安慰。开展形式多样,种类繁多的课外团体活 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其兴趣爱好,让学生能够通过这些活动得 到愉快与放松,避免学生通过网络打发课余时问。鼓励网瘾学生班级的 其他同学和班主任应经常的找有网瘾的学生谈话、体育锻炼,让其参加 到班级活动中。与此同时,学校也应加强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引 导,开设针对网瘾问题的专项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老师对有需求的学 首先社会各方面应该重视对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关注,共同努力,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网瘾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其次,要加大力度对 网络进行监管,对网络信息进行过滤,实行网站信息分级制度,依法打 击非法网站。加强对于网吧的管理,尤其是校园周边网吧的综合治理, 严格营业时间,制定针对网吧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最后国家应完 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相关的监察机制,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创建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政治与公 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周荣,周倩.网络成瘾现象、网络使用行为与传播快感经验之相 关性初探[J].中华传播学会,1997. [2] 邹居禄,宋娜.网络成瘾大学生心理机制及干预研究[J].高 校辅导员学刊,2009,l(1):42—45. [3] 张耀灿,刘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闰性涵义初探[J].学校党 建与思想教育,2006,12(8):10. [4] 王毅,张宝.当代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分析与应对措施[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6。01:92—94. (下接第44页)供电、供水、通讯等公共设施建设;江河湖海的治理; 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抑制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的改善;四是加大农业 科技的开发与推广的投入力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以适应 市场的需要;五是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公共福利制度和农业自然灾 害的风险管理体系,以降低自然灾害对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的影响,使 广大农村尽快改变面貌,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 进一步完善。(作者单位:广西贺州市八步区委党校) 参考文献: 中国的城市化道路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其道路并不是完全依照传统 的农村——城市的迁移模式,也并不是一定以城市一元取代农村的另一 元。现阶段二元化结构作为影响城市化进程的主要难题,必须将城乡共 同发展作为主要发展方向,帮助农村和城市的共同繁荣,使城市化进程 [1] 王尤贵。李颖,李专.推进农村城镇化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O04年02期 [2] 王国敏.论农业产业组织的创新与发展[J].四川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o4期 [3] 张欣.江漪城市化进程中的二元社会结构问题[J].山东省农 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o4期 [4] 柳颖.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城乡户籍制度改革[J].山东农业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O2)。 (下接第5O页) 网络是最快速的宣传平台,加强网站建设,借助微博、微信公共账 号等平台,可以系统的向外界推出深闺千年的诺邓,促进旅游服务的提 升。 2、举办节庆活动,公关营销 摄影艺术节:举办摄影艺术节,邀请摄影爱好者参与,一则摄影节 自身的影响力会吸引一部分的游客,二则云龙秀美的风光和风土人情会 通过摄影家的镜头传向更广泛的人群,无形中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太极“道”文化论坛:诺邓地区自古道家文化兴盛发达,玉皇阁、 虎头山道教建筑群便是明证,诺邓又有天然太极图景观,只要在太极文 化、道文化上作深刻的挖掘,提供一个“英雄论道”的平台,邀请一些 文化名人,前来交流。 祭孔大典:诺邓祭孔大典作为一种文化景观,与诺邓儒家文化传承 相结合进行宣传。 征集宣传作品活动:利用微博、微信等媒体工具,针对学生展开云 龙县宣传视频、歌曲、海报等的征集比赛,以学生带动周边人群,推广 生态旅游。 3、旅游产品宣传 旅游商品可以宣传推广旅游地印象形象,从视觉形象识别系统上加 强标记,设计专门的标志、包装等将诺邓的旅游商品进行推广。云龙资 源丰富,有许多富有特色的物产,开发绿色生态食品民族风纪念品、文 化音像等,最后形成一个统一的形象进行产品宣传。(作者单位:云南 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施江义,陈亚颦,余明九.从“诺 模式”看旅游古镇开发的 竞舍博弈[J].旅游研究(季刊).2009.9,第1卷第3期。 [2] 时晓兵.浅析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模式——以“诺邓”模式 为例[J].湖南大学建筑学院.2010.8。 [3] 阿达茵暑期社会实践队.诺邓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调研报告 [R].厦门大学管理学院,2011.9。 [4] 李文笔,黄金鼎.千年白族村一诺邓[M].昆明:云南民族 大学出版社,2004.3。 [5] 阿达茵暑期社会实践队.诺邓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调研报告 [R].厦门大学管理学院,2011.9.第19页。 [6] 贾秀禹.中国景观村落的保护与旅游发展研究——以云南诺邓村 为例[D].昆明理工大学.2008.7 注解: ①②李文笔,黄金鼎.千年白族村——诺邓[M].昆明:云南名族大 学出版社,2004.3.第3页。 时晓兵.浅析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模式——以“诺邓”模式为例 [J].湖南大学建筑学院.2010.8.第32—34页。 Busm s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