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_2及其光催化降解苯酚性能研究
来源:宝玛科技网
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 of Medicine,2011,Vo1.32,No.21 溶胶一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及其光催化降解苯酚性能研究 潘 虹 马晓星 夏春辉 刘哲丞 【摘要】 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了纳米TiO ,利用X射线衍射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不 同焙烧温度对纳米TiO 结晶状态及其光催化降解苯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500℃焙烧处理的纳 米Ti02以锐钛矿相为主,部分锐钛矿相转化为金红石相,其光催化活性最高。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 x射线衍射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光催化活性 纳米二氧化钛是一种理想的环境友好型光催化剂,它具 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抗磨损性、低成本及可直接利用太阳光 等特点,在光电转换、化学合成以及光催化转化治理环境污染 物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l_1]。Ti0 一水多相光催化体 系可以将卤代脂肪烃、卤代芳香烃、硝基芳烃和偶氮化合物等 众多的有机物氧化成无机物,可用以处理农药制造、制浆造纸 工业等多种工业废水 ]。本文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纳米二 氧化钛光催化剂,以光催化降解含酚废水为目标反应,利用x 射线衍射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不同焙烧温度与纳 米二氧化钛结晶状态及其光催化活性之间的关系。 1 实验部分 1.1 二氧化钛纳米微粒的制备 以钛酸丁酯为原料制备二 氧化钛纳米微粒时,钛酸丁酯在乙醇溶液中进行水解和缩聚 反应 J,反应过程如下:Ti(OC4H9)4+4H2O—Ti(OH) + 4C4H9OH;Ti(OH)4+Ti(OC4H9)4—2TiO2+4C4H9OH;Ti (0H) —Ti0z+2HzO;室温下将10 ml钛酸丁酯缓慢滴加到 40 ml无水乙醇中,剧烈搅拌15 min,混合均匀,得到淡黄色透 明溶液A;将10 ml重蒸水加入到2O ml无水乙醇中,搅拌下 滴加盐酸调整pH一3,得到溶液B。在剧烈搅拌下将溶液A 以约2O ml/min的滴速缓慢滴加到溶液B中,得到均匀透明 的溶胶,继续搅拌,得到白色凝胶。在75℃的恒温条件下对 凝胶进行干燥,约2O小时,得到淡黄色晶体,将晶体研磨后放 人马弗炉中,不同温度下(400℃、500℃、600℃)煅烧2 h,得到 不同的二氧化钛粉体。 1.2 TiOz光催化性能测试 芳香烃及其衍生物不仅毒性 大、对环境危害强,并且非常稳定、难以用传统方法进行分解, 本文以苯酚作为TiO。光催化降解的底物,用以检验实验制 备TiO2光催化性能 ]。将质量浓度为0.8 g/L的TiO2加入 到质量浓度为70 mg/L的苯酚水溶液中,调节溶液pH值5, 300W高压汞灯照射30 arin后,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苯酚降解 率。 2结果与讨论 2.1 X射线衍射表征 采用德国布鲁克D一8 FOCUSX光 衍射仪对二氧化钛纳米微粒进行表征,Cu靶,40kv/40mA。 图1为样品经400℃、500℃、600℃焙烧2 h后的xRD谱图。 将测得的谱图与标准谱图比较可知:400℃得到的二氧化钛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f1154G01)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医学院 通讯作者:潘虹,E—mail:panhon ̄y2009@163.corn 邮 编161006 收稿日期2011—9—1O 为纯度较好的锐钛矿相,500℃时有部分锐钛矿相转化为金红 石相,600℃时得到的为金红石相,含有少量锐钛矿相。根据 Scherrer公式计算经500℃焙烧处理的纳米二氧化钛平均粒 径在15~30 nm之问。 二4OO 一 墙 2o 弛 知 5O ∞ 70 80 2 图1 X射线衍射谱图 2.2焙烧温度对Ti0z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通过进行TiOz 光催化降解苯酚水溶液实验,检验实验制备TiO。的光催化 活性,采用T6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苯酚降解率,见表1。 表1 不同焙烧温度制备的纳米Ti02的光催化活性 TiOz的能带结构是由一个充满电子的低能价带和一个 空的高能带构成,它们之间存在禁带。当TiOz吸收一个大 于禁带宽度能量(Eg=3.2ev)的光子时,其价带上的一个电子 e a被激发跃迁到导带,同时在价带上产生一个带正电的空 穴h b。卜Es- :Ti02+hv—ecd+h b ;H20+h b —+()H・+ H ;0H一+h b 一UH・;h b +Red—Red ;羟基自由基 OH・的氧化能力是水体中存在的氧化剂中最强的,与苯酚 经过一系列反应最终生成CO 和H O。由表1可以看出,焙 烧温度对TiOz的光催化活性有明显影响,经500℃焙烧2 h 制备的TiOz光催化活性最高,苯酚降解率为76 。500 C得 到的Ti0 以锐钛矿相为主,部分锐钛矿相转化为金红石相, 非机械混合的锐钛矿和金红石混晶较纯锐钛矿相具有更高的 光催化活性,能更好的促进TiOz表面光生电子和空穴电荷 发生分离,减少电子和空穴的复合几率。 3结论 本文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并用X光衍 射仪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二氧化钛经不同温度焙烧 所得粉末呈现不同结晶状态,400℃为纯度较高的锐钛矿相, 500 C时有部分锐钛矿相转化为金红石相,600℃为金红石相 含有少量锐钛矿相。经500 C焙烧处理的纳米二氧化钛平均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年第32卷第21期 ・预防医学・ 血清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在学龄前儿童 营养状况评估中的应用 徐杰平 杨春霞 曾德颖 刘雪玲【摘要】 目的谢道远 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在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评估中的 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清远市清新县城区幼儿园223名3~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采样,参照wH0 推荐的NCHS标准,剔除年龄别身高和/或年龄别体重≥z士2sD的极端身高和/或体重的儿童,按照 身高别体重的等级将观察对象分为三组:营养正常组、营养中下组和营养不良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 检测血清PA、RBP水平,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三组学龄前儿童除身高没有统计学差异外, 其他体格测量指标及血清PA、RBP检测结果在三组间均呈阶梯下降。营养不良组和营养中下组儿童 的体重、头圃和胸围以及血清PA、RBP水平明显低于营养正常组,而营养不良组儿童的体重、头围和胸 围以及血清PA、RBP水平又明显低于营养中下组;且各组问血清PA、RBP水平的差异较体重、头围、胸 围等体格测量指标更为明显 应用R0C曲线进行分析比较发现,血清RBP(AUC 一0.769)在学龄前 儿童营养不良评估中的诊断价值高于血清PA(AUC oc一0.693)。结论 血清PA、RBP在学龄前儿童 营养状况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且血清RBP的诊断价值高于血清PA。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营养状况视黄醇结合蛋白 前白蛋白 儿童营养状况是衡量人群营养状况最敏感的指标,也是 反映社会发展、经济和文化状况、营养和卫生保健水平的一项 材矮小儿童。1)营养正常组:110名(男童57名,女童53 名),z土2sD>身高别体重≥ —SD;2)营养中下组:59名 (男童31名,女童28名),X—SD>身高别体重≥z一2SD; 3)营养不良组:54名(男童28名,女童26名),身高别体重 < 一2SD。三组观察对象的平均年龄分别为(4.25士I.43) 岁、(4.41士1.37)岁、(4.33±1.51)岁,经方差分析无统计学 差异(F一1.038,P>0.05)。 重要指标,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 现r1]。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则是人口素质的基础,国际上除 了对膳食营养的缺乏与否进行监测外,均以学龄前儿童营养 状况作为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社会问题予以关注[23。本研究在 参照WH0推荐的NCHS标准对223名3~6岁学龄前儿童 进行营养状况评估的同时,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其血清前白 蛋白(PA)、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以了解血清PA、 RBP在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评估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2体格测量方法 由我院儿童保健科经过统一培训的医 师负责进行儿童体格测量,采用精度为0.1 cm的壁式身高测 量计测量身高;泰兴市衡新电子纺配有限公司制造的精度为 0.1kg的HCS一2OO—RT型电子体重秤测量体重;精度为0. 1 cm的软尺测量头围、胸围;所有测量工具都经过严格的计 量校准。 1.1观察对象及分组选择2010年8月~2011年5月期间 在我院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3~6岁学龄前儿童共223名,其 中男童l16名、女童107名。按照WHO推荐的美国国家卫 生统计中心(NCHS)的标准[3],以身高别体重的等级分为以 下三组,且所有观察对象在近期未患过高烧、腹泻等急慢感染 和心、肝、肾等疾病,剔除年龄别身高和/或年龄别体重≥士 2SD的极端身高和/或体重儿童以及内分泌等疾病引起的身 基金项目:清远市科技信息局l项目编号:2010B39) 作者单位: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县人民医院 邮 编511800 收稿日期201I—lO一1O 1.3血清PA、RBP检测 所有观察对象均在体检当天早晨 空腹抽取静脉血3.0 ml,3 000 rpm离心10 airn分离血清,当 天上午在HITACHI 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完成检测。 血清PA、RBP采用上海北加生化试剂有限公司提供的免疫 透射比浊法检测试剂及配套校准品、质控品进行检测,仪器和 检测项目均按规定进行正常的校准和质控。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 理,计量资料以(z士 )表示,两组间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 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Chol wonyong,KO joungyue.park hyunwoong.Investigation on coated optical fibers for gasphase 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of ac— 粒径在15 ̄30 nm之间。以制备的纳米二氧化钛作为光催化 剂,进行苯酚降解实验,研究了经不同温度焙烧处理的纳米二 氧化钛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经500℃焙烧处理的纳米 二氧化钛光催化活性最高,苯酚降解率为76 。 参考 文 献 [1]魏自辉,黄玲,姬书亮.掺磷纳米TiO2的制备及其在染料降解 中的应用[J].印染助剂,2011,28(7):24—27 [2]刘飞跃,黎秉环,徐银崧.溶胶一凝胶法制备的TiO2对制浆黑 液光催化降解的研究[J].纤维素科学与技术,2002,10(1):21— 26。31 etoneFJ].Applied Catalysis B:Environmental,2001,31(3):209 220 [4]张慧,王洪涛,苗慧.纳米TiO2掺杂改性新进展及环境降解中 的应用[刀.广州化工,2011,39(13):13—17 [5]李新勇,李树本.纳米半导体研究进展[J].化学进展,1996,8 (3):237—239 [6]唐玉朝,胡春,王恰中.TiOz光催化反应机理及动力学研究进展 [J].化学进展,2002,14(3):I92—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