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玛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康复治疗技术主管技师基础知识-28试题

康复治疗技术主管技师基础知识-28试题

来源:宝玛科技网
康复治疗技术主管技师基础知识 -28

( 总分: 100.00 ,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 A1/A2 型题( 总题数: 30,分数: 60.00)

1.

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最常用的简便指标是 (分数: 2.00 ) A. 阈电位 B. 时值

C.

阈强度 √

D. 强度- 时间变化率 E. 以上都不是

解析:[解析] 阈强度是作用于标本时能使膜的静息电位去极化到阈电位的外加刺激的强度,而阈电位是用 膜本身去极化的临界值来描述动作电位的产生条件。故选 C。 2. 以下有关本体 ( 深)感觉及其传导通路的叙述不当的是 (分数: 2.00 )

A. 包括位置觉、运动觉和振动觉,指肌肉、肌腱、关节等运动器官在不同状态时产生的感觉 B. 第一级神经元为脊神经节细胞,其中枢突在脊髓内侧部形成薄束和楔束 C. 第二级神经元发出纤维形成丘系交叉,最终止于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 D. 第三级神经元发出纤维至前回和旁小叶 √ E. 部分神经元一直不交叉,投射到同侧小脑皮质

解析: [ 解析 ] 第三级神经元发出纤维至后回和旁小叶,部分纤维投射到前回。 3. 咽淋巴环中最大的淋巴组织是 (分数: 2.00 ) A. 腭扁桃体 √ B. 咽扁桃体 C. 耳咽管扁桃体 D. 咽腭弓淋巴组织

E. 咽后壁、侧壁淋巴组织 解析: [解析] 咽部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在舌根者为舌扁桃体,在舌腭弓与咽腭弓之间者为腭扁桃体,在鼻 咽后上部者为咽扁桃体,在耳咽管周围者为耳咽管扁桃体,它们连同咽后壁、侧壁、咽腭弓的淋巴组织, 在咽部构成咽淋巴环,是上呼吸道抵抗感染的防线。通常所称扁桃体是指腭扁桃体,是咽淋巴环中最大的 淋巴组织。正确答案 A。 4. WHO1981年修订的康复定义重点增加的是 (分数: 2.00 ) A. 家庭的措施 B. 职业的措施 C. 社会的措施

D. 康复工程的措施

E. 使残疾人有可能不受歧视地成为社会的整体 √

解析:[ 解析] 世界卫生组织 1969年的定义是“综合和协同地将医学、社会、教育和职业措施应用于残疾 者,对他们进行训练和再训练,以恢复其功能至最高可能的水平”。 1981 年修订的定义是“康复是应用所 有措施,旨在减轻残疾和残障状况,并使他们有可能不受歧视地成为社会的整体”。

5. 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 2.00 )

A. 心脏表面有冠状沟、前室间沟和后室间沟,可作为其分界的表面标志 B. 心壁有心内膜、心外膜、心肌、房间隔和室间隔组成

C. 心室肌收缩时,房室瓣关闭,动脉瓣开放,血液由心室泵入主动脉和肺动脉

D. 心房和心室的心肌层不直接相连,止于其交界处的纤维支架,形成各自的肌性壁 窦房结、房室交界区、希氏束、左右束支和普肯耶细胞构成心脏传导系统 √

解析: [ 解析 ] 窦房结、房室交界区、希氏束、左右束支和普肯耶细胞,及结间束及房间束,是

E.

一类特殊的 心肌细胞集成相连的结和束,称为心脏传导系统。 6. 用超短波治疗较深部位病灶时,应注意 (分数: 2.00 ) A. 增大电极面积

B. 增加电极与皮肤的空气间隙 √ C. 减小电极与皮肤的空气间隙 D. 增加治疗剂量 E. 增加治疗时间

解析:[ 解析] 增加电极与皮肤的间隙,可以增加有效作用深度和热分布均匀性,故选 B。 7. 下列关于内分泌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分数: 2.00 )

A. 甲状腺素分泌不足,成人可出现黏液性水肿,小儿可表现为果小症

甲状旁腺分泌不足可致手足抽搐症,其功能亢进易致骨折 C. 肾上腺皮质束状带细胞分泌盐皮质激素,调节水盐代谢 √

D. 肾上腺皮质网状带细胞主要分泌雄性激素,少量雌激素和糖皮质激素 E. 垂体后叶贮存和释放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

解析: [ 解析 ] 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分泌盐皮质激素,调节水盐代谢,束状带细胞分泌糖皮质激素,参与 糖和蛋白质代谢等。 8. 磁疗能达到止痛作用的原因不包括 (分数: 2.00 )

A. 能改善血液循环和组织营养

B. 能提高致痛物质水解酶的活性,使致痛物质水解或转化,达到止痛目的 C. 磁场作用于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而达到止痛的效果 D. 可纠正缺血、缺氧、水肿、致痛物质聚集等导致的疼痛 E. 提高末梢神经的兴奋性 √

解析: [ 解析 ] 磁场可抑制神经的生物电活动,降低末梢神经的兴奋性,阻滞感觉神经的传导,提高痛阈, 并可加强血液循环,缓解因缺氧、缺血、水肿和致癌物质积聚所引起的疼痛,还可以提高某些致痛物水解 酶的活性,使致痛物质分解转化而镇痛,作用于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而达到止痛的效果,故选 E。 9. 热水浴的水温是 (分数: 2.00 )

B.

A. 26 ~33℃ B. 34 ~36℃ C. 37~38℃ D. 26℃以下 E. 39℃以上 √

解析:

10.

下列哪项与脑屏障无关

(分数: 2.00 )

A. B.

血- 脑屏障

血 - 脑脊液屏障 C. 脑脊液 -脑屏障 D. 气血屏障 √

E. 能阻止某些物质通过

解析:[ 解析] 脑屏障包括血 - 脑屏障、血- 脑脊液屏障和脑脊液 -脑屏障。它能选择性地允许某些物质通过, 阻止另一些物质通过,是维持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功能活动所需微环境稳定的重要结构。 年轻男性,咽部火烧样疼痛, T39℃,咽部红肿,元假膜,颈部多个淋巴结肿大,肝大,肋下 2cm,脾

11.

可触到边缘,无输血史。 WBC17×0 10 9 /L , L75%,其中 20%为异型淋巴细胞。请问可能感染的病毒是 (分数: 2.00 ) A. 单纯疱疹病毒 B. 柯萨奇病毒

C. EB 病毒 √

巨细胞病毒 E. 腺病毒

解析:[解析] EB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为高热,淋巴结、肝脾大,血常规示白细胞升高,以淋巴细胞为主, 且可发现异型淋巴细胞。

12. 研究脊柱的生物力学时, 通常观察脊柱的某一部分, 该部分由相邻两椎体及之间的软组织构成, 能显示 与整个脊柱相似的生物力学特性的最小功能单位,其运动的叠加可构成脊柱的三维运动,称为 (分数: 2.00 ) A. 运动节段 √ B. 脊柱生物力学 C. 杨氏模量 D. 刚体 E. 角加速度 解析:

13. 颈外动脉 (分数: 2.00 ) A. 起于锁骨下动脉 B. 沿颈总动脉上行 C. 全程位于腮腺内

D. 分支有甲状腺下动脉

E. 终支为颞浅动脉和上颌动脉 √

解析:[ 解析] 左颈总动脉直接发自主动脉弓,右侧者起于头臂干。颈总动脉起始后沿气管和食管的外侧上 升,至甲状软骨上缘平面分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两支。颈外动脉上行至下颌处分为颞浅动脉和上颌动脉 两个终支。 14. 与肺循环无关的部分是 (分数: 2.00 ) A. 右心房 √ B. 左心房 C. 右心室 D. 肺动脉 E. 肺静脉

解析: [ 解析 ] 肺动脉起于有心室,在主动脉弓下方分为左、右肺动脉,经肺门入肺分支,在肺泡壁的周围 形成稠密的毛细血管网。右心室收缩时,将体循环回流的血液泵入肺动脉,经肺动脉的各级分支到达肺泡 周围的毛细血管网, 通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与肺泡内的空气进行气体交换, 即排出二氧化碳, 摄入氧气, 使血液变为富含氧气的动脉血。肺泡内毛细血管逐级汇成肺小静脉、大静脉,最后,左、右肺各汇成两条 肺静脉,将经过气体交换的血液经肺静脉回流于左心房。

15. 下列关于椎体承载的说法不当的是 (分数: 2.00 )

A. 腰椎骨截面上的载荷比颈、胸椎要大

B. 椎体的强度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弱,尤其超过 40 岁将更明显 C. 椎体骨密质较厚,主要由骨松质构成 √ D. 椎体是椎骨受力的主体

E. 椎体的抗压强极限约为 5~7MPa

D.

解析:

康复医学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分数: 2.00 ) A. 康复基础学 B. 康复功能评定 C. 社区康复 D. 康复临床学 E. 临床诊断学 √

解析:[解析] 康复医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康复基础学、 康复功能评定、 社区康复、康复临床学、 康

16.

复治疗学, 也有将康复护理列入基本内容。临床诊断学是临床医学主要内容之一。 17. 患者,女, 60岁,脑卒中后 2个月,左侧偏瘫,左上肢屈肌痉挛,左下肢伸肌痉挛,左侧偏身感觉减 退,为改善痉挛应采用的正常治疗方法是 (分数: 2.00 )

A. 调制中频电疗法,部位左上肢屈肌、左下肢伸肌 B. 调制中频电疗法,部位左上肢伸肌、左下肢屈肌 √ C. 等幅中频电疗法,部位左上肢屈肌、左下肢伸肌 D. 等幅中频电疗法,部位左上肢伸肌、左下肢屈肌 E. 等幅中频电疗法,部位左上肢屈肌、左下肢屈肌

解析: [ 解析 ] 理疗的目的为降低肌张力、缓解痉挛以及促进患者对瘫痪肢体的感知,从而改善运动功能, 故选 B。

18. 以下关于关节软骨的说法有误的是 (分数: 2.00 )

A. 关节软骨可分为浅表层、中间层、深层和钙化软骨层

B. 关节软骨具有液压渗透性、黏弹性、剪切特性及拉伸特性 C. 关节软骨主要由细胞外基质和软骨细胞组成 D. 关节软骨细胞对压力 - 形变非常敏感 E. 关节软骨是有神经支配的组织 √ 解析:

19. 康复医学的一级预防是 (分数: 2.00 )

A. 疾病在发病后,需要积极的康复介入

B. 积极的康复介入,以预防继发性功能障碍或残疾的发生 C. 已经发生功能障碍后,可以通过积极的康复锻炼

D. 健身锻炼和合理的生活习惯,防止各种疾病的发生,从而减少功能障碍的可能性 √ E. 通过积极的康复锻炼,防止功能障碍的加重或恶化

解析: [解析] 疾病在发病后,积极的康复介入,以预防继发性功能障碍或残疾的发生,这是康复医学的二 级预防;已经发生功能障碍后,通过积极的康复锻炼,防止功能障碍的加重或恶化,这是康复医学的三级 预防。而在疾病发生前,采用多种健身锻炼方法和合理的生活习惯,防止各种疾病发生的可能性,这才是 康复医学的一级预防。

20. 患者,女, 28 岁,咳嗽已 2 日,今晨发热 39℃,咳铁锈色痰, WBC 18.5×10 9 /L ,X线示右肺下叶大 片阴影。临床诊断为大叶性肺炎,请问致病的微生物为 (分数: 2.00 ) A. 军团菌

B. 肺炎链球菌 √ C. 肺炎支原体 D. 肺炎衣原体 E. 肺炎杆菌

解析: [ 解析 ] 大叶性肺炎的致病菌多为肺炎链球菌感染,引起化脓性炎症。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常引 起非典型肺炎;肺炎克雷伯杆菌的痰常为砖红色。 21. 临床医学不是

(分数: 2.00 )

A. 以人体疾病为中心

B. 强调疾病控制应以预防为主 √ C. 疾病诊断和系统功能

D. 疾病为核心,强调祛除病因、挽救生命 E. 药物和手术为主 解析:

22. 下面长期卧床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中,说法不当的是 (分数: 2.00 )

A. 抗利尿激素分泌下降 B. 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高 C. 雄性激素水平下降

D. 血清甲状腺素和甲状旁腺素增高或不稳定 E. 胰岛素分泌减少 √

解析: [ 解析] 糖耐量降低,血清胰岛素和前胰岛素 C肽同时增高,在制动后 1 个月达到高峰,这种情况不

是胰岛分泌减少,而是胰岛素的利用下降。

23. 不适宜用超短波治疗的疾病是 (分数: 2.00 ) A. 肾炎 B. 肌筋膜炎 C. 面神经麻痹 D. 活动性出血 √ E. 脊髓炎

解析: [ 解析 ] 超短波可使血流速度加快,血管壁通透性增强,故不适宜用于活动性出血。 24. 下列哪项不适宜用冷疗法 (分数: 2.00 )

A. 肌肉骨骼急性创伤 B. 慢性肌肉骨骼疼痛 C. 肢体痉挛 D. 高热患者 E. 雷诺征 √

解析: [ 解析 ] 雷诺征是一种对称性肢端小动脉性痉挛而疼痛,麻木及皮肤先后苍白、发绀、潮红为主要症 状,而冷作用于皮肤时刺激冷感受器, 通过轴索反射立即引起小血管收缩, 所以不宜用于雷诺征, 故选 E。 25. 激素的作用方式不包括 (分数: 2.00 ) A. 远距分泌 B. 近距分泌 C. 旁分泌 D. 自分泌

E. 神经分泌 √ 解析:

26. 构成鼻中隔的有 (分数: 2.00 )

A. 鼻中隔软骨、筛骨垂直板和犁骨 √ B. 鼻中隔软骨、筛板 C. 鼻骨和筛骨 D. 下鼻甲和鼻骨 E. 筛骨垂直板和犁骨

解析:[解析] 鼻中隔由骨性鼻中隔 (筛骨垂直板和犁骨 ) 和鼻中隔软骨共同构成。 外侧壁有

三个突出的鼻甲, 由上而下依次叫上鼻甲、中鼻甲和下鼻甲。 27. 紫外线主要生物学作用为 (分数: 2.00 ) A. 温热效应 B. 光电效应

C. 光化学效应 √ D. 电磁效应

机械效应

解析:[ 解析] 在光谱中紫外线波长最短,因而紫外光子的能量最大,光化学作用最强,故选 C。 28. 以下不属于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的是 (分数: 2.00 ) A. 单纯扩散 B. 易化扩散 C. 主动转运 D. 被动转运 √

E. 出胞与入胞式物质转运 解析:

29. 关于膀胱的描述正确的是 (分数: 2.00 )

A. 成人膀胱在充盈时呈锥体形 B. 其最下部为膀胱底

C. 黏膜上皮为变移上皮 √ D. 膀胱底与前列腺相邻 E. 膀胱三角位于膀胱颈

解析: [ 解析 ] 成人膀胱在空虚时呈锥体形,分尖、体、底和颈四部。膀胱底朝向后下方,呈三角形,包括 左、右输尿管末端和膀胱出口之间的三角区,膀胱底的两个外上角处有左、右输尿管穿入膀胱;膀胱的最 下部缩细,与前列腺邻接,为膀胱颈,颈的下端即尿道的开口,称尿道内口。膀胱壁自外向内,由外膜、 肌层、黏膜下层和黏膜层所组成。黏膜上皮为变移上皮。 30. 有关动作电位的说法中,不当的是 (分数: 2.00 )

A. 动作电位或峰电位的产生是细胞兴奋的标志

B. 只要刺激达到足够的强度,再增加刺激强度能使动作电位的幅度增大 √ C. 动作电位不是只出现在受刺激的局部

D. 动作电位传播的范围和距离不因初刺激的强弱而有所不同,直至整个细胞的膜都依次产生同样的动作 电位

E. 动作电位是先出现膜的快速去极化再出现复极化

解析:[ 解析] 动作电位产生的特点是,只要刺激达到足够的强度,再增加刺激强度并不能使动作电位的幅 度增大,始终保持某种固有的大小和波形。

E.

二、B型题 ( 总题数: 7,分数: 40.00)

A.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B. 骶髂关节病变

腰椎间盘突出症 D. 梨状肌综合征 E. 交叉韧带病

C.

(分数: 8.00 )

(1). 抽屉试验阳性常提示(分数: 2.00 )

A.

B. C. D.

√ 解析:

(2). 仰胸挺肚试验阳性提示(分数: 2.00 )

E. A. B. C. √

D.

D. 解析:

(3).Trendelenburg 试验阳性提示(分数:A. √

B. C. D.

B. 解析:

(4).4 字征阳性提示(分数: 2.00 ) A. B. √

C. D.

C. 解析:

A. 上提肩胛骨 B. 下降肩胛骨 C. 后缩肩胛骨 D.

上回旋肩胛骨

E. 前伸肩胛骨

(分数: 6.00 )

(1). 肩胛提肌(分数: 2.00 )

A. √

B. C. D.

B. 解析:

(2). 前锯肌(分数: 2.00 ) A. B. C. D. E.

√ 解析:

(3). 菱形肌(分数: 2.00 ) A. B.

2.00 ) C. D.

D. 解析:

A. 第一感觉区

第二感觉区 C. 第三感觉区 D. 前回

B. E.

边缘系统

(分数: 4.00 )

(1). 主要参与内脏疼痛和心理性疼痛的大脑皮质代表区是(分数: 2.00 )

A. B. C. D. E.

解析:

(2). 疼痛的感觉分辨区的大脑皮质代表区是(分数: 2.00 )

A. B. C. D. E.

解析: [ 解析 ] 边缘系统:包括扣带回、钩回、海马回以及边缘系统的相关结构,主要参与内脏疼痛和心理 性疼痛。第一感觉区 (SI) :即后回的 1、2、3 区,主要接受来自丘脑腹后核的投射纤维,为疼痛的感 觉分辨区。

A. 基底动脉分支 B. 颈内动脉分支 C. D.

椎动脉分支 颈外动脉分支

E. 大脑中动脉分支

(分数: 6.00 )

(1). 大脑后动脉(分数: 2.00 )

A. B. C. D. E.

解析:

(2). 脊髓前后动脉(分数: 2.00 ) A. B.

C. D. E.

解析:

(3). 大脑前动脉(分数: 2.00 )

A. B. C. D.

E. 解[ 解析 ] 脑的血管主要来源于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颈内动脉供应脑的分支包括大脑

析: 前动脉、大脑中动

脉、脉络丛前动脉和后交通动脉,两侧椎动脉入颅后形成基底动脉,椎动脉的分支包括脊髓前、后动脉和

小脑后下动脉,基底动脉的分支主要有小脑前下动脉迷路动脉、脑桥动脉和大脑后动脉。

A.靠近头部 B.远离身体正中线

C.靠近身体腹面者称前 ( 腹)侧 D.相对远离体表 E.靠近体腔

(分数: 6.00 ) 为外

A. B. C. D. E. 解

析: 为深

A. B. C. D. E. 解

√ 析: √ 为上

A. B. C. D.

E. 解[ 解析] 靠近头部为上,靠近足底为下。靠近身体腹面者称前 ( 腹)侧,靠近身体背面者称后 ( 背)侧。

析:

靠近身体正中线的为内,远离身体正中线的为外。靠近体表的为浅,相对远离体表的为深。

A. 梨状孔 B. 咽峡

咽鼓管

D. 喉口 E. 后鼻孔

C.

(分数: 4.00 )

(1). 咽与鼻腔的通道为(分数: 2.00 )

A. B. C. D. E.

解析:

(2). 咽与喉腔的通道为(分数: 2.00 )

A. B. C. D. E.

解析: [解析] 咽可分为鼻咽、口咽、喉咽三部分;最上部为鼻咽,其前方经后鼻孔与鼻腔相接;中部为口 咽,其前方经口咽峡与口腔相连;最下部为喉咽,经喉口与喉相连。

A. 容量失调

体积失调 C. 浓度失调 D. 配比失调 E. 成分失调

B.

(分数: 6.00 )

(1). 体液量等渗性减少或增加,引起细胞外液量改变,发生缺水或水过多(分数: 2.00 )

A. B. C. D.

B. 解析: (2). 细胞外液水分的增减导致渗透压改变,如低钠血症或高钠血症(分数: 2.00 ) A. B. C. D.

D. 解析:

(3). 细胞外液离子浓度改变,细胞外液的渗透压改变不明显,体液的成分失调(分数: 2.00 ) A. B. C. D. E.

解析:[解析] 水电解质失调包括容量失调、 浓度失调或成分失调。 ①容量失调: 体液量等渗性减少或增加, 引起细胞外液量改变,发生缺水或水过多。②浓度失调:细胞外液水分的增减导致渗透压改变,如低钠血 症或高钠血症。③成分失调:细胞外液离子浓度改变,但不明显改变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仅造成体液的成 分失调,如酸中毒或碱中毒、低钾血症或高钾血症,以及低钙血症或高钙血症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