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次课教学整体设计 课 题 授课时间 授课类型 教学资源 教学方法 第三章 复式记账法 第二节 会计账户 第 周 星期 ( 月 日) 第 节 课时 2 理论课()实验课() 实训课() 习题课() 讨论课() 现场教学()其它: 挂图() 模型() 实物() 多媒体() 音像() 报纸() 其它: 讲授法() 讨论法()启发式()案例教学法() 现场教学法() 角色扮演法() 项目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 其它: 教学目标(包括技能、能力、态度目标)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理论应用实践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设置账户的必要性,掌握账户的基本结构及层次,理解复式记账的原理和特点,明确平行登记的涵义要点和作用; 态度目标: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会计账户的结构和原理 难点:会计科目与帐户的关系 教学设计: 一、授课思路简述:(围绕所选用教学方法分条编写授课步骤,要涵盖课前准备、课程导入、师生活动安排、任务训练、实践教学环节安排、教学效果检测等主要环节。) (1)课前准备 充分背课,提前布置学生预习会计科目的内容,准备一些小案例在授课中给学生讲授。 (2)课程导入 通过案例的讲授,让同学了解什么是会计科目,会计科目的分类包括哪些,从而吸引学生的听课兴趣。 (3)师生活动安排 教师主要了解设置账户的必要性、账户的基本结构及层次以及复式记账的原理和特点,着重讲授借贷记账是的记账符号、账户结构、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等特点,明确平行登记的涵义要点和作用。并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会计账户的设置。老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纠正学生对会计账户设置不够准确的地方。 (4)教学效果检测 本节课程全部讲授完毕,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几个基本问题 (5)布置作业 1、会计账户的结构 2、会计账户的原理 二、课堂训练内容安排: 1、会计账户的特点 2、会计账户设置的必要性 三、课后作业与思考题:(根据课程内容适当设计巩固性作业、项目式作业、预习性作业、推荐参考书及网站) 作业:巩固作业:会计账户的结构是什么样的? 预习作业:预习记账方法,及复试记账原理的内容。 参考书籍: 1、教材 2、会计管理学基础:理论·实务·案例·习题,阎达五, 李百兴编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3、财务与会计研究:原书第2版:方法与方,(英)鲍勃·瑞安(Bob Ryan) , 罗伯特W.斯卡彭斯(Robert W.Scapens) , 迈克尔·西奥博尔德(Michael Theobald)著;阎达五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高质量财务报告,(美) 保罗 B. W. 米勒, 保罗 R. 班森著Paul B. W. Miller, Paul R. Bahnson;阎达五, 李勇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网址:1、中国财会网 http://www.kj2000.com/ 2、天润财经 http://www.forumcn.com/ 3、会计考试网 http://www.kjks100.com/ 4、中华会计网校 http://www.chinaacc.com/ 5、注册会计师视窗 http://cpa.jscj.com/ 教学后记:
2
教学过程(教学设计实施步骤及时间分配)
步骤1、组织教学(2分钟) 1、起立,师生互相问好; 2、检查出勤情况。
步骤2、复习巩固、检查学生作业(10分钟) 1、会计科目的分类方式。 2、总分类会计科目的内容有哪些?
步骤3、本节课学习任务、情境设计(5分钟)
学习本章应了解设置账户的必要性,掌握账户的基本结构及层次,理解复式记账的原理和特点,着重掌握借贷记账是的记账符号、账户结构、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等特点,明确平行登记的涵义要点和作用。
步骤4、课程导入:案例(10分钟) 古代账房先生与现代账房先生
古代账房先生:一个戴着瓜皮小帽夹着算盘的账房先生。
中国财经报2005年7月21日: 全球会计人才告急——四大:哪儿找德才兼备的账房先生:
安永英国的董事长兰德先生感慨地说:“从去年到现在的18个月中,会计人才奇缺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缓解。21世纪什么最值钱,对于像我们这样的专业会计公司,当然是‘会计人才’了。”
21世纪什么最值钱,当然是会计人才了。
安乔维先生拘谨地端坐在椅子上,透过金丝眼镜手足无措地看着坐在办公桌对面的职业指导顾问。此时,职业指导顾问正在翻阅着他的简历,还不时地用眼角的余光打量着坐在他对面的那张留着八字胡、毫无表情的脸。“这个嘛,没错,安乔维先生……你看,我们人力资源部的专业人士看过你的简历后,给你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缺乏想象力、羞怯、缺乏主动性、没有勇气,容易受人支配、没有幽默感。”
“当然,对于别的行当来说,这肯定是缺点。但是,对于会计这一行,这还是优点呢!”这句对会计的评价,很多人并不陌生。这是英国电视剧《蒙提·派森的飞行马戏团》片中主人公约翰·克里斯评价迈克尔·帕林说的话,尽管时间过去了30多年,会计行业的工作范围已经明显拓宽,社会地位也有了显著提高,但还是有很多人固执地认为会计工作是乏味的。
然而,就是这样乏味的工作在很多年轻人的眼中是遥不可及的,就连世界著名的四大会计公司都有点头痛了,他们甚至发出了这样的慨叹:“今年,到哪儿去找德才兼备的‘账房先生’呢?”
3
分管安永英国业务的董事长兰德先生感慨地说:“从去年到现在的18个月中,会计人才奇缺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缓解。21世纪什么最值钱,对于像我们这样的专业会计公司,当然是‘会计人才’了。”
步骤5、知识讲授:帐户基本理论(40分钟) (一)账户的含义
在复式簿记系统中,人们又不可能将会计事项仅仅记录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还需要有进一步的分类,及更深入、细致和科学的划分,即要求设置账户。
所谓账户,就是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反映所规定的项目及其使用方法。其中,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反映所规定的项目也称会计科目(即账户的名称)。
(二)账户与会计科目
账户是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反映所规定的项目及其使用方法。会计科目则是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反映所规定的项目,也称为账户的名称。
(三)账户与会计要素的关系
企业的资产有现金、库存商品、固定资产等项目,我们就可以相应地设置“现金”、“库存商品”、“固定资产”等资产类账户;负债有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等项目,我们就可相应地设置“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等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方面有实收资本、盈余公积等项目,我们也可相应地设置“实收资本”、“盈余公积”等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成本和取得的业务收入及经营成果,也分别设置如“管理费用”、“商品销售成本”、“商品销售收入”和“本年利润”等账户 。
(四)账户的设置原则
设置账户,是复式簿记系统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因此必须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账户的设置既要能够明确地反映不同账户质的区别,方便对它们进行归类反映,又要能科学、系统、全面地反映企业的会计要素;设置账户应密切配合财务报告指标,服从于会计报表所应揭示的信息——报表项目的要求,满足决策与管理的需要;设置账户应适当考虑行业特点,坚持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就企业而言,既要遵守国家统一规定设置账户,又要根据本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特点和要求,相应地增减一些账户。
(五)账户的层次
账户还应当分层次设置,使所有账户成为一个多层次的分类记录体系。在一级账户下,按总括程度依次降低,亦即详细程度的依次提高,还可分为二级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简称为明细账户,即三级账户)两级。总分类账户是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统驭账户,而明细分类账户则是某一总分类账户的从属账户。因此,总分类账户对明细分类账户起着控制的作用,而明细分类账户则是总分类账户的补充和具体化,起着辅助总分类账户
4
的作用。
三级账户 (明细分类账户)a2 二级账户A 一级账户 总分类账户 三级账户 (明细分类账户)a1 二级账户B (六)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的关系
总分类账户统驭明细分类账户,明细分类账户补充说明总分类账户。从数量上看,总分类账户“金额”的借方合计、贷方合计和余额应当与它所统驭的所有明细分类账户的借方合计之和、贷方合计之和和余额合计之和各自保持相等。总分类账户是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统驭账户,而明细分类账户则是某一总分类账户的从属账户。因此,总分类账户对明细分类账户起着控制的作用,而明细分类账户则是总分类账户的补充和具体化,起着辅助总分类账户的作用。
(七)账户的结构 1、账户的基本结构
账户的结构应能指明经济业务所引起经营资金运动某一组成部分(具体表现为某一会计要素或账户)的变动方向、变动金额及其结果。通常把账户划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分别记录它们的增加额和减少额。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左方称为借方,右方称为贷方。任何账户都分为借、贷两方,这是账户的基本结构 。
账户的金额包括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和期末余额。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 2、教学用的T形账户。
账户的格式多种多样,不同的记账方法,账户的结构不同;相同的记账方法不同性质的账户,结构也是不同的。但一般说来,无论采用哪一种格式,都应包含以下内容:
账户名称(即会计科目)
日期和摘要(简要说明经济业务内容);增加或减少的金额;
凭证号码(账户记录的来源和依据)
为了教学方便,在教科书中经常用简化格式丁字账来说明账户结构,
5
会计科目
增加方 减少方
(八)引入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分割为一定的期间,据以结算账目,编制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地提供有关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信息。
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国家行政管理机构以及企业管理部门都需要及时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要求企业定期提供财务信息。这就需要企业的会计人员人为地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个等长的时期来计算利润,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种人为的分期就是会计期间。企业通常以一年作为划分会计期间的标准,也可以以其他的期间来划分会计期间。以一年为会计期间的称为会计年度。会计年度可以以公历年度作为会计年度,也可采用其他方式确定会计年度。目前,我国企业的会计期间按年度划分,以公历年度为会计年度,即从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一会计年度。每一会计年度还具体划分为季度、月份。规定我国会计年度以公历年度为准是为了与财政年度相一致。
会计期间的划分对于确定会计循环和方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有了会计期间,才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有了本期和非本期的区别,才产生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才使不同类型的会计主体有了记账的基准。如划分会计期间后,就产生了某些开支,要在不同的会计期间进行摊销分别列为当期费用和下期费用问题。采用权责发生制后,对于一些收入和费用按照权责关系要在本期和以后会计期间进行分配,确定其归属的会计期间。为此,在会计处理上需要运用应计、摊销等会计调整方法。
会计期间的划分,有利于企业在较短的期间内及时结算账目,编制会计报表,及时提供反映企业经营情况的财务信息,能够及时满足企业内部加强管理及其他有关方面进行决策的需要。
会计分期(Periodicity assumption)是会计的一个重要基本概念.在编制供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使用的财务报表时,通常把一年作为一个会计期间.现代会计之父帕乔利(Pacioli)在1494年的会计名著《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一书中写道:“账簿应该每年结清一次,特别是在合伙企业内,因为经常的会计核算有利于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 我国《企业基本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应当划分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季度和月份。年度、季度和月份的起迄日期采用公历年度”。会计年度的结算日往往选择一年中商业活动的最低点,所以,西方国家的会计年度也可能不是公历年度,如几乎所有的美国百货商店都以1月31日作为一个财务年度的终结日,因为这时刚好是在圣诞节旺季和它的退货和清仓大抛售造成的影响之后。会计分期也可
6
以半年或季为单位。例如财务报表使用者希望知道商家每半年或每季的经营情况。因此,企业还应编制中期(Interim periods)财务报表,中期是指为会计目的而设定的少于一年的时间段。
举例说明:期初企业有库存现金900元,本期共收到现金1 600元,同时又支付现金800元,则本期期末应有现金的余额为:
900+1 600-800=1 700元
账户的左右两方按相反方向来记录增加额和减少额。如果在左方记录增加额,右方则记录减少额;反之,在右方记录增加额,就应该在左方记录减少额。在具体的账户中,左右双方究竟哪一方记录增加额,哪一方记录减少额,取决于各账户所采用的记账方法
步骤6、教师总结(8分钟)
本次课主要学习了帐户的基本理论,需要学生能够区别帐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了解帐户的基本结构,为会计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步骤7、布置作业(6分钟)
巩固作业:会计账户的结构是什么样的?
预习作业:预习记账方法,及复试记账原理的内容。 附:板书设计
7
一、账户的含义 二、账户与会计科目 三、账户与会计要素的关系
会计账户
五、账户的层次
六、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的关系
1、账户的基本结构 2、教学用的T形账户。 八、引入会计分期
四、账户的设置原则
七、账户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