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玛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农业生物技术》课程(项目)标准 - -

《农业生物技术》课程(项目)标准 - -

来源:宝玛科技网
《农业生物技术》课程(项目)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主要内容涵盖运用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以及分子育种等生物技术,改良动植物及微生物品种生产性状,培育动植物及微生物新品种,生产生物农药等新技术。

学生们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以适应社会上的需求。

(二)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与园艺植物昆虫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并能应用于实践。 2.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用于实际生产,提高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准备、操作能力,总结分析能力。

3.素质目标

使学生掌握主要生物技术的特点,并能在生产中应用。同时动手能力增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得到锻炼,综合素质大大提高。

(三)参考学时 本课程72学时 (四)课程学分 4个学分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

建议:采用表格的形式表述。包括完成课程教学应具备的知识、技能、方法、策略等,原则上要涵盖专业对应岗位群的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要求和职业标准等部分内容。

序号 教学项目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活动设计建议 课堂讲解,合实例讲解,多媒体图片展示 参考课时 一、农业生物技术的内涵 绪论 二、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史 三、农业生物技术的应用 四、学习本课程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要求: 了解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内涵和发展 1 4学时 序号 教学项目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活动设计建议 课堂讲解,多媒体讲授 参考课时 第一节 植物遗传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植物品种的概念和育种目标 第三节 种质资源 第四节 引种 2 植物遗传育种技术 第五节 选择育种 第六节 杂交育种技术 第七节 杂种优势的利用 第八节 良种繁育 教学要求: 掌握育种的基本概念,现在常用的育种技术及育种的目标。 16学时 序号 教学项目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活动设计建议 课堂讲解 结合多媒体讲解 多结合生成实际 参考课时 第一节 植物组织培养概述 第二节 植物组织培养厂房的设计与构建 第三节 植物组织培养操作技术 第四节 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 3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第五节 植物脱毒技术 第六节 第六节 主要经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教学要求: 了解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内容,掌握组织培养党的重要性及意义,现在常用的组织培养的方法。 6学时 序号 教学项目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活动设计建议 课堂讲解 结合多媒体讲解 参考课时 第一节 农业微生物概述 第二节 农业微生物分离技术 第三节 农业微生物保藏技术 4 农业微生物技术 第四节 农业微生物培养技术 第五节 微生物应用实例 教学要求: 掌握不同的农业微生物的分离培养技术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食用菌概述 第二节 食用菌菌种的来源与培育 5 食用菌栽培技术 第三节 常见食用菌栽培实例 第四节 珍稀食用菌类栽培实例 教学要求: 了解食用菌的栽培现状,掌握常用的培养方法 6学时 课堂讲解 结合多媒体讲解 多结合生成实际 8学时 序号 教学项目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活动设计建议 实验准备,操作 参考课时 一、植物组织培养车间的消毒与器皿的洗涤 二、 MS培养基母液的配制和保存 6 实验 三、MS培养基的配制与分装 四、培养基的高压灭菌 五、无菌操作技术 二、教学要求: 掌握基本的培养基的配置和无菌操作的方法 教学内容: 一、酸奶的制备 二、酸奶的品评 7 实验 三、平菇母种的制作与培养 四、平菇原种和栽培种的制作与培养 五、平菇的栽培与管理 教学要求: 掌握酸奶的配制方法和食用菌的栽培方法 16学时 实验准备,操作 16学时 (六)教学建议 1.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讲授教学法(讲课法)、讨论教学法、实验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2.评价方法

知识部分:根据平时作业、小测验、课堂提问、理论考试等的正确程度进行评价。

技能部分:根据学生技能训练的态度,平时观察记载情况,科学实验等的熟练程度进行综合评价。

3.教学条件

需要多媒体教室进行课程讲解,有配套的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还需要有固定的实习基地参观实习。

4.教材编选

【1】李浚明编译.植物组织培养教程[第2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食用菌栽培学》王宜磊主编。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3】 《微生物学》黄秀梨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