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E TECH CORP. 制定日期 修訂日期 制訂部門 2-27-2004 品保 編號 DFMEA作業辦法 頁次 版本 第 1 頁,共6頁 A 1.0目的:
為在設計開發階段時, 通過分析,預測設計及過程方面的潛在故障, 研究故障之原因並
依重要度及原因采取最及時的預防措施, 以提高產品的可靠度.
2.0範圍:
此作業辦法適用於新設計的部件;:環境有變化的沿用零件;有重大設計更改的部件;
3.0定義:
3.1: DFMEA (Design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設計潛在失效模式分析. 3.2 失效模式:設計不能滿足產品需求時之狀況.
3.3 失效影响:失效模式对次工程、后工程、销售者或使用者之影响. 3.4 嚴重度(Severity):
失效模式发生时,对次工程、后工程、销售者或使用者之影响严重程度之评估指标. 3.5 管制特性(Special characteristic):
有时顾客使用特定之符号来標示零组件的重要性,例如会影响操作安全、法规及安装配合的部位等.
3.6 失效原因:失效為何發生的原因.
3.7 頻度(Occurrence):为个别失效原因发生頻率之評價指标.
3.10现行管制: 為目前已经使用之措施,以预防失效发生或失效发生时能被檢出. 3.11侦测度(Detection):
為部件流向后工程前,檢出失效原因或失效模式之能力評价之指标. 3.12风险优先指数(RPN)
原文为“Risk Priority Number”,由嚴重度、頻度及侦测度三指数相乘所得,為是否实施对策改善之总评价指标.
MACE TECH CORP. 制定日期 修訂日期 2-27-2004 編號 DFMEA作業辦法 頁次 第 2 頁,共6頁 制訂部門 品保 4.0流程:
流程 定議產品 劃分功能塊
列舉各功能失效模式、起因和潛在失效后果
進行風險分析 提出改進措施 填定DFMEA表格
權責單位 設計部/工程部
設計部/工程部
設計/工程/模設
設計/工程/模設/品保
設計/工程/模設/品保
設計/工程/模設/品保
版本 A 表單
失效模式預估影響表
MACE TECH CORP. 制定日期 修訂日期 制訂部門 2-27-2004 品保 編號 DFMEA作業辦法 頁次 版本 第 3 頁,共6頁 A
5.0 DFMEA規劃步驟:
追蹤改進事宜 設計/工程/模設/品保
5.1設計失效分析時機:
DFMEA應在設計意圖 (設計意圖中包含產品功能、性能等方面的要求)最终形成之时或之前开始,并贯穿在設計工作的全過程之中。在產品圖样完成之时或之前,設計FMEA应全部结束。 5.2 DFMEA分析步驟
5.2.1 小組之編成: DFMEA小组之编成以設計單位為執行推動, 設計單位主管需指派工程担当之技术人员为召集人; 小组之人数, 但至少须包含品保, 制造单位人员各一名,其余可视需要由召集人申請临时加入.小组成员有异动时须立即重新指定并列入交接.
5.2.2產品定義:確定產品的要求,包括產品的功能、用途、性能、使用條件等; 5.2.3 依產品劃分功能塊: 系統可逐级分解直到最基本的零件、構件,一般根据分析目的 計劃分至某一層級.
5.2.4列舉各功能失效模式、起因和潛在失效后果
5.2.5 進行風險分析: 按失效影响的嚴重程度(嚴重度S)、发生的頻繁程度(頻度O)、發现的难易程度(發現度D)估计风险顺序数。严重度S、频度O、发现度D均利用数定1到10来判数其程度高低,各项数字的连乘积称为风险顺序数RPN(RPN=SOD),风险顺序数RPN越高,表示风险越大,根据各失效模式的风险顺序数,即可突出那些必须改进的关键方面;嚴重度等級評判依附表一, 發現度評判依附表二, 頻率度評判依附表三.
5.2.6提出改进措施:依嚴重度(S), 頻率度(O),及發現度(D)之乘積計算出風險系數. 然后对那些风险顺序数较高的项目,应提出改进措施并实施,对于无法消除的故障,应分配给高的可靠性指标,必要时增加报警、监测、防护等措施;另需定義對影響度大於8的項目進行單獨改善.
5.2.7 填寫DFMEA表格及追蹤; 依以下步驟要求進行填寫DFMEA表格(設計失效模式預估及影響表)及追蹤相關事宜.
5.3 表格填寫
5.3.1 DFMEA編號D □□□□-□□-□□
前4位為機種專案編號,其中1,2位為英文字母代替機種, 3,4位為數字由01~99循環使用; 5,6位為月份; 7,8位為年份后兩位. 例: BA01-07-04, 代表為BA機種在04年7月對其第一個部件進行了DFMEA分析.
5.3.2 設計單位: 填入該設計單位名稱 5.3.3 分析主題: 填入所分析工程主題 5.3.4 機種名稱: 填入被分析機種名稱
5.3.5 設計功能: 填入被分析的工程工站名稱
5.3.6 潛在的失效模式: 特定設計中所有可能发生之潜在失效模式,即使它不一定会发生,可以比
MACE TECH CORP. 制定日期 修訂日期 制訂部門 2-27-2004 品保 編號 DFMEA作業辦法 頁次 版本 第 4 頁,共6頁 A 较类似产品類似設計會在之后的生產及制造中造成產品不良.
5.3.7 潛在的失效后果: 當上述設想的失效會給產品帶來保種影響, 何種變異.
5.3.8 嚴重度數: 設計失效后果會對客戶及後最終用戶造成不良影響及組裝困難. 依嚴重度表(附表一)定義其嚴重度數.
5.3.9 失效原因: 填寫其失效的原因; 包括一直到假使所有可能原因都已改正后,就能消除此失效模式时才能算完成.失效原因必须是适切并且是能改正的,也就是说只要列出明确的错误或失效原因,不要写一些模棱两可的条文.
5.3.10 頻度: 發現概率;為個別失效原因發生頻率之璾價指標. 由1到10不同之指標代表不同的發生機率. 請參見表三確定其頻度.
5.3.11 現行設計方式 描述現行設計思路, 設計時可從設計方面預防失效的發生
5.3.12 等級評估 計算出RNP后, 依其系數進行等級評估, 其詳述請參見附表四(等級評估表) 5.3.13 建議對策 依之前分析之預測失效模式之原因, 填寫有效的建議措施以修正之. 建议對策须优先針對RPN最高者,若对于其成因不確定,可以藉由相關實驗獲得相關證實.如果失效模式可能造成后工程人员伤害时,就一定要采取措施加以消除或控制,否则就要给予操作人员适当之保护,如果没有建议对策,就要写「无」.建议对策可分为3大方向:
(a)最好是修订制程或设计以降低失效发生频率.此外,回馈资讯也能作为制程统计方法修订之工具. (b) 只有設計變更方可達到變更嚴重度.
(c)最好是修订设计以提升發現能力,增加品管检验频率只能作为暂时措施.
5.3.14 檢出度 假設失效發生, 其能被檢出的可能機率有多大, 此表依統計手法計算出其檢出機率, 詳細度數請參見附表二.
5.3.15負責人及預定完成日期: 建議對策實施負責單位,個人及預定完成日期. 5.3.16 采行對策預定完成日期: 填寫進行對策的預定完成日期;
5.3.17 對策之結果: 實施對策后系數,S. O. D是否有下降, 並計算出RNP系數是否在管制以內, 如仍有超出RNP系數之管制界限, 繼續檢討.
6 注意事項
6.1: 各小組應建立小組會議記錄資料,記錄每次會議之重大決議事宜備查.
MACE TECH CORP. 制定日期 修訂日期 制訂部門 2-27-2004 品保 編號 DFMEA作業辦法 頁次 版本 第 5 頁,共6頁 A 6.2: FMEA 表完成經主管確認后由工程單位自存,並且隨時記放增訂內容,FMEA表增修訂之程序如下:
(a) 當產品有設計變更時,管理代表应要求FMEA小组成员重新审查是否须增修订,审查结果应作出相应会议记录.增修订结果应于量产试作前提出.
7 相關文件 無
8 使用表單
8.1 附件一: 失模式預估及影響分析表
附表一: 嚴重度評分表
嚴重度(Severity)(S)評分標準 后果 評定準則:后果的嚴重度 嚴重度 無警告的這是一種非常嚴重的失效形式,它是在沒有任何失效預兆的情況下影10 嚴重危險 響到操作安全或不符合的法規 有警告的這是一種非常嚴重的失效形式,它是在具有失效預兆的情況下影響到9 嚴重危險 操作安全或不符合的法規 很高 產品(或系統)不能運行,丧失基本功能 8 高 產品(或系統)能運行,但性能下降,顧客很不滿意 7 產品(或系統)能運行,,顧客感覺不舒中等 6 服 產品(或系統)能運行,但舒適性或方便性項目性能下降,顧客感覺有些低 5 不舒服 配合,外觀或尖響,卡嗒響等項目不符合要求,大多數顧客發現缺陷 4 很低 配合,外觀或尖響,卡嗒響等項目不符合要求, 半數顧客發現缺陷 3 轻微 2 很轻微 配合,外觀或尖響,卡嗒響等項目不符合要求, 但很少顧客發現缺陷 1 無 無影響
附表二: 發現度評分表
發現度Detection (D) 評分標準 探測性 發生度 評定準則:由設計控制可探測的可能性 幾乎不可設計控制將不能或不可能找出潛在的起因/機理及后續的失效模式,或10 能 根本沒有設計控制 設計控制只有相當极少的機會找出潛在的起因/機理及后續的失效模相當极少 9 式 設計控制只有极少的機會找出潛在的起因/機理及后續的失效模式 8 极少 設計控制只有很少的機會找出潛在的起因/機理及后續的失效模式 7 很少 設計控制只有較少的機會找出潛在的起因/機理及后續的失效模式 6 少
MACE TECH CORP. 制定日期 修訂日期 制訂部門 2-27-2004 品保 編號 DFMEA作業辦法 頁次 版本 第 6 頁,共6頁 A 設計控制只有中等的機會找出潛在的起因/機理及后續的失效模式 設計控制只有中上等的機會找出潛在的起因/機理及后續的失效模式 設計控制只有較多的機會找出潛在的起因/機理及后續的失效模式 設計控制只有很多的機會找出潛在的起因/機理及后續的失效模式 設計控制幾乎可能肯定有機會找出潛在的起因/機理及后續的失效模几乎肯定 式 中等 中上 多 很多
附表三: 頻度評分表
频度Occurrence (O) 评分标准
失效發生可能性 很高: 失效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很高: 失效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高:反復發生的失效 高:反復發生的失效 中等: 偶爾發生的失效 中等: 偶爾發生的失效 中等: 偶爾發生的失效 低:相對很少發生的失效 低:相對很少發生的失效 极低: 失效不太可能發生
附表四: 等級劃分表
5 4 3 2 1 可能的失效率 >=1/2 1/3 1/8 1/20 1/80 1/400 1/2000 1/15000 1/150000 <=1/1500000 頻度數 10 9 8 7 6 5 4 3 2 1 RNP系數 嚴重度 等級 >=110 >=8 A >=110 <8 B <=110 >=8 C <110 <8 D 備注: 當風險系數及嚴重度為A,B,C等時, 需作出檢討. 優先順序依次依A,B,C排列. 風險系數及嚴重度等級為D等時, 不作分析及檢討.
MACE TECH CORP. 制定日期 修訂日期 制訂部門 2-27-2004 品保 編號 DFMEA作業辦法 頁次 版本 第 7 頁,共6頁 A 附件一:失模式預估及影響分析表
FMEA編號: 頁次:
設計單位 分析主題: 机种名稱 部件名稱 小組成員 FMEA日期 初 版: / / 最新版: / / 失效 失效影响 模式 嚴重度 失效原因 發 生 度 现行設計方式 檢 出度 R P N 等级評估 建議對策 負責人員,預定 完成日期 对策结果 采行對策預定完成日期 嚴 發 侦 R 重 生 测 P 度 度 度 N 作成 審查 核準 工程機能 MACE TECH CORP. 制定日期 修訂日期 制訂部門 2-27-2004 品保 編號 DFMEA作業辦法 頁次 版本 第 8 頁,共6頁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