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8·基层园地·
皮肤病与性病 2018年8月第40卷第4期 J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Aug 2018,Vol. 40,No,4患儿康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患儿治疗总
有效率高于常规组患儿(P<0.05);干预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患儿家长(P<0.05)。这与王应芬研究结果相符,说明了针对化、全面性的优质护理能有效提高过敏性紫癜治疗效果,改善护患关系。
综合上述,优质护理在小儿过敏紫癜护理中的干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护理满
意度。
参考文献:
[1] 黄雷,刘爱民,戴宇文,等.儿童过敏性紫癜760例临床分析[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15,48(1):11-14.
[2] 凌雅红.TLR4受体与银屑病及过敏性紫癜皮肤病的研究进展[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6,32(9):570-573.
[3] 丁一,张艺杰,苗青.儿童过敏性紫癜256例临床分析[J].中国麻
风皮肤病杂志,2016,32(6):348-350.
外科手术中皮肤压疮的预防与护理1张小飞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元院区重症医学科外科,河南 洛阳 471000)
【摘要】 目的 分析外科手术中皮肤压疮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在本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观察组实施预防压疮的护理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皮肤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外科手术中应用预防压疮的护理措施后,可有效降低压疮发生率,促使患者尽早痊愈出院,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关键词】 外科手术;皮肤压疮;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R632.1 文献标志码:B doi:10.3969/j.issn.1002-1310.2018.04.093
皮肤压疮是外科手术患者较易发生的并发症之一,并非原发性疾病,压疮发生后,不仅会增加痛苦,还会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增加发生医患纠纷的风险。近年来,随着外科手术水平不断提升,再加上引进各种先进的外科手术技术,日益增多了外科大手术数量,外科大手术具有较大的创伤,手术时间多在4小时以上,患者术后需长期卧床,使皮肤压疮的发生风险升高,外科临床中一直十分重视手术患者皮肤压疮的预防工作。护理为公认的预防外科手术中皮肤压疮的主要方法,常规护理方法的预防效果并不理想。研究指出,将专门针对外科手术皮肤压疮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应用到外科手术中,可获得理想的预防效果。本院行外科手术治疗患者时,给予患者预防压床的护理措施,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22例,男67例,女55例,年龄(34~78)岁,平均(56.4±3.4)岁,手术时间(3.4~6.7)h,平均(5.2±0.4)h;平卧位患者61例,侧卧位患者36例,俯卧位患者22例,坐位患者3例。纳入标准:均行外科手术治疗,具备手术适应症,无手术禁忌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手术方式相同,围手术期中,对照组护理工作按照常规方法开展。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实施预防压疮的护理措施,具体如下[1]:① 术前访视中,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对皮肤情况作出科
【收稿日期】2018-02-24
学的评估,判断皮肤压疮的发生风险,患者如存在阳
性体征,要准确记录;询问患者的手术方式、麻醉方式,以此为依据,对术中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作出预见,并向患者及家属阐述预见结果,讲解压疮发生的可能原因,让患者及家属提前做好心理准备。② 以患者手术位置为依据,适当调整体位,调整时动作要轻柔,在充分暴露手术部位基础上,促进机体舒适程度的提高,在手术床上放置硅胶防褥垫,以减小受压面积,同时,保持床单干燥、平整,患者肢体存在空隙时,于空隙处放置软枕垫,增加着力面积,保护患者眼部与耳部,使眼部位置与头部着力点的距离尽量远。③ 术中,手术室内温度要严格控制,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利用棉被适当的覆盖非手术区域,预先加热输液液体及冲洗液,达到要求温度后保温,待用,减轻对患者的刺激,保暖工作良好开展,避免因体温过低造成血液循环不畅,降低压疮的发生风险。④ 手术期间,巡回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肤色,监测体温,查看体位垫情况,在手术操作不受影响情况下,可定时放松约束,以2小时作为间隔时间为宜,同时,适当抬高受压位置,改善血液循环情况。⑤ 护理人员要格外关注手术周围皮肤的清洁情况、干燥程度,保证各项操作的无菌性,术后,及时评估皮肤状况,给予受压位置适当的按摩,增强血液循环,提高皮肤抵抗能力,术后还要以患者具体情况为依据,适当调节体位、确定翻身间隔时间,减少皮肤压疮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统计发生皮肤压疮的患者例数;患者出院前,利用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及不满意。
皮肤病与性病 2018年8月第40卷第4期 J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Aug 2018,Vol. 40,No,4·基层园地·609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利用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观察组61例仅有1例(1.6%)发生压疮,对照组有8例(13.1%)发生压疮,观察组皮肤压疮发2。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χ=4.319,P<0.05)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42例(68.9%),基本满意16例(26.2%),不满意3例(4.9%),总满意度95.1%;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37例(60.7%),基本满意13例(21.3%),不满意11例(18.0%),总满意度82.0%。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χ2=5.1,P<0.05)3 讨论压疮是一种组织破坏和坏死现象,引发原因为压迫长期作用于身体局部组织上。对于手术压疮,尽管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但多数患者认可术后几小时至6天内发生的术中受压部位组织损伤,最为高发的时间段为术后(1~3)天。外科手术患者发生皮肤压
疮后,术后康复效果会受到极大的影响,会增加患者身心两方面的痛苦程度,提升医患纠纷的发生风险。外科手术后的皮肤压疮并非不可预防,实施适当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后,即可降低该并发症的发生可能,不过,常规护理缺乏预见性,并无明显的预防效果[2]。针对压疮的发生机制、危险因素,在整个围手术期中实施预防性的护理措施,并格外重视术中、术后体位的调整,使压疮发生率有效降低,促使患者术后尽早康复出院。综上所述,外科手术治疗患者时,于围手术期实施预防压疮的护理措施后,可有效的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1] 刘金宁.压疮风险评估应用于手术室高危压疮患者的效果探讨[J].
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5):2171-2172.
[2] 邓宏华.手术患者压疮危险因素分析及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J].
当代护士(上旬刊),2016,(8):12-14.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并发皮肤感染的护理效果1赵亚南
(第九十一中心医院,河南 焦作 454000)
【摘要】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并发皮肤感染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50例糖尿病并发皮肤感染的患者为观察
对象,给予常规治疗并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护理的有效性。结果 50例皮肤感染患者除1例糖尿病足患者感染严重转至手足外科治疗外,其他49例治疗1个月左右治愈或好转出院。结论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并发皮肤感染患者的护理效果十分显著,对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具有一定的作用。通过护理干预对皮肤感染患者进行创口护理、心理健康教育,注意个人卫生,控制血糖,规范饮食、运动可有效预防糖尿病皮肤感染。【关键词】 护理干预;糖尿病并发症;皮肤感染
中图分类号:R473.5;R587.1 文献标志码:B doi:10.3969/j.issn.1002-1310.2018.04.094
糖尿病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由于糖尿病患者自身的高糖内环境对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机体防御力下降、代谢紊乱、免疫功能缺陷等使外源微生物极易侵入人体,发生皮肤感染,常表现为疥、痈、毛囊炎、汗腺炎和糖尿病足等[1],其中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和治疗费用最多的慢性并发症之一[2]。而严重的皮肤感染不仅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易引起全身脏器或全身感染,甚至器官功能衰竭,加强糖尿病患者皮肤感染护理十分必要。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收住的50例Ⅱ型糖尿病并发皮肤感染的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空腹血糖均大于7.0mmol/L,其中男21例,女29例,年龄最大87岁,最小年龄45岁,平均年龄在59岁之间。皮肤感染主要原因为抓挫伤的有22例,糖尿病足17例,长期卧床导致皮
【收稿日期】2018-04-02
肤受压引起的10例,其他治疗措施创口处感染有1
例,感染部位分别为背部、足趾、臀部、腹部、小腿等。1.2 护理方法
1.2.1 局部皮肤感染护理 在患者行系统降糖治疗及控制饮食的基础上对局部坏死、感染的皮肤和脓肿予清创及切开引流。后用生理盐水、双氧水冲洗创口。必要时取创口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来选用抗生素。创口清创完毕后予生理盐水20ml,庆大霉素(4~6)万单位(或选用其他广谱
胰岛素抗生素)、山莨菪碱10mg、维生素B650mg、
(4~8)U湿敷,3次/d。注意保证敷料透气,不宜包扎过紧,以促进伤口愈合。同时也可予红外线灯照射,2次/d,每次(10~15)min以辅助治疗。对于创口溃疡长时间不愈合者应注意检查是否出现血管堵塞症状。由于糖尿病患者皮肤防御能力下降,十分容易发生感染,若遭到蚊虫叮咬、皮肤瘙痒时要叮嘱患者不可徒手抓挠或挤压,以免引起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