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玛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环保法考试试题

新环保法考试试题

来源:宝玛科技网
新环保法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我国第一个环境保是 B

年制定的。 A、1984 B、19 C、1900

2、新修订的《环保法》自 C 起施行。

A、2020年6月1日 B、2020年12月31日 C、2020年1月1日

3、中国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环境保护这项 A 。

A、基本国策 B、 C、方法

4、新修订的《环保法》规定每年的 C

为环境日。 A、4月22日 B、5月31日 C、6月5日

5、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十九条规定,编制有关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

A 。

A、环境影响评价 B、环境监察 C、环境监测

6、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五十九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

A

连续处罚。 A、日 B、月 C、周

7、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 A

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A、低碳、节俭

B、自给自足C、奢华、浪费

8、县级以上应当将 C

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A、经济发展 B、节约资源 C、环境保护

9、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二十规定, A

应当根据环境保护目标和治理任务,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环境质量。

A、地方各级 B、一切单位和个人 C、各级环保部门

10、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

C 。

A、环境保护税 B、经费 C、排污费

11、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

C

和有关部门备案。 A、 B、地方 C、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12、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四十九条规定, A

负责组织农村生活废弃物的处置工作。 A、县级 B、市级 C、省级

13、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对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

A

应当在编制时向可能受影响的公众说明情况,充分征求意

见。

A、建设单位 B、审批单位 C、监督单位

14、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 C

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A、一 B、二 C、三

15、环境保护坚持 C 的原则。

A、保护优先、预防为主 B、综合治理、公众参与

C、保护优先、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

16、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污染物,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

A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查封、扣押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

A、县级以上 B、市级 C、省级

17、国家加强对大气、水、土壤等的保护,建立和完善相应的

B

和修复制度。 A调查、监视、评价

B、

调查、监测、评估 C、调查、测量、评价

18、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 C

。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符合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

A、同时设计,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B.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C、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使用 19、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建立 B

,明确单位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A、环保管理制度 B、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C、环境措施制度

20、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排放污染物;未取得

A

,不得排放污染物。 A、排污许可证 B、安全生产许可证 C、产品合格证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40分)

1、省、自治区、直辖市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应当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 )

2、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发利用规划,不得组织实施;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

( √ )

3、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改善环境,依照有关规定转产、搬迁、关闭的,应当予以支持。(

√ )

4、企业应当优先使用清洁能源,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工艺、设备以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污染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 √ )

5、重点排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监测规范安装使用监测设备,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可以不保存原始监测记录。

( × )

6、严禁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

√ )

7、已缴纳环境保护税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

应再缴纳排污费。(

×)

8、国家对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淘汰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销售或者转移、使用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

√ )

9、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

√ )

10、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行为的,有权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举报。(

√ )

11、国家鼓励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 )

12、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13、县级以上有关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 )

14、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给予奖励。(√)

15、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

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 )

16、公民应当遵守环境保律法规,配合实施环境保护措施,按照规定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放置,减少日常生活对环境造成的损害。(

√ )

17、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及时通报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 √ )

18、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将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环境违法信息记入社会诚信档案,及时向社会公布违法者名单。(

√ )

19、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地方各级、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依法履行职责的,有权向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举报。(

√ )

20、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责令其采取生产、停产

整治等措施;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 )

三、问答题:(共20分,每题10分)

1、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有哪些行为的,尚不构成犯罪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件移送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答:(1)建设项目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被责令停止建设,拒不执行的;

(2)违反法律规定,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被责令停止排污,拒不执行的;

(3)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的;

(4)生产、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农药,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

2、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怎么处理?

答:责令其采取生产、停产整治等措施;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