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会计基础详解(共五节)
{ 第一节 事业单位会计概述 第二节 资产和负债 第三节 净资产
第四节 收入和支出 第五节 财务报告
﹜
主要掌握
第一节 事业单位会计概述
1、 我国经济会计体系(讲述)
{ { 企业会计体系
小企业会计准则 财政总预算会计 行政单位会计
非企业会计体系 事业单位会计 基金会计
{ 企业会计准则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
资产
主要以
2、其中讲述 (但事业单位对其经营活动还是按权责发生制核算)
社保基金 住房公积金 新农合医疗基金等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 ==> 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主要以
{ 企业会计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 收付实现制为基础 ==> 会计要素
{ 负债 净资产 收入 支出
社会团体 基金会 民办非企业 寺院 宫殿 清真寺 教堂
第二节 资产和负债
注:企业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区分(常用部分)
1.交易性金融资产 ────>
短期投资
长期投资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财政应返还额度
事业单位会计
2.长期股权投资 ────>
3.应交税费 ────> 4.实收资本 ────>
5.本年利润 ────>
6.利润分配 ────> 7.收入{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8.支出{主营业务成本
────>
其他业务成本
应缴税费 应缴国库款 应缴财政专户款 事业基础
非流动资产基金 专用基金 财政补助结转 非财政补助结转
事业结余 经营结余
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财政补助收入 事业收入 上级补助收入 附属单位上缴收入 经营收入 其他收入
事业支出 上缴上级支出
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经营支出 其他支出
一. 资产 (一) 货币资金
溢余
借:库存现金 属于单位所有的:
1. 库存现金 贷:其他收入
由责任赔偿的: 借:其他应收款
短缺 贷:库存现金
{ { { 属于应支付给其他人的: 借:库存现金 贷:其他应付款
由企业承担部分: 借:其他支出
贷:库存现金
2.银行存款 接受支票捐赠: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收入
3.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1)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1)定义:指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将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纳
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收入直接纳入国库和财政专户,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的一项国库管理制度。
2)财政资金的支付方式
{ 财政直接支付方式
财政授权支付方式
(2)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的核算 事业单位设置“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该科目年末无余额。
在财政授权支付方式下:
1)事业单位收到代理银行盖章的“授权支付到账通知书”时,根据通知书所到金额
2)按规定支用额度时: 借:事业支出(或存货)等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财政补助收入
若未用完,应上缴,注销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账户
(二) 短期投资
事业单位不能购买股票,只能购买国债,同时平时利息实际收到时计入“其他收入”,出售时获得的差额计入“其他收入”。 账务处理:
购买: 借:短期投资 贷:银行存款 收息: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收入
收本息: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投资
其他收入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三)应收及预付款项
1. 财政应返还额度。
上年度未用完的额度,本年度应返还单位,上缴财政。(清零) (1)在财政直接支付方式下,年度终了,根据本年度财政直接支付预算指标数与当年财政直接支付实际支出数的差额(预算<实际)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 贷:财政补助收入
下年度恢复财政直接支付额度后,事业单位以财政直接支付方式发生实际支出时。
借:事业支出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 (2)在财政授权支付方式下:
1)收到额度通知时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财政补助收入 2)当年支出时 借:事业支出等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 1.
2. 3. 4. 5.
财政应返还额度 应收票据 应收账款 预付账款 其他应收款
3)未用部分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4)下年度恢复额度时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财政应返还款
5)如果事业单位本年度财政授权支付预算指大于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实际下达数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 贷:财政补助收入 6)下年收到时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 2.应收票据
事业单位因开展经营活动,销售产品,提供劳务等
借:应收票据 贷:经营收入
应缴税费
3.应收账款
借:应收票据 贷:经营收入
应缴税费
注:逾期三年或以上,有确凿证据表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经批准后
借:待处置资产损溢 贷:应收账款 同时
借:其他支出 贷:待处置资产损溢 如果后来又收回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收入
4.预付账款 (日常核算同应收) 5.其他应收款 (日常核算同应收)
(四)存货
1.事业单位随买随用的零星办公用品,可以在购进时直接列作支出,不作为存货核算 借:事业支出 贷:银行存款
2. 事业单位的存货取得时按照其实际成本入账(全部支出计入成本) 3. 取得的存货无法确定可靠价格的,则该存货按照名义金额(即1元人民币)入账。 (1)购入时
借:存货 贷:银行存款 (2)发出时
1)开展业务活动领用发出存货 借:事业支出(经营支出) 贷:存货
2)对外捐赠,无偿调出存货 a.先转入“待处置资产损溢” 借:待处置资产损溢 贷:存货 b.实际调出时 借:其他支出 贷:待处置资产损溢 (3)存货盘点
1)盘盈 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2)盘亏 先计入“待处置资产损溢”然后转入“其他支出”
(五)长期投资
持有时间超过一年(不含1年)的
{ 股权
债权
1. 取得投资 (1) 借:长期投资 贷:银行存款 (2) 借:事业基金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
2. 持有期间取得的收益(采用成本法)实际收到时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收入
3. 长期投资的处置
(1) 对外转让或到期收回长期债券投资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投资 其他收入 同时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 贷:事业基金
(2) 对外转让或核销长期股权投资
借:待处置资产损溢 贷:长期投资
同时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 贷:待处置资产损溢
(六)固定资产
1.标准 2.核算
{ 使用年限超过一年
单位价值在 10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在1500元以上)
(1)取得时 借:固定资产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 同时
借:事业支出(专用基金) 贷:银行存款 (2)折旧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 贷:累计折旧
(3) 固定资产的处置 通过“待处置资产损溢”
借:累计折旧 待处置资产损溢 贷:固定资产 同时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 贷:待处置资产损溢
(七)在建工程 (核算同固定资产)
(八)无形资产 1.无形资产的取得 借:无形资产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 同时
借:事业支出 贷:银行存款 2.摊销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 贷:累计摊销
4. 处置 通过“待处置资产损溢” (1) 转入处置
借:待处置资产损溢 累计摊销 贷:无形资产 (2) 实际转让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 贷:待处置资产损溢 (3) 收到转让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待处置资产损溢 (4) 结转
借:待处置资产损溢 贷:应缴国库款
二、负债
(一)短期借款 利息支出计入“其他支出”(P332第一段倒数3行) (二)应缴税费 计入“经营支出” (三)应缴国库存(简单讲) (四)应缴财政专户款(同上)
(五)应付及预收款项(应付票据无力偿付时的处理,负债无法偿付时计入“其他
收入”)
(六)长期借款 (七)长期应付款
第三节 净资产
净资产
{ 事业基金 非流动资产基金 专用基金 财政补助结转结余 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
事业单位应当严格区分财政补助结转结余和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 1. 财政拨款结转结余不参与事业单位的结余分配,不转入事业基金,
单独设置
{
“财政补助结转” “财政补助结余”
2.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核算,通过设置
一、 财政补助结转结余
{ “非财政补助结转” “事业结余” “经营结余”
“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
1. 财政补助结转资金 指当年支出预算已执行但当未完成或因故未执行,下年需按原用途继续使用的财政补助资金 期末:1)借:财政补助收入 贷:财政补助结转 2)借:财政补助结转 贷:事业支出 3)借或贷:财政补助结转 贷或借:财政补助结余
2.按规定上缴财政补助结转资金或注销财政补助结转额度的 按实际上缴资金数额或注销的资金额度的数额
借:财政补助结余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 零余额账户额度 银行存款
二、非财政补助结转余额 (一)非财政补助结转
1.期末:事业单位应当将除财政补助收支以外的各专项资金收支结转至“非财政补助结转” 借:事业收入 上级补助收入 附属单位上缴收入 其他收入 贷:非财政补助结转 2. 年末:
(1) 如果剩余资金应缴回原拨入单位的
借:非财政补助结转 贷:银行存款 (2) 如果剩余资金留归本单位的
借:非财政补助结转 贷:事业基金
(二)非财政补助结余 1.事业结余
财政补助收支
事业单位一定期间除 非财政专项资金收支 以外各项收支相抵
经营收支
后的余额。 (1) 对各项收入
{
借:事业收入 上级补助收入 附属单位上缴收入 其他收入 贷:事业结余 (2) 对各项支出
借:事业结余 贷:事业支出 其他支出
(3) 年末
借或贷:事业结余
贷或借: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
2.经营结余 (1)借:经营收入 贷:经营结余
(2)借:经营结余
贷:经营支出 年末同时
借:经营结余
贷: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 若为负则不结转 3.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
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转入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后 (1) 有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的单位
借: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 贷:应缴税费 (2) 按规定提取补助基金的
借: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 贷:专用基金
(3) 最后将余额结转至事业基金
借或贷: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 贷:事业基金
三、事业基金
年末:(1)非财政补助结余 —>事业基金
(2)将留归本单位使用的非财政补助专项剩余资金转至事业基金
借:非财政补助结转 贷:事业基金
四、非流动资产基金
长期投资
(1)在取得 固定资产、在建工程 确认时增加“非流动资产基金”
无形资产
{
(2)计提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时,应冲减“非流动资产基金”
长期投资
(3)在处置 固定资产 时,应冲减“非流动资产基金”
无形资产
{
五、专用基金
(1) 计提时
{
修购基金
职工福利基金
借: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 贷:专用基金 (2) 使用时
借:专用基金 贷:银行存款 若购建固定资产的应同时
借:固定资产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
第四节 收入与支出
一、收入 二、支出
注:经营结余若为负,则不转入“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科目
{ {
财政补助收入——>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 事业收入——>非财政补助结转—>事业基金 其他收入——>非财政补助结转—>事业基金
转入专项资金收入转入
转入
上级补助收入——>事业结余—> 附属单位上缴收入——>事业结余—> 经营收入——>经营结余—>
非专项资金收入转入
转入
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事业基金
其他收入——>事业结余—>
非财政专项资金专项资金支出其他支出
事业支出——>非财政补助结转—>事业基金 其他支出——>非财政补助结转—>事业基金 事业支出——>事业结余—> 上缴上级支出——>事业结余—>
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事业结余—> 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经营支出——>经营结余—> 其他支出——>事业结余—>
非专项资金支出转入
转入
转入
——>事业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