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学理论教学研究与实践
来源:宝玛科技网
科 高玉荣王颖科l技 论}坛 食品微生物学理论教学研究与实践 郭德军王长远王欣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9) 摘要:在传统食品微生物学教学中存在学生的学习内容多、兴趣不高、内容重复、成绩评定不科学等问题。为此在食品微生物学理论课教学过程中采 用启发式教学、课堂和课外讨论、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进行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同时还进行了教学内容的和成绩综合评定的改革和探讨。通过对食品微生 物学理论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食品微生物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成绩评定 提出问题,微生物生长体 了记忆,提高了教学的直观性和课堂教学效果。通 食品微生物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 在讲授微生物的生长时,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学习食品工艺课,食 现在哪几方面,生长和繁殖有何关系,课堂讨论 过对学生的调查表明90%以上的学生认为多媒体 增大了教学的信息量。摆脱 品分析,食品卫生与检验等专业课的基础,通过这 10分钟后;学生发言,这样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易于理解和记忆,提高了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单调和枯燥,形式生动活泼,寓 门课的学习,学生能掌握食品中常见的有益和有 的积极性,由于课堂的时间有限,在适当开展课堂讨论 教于乐,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害的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及遗传变异,能利用 的同时,在教学中还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讨论, 3注重教学内容的改革 这些知识在食品工厂中进行微生物的纯种分离、 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中心。食品微 扩培、检测并对有害的微生物进行有效的控制,为 有的是针对讲过的内容的一个深化总结,有的是 生物学具有物种多、内容广、发展快、实践性强等 需 今后的工作和继续深造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随 针对未讲的内容,同时注重讨论内容的综合性,要查阅相关的资料。例如在讲完病毒这章后提出 特点,客观上造成食品微生物学知识零碎化。因此 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在食品微生物学的教学过程 中注重理论,加强实践,以学生能力的培养为指导 在谷氨酸发酵中容易污染噬菌体,污染后容易出 必须根据微生物学课程和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及人 方针,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 现什么现象?如何检测噬菌体,如何防治?并要求 才培养的目标确定和改革授课内容,以确保教学 效果,达到应有的教学目的。 形式和成绩评定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尝试。通过 学生提交书面报告,在课后答疑时,让学生发言,3.1注重与相关课程的关系,突出食品微生 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思考和动 其他学生补充,这样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解决问题 物学教学重点 手能力,提高了微生物的教学效果。 的能力。 l_3探索比较法教学 “食品微生物学”与“生物化学”“食品卫生与 l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食品微生物学理论教学量较大,内容多,如 在食品微生物教学工作中,深感需要学生记 检验”等课程相互渗透、相互联系,为了避免与这 忆的内容较多,因此在教学中注意减轻学生的学 些课程某些内容的重复,突出本学科的特有内容, 果一味采用讲授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被动地 使学生记得“少、准、精”,在教学中将各种 在深入研究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 接受,易引起学生的倦怠,而采用启发式、讨论式、 习负担,案例式、比较式等教学方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 记忆信息加以“浓缩”,将一些教学内容通过比较 体系的基础上,对食品微生物学各相关章节的授 可以是教师边讲边完成,也可根据教材及学 课内容进行了调整。对于先修课程已学过的内容, 趣,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 列出,生实际,教师提出要求让学生完成,如“微生物的 以学生自学、教师课堂提问的方式来完成这部分 题的能力。 1.1注重启发式教学 基因与基因组”一节中,对真核微生物和原核微生 教学内容;而对于后续课程中还要重点讲授的内 是否有断裂基因” 容,则简要概括,抛砖引玉提供知识框架。例如“微 启发式教学能使课堂教学产生双向式互动, 物的基因组通过“存在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授原核微 “是否有重复序列”三方面的比较。加深了学生对 生物的代谢”这章中的前两节“微生物的能量代 谢”和“微生物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在生化中已 生物的细胞壁的结构时,提出根据革兰氏阴性菌 这两种微生物基因组特点的掌握。 和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成分的不同,用革兰氏 1.4运用案例式教学方法 重点讲述,在这里只重点讲授后两节“微生物的初 食品微生物学是一门理论和应用紧密结合的 级代谢和次级代谢”和“微生物代谢与”内容。 染色方法染色时分别呈现什么颜色?然后结合实 验的内容将革兰氏染色的步骤列出,引导学生一 课程,食品微生物学中的许多章节的内容都在食 实践证明,这种承前启后的教学方式,既保持了微 步步分析最后得出革兰氏染色的结果。通过启发 品的生产中有许多实例。通过案例教学,不仅可以 生物课程的完整性、系统性,又解决了相关课程间 的重复教学问题,对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兴 提问学生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分析。这样加深了学 加深学生对食品微生物学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生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两种细胞结构 而且能使学生掌握在食品生产中如何应用这些知 趣具有积极作用。3.2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的认识,加深了对革兰氏染色实验方法步骤及结 识来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在讲到“单细 微生物学是生物学中最活跃的分支科学之 果的记忆,达到了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点的 胞微生物典型生长规律”这节,在讲解后,举了啤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新的微生物学科 目的。 酒生产的案例。啤酒在生产过程中,啤酒酵母在 又如在讲单细胞微生物的生长曲线时,先提 9一l2℃进行啤酒发酵,但啤酒酵母最适的生长温 如微生物基因组学、微生物蛋白质组学等不断孕 生物 出问题。单细胞微生物生长分几个阶段,以酵母菌 度为25~28℃,啤酒酵母扩培中采用的逐级降温培 育和形成。很多新技术新方法如荧光~PCR、芯片技术等在微生物学中广泛应用。同时,新菌 为例说明在啤酒的生产中应在各阶段如何控制保 养使啤酒酵母逐渐适应低温环境,缩短啤酒酵母 新病毒陆续得以分离和鉴定。完全按照食品微 证生产的正常进行?在讲授了整个生长阶段的划 在发酵过程中的延迟期。通过目前这个方法使学 种、分及特点后,引导学生思考,归纳、总结认识到微 生深刻理解了在生产过程巾缩短延迟期的一些方 生物学教材已不能满足食品微生物学教学的需 要。因此应在了解食品微生物学系统知识的前提 生物接种到培养基中后的整个发酵过程实际上是 法。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下,向学生讲述更多的有关科学前沿动态的知识。 微生物的生长过程,并将啤酒发酵过程与生长过 随着科技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已越 例如,在讲到“病毒”一章时,针对目前正在流行的 程相对应,在各阶段应注意培养条件与生长阶段 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成为国内外提高教 “H1N1流感”,在查阅大量最新文献的基础之上, 相对应,这样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生长曲线的 改革教学方式的重要手段。尤其对于食品 向学生系统地介绍了H1NI流感病毒的鉴定、形 意义及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 学质量,多媒体教学具有明显的优势,对于 态、基因序列,及主要的分子生物学分离检测技 到食品微生物学不仅是专业基础理论课而且与生 微生物教学中,结构、繁殖及微生物的营养和生长 术。这样,学生不仅获得了最新知识,而且在不知 产实践紧密联系,提高了学生对这门课的重视程 微生物的形态、等章节,仅凭口头讲解显得枯燥无味,而且效果不 不觉巾系统地掌握了“病毒”这一章的全部知识要 度和学习兴趣。 理想,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微观世界宏观化、 点,并对学生起到开扩视野,拓宽思路,激发学习 1.2积极开展课堂和课外讨论 一。 积极开展课堂和课外讨论,能改变过去传统 教学内容情景化。通过多媒体把各种微生物的具 兴趣的作用。结构、繁殖过程通过直观清晰的图片及生4建立新型综合性考核机制,正确评定学生 的一味教师讲授的模式,捉高学生自学、分析和总 体形态、并加深 成绩 (下转209页) 结的能力。在课堂上针对讲授内容进行讨论,例如 动形象的动画展示给学生,使之易于理解,一78— 科l教I文l化 科 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杨启稳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秦皇岛066100) 摘要:本文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适应新时期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和体会,提出了融洽师生关系、系统化整理教学内容和综合运用讲、 结、习、作、问、考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教学;方法;体会 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在交流教学体会时经常 师后,他便会对这个教师的教育影响产生很大的 从目前教学现状看,“满堂灌”“填鸭式”教学 谈论这样的话题:“课堂上教师满怀激情地讲授知 接纳感,他会带着良好的情感来正面理解教师的 方法已经陈旧,启发式教学正日渐红火。我的做法 识,学生却注意力不能集中,对课堂教学内容毫无 语言,接受教师的要求。教师必须成为学生的良师 是:课程内在联系为主线,以重点、难点为中心, 兴趣,厌学;教师苦口婆心劝学生学习,或者一腔 益友,不仅要教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多和学 “讲、结、习、作、问、考”各种教学手段配合使用,达 热情的指责学生的过错,学生却不领情、指责教 生接触,有针对性的找学生谈心,鼓励学生尤其是 到加强理解,增强记忆的目的。讲,就是课堂演讲, 师,甚至发生师生冲突,教师往往对学生失去信 成绩差的学生的学习勇气,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 力求重点突出,技术清楚,语言生动,吸引力强。 心”。造成这种窘况的根源是新时代学生的思维和 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信任 结,就是课堂小结,每堂课结束前都要进行小结, 求学行为特点与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想适应所致。 关系,使学生首先对老师产生好感,愿意听老师的 帮助学生理清头绪,掌握重点。习,就是上好复习 教学活动其本身就是一种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和 课,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间建立融洽和 课,每章结束都要进行复习,重复学习重点内容, 学生的学应该为同一个目标服务,否则教、学就无 谐的关系,是提高教学结果的关键因素。 加深理解和记忆。作,就是精心布置作业,每节课 法统一。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学生之间以理 2吃透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化整理 都把重点内容以作业形式布置给学生,使他们在 性的定位为基础,以情感沟通为出发点,建立一种 我的做法是,以教学大纲为主线,深入钻研教 演练中加强理解并掌握基本技能。问,就是课堂多 相互信任、尊重、彼此理解的关系,以良好情感为 材,明确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具体内 提问,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纽带,使教学目标与学生需求的达成一致。我认为 容。在了解教材全貌及章节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本 考,就是严格考试。除期末考试外,根据课程进度 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应做到如下三点: 着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循环往复,加深记忆的教 随时进行测试,以求强化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1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融洽师生关系 学思想,撰写出理论联系性强,重点、难点突出的 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树立“以教师为主导,以 教师和学生之间不能单纯确定为教与学的 通篇课程讲稿。达到教学内容前后次序合理,逐次 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教师在教学中不再是过去的 关系。教学工作其本身就是一种沟通,是教师的教 讲授得当,理论与实际联系紧密,基本技能突出的 “填鸭式”,而是广泛采用互动式教学(in启发式、 与学生的学之间的知识信息的沟通。那么教学的 理想化要求。教材经过系统化处理,使学生学起来 案例式、讨论式等),有些内容辅之以多媒体,实施 效果也就来源于师生的沟通,沟通是产生教育效 条理清楚,易于抓住重点和难点,掌握基本知识和 情景教学。这样,运用各种方式,取得提高教学质 能的前提。大多时候学生往往是先喜欢老师,再喜 技能。 量的效果。 欢老师所提供的教育的。当一个学生喜欢一个教 3针对学生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上接78页) 长期以来,绝大部分学校学 高。 【2]牛天贵.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技术【M】.北京:中国 生的学习成绩主要以期末笔试考核为依据进行评 4.3改革成绩评定模式 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7. 定。随着社会对人才培养要求的提高,这种以考试 课程学习成绩采用综合评定模式,即由平时 【3]陈必链.发酵设备教学改革IJ].微生物学通报, 为主的成绩评价模式越来越不适合人才的培养和 成绩(2O%)、课程小论文(1O%)和期末考试(7O%)成 2003,27(1):74—75. 学生能力的评估,必须建立一套适合当代大学生 绩综合评定。其中平时成绩由考勤(5%)、学习表现 【4]袁旭.科学训练方法【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 的考核机制,正确评价学生成绩。对此,在改革中 (5%)和课堂提问(1O%)三部分组成,课堂提问一般 出版社.2000.6 采取了以下措施: 包括课前提问和课中随时提问。课前提问是在每 [5】徐志凯.医学微生物实验课成绩评定的改革 4.1改革考试内容 堂课开始的5—10分钟内,以上次授课内容为主, 微生物学通报。2002,26(4):305. 传统的考试内容都是以教师授课内容或课 包括对上堂课内容的总结,关键知识点及在实际 作者简介:高玉荣(1970~),女,黑龙江人,博 本内容为主,学生处于“听知识”、“背知识”和“默 中的应用。并通过提问自然引入下节课的内容。另 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食品微生物学及 写知识”的被动状态中。在改革实践中,我们采用 外在上课过程中随时提问,引导学生跟着老师的 发酵食品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了扩大命题知识面的方法,使考试内容不仅涵盖 思路,一般每学期每个人会提问6次以上。这种成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高等 了主讲教材和授课中的内容,而且增加了大的综 绩综合评定的模式不但可以使学生加强平时学习 院校微生物教学系统的改革研究与实践》和黑龙 合性较强的并与食品生产实际紧密联系的考题和 的主动性,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 江八一农垦大学校教改课题《食品微生物课程理 本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使成绩不仅全面体现了 造性,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高。 论与实践环节的整体优化研究》fNDJY10332)。 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体现了学生对所 结束语 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对当先本学科的前沿知识的 实践证明,近年来我们进行的食品微生物课 掌握程度。使考试成绩能真正反映学生的能力。 程教学改革的尝试是成功的。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4.2改革考试方式 教学内容的丰富与更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考核 传统的考试方式单一,只包括课堂的闭卷考 机制的客观化和综合化,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和 试。为了全面掌握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卷面 教学效果,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 考试的基础上,教学引向课堂外,督促学生自主学 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的能力和素质,适应了社 习。在卷面成绩的基础上增加了部分开卷试题。这 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今后我们还将继续探索、调 些题目在考试前提前公布,这些试题具有明确的 整、改进,以进一步推动微生物学教学改革,培养 科学前沿性和综合性,但具体内容不包含在授课 更加优秀的新世纪新型人才。 内容中,也可能没有现成的答案。实践证明,此类 参考文献 试题考试不仅可引导学生在课外不同程度地阅读 『l1江汉湖.食品微生物学IM1.北京:中国农业出 相关研究材料,同时还可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 版社,2002,8. 一209—